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萨尔曼·拉什迪研究述评
1
作者 任佳佳 邓颖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萨尔曼·拉什迪是当代英国移民文学的三雄之一,被誉为后殖民文学的教父和新流散文学的先驱。通过梳理近三十年来国外拉什迪研究的成果,本文发现国外研究维度比较宽广和深入,主要从叙事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批评等视... 萨尔曼·拉什迪是当代英国移民文学的三雄之一,被誉为后殖民文学的教父和新流散文学的先驱。通过梳理近三十年来国外拉什迪研究的成果,本文发现国外研究维度比较宽广和深入,主要从叙事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批评等视角挖掘拉什迪小说所彰显的独特审美价值。近十年来,拉什迪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发展态势,这充分反映了拉什迪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书写领域日趋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尔曼·拉什迪 多元文化书写 《撒旦诗篇》 移民文学 英国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文本中隐现的现实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仁敬 林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拉什迪的小说《摩尔人最后的叹息》引起全世界文坛的关注。小说视界宽广,叙述技巧娴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小说文本鲜明的互文性。作者采用了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文学文本间的互文、小说内部叙述的互文,即羊皮纸互文效果。
关键词 萨尔曼·拉什迪 互文性 羊皮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物神话原型看《午夜之子》的神话叙事策略
3
作者 李蓉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6-241,共6页
印裔英语作家拉什迪的小说《午夜之子》与印度教神话互参为文,从小说的人物神话原型可一窥小说的神话叙事策略。小说主人公与印度教中的两位主神似也不似,同时还模糊指向其它印度教神祗,从而与其神话原型形成"一与多"的模糊... 印裔英语作家拉什迪的小说《午夜之子》与印度教神话互参为文,从小说的人物神话原型可一窥小说的神话叙事策略。小说主人公与印度教中的两位主神似也不似,同时还模糊指向其它印度教神祗,从而与其神话原型形成"一与多"的模糊对应关系,隐晦地诠释了梵之"一与多"的内涵,反映了小说"梵我一如"的印度宗教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尔曼·拉什迪 《午夜之子》 梵我一如 神话原型 神话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