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代育肥羔羊优势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明 张凤云 马娇莉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近年来,我国湖羊产业面临着品种改良的迫切需求。湖羊作为我国重要的毛肉兼用型羊种,其品种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湖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湖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科研机构和... 近年来,我国湖羊产业面临着品种改良的迫切需求。湖羊作为我国重要的毛肉兼用型羊种,其品种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湖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湖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加大了对湖羊杂交品种的研究力度。通过引入具有优良性状的外来品种,如澳洲白绵羊,它与当地湖羊进行杂交,以期产生兼具优质特性和高产性能的新品种湖羊。澳洲白绵羊因其基因资源的多样性,集成了不同品种的优势基因,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好、抗病力强以及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通过杂交改良,可以显著提升湖羊的综合品质,缩短育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并有效改善湖羊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本文主要对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代育肥羔羊优势展开了试验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白 湖羊 杂交f1 育肥羔羊 优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福克和湖羊杂交F1代与湖羊背最长肌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成伟伟 杨军祥 +5 位作者 徐建峰 王燕燕 王珂 董和 高登伟 崔光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99,共5页
试验比较分析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探索影响萨湖F1代和湖羊肉质的重要基因和关键代谢通路。采集10月龄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SH)和湖羊纯繁羔羊(HH)背最长肌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基... 试验比较分析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探索影响萨湖F1代和湖羊肉质的重要基因和关键代谢通路。采集10月龄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SH)和湖羊纯繁羔羊(HH)背最长肌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基因转录组比较分析,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结果显示:筛选出差异基因322个,得到GO数据库注释278个,参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成(CC)的分别为83、140和55个。得到KEGG数据库注释147个,参与216条通路,差异基因显著富集通路24条。通过查阅文献和对比分析,初步认为与肉质相关的通路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甘油酯代谢通路、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通路。筛选出与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有LPIN1、CFL2、ENO3和AQP7。研究表明,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322个,初步认为与肉质可能相关的通路11条,与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 湖羊纯繁羔羊 背最长肌 转录组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F1代生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阳 叶翠芳 +5 位作者 李广 陈爱江 王刚 景磊 王德泽 欧四海 《中国乳业》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代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性状优势,通过选种培育适合奶牛养殖场的乳肉兼用新品种牛。[方法]测定杂交F1代和荷斯坦青年牛出生到25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杂交F1代牛在不同月龄的... [目的]对比研究弗莱维赫牛改良荷斯坦牛的杂交代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育性状优势,通过选种培育适合奶牛养殖场的乳肉兼用新品种牛。[方法]测定杂交F1代和荷斯坦青年牛出生到25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杂交F1代牛在不同月龄的生长发育比荷斯坦牛均快,最显著的是20月龄,虽然出生体重小2.8 kg,但20月龄体重多76 kg,日增重多0.16 kg,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分别多13 cm、8 cm、2cm、2 cm,尻长无差异。[结论]杂交F1代的日增重、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生长发育都优于荷斯坦牛,具备弗莱维赫牛生长快、增重快的品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莱维赫牛 荷斯坦牛 杂交f1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与杜泊或萨福克羊杂交F1代羔羊生产性能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生明 任强 +3 位作者 苏卫杰 王成耀 葛守宏 张恩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1,共5页
近年湖羊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卓越的繁殖性能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为提高湖羊的产肉性能,生产中通常用肉用绵羊与其经济杂交。本研究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湖羊与杜泊羊或萨福克羊杂交F1代羔羊生产性能。90只年龄体况接近、经产1胎繁殖性... 近年湖羊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卓越的繁殖性能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为提高湖羊的产肉性能,生产中通常用肉用绵羊与其经济杂交。本研究旨在探讨舍饲条件下,湖羊与杜泊羊或萨福克羊杂交F1代羔羊生产性能。90只年龄体况接近、经产1胎繁殖性能正常的湖羊母羊,随机等分为3组,试验Ⅰ组作为对照组采用湖羊公羊交配(HH组),试验Ⅱ组采用黑头杜泊公羊交配(DH组),试验Ⅲ组采用萨福克公羊交配(SH组)。观测分析母羊繁殖性状,F1代羔羊生长性状,4月龄、6月龄各组羔羊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1)F1代羔羊初生重、60日龄断奶重、90日龄、120日龄、180日龄体重DHF1和SHF1显著大于HHF1(P<0.05),DHF1和SHF1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纯繁湖羊的情期受胎率(P<0.01)和平均每胎产羔率(P<0.05)高于SH和DH;(3)4月龄和6月龄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及胴体产肉率SHF1和DHF1显著大于HHF1(P<0.01),屠宰率DHF1显著高于SHF1和HHF1(P<0.05);(4)4月龄DHF1和HHF1肉色优于SHF1,熟肉率SHF1和DHF1高于HHF1(P<0.05),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用杜泊羊或萨福克羊与湖羊进行二元经济杂交可显著提高F1代生长和产肉性能,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杜泊羊 萨福克 经济杂交 f1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月龄杜湖羊杂交F1代母羔净蛋白质需要量 被引量:6
5
作者 聂海涛 肖慎华 +3 位作者 兰山 张浩 王子玉 王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杜泊羊×湖羊(杜湖)杂交F1代母羔羊在4~6月龄生长阶段的蛋白质代谢规律的同时确定其净蛋白质需要量。选取4月龄左右湖羊杂交 F1代母羔[(35.68±1.68) kg]42只,结合比较屠宰试验(30只)和消化代谢试验(12只... 本试验旨在探讨杜泊羊×湖羊(杜湖)杂交F1代母羔羊在4~6月龄生长阶段的蛋白质代谢规律的同时确定其净蛋白质需要量。选取4月龄左右湖羊杂交 F1代母羔[(35.68±1.68) kg]42只,结合比较屠宰试验(30只)和消化代谢试验(12只),利用析因法探讨预测维持和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的方法。比较屠宰试验:正试期第1天随机挑选6只母羔进行屠宰(A屠宰批次,n=6),其余24只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 AL)组( n=12)、低限饲( LR)组( n=6)和高限饲(HR)组(n=6)3组,当AL组羊均重达42 kg时,选取6只进行屠宰(B屠宰批次,n=6),待其余自由采食组羊均重达50 kg时,将AL组、LR组和HR组羊屠宰,分别作为C、D和E屠宰批次( n=6)。消化代谢试验:将12只羊按照比较屠宰试验的设计,分3组( n=4)进行饲喂。预试期7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4~6月龄杜湖杂交 F1代母羔的内源性氮损失量为261 mg/kg SBW0.75(SBW为宰前活重),换算为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63 g/kg SBW0.75。该品种肉羊在35~50 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100~300 g/d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9.83~25.08 g/d。本试验建立了利用氮沉积量与氮摄入量估测4~6月龄杜湖杂交F1代母羔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的模型以及体蛋白质含量与排空体重估测生长蛋白质需要量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泊羊 湖羊 杂交f1 母羔 净蛋白质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 kg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母羊的能量需要量 被引量:3
6
作者 杜飞 侯广田 +2 位作者 马立保 王艳青 王文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5-301,共7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母羊生长期代谢能(ME)和净能(NE)的需要量。选用45只2.5月龄(±3d)、平均体重19kg左右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断奶母羊,其中15只用于消化... 本试验旨在利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母羊生长期代谢能(ME)和净能(NE)的需要量。选用45只2.5月龄(±3d)、平均体重19kg左右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断奶母羊,其中15只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另外30只用于比较屠宰试验。将用于消化代谢试验的15只羔羊单笼饲养,自由采食,当平均体重达到28kg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按自由采食、70%自由采食量和40%自由采食量3个水平饲喂,10d预试期后,开始为期6d的消化代谢试验。自由采食10d后,将用于比较屠宰试验的30只羔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任选1组屠宰,完成初期屠宰性能测定,剩余4组中,其中1组当平均体重达到28kg时全部屠宰,用于中期屠宰性能测定,另外3组羊分别按自由采食、70%自由采食量和40%自由采食量3个水平饲喂,在体重达到35kg时屠宰,用于末期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显示:1)维持净能(NEm)和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分别为0.2788和0.3596MJ/(kgW0.75·d),ME用于维持和生长的利用效率分别为0.78和0.44;2)平均日增重为250和300g/d时,生长净能(NEg)需要量分别为3.38~4.68MJ/d和4.04~5.62MJ/d。由此得出,20~35kg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母羊ME和NE需要量的析因模型分别为:ME=0.3596MJ/(kgW0.75·d)+NEg/0.44;NE=0.2788MJ/(kgW0.75·d)+N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 母羊 能量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白与湖羊杂交F1代生长与肥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明丽 张壮彪 +2 位作者 孙波 李路胜 朱明霞 《畜禽业》 2018年第5期1-3,共3页
为了研究澳洲白与湖羊的杂交效果,试验以山东某湖羊养殖基地的湖羊为母本。该公司引进的澳洲白绵羊为父本开展了杂交试验,对澳×湖F1代与湖羊纯繁组的生长与肥育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澳洲白 湖羊 澳×湖f1 湖羊纯繁f1 生长性能 肥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澳湖F1代与白杜泊羊杂交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梁国荣 马元 +5 位作者 韩芙蓉 石玉桂 高静 罗永禄 蒲世倩 王世泰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第8期37-40,共4页
本试验配种公羊选用适配年龄健康白杜泊公羊,对照组选用周岁湖羊母羊40只纯繁;试验一组选用湖羊适龄母羊40只,与杜泊公羊杂交生产杂种一代(以下简称F1代),试验二组选用澳洲白×湖羊F1代适龄母羊40只与白杜泊公羊杂交生产杂种二代(... 本试验配种公羊选用适配年龄健康白杜泊公羊,对照组选用周岁湖羊母羊40只纯繁;试验一组选用湖羊适龄母羊40只,与杜泊公羊杂交生产杂种一代(以下简称F1代),试验二组选用澳洲白×湖羊F1代适龄母羊40只与白杜泊公羊杂交生产杂种二代(以下简称F2代)。试验在冬春季舍饲、夏秋季半放牧条件下进行,采用阴道栓塞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配种。经过12个月的饲养试验,测定各组母羊繁殖性能及所产羔羊初生、1月龄、2月龄、4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体尺,通过数据比较,得出杂种后代和湖羊纯繁后代的增重比较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泊羊 湖羊 澳×湖f1 三元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条件下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_(1)代不同部位肌肉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孟君 任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154,共15页
为探究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_(1)代肌肉品质营养特性,测定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的肉色、熟肉率、pH、常规营养指标、矿物元素、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杂交F_(1)... 为探究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_(1)代肌肉品质营养特性,测定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的肉色、熟肉率、pH、常规营养指标、矿物元素、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杂交F_(1)代3个不同部位肉品质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肉色、粗蛋白质、锌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方面。其中,背最长肌、臂三头肌的肉色L^(*)值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5),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的肉色a^(*)值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5),背最长肌的肉色b^(*)值显著高于臂三头肌、股二头肌(P<0.05);背最长肌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5);臂三头肌的锌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股二头肌(P<0.05);臂三头肌的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背最长肌的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臂三头肌(P<0.05);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的棕榈酸含量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5),臂三头肌的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综上所述,臂三头肌鲜味类氨基酸含量略高于背最长肌,背最长肌肉品质优于臂三头肌、股二头肌,且3个部分肌肉蛋白营养价值差异不大,均符合人类健康膳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福克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1 放牧 不同部位 肉品质 营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福克羊与黑头杜泊×小尾寒羊F1代三元杂交羔羊早期生长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柴建强 周莉 吕红庆 《农村科技》 2016年第10期64-64,共1页
在肉羊产业中,特别是在全舍饲集约化肉羊生产中,尤其追求生产母羊的高繁殖效能和肉羔的生长效果及肉质.萨福克羊和杜泊羊2个肉羊品种的主要特点是:杂交优势明显、羔羊早期生长快、肉质好;小尾寒羊主要特点是繁殖率高、常年发情.因此,... 在肉羊产业中,特别是在全舍饲集约化肉羊生产中,尤其追求生产母羊的高繁殖效能和肉羔的生长效果及肉质.萨福克羊和杜泊羊2个肉羊品种的主要特点是:杂交优势明显、羔羊早期生长快、肉质好;小尾寒羊主要特点是繁殖率高、常年发情.因此,特在北疆地区自然条件下,利用此3个品种进行三元杂交,分析其杂交后代的早期生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效果 三元杂交 小尾寒羊 萨福克 f1 羊草 黑头 肉羊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富2’ב金红’F1代苹果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11
作者 黄金凤 吕天星 +3 位作者 闫忠业 王冬梅 刘志 田帅 《北方果树》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长富2’ב金红’及其F1代为试材,对花期、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初花期以4月25日最多,开花持续天数以七八天居多。所有叶片性状、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型指数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叶片性... 以‘长富2’ב金红’及其F1代为试材,对花期、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初花期以4月25日最多,开花持续天数以七八天居多。所有叶片性状、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型指数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叶片性状低于低亲率40.18%~83.04%,表现出明显的偏低遗传趋势;单果重、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均小于亲本亲中值,且杂种优势率均为负值,表现出偏小的遗传倾向;酸低于低亲率48.21%,也表现出偏小的遗传倾向;果肉硬度表现出趋中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高亲率为70.54%,表现出明显的超高亲遗传倾向。总之,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呈现较广分离,有趋向于高糖和低酸的遗传趋势,同时叶片性状、单果重有趋向于低亲的遗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富2’ב金红’杂交f1 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菊品种间杂交主要观赏性状在F_1代的遗传表现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绅崇 李淑斌 +2 位作者 蒋亚莲 杨春梅 吴丽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7-201,共5页
以14个切花非洲菊品种配制成1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切花的6个观赏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现。结果发现:(1)所有观赏性状在F1代都发生了广泛分离,这意味着无性繁殖使亲本品种保持着高度的杂合性;(2)花色、瓣型两个质量性状表现为倾母性遗传,绿... 以14个切花非洲菊品种配制成1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切花的6个观赏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现。结果发现:(1)所有观赏性状在F1代都发生了广泛分离,这意味着无性繁殖使亲本品种保持着高度的杂合性;(2)花色、瓣型两个质量性状表现为倾母性遗传,绿心表现为隐性遗传;(3)花径、花梗长、舌状花瓣数3个性状在F1代总体上呈明显衰退,但因变异幅度大,仍有超亲个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品种间杂交 观赏性状 f1遗传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份桑树杂交组合F_1代的耐盐性和耐旱性鉴定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雪琴 丁天龙 +7 位作者 魏从进 龙定沛 郭庆 朱方容 何宁佳 余茂德 向仲怀 赵爱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4-773,共10页
为了筛选耐盐、耐旱性强的桑树杂交组合用于生态桑种植,选择来自新疆和田沙漠化地区的桑树品种资源策沙系列不同株系定向杂交组合F1代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桂桑优系列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的桑种子和桑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12 ... 为了筛选耐盐、耐旱性强的桑树杂交组合用于生态桑种植,选择来自新疆和田沙漠化地区的桑树品种资源策沙系列不同株系定向杂交组合F1代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桂桑优系列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的桑种子和桑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12 g/L NaCl和400 g/L PEG6000模拟盐分与干旱胁迫环境,测定桑种子在盐分胁迫下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和基于五级评分法计算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总分,并调查萌发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成活率,鉴定供试桑树杂交组合F1代的耐盐和耐旱性能。从13个供试桑树杂交组合F1代中鉴定出耐盐性和耐旱性具有显著差异的4种类型,其中:极耐盐而对干旱敏感类型有桂桑优62,极耐盐、耐旱类型有策沙-杂6,高耐盐、耐旱类型有策沙-杂4、策沙-杂5和桂桑优12,极耐旱而对盐敏感类型有策沙-杂12。筛选出的上述桑树杂交组合中,桂桑优62适宜用于滨海滩涂盐碱地的植被恢复,桂桑优12和策沙-杂6适合用于常年干旱及盐碱化严重地区的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杂交组合f1 耐盐性 耐旱性 种子萌芽 桑苗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Phalaenopsis ‘Frigdaas Oxford’和Phal.316杂交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佐 肖文芳 +2 位作者 陈和明 尤毅 吕复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4-861,共8页
以中小型-黄底红紫斑纹-蜡质花品种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黄金豹)为母本,大花型-纯白无斑纹-纸质花品种Phal.316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代群体根据花部性状特点分为11个类群... 以中小型-黄底红紫斑纹-蜡质花品种Phalaenopsis‘Frigdaas Oxford’(黄金豹)为母本,大花型-纯白无斑纹-纸质花品种Phal.316为父本进行常规杂交,对其F1代群体的性状分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代群体根据花部性状特点分为11个类群(Group 01-Group11),17个数量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或低于双亲或高于双亲,表现为中亲优势或正向超亲优势或负向优势;杂交后代在花色、斑纹、花朵质地、唇瓣须状物、株高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性状分离,今后可以此为基础进行优良单株或株系的筛选,并为部分花部性状的定向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杂交f1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品种(种)间杂交F_1代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表现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晓青 苏家乐 +2 位作者 陈璐 李畅 何丽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9-460,共2页
杜鹃花系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L.)的观赏植物,是世界名花,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1]。杜鹃花的花色、斑点、花径、瓣型等花器性状都是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掌握性状的遗传特性,对正确选配亲本组合,提高育... 杜鹃花系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L.)的观赏植物,是世界名花,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1]。杜鹃花的花色、斑点、花径、瓣型等花器性状都是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掌握性状的遗传特性,对正确选配亲本组合,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杜鹃花的染色体倍性[2],不同品种(种)间杂交的结实性[3],花色成色机理及花色变化[4]的研究已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杂交 观赏性状 f1遗传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杂交F_1代坚果品质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雨 方文亮 +2 位作者 杨杨 范志远 习学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461-466,共6页
1979—1997年首次选用云南薄壳核桃与北方新疆核桃早实优株进行了18个杂交组合的南北核桃种群杂交。对杂种F1代坚果8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杂种F1代坚果的主要性状广泛复杂分离,为多基因控制呈数量性状遗传。由于基因的加性效应,F1... 1979—1997年首次选用云南薄壳核桃与北方新疆核桃早实优株进行了18个杂交组合的南北核桃种群杂交。对杂种F1代坚果8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杂种F1代坚果的主要性状广泛复杂分离,为多基因控制呈数量性状遗传。由于基因的加性效应,F1代可组合双亲优异性状,由于基因互作产生非加性效应,F1代产生杂种优势性状。这些遗传趋势和优点,对核桃进一步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下一步的育种提供了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杂交 f1 坚果 品质 性状遗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代GISH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秀琴 陆鑫 +3 位作者 毛钧 刘新龙 苏火生 蔡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7-1331,共5页
滇蔗茅是甘蔗野生近缘属植物资源,通过光周期诱导甘蔗属热带种与野生滇蔗茅花期相遇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获得了远缘杂交F1代创新种质材料。本研究首先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远缘杂交F1代材料云南03-316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结果 2n=54条;进一步... 滇蔗茅是甘蔗野生近缘属植物资源,通过光周期诱导甘蔗属热带种与野生滇蔗茅花期相遇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获得了远缘杂交F1代创新种质材料。本研究首先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远缘杂交F1代材料云南03-316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结果 2n=54条;进一步的双色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细胞中含有15条来自父本云南95-20的染色体及39条来自母本越南牛蔗的染色体,远缘杂交过程双亲本染色体以n+n的遗传配对方式进行传递。从F1代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可以看出,来自双亲本的染色质以分散的方式单独分布。研究结果可为F1代创新材料的后续利用提供细胞学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f1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远缘杂交F_1代表现型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袁汉民 王小亮 +4 位作者 陈东升 孙建昌 范金萍 张富国 赵桂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7-380,385,共5页
小麦远缘杂交试验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不进行胚培养,在自然条件下,实现了普通小麦与小黑麦(6X,AABBRR)、柱穗山羊草(2X,DD)、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6X,AABBDD)、CIMMYT人工合成小麦(6X,AABBDD)的杂交.发现在F1代中,出现了2~7种植株表现型、... 小麦远缘杂交试验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不进行胚培养,在自然条件下,实现了普通小麦与小黑麦(6X,AABBRR)、柱穗山羊草(2X,DD)、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6X,AABBDD)、CIMMYT人工合成小麦(6X,AABBDD)的杂交.发现在F1代中,出现了2~7种植株表现型、7种性状分离现象;小麦颖壳颜色变化可能受多个加性基因控制;杂交F2代结实率较F1代有数倍或十余倍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远缘杂交 f1表现型 柱穗山羊草 性状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杂交F_1代真假杂种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建文 李冬梅 +1 位作者 田新会 杜文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31-1037,共7页
为了给ISSR标记技术应用于小黑麦杂种鉴定提供参考,利用ISSR标记对小黑麦品系P1和P_2有性杂交得到的F_1代群体进行分子鉴定,同时结合田间表型调查结果对F_1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6个杂交F_1代单株中,52个为真杂种,其中,... 为了给ISSR标记技术应用于小黑麦杂种鉴定提供参考,利用ISSR标记对小黑麦品系P1和P_2有性杂交得到的F_1代群体进行分子鉴定,同时结合田间表型调查结果对F_1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6个杂交F_1代单株中,52个为真杂种,其中,5个单株无主茎、未结实,1个生长后期死亡。14条ISSR引物对46个正常结实真杂种扩增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61.19%,其中,UBC822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UBC808和UBC815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均为75%。F_1代群体和父母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2~0.94,说明杂交后代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聚类分析将杂交F_1代群体和父母本在阈值0.748处分为3大类群,第1类群包括1份材料(父本,P1),第2类群包括1份材料(母本,P_2),第3类包括46个杂交F_1代单株;杂交F_1代与父母本的遗传距离较远,先与母本聚为一类,之后与父本聚为一类。田间调查结果表明,7个性状中,除株高偏向于父本外,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均偏向于母本,与父本的差距较大,这与ISSR分析结果基本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杂交f1 杂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笛鲷(♀)与千年笛鲷(♂)杂交F1代及其亲本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绍武 廖经球 +2 位作者 邓勤 陈国华 刘万川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174,共4页
采用胸腔活体注射PHA及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研究红鳍笛鲷(♀)与千年笛鲷(♂)杂交F1代及其亲本的核型。结果表明,杂交F1代及其亲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的核型相同,均为2 n=48 t,NF... 采用胸腔活体注射PHA及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研究红鳍笛鲷(♀)与千年笛鲷(♂)杂交F1代及其亲本的核型。结果表明,杂交F1代及其亲本(红鳍笛鲷和千年笛鲷)的核型相同,均为2 n=48 t,NF=48,符合遗传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笛鲷 千年笛鲷 杂交f1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