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白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
张会儒
武纪成
杨洪波
陈新美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2
|
辽东山区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及其纯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特征 |
冯健
高慧淋
王骞春
曹颖
卜鹏图
王占伟
陈东升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3
|
木兰围场典型落叶松-杨桦混交林生物量及固碳能力 |
姜鹏
张绍轩
任佳佳
王襄平
孟京辉
谷建才
陆贵巧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4
|
北美黄杉和云杉-松木-冷杉平行弦木桁架承载性能比较 |
强明礼
肖鹏
袁哲
苏艳炜
朱浪
秦鑫悦
杜官本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芦芽山阴坡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
武秀娟
奥小平
赵育鹏
崔雪晴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6
|
环境因子对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物种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
任学敏
杨改河
王得祥
秦晓威
刘振学
赵双喜
白宇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7
|
|
7
|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幼树树高--胸径模型 |
卢军
张会儒
雷相东
杨英军
王全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4
|
|
8
|
大兴安岭不同类型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 |
李红振
李凤日
贾炜玮
王树芳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9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标准树高-胸径模型 |
刘鑫
王海燕
雷相东
解雅麟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0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
周晓雷
闫月娥
张婧
周旭姣
闫永琴
杨富强
曹雪萍
赵安
赵艳丽
苏静怡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11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主要种生态位特征 |
周晓雷
杨富强
王明军
黄海霞
田青
周旭姣
赵安
贺万鹏
赵艳丽
姜礼红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植物群落演替的数量研究 |
周晓雷
杨富强
田青
周旭姣
赵安
何万鹏
赵艳丽
姜礼红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3
|
基于TWINSPAN分类的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发育阶段划分 |
周梦丽
雷相东
国红
段光爽
阎晓旺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4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
杨欣怡
杨富强
周旭姣
王明军
黄海霞
鲁松松
张晓玮
杜伟波
王旭虎
田青
赵安
贺万鹏
周晓雷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5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的灌木群落特征 |
赵安
周晓雷
闫月娥
田青
史瑞锦
周旭姣
曹雪萍
杨富强
陆刚
贺万鹏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6
|
国产落叶松规格材木框架墙体抗剪性能研究 |
王滋
王丽
武国芳
吴勇
丁青峰
赵荣军
|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7
|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崔雪
王海燕
邹佳何
秦倩倩
杜雪
李翔
张美娜
耿琦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8
|
基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针阔混交林树高与胸径关系 |
王冬至
张冬燕
张志东
黄选瑞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8
|
|
19
|
冀北山地针阔混交林优势种对邻体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
张树梓
尹建庭
任启文
张树彬
王鑫
李联地
毕君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20
|
结构用竹木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
赵邦林
黄玲玲
王立彬
陈桂凤
|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