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酯果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复合凝胶性质的研究
1
作者 罗敬 李怡佳 +1 位作者 管红梅 刘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低酯果胶作为低糖食品的潜在原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复杂的结构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研究果胶结构差异对果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以柑橘果胶、薜荔籽果胶、豆腐柴果... 低酯果胶作为低糖食品的潜在原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复杂的结构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研究果胶结构差异对果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以柑橘果胶、薜荔籽果胶、豆腐柴果胶和葵花盘果胶4种低酯果胶为原料,与直接制备的DKGM进行复合,采用流变学、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检测等方法考察果胶结构对果胶-DKGM复合凝胶的流变学特性、热稳定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单一果胶凝胶相比,DKGM的加入能够改善果胶凝胶性能,且3种天然低酯果胶比工业制备的柑橘果胶在凝胶产品中更具优势。薜荔籽果胶与DKGM的复合凝胶硬度最大,且凝胶硬度与果胶中的高半乳糖醛酸含量呈正相关。豆腐柴果胶与DKGM之间形成的氢键最多,热稳定性最好,凝胶结构也更为致密。另外,果胶的分子质量比酯化度、结构域组成对复合凝胶性能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旨在为更好地了解不同结构的低酯果胶对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并为果胶和DKGM在凝胶食品中的开发和应用,以及通过果胶结构性质调控凝胶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魔芋甘露 特性 复合 分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对南湾鱼丸凝胶特性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夏南 徐丹鹤 +2 位作者 付文军 张艳芳 涂剑秋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探究外源添加魔芋葡甘聚糖(KGM)对鱼丸品质的影响,以南湾鳙鱼为原料制作鱼丸,以鱼丸凝胶特性和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KGM添加量(0.5%、1.0%、1.5%、2.0%和2.5%)对鱼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KGM的鱼... 为探究外源添加魔芋葡甘聚糖(KGM)对鱼丸品质的影响,以南湾鳙鱼为原料制作鱼丸,以鱼丸凝胶特性和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KGM添加量(0.5%、1.0%、1.5%、2.0%和2.5%)对鱼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KGM的鱼丸持水性显著提升,蒸煮损失率显著下降,其中添加1.0%KGM的鱼丸具有最低的蒸煮损失率((4.36+0.19)%)且感官评分最高。在购藏期内,KGM处理组鱼丸的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和菌落总数均低于对照组,大大延长了南湾鳙鱼丸的贮藏期限,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品质劣变速度。本研究可为南湾鳙鱼丸的贮藏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湾鳙鱼 鱼丸 魔芋 特性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与原花青素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的稳定性及消化特性
3
作者 李晓彤 陈颖 +4 位作者 陈绵鸿 曾凡珂 代亚萍 周伟 李如一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5-74,共10页
为改善姜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及性,选用燕麦β-葡聚糖(β-Glucan,BG)和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作为乳化和凝胶基质,含姜黄素的玉米胚芽油作为油相,构建了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解析了BG与PA自组装复合物微... 为改善姜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及性,选用燕麦β-葡聚糖(β-Glucan,BG)和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作为乳化和凝胶基质,含姜黄素的玉米胚芽油作为油相,构建了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解析了BG与PA自组装复合物微观结构及形成机制,并探究了不同质量比BG/PA=1:0~1:1.0构建的负载姜黄素乳液的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等性质。结果表明:BG与PA可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复合物,且在BG/PA=1:0.5时可形成近似球形颗粒复合物。单独2%BG(BG/PA=1:0)无法制备得到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而BG-PA复合物可构建形成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其中BG/PA=1:0.1~1:0.5制备的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具有较小的粒径(15μm)和较好的离心稳定性(不稳定指数<0.3)。此外,BG-PA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可抑制高温(55℃)和紫外线辐照引起的姜黄素降解,且表现出良好的PA剂量依赖性。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结果展示了与单独2%BG制备的乳液相比,BG-PA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中姜黄素的生物可及性显著提升(P<0.05)。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基多糖和多酚复合体系在负载生物活性因子的凝胶状食品和化妆品乳剂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 原花青素 乳液 姜黄素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淀粉对魔芋葡聚糖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复合凝胶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齐慧 易春兰 +4 位作者 白菊红 朱安妮 孙玉侠 黄国保 刘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74-2087,共14页
为探究不同淀粉及添加量对魔芋葡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凝胶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豌豆淀粉、红薯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木薯淀粉五种淀粉制备KGM/淀粉复合凝胶,通过质构仪、色差仪、感官评定、冷场扫描电镜分析其凝胶特... 为探究不同淀粉及添加量对魔芋葡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凝胶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豌豆淀粉、红薯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木薯淀粉五种淀粉制备KGM/淀粉复合凝胶,通过质构仪、色差仪、感官评定、冷场扫描电镜分析其凝胶特性的变化,采用正交试验和综合评分设计优化KGM/淀粉复合凝胶配方。结果表明,这五种淀粉均能改善KGM凝胶感官性质、质构特性,提高凝胶强度和持水性(water-holding capacity,WHC),但不同淀粉间存在差异;通过优化配方,确定KGM/淀粉复合凝胶最佳配比为玉米淀粉添加量0.5%、豌豆淀粉添加量1.5%、土豆淀粉添加量1.5%,此条件制备的KGM/淀粉复合凝胶的持水率、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及色泽均良好,感官评分最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优化后的KGM/淀粉复合凝胶,三维结构更紧密,孔径更均匀,结构更稳定。因此,添加适量淀粉制备复合魔芋葡聚糖凝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纯KGM凝胶现存的不足,可为其在魔芋凝胶食品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不同淀粉 正交试验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磷酸酯化魔芋葡甘聚糖的热可逆凝胶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利玲 钟耕 +2 位作者 刘丹 彭咏波 朱照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6,共9页
采用真空-微波辅助半干法处理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获得不同取代度(degrees of substitution,DS)磷酸魔芋葡甘聚糖酯(konjac glucomannan phosphate ester,KGMPs)。研究KGM和KGMP_(1)(DS 0.046)、KGMP_(2)(DS 0.131)、K... 采用真空-微波辅助半干法处理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获得不同取代度(degrees of substitution,DS)磷酸魔芋葡甘聚糖酯(konjac glucomannan phosphate ester,KGMPs)。研究KGM和KGMP_(1)(DS 0.046)、KGMP_(2)(DS 0.131)、KGMP_(3)(DS 0.201)分别与卡拉胶复配并添加KCl(KGMPs-KC)加热-冷却形成的热可逆凝胶特性及阴阳离子和蔗糖对KGMP_(3)流变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KGMPs与卡拉胶复配并添加KCl协同增效形成凝胶;动态黏弹流变特性结果表明,KGMPs与卡拉胶复配在KCl存在下可形成热可逆凝胶,与KGM相比,随着DS增加,KGMP复配体系形成凝胶温度逐渐降低;质构分析结果表明,28℃贮藏10 d,KGMP_(1)-KC和KGMP_(2)-KC形成凝胶硬度更好;析水性和透光率方面,KGMP_(3)-KC更具优势,适合高透明度果冻类凝胶的制备。KGMP_(3)的黏度和假塑性受到阴阳离子类型和价态的影响,其中NaH_(2)PO_(4)对KGMP溶胶影响最显著,CaCl 2次之;蔗糖能使KGMP的零表观黏度(η0)降低,但随着体系中蔗糖含量的增加,η0增加。该研究为KGMP用于高保水、高透明度、软凝胶型产品的加工提供理论和生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磷酸酯化 复配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质对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性能及热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任鸿飞 严竟 +2 位作者 彭曼曼 刘雄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224,共7页
为探究魔芋多糖体系与色素小分子互作的方式并解决魔芋凝胶赋色的问题,该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凝胶为研究对象,使用玉米黄质(zeaxanthin,ZEA)对KGM凝胶赋色,以不添加色素的KGM凝胶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赋... 为探究魔芋多糖体系与色素小分子互作的方式并解决魔芋凝胶赋色的问题,该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凝胶为研究对象,使用玉米黄质(zeaxanthin,ZEA)对KGM凝胶赋色,以不添加色素的KGM凝胶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赋色后KGM/ZEA复合有色凝胶的凝胶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GM/ZEA-2复合有色凝胶的色素保留率、L^(*)值、a^(*)值和b^(*)值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升高了73.82%、9.78%、4.34%、5.63%,较KGM/ZEA-1分别显著升高了16.33%、2.55%、1.09%、2.14%;其持水性、凝胶强度、硬度和咀嚼性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升高了2.18%、91.01%、54.09%、50.70%,较KGM/ZEA-1显著分别升高了0.88%、75.40%、45.48%、42.23%。微观结构表明,KGM/ZEA-2复合有色凝胶在疏水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形成了更加致密的网络结构,可截留更多的色素小分子,同时提高了其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因此,玉米黄质能够稳定地结合在魔芋凝胶体系内,作为着色剂应用于多彩凝胶素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玉米黄质 复合有色 性能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添加量对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仁香 覃小丽 +2 位作者 谢勇 罗园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122,共7页
为改善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并提高其营养特性,将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制备复合凝胶,研究OKGM添加量(1%、1.5%、2%、2.5%、3%)对WPI凝胶的持水性、质构... 为改善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并提高其营养特性,将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制备复合凝胶,研究OKGM添加量(1%、1.5%、2%、2.5%、3%)对WPI凝胶的持水性、质构、流变特性、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复合凝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OKGM的添加使复合凝胶的持水性(65.59%~93.42%)显著高于纯蛋白凝胶(53.58%);质构分析发现OKGM添加量为2%时凝胶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达到最大值;流变分析发现复合凝胶是弱凝胶,对高频率和高温具有更高的依赖性;热重分析表明OKGM添加量≤1.5%时,OKGM-WPI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均高于纯乳清分离蛋白凝胶;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分析发现OKGM的添加降低了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说明OKGM与WPI发生交联和聚集形成复合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凝胶结构更为致密、有序。综上,可以通过添加OKGM改善WPI凝胶性能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魔芋甘露 乳清分离蛋白 流变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冻方式对冷冻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特性和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严竟 王亚楠 +3 位作者 胡梅 陈厚荣 刘雄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217,共7页
为解决冷冻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凝胶解冻后质构性能下降的问题,该研究采用4℃冰箱、25℃空气、25℃水浸、40℃水浸、微波和超声波6种解冻方式对冷冻KGM凝胶进行解冻,测定解冻后凝胶特性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4℃冰箱... 为解决冷冻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凝胶解冻后质构性能下降的问题,该研究采用4℃冰箱、25℃空气、25℃水浸、40℃水浸、微波和超声波6种解冻方式对冷冻KGM凝胶进行解冻,测定解冻后凝胶特性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4℃冰箱解冻时间最长,且解冻后KGM凝胶白度较25℃空气下降2.96%,但析水率最低。25、40℃水浸解冻时间相对于25℃空气更短,但40℃解冻的凝胶网络结构因脱水收缩破坏严重,析水率提高了16.48%。微波解冻时间和凝胶白度相比于25℃空气分别下降了99.71%和0.75%。超声波解冻KGM凝胶的白度、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较好,较25℃空气分别提升了4.68%、66.05%、74.44%、75.61%,析水率下降了19.56%,具有更均匀致密且孔径更小的凝胶网络结构。微波和超声波解冻能使KGM凝胶体系内的氢键稍有增强,而4℃冰箱解冻可略微降低冷冻KGM凝胶的结晶度,但不同解冻处理均未影响KGM的化学主干结构、脱乙酰行为和结晶形态。超声波解冻能够高效且有效地维持解冻后KGM凝胶的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KGM凝胶食品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解冻 超声波解冻 魔芋 特性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疏水性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龙康源 张思瑾 +4 位作者 Yongsawatdigul JIRAWAT 尹涛 尤娟 刘茹 马华威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以接触角60.6°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原料,制备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接触角42.7°和53.5°)和羧甲基化魔芋葡甘聚糖(carboxymethlated konjac glucomannan,CKG... 以接触角60.6°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原料,制备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接触角42.7°和53.5°)和羧甲基化魔芋葡甘聚糖(carboxymethlated konjac glucomannan,CKGM)(接触角68.5°和72.7°),研究改性KGM的疏水性对白鲢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KGM的鱼糜凝胶的白度为78.20,添加DKGM、CKCM组分别为76.77~76.83和75.75~75.97;添加DKGM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相比KGM组分别提升50%、73%,而添加CKGM鱼糜凝胶强度则分别提升60%、43%;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和持水性的变化与凝胶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疏水性的增大,DKGM鱼糜凝胶的化学作用力增强、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肌球蛋白的热稳定性增加、网络结构更为致密,CKGM鱼糜凝胶以上特性的变化趋势与DKGM相反。综上,KGM的改性方式和疏水性共同影响鱼糜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多 魔芋 疏水性 鱼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多糖-淀粉减盐凝胶体系的构建及性质表征
10
作者 杨思琪 张谦谦 +4 位作者 许英茹 林志雄 张怡 郑宝东 曾红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51,共8页
本文分别以魔芋葡甘聚糖、卡拉胶和黄原胶构建基于大豆分离蛋白-多糖-木薯淀粉减盐凝胶。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魔芋葡甘聚糖凝聚物和大豆分离蛋白-卡拉胶凝聚物对猪舌上的钠离子有较强的滞留能力,有利于咸味感知。电子舌结果表明... 本文分别以魔芋葡甘聚糖、卡拉胶和黄原胶构建基于大豆分离蛋白-多糖-木薯淀粉减盐凝胶。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魔芋葡甘聚糖凝聚物和大豆分离蛋白-卡拉胶凝聚物对猪舌上的钠离子有较强的滞留能力,有利于咸味感知。电子舌结果表明,相较于卡拉胶和黄原胶,大豆分离蛋白-魔芋葡甘聚糖-淀粉减盐凝胶体系(ST+SPI-KGM+1.5%NaCl)与2%NaCl淀粉凝胶(ST+2%NaCl)咸味最相似。在微观结构上SPI-KGM与淀粉发生交联后形成了连续的致密的网络结构,X射线能量色散能谱表明钠离子在ST+SPI-KGM+1.5%NaCl呈现不均匀分布。相较于2%NaCl淀粉凝胶,大豆分离蛋白-多糖-淀粉减盐凝胶持水能力和质构特性(硬度、咀嚼性和内聚性)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ST+SPI-KGM+1.5%NaCl效果最优。利用大豆分离蛋白-多糖复合凝聚物富集NaCl来调控盐在食物基质中的不均匀分布,能够实现减少25%盐含量而不降低咸味。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不均匀盐分布的减盐凝胶体系,同时保持其质地感知,为降低淀粉基固态食品盐含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盐 氯化钠 淀粉基 大豆分离蛋白 魔芋 卡拉 黄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与魔芋葡甘聚糖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的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何东保 彭学东 詹东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30,38,共4页
魔芋葡甘聚糖 ( Amo)为非凝胶多糖 ,但它与卡拉胶进行共混可以得到凝胶 ,这是多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多糖浓度为 1% ,卡拉胶与 Amo的共混比例为 60 /40时可得到协同相互作用的最大值 ;同时也讨论了制备温度 ( Tp)和体系盐 ( KCl)... 魔芋葡甘聚糖 ( Amo)为非凝胶多糖 ,但它与卡拉胶进行共混可以得到凝胶 ,这是多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多糖浓度为 1% ,卡拉胶与 Amo的共混比例为 60 /40时可得到协同相互作用的最大值 ;同时也讨论了制备温度 ( Tp)和体系盐 ( KCl)离子浓度对凝胶化的影响 ,并且观察到当制备温度为 10 0℃ ,体系盐离子浓度为 0 .2 mol/L时 ,可得到凝胶强度的最大值。从 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接 魔芋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述辉 温成荣 +2 位作者 姚闽娜 林慧敏 简文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157,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胶性质,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浓度、pH值、温度、卡拉胶和尿素对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粘度、凝胶强度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都有同一最佳凝胶制备条件:pH为1... 为了探讨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胶性质,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浓度、pH值、温度、卡拉胶和尿素对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粘度、凝胶强度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都有同一最佳凝胶制备条件:pH为11.0,温度为85℃.魔芋葡甘聚糖的浓度增大,不同分子质量的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粘度、凝胶强度和冻融稳定性都增大,分子质量增大,凝胶强度也增强.而不同分子质量的魔芋葡甘聚糖与卡拉胶都具有最佳凝胶配比4∶6,且重均分子质量为650 000~700 000 Da的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性能最佳.结果表明: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稳定性受浓度、pH值、温度和尿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分子质量越小,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分子质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凝胶体系对带鱼鱼糜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良玉 何明祥 +3 位作者 庞杰 吴春华 王志江 池承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4,共7页
为了改善带鱼鱼糜凝胶特性,采用流变仪、质构仪等方法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凝胶体系对带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振动频率范围内,带鱼-KGM鱼糜复合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表现为弹性为主的稳定凝胶体系;在加... 为了改善带鱼鱼糜凝胶特性,采用流变仪、质构仪等方法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凝胶体系对带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振动频率范围内,带鱼-KGM鱼糜复合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表现为弹性为主的稳定凝胶体系;在加热过程中,复合鱼糜的G′和G″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同时在升降温过程中,适当改善复合鱼糜体系的pH值,体系的G′和G″明显增加.添加KGM凝胶体系能够提高带鱼鱼糜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其体系的pH值为9.7±0.1时,鱼糜的凝胶强度最大(576.672±10.653g.cm)和持水性最强(93.672%±0.654%),之后随着pH值的升高,凝胶强度及持水性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添加KGM凝胶体系影响带鱼鱼糜的白度,在pH值为6.4±0.1时能够改善复合鱼糜的白度,之后随着pH值的上升,复合鱼糜的白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鱼糜 魔芋 特性 动态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和Ca^(2+)浓度对魔芋葡甘聚糖与黄原胶凝胶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傅玉颖 沈亚丽 +4 位作者 陈国文 王美 李肖蒙 张豪 倪俊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1-307,共7页
为了探讨盐离子对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与黄原胶(xanthan gum,XG)复配凝胶体系动态流变学特性的调控机制,该文以KGM-XG(konjac glucomannan-xanthan gum,KGM-XG)复配凝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Na+与Ca2+,按照1~... 为了探讨盐离子对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与黄原胶(xanthan gum,XG)复配凝胶体系动态流变学特性的调控机制,该文以KGM-XG(konjac glucomannan-xanthan gum,KGM-XG)复配凝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Na+与Ca2+,按照1~15 mmol/L的浓度分别加入到KGM-XG复配凝胶中,测定复配凝胶体系的动态流变学特性,即应变扫描、应力扫描、频率扫描、温度扫描、蠕变-恢复等。结果表明:盐离子的加入会破坏KGM与XG形成的空间网络状结构,造成复配凝胶体系弹性降低,同时盐离子的加入会使得复配凝胶体系的溶胶-凝胶转化温度降低,凝胶体系的损耗因子不断升高。Ca2+由于具有更高的价态,因此对KGM-XG复配凝胶体系的凝胶强度减弱作用更强,但高浓度的Ca2+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黏弹性质。研究结果可为含有KGM-XG复配凝胶的体系提供从质构设计到工业生产等多方面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 应变 魔芋 黄原 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黄原胶/海藻酸钠复合凝胶的制备表征及肠溶释药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文平 江贵林 +3 位作者 汪超 吕文平 钟晓凌 姜发堂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7-140,共4页
通过在水溶液中复配魔芋葡甘聚糖(KGM)、黄原胶(XAN)和海藻酸钠(ALG)溶胶制备了KGM/XAN/ALG(简称K-X-A)复合凝胶。经质构、红外扫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分析对凝胶性能与结构分析表明,胃液中K-X-A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其... 通过在水溶液中复配魔芋葡甘聚糖(KGM)、黄原胶(XAN)和海藻酸钠(ALG)溶胶制备了KGM/XAN/ALG(简称K-X-A)复合凝胶。经质构、红外扫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分析对凝胶性能与结构分析表明,胃液中K-X-A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其复合凝胶结构致密,结晶度较高;肠液中复合凝胶仍保持网络构架,但较弱的氢键相互作用使其结构疏松。以复合凝胶为药物缓释载体,尼莫地平(NMP)和兰索拉唑(Lansoprazole)为模型药物,初步探讨了K-X-A凝胶的肠溶释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黄原 海藻酸钠 复合 肠溶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魔芋葡苷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凝胶质地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龚加顺 幸治梅 +1 位作者 彭春秀 刘勤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和试剂对高浓度魔芋葡苷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凝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KGM与SPI混合物在体系pH值为9、温度90℃下加热40min时,其形成的凝胶强度和弹性较好。凝胶微观结构... 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和试剂对高浓度魔芋葡苷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凝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KGM与SPI混合物在体系pH值为9、温度90℃下加热40min时,其形成的凝胶强度和弹性较好。凝胶微观结构的扫描图片分析表明,高浓度下KGM与SPI混合物在水溶液和碱性条件下均能形成较好的凝胶网络结构,而且不同配比和不同处理样品所形成的凝胶体的微观结构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大豆分离蛋白 质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对大豆7S蛋白凝胶流变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建华 杨晓泉 +1 位作者 龚倩 王思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27,共7页
采用小变形振荡流变及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葡聚糖分子质量对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及动态黏弹性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黏弹性质随添加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由于大分子质量的葡聚糖可以扩大其在... 采用小变形振荡流变及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葡聚糖分子质量对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微观结构及动态黏弹性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热致大豆7S蛋白凝胶的黏弹性质随添加葡聚糖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由于大分子质量的葡聚糖可以扩大其在葡聚糖/大豆7S蛋白混合体系中的空间占有体积和降低大豆7S蛋白的临界凝胶浓度所致。同时提高变温速率和葡聚糖分子质量对大豆7S蛋白凝胶黏弹性质有协同增加效应。增加葡聚糖分子质量7S蛋白凝胶结构逐步由相分离结构转变为互穿型蛋白-多糖双连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7S蛋白 流变性质 微观结构 激光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微乳液增敏三甲氧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12
18
作者 魏琴 杜斌 +1 位作者 吴丹 欧庆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研究在微乳液介质中,pH10.40时,铜与三甲氧基苯基荧光酮(TM PF)显色生成稳定的1∶2配合物,在552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5L·mol-1·cm-1,铜含量在0~0.6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引入微乳液介质,显著改善了铜... 研究在微乳液介质中,pH10.40时,铜与三甲氧基苯基荧光酮(TM PF)显色生成稳定的1∶2配合物,在552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5L·mol-1·cm-1,铜含量在0~0.6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引入微乳液介质,显著改善了铜的显色条件,使体系灵敏度提高。采用吸附容量大,而机械性能好的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消除了共存离子的干扰,降低了测定体系的检出限。测定了血样、尿样、水样和矿石样品中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低于4.8%,回收率为94.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氧基苯基荧光酮 微乳液 生物样品、水样和矿石 巯基 分离富集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及其与魔芋葡苷聚糖凝胶化作用的动态粘弹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龚加顺 幸治梅 +1 位作者 彭春秀 刘勤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29,共5页
利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胶凝时间、温度、频率及应变等因素对大豆分离蛋白及其与魔芋葡苷聚糖相互作用的动态粘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下大豆分离蛋白与魔芋葡苷聚糖所形成的凝胶大都呈现出储存模量G′>损耗模量G″,表明凝胶... 利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胶凝时间、温度、频率及应变等因素对大豆分离蛋白及其与魔芋葡苷聚糖相互作用的动态粘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下大豆分离蛋白与魔芋葡苷聚糖所形成的凝胶大都呈现出储存模量G′>损耗模量G″,表明凝胶动态模量中弹性的贡献已超过了粘性,溶液发生了凝胶化,并形成了三维交联的网络结构。碱性凝固剂的加入提高了凝胶的粘弹性。当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未加碱样品其凝胶粘弹性在低频区可用频率依赖性来表征,而在高频区,加碱和未加碱样品其凝胶粘弹性不随频率变化而变化,都保持G′大于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大豆分离蛋白 动态粘弹性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β-葡聚糖凝胶形成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申瑞玲 曹高山 +1 位作者 常广双 赵学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58,80,共5页
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9×10^3—12×10^3的青稞β-葡萄糖凝胶形成条件以及质量分数、pH等因素对凝胶的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和21℃时,质量分数较高的小分子的青稞β-葡聚糖容易形成凝胶,且随着质量分... 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9×10^3—12×10^3的青稞β-葡萄糖凝胶形成条件以及质量分数、pH等因素对凝胶的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和21℃时,质量分数较高的小分子的青稞β-葡聚糖容易形成凝胶,且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凝胶强度增大;水合时间对凝胶强度影响不显著;质量分数为5.3%的β-葡萄糖在中性条件下形成的凝胶特性较好,添加蔗糖和Ca^2+对凝胶质构特性也有明显影响;较高质量分数的青稞β-葡聚糖凝胶具有良好的持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