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抗(耐)落叶型黄萎病品种(系)的鉴定与利用
1
作者 高宇人 顾春燕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6,共2页
作者在棉花落叶型黄萎病田进行了多年的品种抗病性鉴定与利用研究 ,1998~ 1999年共鉴定了 8个品种 (系 ) ,鉴定出川 2 4 3、川 2 80 2、中植DB18- 6三个品种 (系 )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和丰产性 ,示范了川 2 4 3、川 2 80 2两个品种 。
关键词 棉花 落叶型黄萎病 品种抗性 鉴定 利用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在江苏射阳暴发原因分析
2
作者 殷安亮 陆立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15,共3页
2007年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在射阳大发生。6月份笔者和有关专家先后调查了122块90.67hm^2棉田,发生落叶型黄萎病的田块有63块,占51.6%,发病面积为38.53hm^2,占42.5%。主要表现为发病期早、病情重、落叶落蕾,不少植株成光秆绝收... 2007年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在射阳大发生。6月份笔者和有关专家先后调查了122块90.67hm^2棉田,发生落叶型黄萎病的田块有63块,占51.6%,发病面积为38.53hm^2,占42.5%。主要表现为发病期早、病情重、落叶落蕾,不少植株成光秆绝收。在5月底6月初6~10片真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型黄萎病 暴发原因 棉花 江苏 发病期 棉田 田块 落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型黄萎病在山西的发生及其防治 被引量:3
3
作者 吉贞芳 许爱玲 +4 位作者 张爱莲 竹长青 曹占红 仝刚山 樊立强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发生特点 落叶型黄萎病 山西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品种对落叶型黄萎病的抗性鉴定
4
作者 顾春燕 高宇人 +2 位作者 宋益民 薛平 陈云辉 《中国棉花》 2000年第9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落叶型黄萎病 品种抗性 抗性鉴定 川2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昕 简桂良 +2 位作者 林玲 邓晟 周益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0-995,共6页
为了建立快速、准确检测土壤中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方法,本试验将提取自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株V991的DNA稀释成不同浓度,同时提取在灭菌土中接入不同数量的V991孢子后制成的人工病土中的DNA,并采用五点取样法提取自然土样中的DNA,选... 为了建立快速、准确检测土壤中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方法,本试验将提取自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株V991的DNA稀释成不同浓度,同时提取在灭菌土中接入不同数量的V991孢子后制成的人工病土中的DNA,并采用五点取样法提取自然土样中的DNA,选用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巢式PCR引物,对上述DNA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巢式PCR法可检测到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株V991的DNA浓度为1×10-4 mg/L,同时每克人工病土中含有10个V991孢子也可被检测到,该方法灵敏性比常规PCR法提高2~5个数量级。用该方法对所取自然土样进行检测,均可检测到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棉花黄萎病 巢式PCR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非落叶型与落叶型菌系初步研究
6
作者 缪卫国 张升 杨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4-6,共3页
对新疆主要菌系 (非落叶型 )与我国江苏和美国落叶型菌系在病原菌致病力、培养性状、寄主反应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与非落叶型菌系相比 ,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 (T9和 VD8)主要造成寄主落叶 ,除危害症状存在明显差异外 ,在 PK... 对新疆主要菌系 (非落叶型 )与我国江苏和美国落叶型菌系在病原菌致病力、培养性状、寄主反应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与非落叶型菌系相比 ,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 (T9和 VD8)主要造成寄主落叶 ,除危害症状存在明显差异外 ,在 PK培养基上 ,落叶型菌系 VD8和 T9菌落生长异常 ,生长初期菌丝分别纠集呈针状、黄色 ,非落叶型菌系在 PK培养基上 ,菌丝生长致密 ,白色。在 PSA培养基上 ,落叶型与非落叶型菌系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落叶与非落叶菌系培养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宁南霉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建军 孔宪良 +8 位作者 李保良 徐勤卫 张勇 邓长军 王芹 夏冬力 陈守亮 马丽 王飞飞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宁南霉素 防治效果 落叶型黄萎病 特早熟棉区 致病类 安全生产 防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致病力与寄主棉苗落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冯自力 李志芳 +5 位作者 朱荷琴 赵丽红 师勇强 王玲飞 刘义杰 杨家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91,共7页
以棉花黄萎病菌强致病力菌株Vd084、Vd082和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供试菌株,以耐病品种中棉所35和感病品种冀棉11为鉴别寄主,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体法,首先明确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与落叶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大丽轮枝菌落叶... 以棉花黄萎病菌强致病力菌株Vd084、Vd082和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供试菌株,以耐病品种中棉所35和感病品种冀棉11为鉴别寄主,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体法,首先明确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与落叶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特异引物D-1/D-2和非落叶型菌株特异引物ND-1/ND2对供试菌株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10^7mL-1的常规接种量下,3个菌株均能导致棉苗出现落叶;与弱致病力菌株相比,强致病力菌株出现落叶的时间早3d,且落叶株率高。在接种量为1×10^5~1×10^7mL-1,强致病力菌株的落叶株率显著高于弱致病力菌株,当接种量达到1×10^8mL-1时,强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间差异不明显。3个菌株在耐病品种上的落叶株率(28.8%)显著低于感病品种(37.7%)。分子检测表明,2个强致病力菌株Vd084和Vd082为落叶型菌株,弱致病力菌株Vd001为非落叶型菌株。结果显示,该2对引物检测出的非落叶型菌株Vd001在温室苗期人工接种条件下仍能导致棉苗落叶。可见,对于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检测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方法,尤其是模拟大田间条件的检测方法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落叶棉花黄萎病 分子检测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疆从境外棉区调引棉种防病的建议
9
作者 田逢秀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棉种 重病区 自治区 民族自治地方 落叶型黄萎病 棉花枯萎病 棉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