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差异--基于CMDS2011和2017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叶茂鑫 丁百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70,157,共14页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结合城市层面落户门槛指标,利用多层回归模型,分别从超大、特大城市(以下简称“超、特大城市”)和其他城市角度探究了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结合城市层面落户门槛指标,利用多层回归模型,分别从超大、特大城市(以下简称“超、特大城市”)和其他城市角度探究了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整体来看,城市落户门槛会降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但在不同类型的城市间呈现差异化。第二,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政府流动人口包容度会中介超、特大城市落户门槛对其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提升性影响,但其并不能中介其他城市落户门槛对其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降低性影响。这意味着政府流动人口包容度是超、特大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的主要机制。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超、特大城市中,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正向影响在非农户口以及高收入人群中更加强烈;而在其他城市中,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负向影响在非农户口、高学历、精英职业和高收入人群中更弱。这说明,在不同类型的城市中,非农户口以及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自主性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落户门槛 城市类型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政府流动人口包容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落户门槛影响流动人口的创业决策吗?——基于CLDS的实证检验
2
作者 谭雅峰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4,共15页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持续塑造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中国的户籍制度由来已久。在这一制度背景下,我国形成了以农民工和毕业大学生为主的庞大流动人口群体。基于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现状,文章借助...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持续塑造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中国的户籍制度由来已久。在这一制度背景下,我国形成了以农民工和毕业大学生为主的庞大流动人口群体。基于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现状,文章借助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三年形成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并将其与不同城市的落户门槛指数相匹配,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落户门槛每提高一个单位,家庭创业的概率降低5.3%。在变换核心解释变量、控制出生地特征以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重新进行估计后,文章的结论依然保持稳健。机制检验结果发现,城市落户门槛降低了社会信任水平,从而抑制了流动人口家庭的创业决策。此外,文章的估计结果还表明,相比低收入家庭和户主学历较低的家庭,高收入家庭和户主学历较高的家庭更易受到城市落户门槛的影响。文章的研究丰富了有关创业影响因素的文献,所得到的结论有助于各级政府科学把握户籍改革的方向以及激发地区创业活力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落户门槛 流动人口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落户门槛对农村流动人口创业决策的影响——基于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五荣 丰晨宇 陈华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5,共14页
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下,不同规模城市的落户门槛呈现两极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降反升,中小城市逐渐实现零门槛。研究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对农村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城市之间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2014~2016年... 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下,不同规模城市的落户门槛呈现两极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降反升,中小城市逐渐实现零门槛。研究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对农村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城市之间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2014~2016年120个城市的落户门槛指数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会显著提升农村流动人口的创业概率,且对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主要通过提高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农村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两个途径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创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创业促进效应在大规模城市、低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和年轻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落户门槛 农村流动人口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户门槛筛选与异地医疗制约——流动人口健康不公平的解释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开然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9,共15页
流动人口作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公平不仅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实现全民健康和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健康经济学模型对流动人口健康不公平的表现... 流动人口作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公平不仅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实现全民健康和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健康经济学模型对流动人口健康不公平的表现及形成机制进行验证与解释。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存在显著健康差异,且在使用PSM、工具变量和安慰剂检验的情况下依然稳健。当考虑流动时长的影响时,这种健康差异进一步表现为流动人口在流动初期的健康优势及流动后期的健康劣势。机制分析发现,流入地落户门槛对外来人口筛选是形成其健康优势的重要原因;而健康劣势则是由异地医疗方面的制约所致,且参保地点和医疗距离在其中起主要约束作用,基本医保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种健康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健康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公平 落户门槛 外部选择 异地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落户门槛、就业歧视与农民工同乡聚居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启超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
结合城市落户门槛指数和中国乡城流动人口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落户门槛影响农民工同乡聚居的机理。研究发现,城市落户门槛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同乡聚居的概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落户门槛对农民工同乡聚居的影响会因户籍性质而存在差异,... 结合城市落户门槛指数和中国乡城流动人口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落户门槛影响农民工同乡聚居的机理。研究发现,城市落户门槛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同乡聚居的概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落户门槛对农民工同乡聚居的影响会因户籍性质而存在差异,落户门槛的提高会显著提升拥有外市户籍农民工的同乡聚居概率。机制分析表明,就业歧视是城市落户门槛影响农民工同乡聚居的重要机制,即随着城市落户门槛的提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就业机会歧视越严重,为了规避就业歧视以更好地实现就业,进而会选择与同乡聚居。基于此,研究认为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调整力度,放宽放开城市落户门槛,进一步消除城市就业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落户门槛 同乡聚居 就业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就业选择的影响--基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原新 丁琪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6,共13页
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就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扩张,导致劳动力资源错配阻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户籍制度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落户”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必须考虑的问题,公共部门就业即可破除户籍藩篱,进而导致公共部门就业不断扩... 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就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扩张,导致劳动力资源错配阻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户籍制度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落户”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必须考虑的问题,公共部门就业即可破除户籍藩篱,进而导致公共部门就业不断扩张,户籍制度改革成效对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充分释放配置型人口红利至关重要。利用2011~2016年城市落户门槛指数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匹配的混合截面数据,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公私部门就业选择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城市落户门槛指数每降低一个单位,流动人口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将会下降1.2%;当城市落户门槛降低,高学历群体比低学历群体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发达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流动人口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的概率最高。第二,非农户口流动群体相比于农业户口流动群体拥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当城市落户门槛下降时,非农户口流动群体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第三,当城市落户门槛降低,女性在服务业等相关行业比较优势突出使其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高学历女性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的概率也明显提升。第四,城市落户门槛下降会通过减少流动人口福利获取成本,从而降低其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福利获取成本的中介效应占比为9.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城市落户门槛 公共部门 就业选择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