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HPLC法测定葛根药对中四种黄酮类药效组分的含量
1
作者 程京艳 张静 +2 位作者 魏娜 黄睿 张贵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41-1742,共2页
目的:建立并测定葛根四组功效主治不同的药对中黄酮类药效组分的含量。方法:以葛根不同功效主治的药对为载体,采用RP-HPLC法梯度洗脱测定葛根不同药对中黄酮类药效组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含量。结果:葛根解表... 目的:建立并测定葛根四组功效主治不同的药对中黄酮类药效组分的含量。方法:以葛根不同功效主治的药对为载体,采用RP-HPLC法梯度洗脱测定葛根不同药对中黄酮类药效组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含量。结果:葛根解表药对葛根-麻黄、葛根生津止渴药对葛根-天花粉、葛根透疹药对葛根-升麻、葛根升阳止泻药对葛根-黄芩黄连中,葛根药效组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含量比例分别为:2.67:5.22:1.34:1、2.05:4.27:1.12:1、2.09:5.07:1.10:1、2.67:5.22:1.09:1。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葛根药对中的四种药效成分,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合测定葛根药对中药效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葛根药对 黄酮类效组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葛根药对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2
作者 孙小鑫 苗青 +1 位作者 王瑞海 刘丽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08-4313,共6页
丹参-葛根是《施今墨对药》中收载的常用药对,能够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丹参-葛根药对的主要有效成分包含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酚酸B、葛根素等,具有保护心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调节免疫、抗炎、... 丹参-葛根是《施今墨对药》中收载的常用药对,能够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丹参-葛根药对的主要有效成分包含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酚酸B、葛根素等,具有保护心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冠心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急性脑梗死等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未来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本综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这3个方面对丹参-葛根药对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以期为此药对治病的科学内涵的阐释及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葛根药对 化学成分 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葛根药对通过PI3K/Akt/FoxO1通路调控糖异生作用治疗糖尿病大鼠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爽 李冀 +2 位作者 付强 韩东卫 郝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38,I0014,共8页
目的 观察黄芪-葛根(芪葛)药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限速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T2DM作用机... 目的 观察黄芪-葛根(芪葛)药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限速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T2DM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联合一次性小剂量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除正常组10只外,设芪葛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及模型组5组,将成模大鼠随机平均分入。各组大鼠连续药物干预4周后,麻醉,取材后对大鼠血清FBG、FINS、肝功、血脂及糖原水平进行检测;苏木素-伊红法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PI3K/Akt/FoxO1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及G6Pase、PEPCK蛋白水平。结果 相比于模型组,芪葛高、中剂量组FBG及FINS水平均降低,糖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各给药组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且与阳性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芪葛高、低剂量组TC水平降低(P<0.05)且与阳性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肝脏组织体积及色泽均有明显改善,虽仍有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胞浆内可存在大小、数量均不等的脂滴空泡,但显著优于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状态。与模型组相比,芪葛高剂量组FoxO1、G6Pase及PEPCK蛋白表达降低,Akt、PI3K、p-Akt、p-PI3K表达升高(P<0.05)。结论 芪葛药对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FoxO1信号通路,降低G6Pase、PEPCK的表达,抑制糖异生作用,调节糖脂代谢,修复肝损伤,从而发挥治疗T2DM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PI3K/Akt/FoxO1通路 黄芪-葛根药对 糖异生 PEPCK G6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书帆 江汉美 +1 位作者 刘毅 刘天琪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23-127,138,共6页
分析了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药理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初步鉴定出68种化合物。药... 分析了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药理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川芎-葛根药对与单味药中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初步鉴定出68种化合物。药对、川芎和葛根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依次为β-甲基苯丙醛(46.84%)、间甲酚(48.49%)、(-)-α-荜澄茄油烯(13.85%)。组成药对后新增21种成分,原有组分减少32种。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可为川芎、葛根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二者联用分析药对与单味药的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新增成分对后续川芎-葛根药对及其复方制剂的相关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药对在配伍前后成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葛根药对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芪-葛根药对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闫浩 成帆 +3 位作者 晏芙蓉 谷琼 余丽 王怡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以黄芪-葛根药对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芪-葛根药对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 以黄芪-葛根药对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芪-葛根药对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7∶1(mL∶g)、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7℃,在此条件下,黄芪-葛根药对多糖提取率为13.78%;黄芪-葛根药对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黄芪-葛根药对多糖进行脱蛋白处理后,可以有效改善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葛根药对 多糖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调节缺氧诱导L0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代谢机制
6
作者 游燕 崔红静 +4 位作者 彭程程 姜丽 张启云 李冰涛 徐国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6-943,共8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QD)含药血清对缺氧诱导L0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代谢机制。方法缺氧条件下评估5个时点(6、12、18、24、48 h)对L02细胞葡萄糖消耗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适缺氧时间;将正常肝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缺氧诱导L02细胞糖...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QD)含药血清对缺氧诱导L0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代谢机制。方法缺氧条件下评估5个时点(6、12、18、24、48 h)对L02细胞葡萄糖消耗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适缺氧时间;将正常肝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缺氧诱导L02细胞糖耗量降低分为缺氧组、二甲双胍2 mmol/L组、25 g/kg GQD含药血清5%、10%、15%组,以葡萄糖消耗量为药效指标,采用高分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收集各组细胞内的代谢产物信号,以Progenesis QI软件分析数据,通过HMDB等在线数据库,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进一步借助Metabo Analyst 5.0网站分析潜在生物标记物的代谢途径。结果缺氧18 h被确定为缺氧诱导L02细胞模型复制的最佳时间,在此条件下,GQD5%、10%浓度的含药血清能显著提高缺氧L0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鉴定出14种缺氧诱导的L02细胞生物标志物,其中13种显著升高,1种显著降低,而GQD含药血清可使其中3种显著回调。结论GQD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调控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及鞘脂代谢通路,改善缺氧诱导的L02细胞糖代谢异常,并提升葡萄糖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含血清 L02细胞 缺氧 糖代谢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黄芪-葛根”角药修复胰岛形态功能的潜在机制预测及验证
7
作者 倪英群 李居一 +3 位作者 林逸轩 叶蕾 张喆 方朝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4-582,共9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人参-黄芪-葛根”角药保护胰岛形态,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潜在机制并验证。方法角药活性成分及靶点由TCMSP、TCMIP、BATMAN 3个平台获得。2型糖尿病靶点由TTD、OMIM、disgeNET 3个平台获得。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人参-黄芪-葛根”角药保护胰岛形态,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潜在机制并验证。方法角药活性成分及靶点由TCMSP、TCMIP、BATMAN 3个平台获得。2型糖尿病靶点由TTD、OMIM、disgeNET 3个平台获得。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构建PPI网络;进行GO和KEGG分析;POCASA 1.1预测蛋白结合位点,AutoDock Vina1.1.2进行对接,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角药筛选出2021个靶点,其中152个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鉴定出10个关键基因和AGE-RAGE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与RAGE、INS、PI3K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角药提高胰岛素结合率和分泌指数,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角药降低AGE-RAGE的表达,激活PI3K-Akt,抑制NF-κB,降低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论“人参-黄芪-葛根”角药通过调节AGE-RAGE/PI3K-Akt/NF-κB信号转导,修复受损胰岛形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黄芪-葛根”角 胰岛素抵抗 AGE-RAGE PI3K-AKT NF-ΚB 胰岛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葛根素大分子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凌锋 陈强 +3 位作者 袁勃 迟波 沈健 林思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葛根素(Puerarin)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其水溶性低,影响疗效的更好发挥。将葛根素键合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水溶性聚天冬酰胺衍生物(PDHEA)上,合成了葛根素前药(PDHEA-P),并通过FT-IR、1H-NMR验证了目标产物。研究表明,葛根素前... 葛根素(Puerarin)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其水溶性低,影响疗效的更好发挥。将葛根素键合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水溶性聚天冬酰胺衍生物(PDHEA)上,合成了葛根素前药(PDHEA-P),并通过FT-IR、1H-NMR验证了目标产物。研究表明,葛根素前药的水溶性大大提高,所得前药的缓释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酰胺 葛根素前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詹淑玉 阮钰尔 +2 位作者 刘国强 丁宝月 邵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建立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考察影响回收率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样品中葛根素的浓度,利用增量法、减量法和零净通量法计算探针的相对回收率,并考察灌流液成分、外液浓度、灌流速度、介质温... 目的:建立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考察影响回收率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样品中葛根素的浓度,利用增量法、减量法和零净通量法计算探针的相对回收率,并考察灌流液成分、外液浓度、灌流速度、介质温度和搅拌速率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对于同一探针,三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回收率存在差异。采用等渗氯化钠溶液、林格液、PBS和葡萄糖溶液为灌流液时,得到的回收率分别为(71.25±2.36)%、(73.48±1.41)%、(68.50±2.43)%和(74.98±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同一灌流速度下,探针回收率在外液葛根素浓度为0.2~25μg/m L的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浓度下,探针的回收率随灌流速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在25~40℃范围内,探针回收率随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探针的回收率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速率达到200转/min时,回收率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值。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葛根素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葛根素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与介质中葛根素浓度无关,而受计算方法、灌流液成分、灌流速度、介质温度和搅拌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率 葛根素/代动力学 微透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