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化阿托酸改性壳聚糖/氧化葡甘露聚糖多功能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1
作者 杨梦 党奇峰 +5 位作者 牛嗣玉 王世云 赵燕 苏洁瑜 桑丰 刘成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9,共15页
为制备一种集生物相容性、抗菌性、抗氧化性、适宜黏附性和可降解性的多功能水凝胶,本研究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并首次尝试使用氢化阿托酸(Hydratropic acid,HA)对其改性,制备了HA改性的CS(CSHA)。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为制备一种集生物相容性、抗菌性、抗氧化性、适宜黏附性和可降解性的多功能水凝胶,本研究以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并首次尝试使用氢化阿托酸(Hydratropic acid,HA)对其改性,制备了HA改性的CS(CSHA)。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以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技术手段进行表征,结果显示:HA通过酰胺反应成功接枝到CS上,其接枝度为26.64%;相较于CS,CSHA的结晶度有所下降,溶解性得到改善。同时,本研究还成功制备了氧化葡甘露聚糖(Oxidized glucomannan,OGM),其氧化度为24.07%。在此基础上,通过席夫碱反应将CSHA与OGM以亚胺键连接,成功合成了CSHA/OGM水凝胶(CH-OG-HG),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H-OG-HG能在70 s内快速成胶,其最大平衡溶胀率为17.54%,最大黏附强度为1400 kPa,30 d降解率可达99.39%。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CH-OG-HG具有剪切变稀特性、自愈性以及适宜的机械强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结果显示,CH-OG-HG具有相互连通的三维网络结构。生物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H-OG-HG对L929和HSF细胞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溶血率低于5%,符合生物医用材料标准。此外,CH-OG-HG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率高达95.94%,对ABTS^(+)·和·OH的清除率分别约为90%和40%。综上,CH-OG-HG不仅具有适宜的机械强度、黏附强度、溶胀性和低毒性,而且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抗氧化性、可注射性、可降解性和自愈性,在伤口敷料、药物释放以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极具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 水凝胶 抗氧化 自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酯果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复合凝胶性质的研究
2
作者 罗敬 李怡佳 +1 位作者 管红梅 刘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低酯果胶作为低糖食品的潜在原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复杂的结构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研究果胶结构差异对果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以柑橘果胶、薜荔籽果胶、豆腐柴果... 低酯果胶作为低糖食品的潜在原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复杂的结构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为研究果胶结构差异对果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以柑橘果胶、薜荔籽果胶、豆腐柴果胶和葵花盘果胶4种低酯果胶为原料,与直接制备的DKGM进行复合,采用流变学、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检测等方法考察果胶结构对果胶-DKGM复合凝胶的流变学特性、热稳定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单一果胶凝胶相比,DKGM的加入能够改善果胶凝胶性能,且3种天然低酯果胶比工业制备的柑橘果胶在凝胶产品中更具优势。薜荔籽果胶与DKGM的复合凝胶硬度最大,且凝胶硬度与果胶中的高半乳糖醛酸含量呈正相关。豆腐柴果胶与DKGM之间形成的氢键最多,热稳定性最好,凝胶结构也更为致密。另外,果胶的分子质量比酯化度、结构域组成对复合凝胶性能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旨在为更好地了解不同结构的低酯果胶对复合凝胶性质的影响,并为果胶和DKGM在凝胶食品中的开发和应用,以及通过果胶结构性质调控凝胶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脱乙酰魔芋甘露 凝胶特性 复合凝胶 分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玉韩 李量 +1 位作者 王少君 李斌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8,共11页
传统肉制品面临高油、高盐等健康问题及环境压力等方面的挑战,而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作为一种天然多糖类食品添加剂,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在新型肉制品改良加工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KGM的分子结构为切入点,分... 传统肉制品面临高油、高盐等健康问题及环境压力等方面的挑战,而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作为一种天然多糖类食品添加剂,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在新型肉制品改良加工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KGM的分子结构为切入点,分析KGM的持水性、凝胶性、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并基于功能特性探讨其对肉制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包括改善肉制品质地与凝胶强度、降低其脂肪含量与热量、影响消化与吸收。此外,还对其在新型人造肉制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讨论。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KGM的应用潜力及推动肉制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 分子结构 功能特性 肉制品改良 人造肉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对挤压熟化米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琦 覃小丽 +3 位作者 王豪缘 杨悦 刘合文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0-197,共8页
为探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改善挤压熟化米粉品质的机制,该研究考察不同脱乙酰度DKGM(0%、27.62%、47.62%、59.81%、76.19%)对米粉糊化及流变性质、蒸煮品质、质构特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 为探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DKGM)改善挤压熟化米粉品质的机制,该研究考察不同脱乙酰度DKGM(0%、27.62%、47.62%、59.81%、76.19%)对米粉糊化及流变性质、蒸煮品质、质构特性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KGM能显著缩短米粉的最佳蒸煮时间,降低断条率,增加透光率。其中适度脱乙酰的DKGM(47.62%)使米粉的蒸煮损失率由9.59%降至5.00%,硬度由1544.79 g降至1158.00 g。而高脱乙酰度DKGM(76.19%)组米粉蒸煮损失率仅比纯大米粉组降低了1.07%。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KGM能够抑制淀粉的重结晶,延缓老化。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添加DKGM使米粉具有更均匀的网络结构,但当DKGM脱乙酰度超过59.81%时,米粉结构变得松散。因此,添加适度脱乙酰的DKGM(47.62%)能够显著改善米粉蒸煮品质及质构特性。该研究可为DKGM在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拓宽了魔芋葡甘露聚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魔芋甘露 挤压熟化米粉 糊化特性 蒸煮品质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添加量对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谢仁香 覃小丽 +2 位作者 谢勇 罗园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122,共7页
为改善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并提高其营养特性,将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制备复合凝胶,研究OKGM添加量(1%、1.5%、2%、2.5%、3%)对WPI凝胶的持水性、质构... 为改善乳清分离蛋白凝胶性能并提高其营养特性,将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制备复合凝胶,研究OKGM添加量(1%、1.5%、2%、2.5%、3%)对WPI凝胶的持水性、质构、流变特性、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复合凝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OKGM的添加使复合凝胶的持水性(65.59%~93.42%)显著高于纯蛋白凝胶(53.58%);质构分析发现OKGM添加量为2%时凝胶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达到最大值;流变分析发现复合凝胶是弱凝胶,对高频率和高温具有更高的依赖性;热重分析表明OKGM添加量≤1.5%时,OKGM-WPI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均高于纯乳清分离蛋白凝胶;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分析发现OKGM的添加降低了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说明OKGM与WPI发生交联和聚集形成复合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凝胶结构更为致密、有序。综上,可以通过添加OKGM改善WPI凝胶性能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魔芋甘露 凝胶 乳清分离蛋白 流变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度的魔芋葡甘露聚糖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园 覃小丽 +2 位作者 谢仁香 王豪缘 刘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6-113,共8页
“健康低脂”的食品理念近来广受大众欢迎。为改善低脂凝固型酸奶的凝胶强度低等问题,向酸奶中添加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作为脂肪替代物,通过对酸奶理化性质、质构、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的分析... “健康低脂”的食品理念近来广受大众欢迎。为改善低脂凝固型酸奶的凝胶强度低等问题,向酸奶中添加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作为脂肪替代物,通过对酸奶理化性质、质构、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的分析,探究不同氧化度OKGM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高氧化度的OKGM(OK-60、OK-90、OK-120)的酸奶与未添加OKGM的酸奶相比,硬度从375.90 g提高至436.67 g,持水力从28.03%提高至31.89%,同时,能够提高流变学特性中的表观黏度和粘弹性。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高氧化度的OKGM缩小了酸奶凝胶结构间的孔隙,提高了酪蛋白胶束间的聚集,使其平均粒径从88.27 nm增加到125.33 nm。然而,天然的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低氧化度的OKGM(OK-30)则会降低酸奶的质构、表观黏度和粘弹性,破坏酸奶的凝胶结构,导致其稳定性下降。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高氧化度的OKGM使酸奶更有光泽,体系更加均匀,且在滋味上更具优势,这也为健康低脂酸奶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氧化魔芋甘露 理化性质 流变学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对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潘磊 金旺 +1 位作者 潘宏宇 陈培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96-1501,I0034,共7页
目的: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FN-γ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 目的: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FN-γ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利用LPS刺激THP-1源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设置THP-1组(空白对照组)、THP-1+LPS组(模型组)、THP-1+LPS+KGM低浓度组、THP-1+LPS+KGM高浓度组,进行不同浓度KGM作用THP-1源巨噬细胞24、46 h体外实验,分别采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THP-1源巨噬细胞的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转录水平及细胞上清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细胞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较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低、高浓度KGM组则能显著下调由LPS刺激引起的IL-6、IL-1β、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上调IFN-γ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可能通过影响THP-1源巨噬细胞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及蛋白的表达来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其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谷氨酰胺转氨酶凝固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品质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杨悦 覃小丽 +3 位作者 赵琦 曾志龙 王豪缘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8-284,共7页
为探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 DKGM)对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酶)凝固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 SPI)凝胶品质的影响,制备不同脱乙酰度(DK-1=21.30%,DK-2=36.28%,DK-3=62.85... 为探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 DKGM)对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酶)凝固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 SPI)凝胶品质的影响,制备不同脱乙酰度(DK-1=21.30%,DK-2=36.28%,DK-3=62.85%,DK-4=87.88%)的魔芋葡甘露聚糖,并研究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和不同脱乙酰度DKGM对TG酶凝固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及手磨豆干品质影响。相比于空白组,KGM和DKGM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质构特性。酶交联反应8 h时,凝胶强度从92.03 g增至130.06 g,增强了复合凝胶的白度和持水性,同时蒸煮损失率从8.09%降到2.55%。相比于KGM,DKGM组复合凝胶及烘烤、灭菌后的手磨豆干的硬度、咀嚼性和黏着性均显著性增强。添加DKGM的复合凝胶热变性温度从41.35℃升至44.67℃。DK-3对手磨豆干盐分含量影响较大,所形成的复合凝胶表观形态较佳。扫描电镜观察到S-DK3组凝胶蛋白质复合物网络结构紧凑致密。综上,DKGM能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品质特性,适度脱乙酰度的DK-3效果更佳。因此,将KGM进行适度的脱乙酰改性有利于KGM在手磨豆干加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魔芋甘露 谷氨酰胺转氨酶 大豆分离蛋白 手磨豆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提纯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宫晓梅 严睿文 +3 位作者 徐洪耀 李村 光善仪 方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6-488,共3页
分析了近年来各种魔芋葡甘露聚糖 (KGM )的分离纯化方法 ,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通过实验 ,得出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精制KGM的方法 ,产率为 5 7% ,产品无色、无味 ,其溶胶保存84h仍均一、透明、无异味 ,显示产品有较高质量分数。傅立叶... 分析了近年来各种魔芋葡甘露聚糖 (KGM )的分离纯化方法 ,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通过实验 ,得出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精制KGM的方法 ,产率为 5 7% ,产品无色、无味 ,其溶胶保存84h仍均一、透明、无异味 ,显示产品有较高质量分数。傅立叶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热性能测试显示该法制得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其分解温度为 2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 提纯 性能 研究 天然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甘露聚糖对饲喂黄曲霉毒素B1日粮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侯然然 郑姗姗 +3 位作者 张敏红 冯京海 马爱平 谢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51,共6页
本文通过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器官指数,探讨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作用。选用180只体重接近的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0.1mg/kgAFB1组、基础日粮+0.1mg/kgAFB1+0.1%葡甘露聚糖组... 本文通过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器官指数,探讨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作用。选用180只体重接近的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0.1mg/kgAFB1组、基础日粮+0.1mg/kgAFB1+0.1%葡甘露聚糖组,试验期21d。试验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加入0.1mg/kgAFB1,肉仔鸡的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显著下降,料重比升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肝脏、肾脏、心脏和脾脏肿胀,胸腺、法氏囊萎缩;(2)0.1mg/kgAFB1日粮中加入0.1%葡甘露聚糖,明显改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以上相关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由此可知,葡甘露聚糖减轻或基本消除了AFB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 黄曲霉毒素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剑芳 邬敏辰 +1 位作者 程科 夏文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利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LW-1所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胶进行水解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酶解的工艺条件为:魔芋胶浓度150g/L,加酶量50IU/g(魔芋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h。所获酶解产物经薄板层析和HPLC检测,主要... 利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LW-1所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胶进行水解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酶解的工艺条件为:魔芋胶浓度150g/L,加酶量50IU/g(魔芋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h。所获酶解产物经薄板层析和HPLC检测,主要为低聚糖以及少量单糖。再利用酵母发酵法去除其中的可发酵性单糖,最终产物为100%的(魔芋)葡甘露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 魔芋胶 甘露 酵母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培城 张晶晶 +2 位作者 周绪霞 丁玉庭 刘建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魔芋葡甘露聚糖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引人注目。魔芋葡甘露聚糖是一种中性多糖,是魔芋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增稠性、成膜性等功能特性,在食... 魔芋葡甘露聚糖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引人注目。魔芋葡甘露聚糖是一种中性多糖,是魔芋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增稠性、成膜性等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魔芋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为充分利用我国魔芋资源、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 功能特性 衍生物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甘露聚糖对饲喂黄曲霉毒素B1日粮的肉仔鸡肝生化指标和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侯然然 谢鹏 +3 位作者 张敏红 冯京海 郑姗姗 马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7,共6页
本文通过对肉仔鸡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及组织结构的观察,旨在研究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效果。选用8日龄、180只体重相近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0.1mg/kgAFB1组和基础日粮+0.1mg/kgAFB1+0.1%葡... 本文通过对肉仔鸡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及组织结构的观察,旨在研究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效果。选用8日龄、180只体重相近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0.1mg/kgAFB1组和基础日粮+0.1mg/kgAFB1+0.1%葡甘露聚糖组,试验期21d。试验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加入0.1mg/kgAFB1,导致肝脏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γ-L-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第21、28日龄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升高,且均在第21、28日龄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肝脏组织切片观察到肝细胞广泛性坏死,胆管异常增生;(2)0.1mg/kgAFB1日粮中加入0.1%的葡甘露聚糖,上述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切片未见上述病理现象。结果显示,葡甘露聚糖减轻或基本消除了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 黄曲霉毒素B1 肉仔鸡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甘露聚糖单方、复配膨润土及改性产物的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雪梅 齐德生 +4 位作者 张妮娅 何学军 王玲玲 尹佳佳 朱克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73-298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甘露聚糖单方、复配膨润土及改性产物的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通过体外等温吸附试验和解吸试验,研究葡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复合物[二者比例分别为9∶1(组合Ⅰ)、4∶1(组合Ⅱ)、2∶1(组合Ⅲ)和1∶1(组合Ⅳ)]...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甘露聚糖单方、复配膨润土及改性产物的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通过体外等温吸附试验和解吸试验,研究葡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复合物[二者比例分别为9∶1(组合Ⅰ)、4∶1(组合Ⅱ)、2∶1(组合Ⅲ)和1∶1(组合Ⅳ)]以及乙酸酐改性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吸附和解吸作用。结果表明:1)葡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复合物、乙酸酐改性葡甘露聚糖对AFB1、ZEN的等温吸附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方式为单分子层吸附;所有吸附剂对DON的等温吸附均不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2)pH 2.0时,以组合Ⅳ对AFB1、ZEN的最大吸附量最高,分别为250.00、1 776.00μg/g。pH 8.0时,以组合Ⅳ和组合Ⅲ对AFB1的最大吸附量最高,均为217.39μg/g;组合Ⅳ对ZEN的最大吸附量最高,为1 324.00μg/g;各吸附剂对DON的吸附率均偏低。3)2种pH条件下,组合Ⅳ对AFB1、ZEN的累积解吸率较低。本试验条件下,1∶1的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复合物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稳定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甘露 膨润土 改性甘露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在食品产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韵 赵丹 +3 位作者 辰巳英三 韭泽悟 崔立勋 程永强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8-262,272,共6页
魔芋在亚洲国家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和药用历史。魔芋葡甘露聚糖(KGM)是经过纯化的魔芋提取物,目前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但是KGM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也存在一些争议。文章总结近年来关于KGM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的研究... 魔芋在亚洲国家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和药用历史。魔芋葡甘露聚糖(KGM)是经过纯化的魔芋提取物,目前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但是KGM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也存在一些争议。文章总结近年来关于KGM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展,以期能够为中国KGM的深入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对KGM在食品工业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机理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 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 应用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降解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娄广庆 林向阳 +4 位作者 彭树美 李雁晖 张丽晶 朱榕璧 张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03-206,共4页
分别从反应时间、臭氧产量、料液比和反应温度方面研究臭氧对魔芋溶液的黏度降解百分比(viscosity degradation percentage,VDP)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对魔芋葡甘露聚糖有较明显的降解作用,各个单因素试验的最优条件分别是反应时... 分别从反应时间、臭氧产量、料液比和反应温度方面研究臭氧对魔芋溶液的黏度降解百分比(viscosity degradation percentage,VDP)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对魔芋葡甘露聚糖有较明显的降解作用,各个单因素试验的最优条件分别是反应时间1h、臭氧产量6g/h、料液比1%(g/ml)以及反应温度55℃,经此处理条件后的红外光谱表明:臭氧的强氧化性并没有使降解的产物发生明显的基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降解 甘露 黏度降解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酶法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吴长菲 董岩岩 +2 位作者 李俊俊 唐湘华 黄遵锡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利用β-甘露聚糖酶产品水解魔芋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条件。在加样顺序、pH、酶添加量、时间、温度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魔芋胶浓度10g/L,酶添加量为100U/g,pH5.5,45℃条件下,酶解时间... 利用β-甘露聚糖酶产品水解魔芋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条件。在加样顺序、pH、酶添加量、时间、温度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魔芋胶浓度10g/L,酶添加量为100U/g,pH5.5,45℃条件下,酶解时间1.5h。再利用酵母发酵去除可发酵性糖的方法,以获得最终产物为100%的魔芋葡甘露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 魔芋胶 魔芋甘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萄甘露低聚糖的提取及其产物对耐氧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拥军 王嘉福 +1 位作者 蔡金藤 罗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采用热风对流干燥从魔芋球茎中提取魔芋精粉,经纯化后得到含量70%,特性粘度26.3Pa.S的魔芋葡萄甘露聚糖(KGM)。KGM在37℃发酵72h后,采用薄层层析法分析得到了含有少量单糖及系列低聚葡萄甘露聚糖的双歧因子,对双歧杆菌具有很强的促生长... 采用热风对流干燥从魔芋球茎中提取魔芋精粉,经纯化后得到含量70%,特性粘度26.3Pa.S的魔芋葡萄甘露聚糖(KGM)。KGM在37℃发酵72h后,采用薄层层析法分析得到了含有少量单糖及系列低聚葡萄甘露聚糖的双歧因子,对双歧杆菌具有很强的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 提取 耐氧双岐杆菌 促生长作用 kgm 食品工业 应用 水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酵母细胞壁中的甘露聚糖与β-葡聚糖 被引量:11
19
作者 林钦恒 郑家概 +3 位作者 蔡大川 林奕云 夏冰 张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酵母细胞壁中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的方法。样品中的多聚糖经盐酸高温水解得到甘露糖和葡萄糖,经PMP衍生后,以0.02 mol/L乙酸铵-乙腈(80.5...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酵母细胞壁中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的方法。样品中的多聚糖经盐酸高温水解得到甘露糖和葡萄糖,经PMP衍生后,以0.02 mol/L乙酸铵-乙腈(80.5∶19.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反相C18柱(4.6 mm×250 mm,5μm)分离,紫外检测器(波长250 nm)检测,所测2种单糖的含量通过换算后得到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甘露糖和葡萄糖在10.0-1 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样品在28.0-80.0 mg范围内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8.1%-91.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10 mg/L和0.08 mg/L。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实用可靠,适用于酵母细胞壁样品中甘露聚糖和β-葡聚糖含量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壁 甘露 Β- PMP柱前衍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葡甘露聚糖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常顺华 朱连勤 +2 位作者 朱风华 陈甫 隋菲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0,共3页
选取体质量相近,日龄相同的24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1组饲喂正常饲料;2组饲喂霉变饲料;3组~5组,在霉变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和0.2%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6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1%霉可吸,研究霉变饲料中添加EGM对... 选取体质量相近,日龄相同的24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1组饲喂正常饲料;2组饲喂霉变饲料;3组~5组,在霉变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和0.2%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6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1%霉可吸,研究霉变饲料中添加EGM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至30d,1组和5组仔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3组,1组、5组和6组显著高于2组、3组和4组;1组仔猪血清丙二醛和羟自由基含量极显著低于5组,5组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1组仔猪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5组,5组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由此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提高仔猪的日增质量,降低料重比,扭转霉菌毒素对仔猪的过氧化损伤,在仔猪霉变饲料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酯化甘露(EGM) 霉菌毒素 增质量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