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栗喉蜂虎营巢行为与巢洞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韩联宪 程闯 +1 位作者 吴忠荣 匡中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73-77,共5页
分别于2007年4—7月和2011年4—6月,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怒江河谷,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栗喉蜂虎巢位选择、营巢行为进行观察,并对巢洞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地栗喉蜂虎皆行集群营巢,先迁入营巢地的栗喉蜂虎选择占据营巢断... 分别于2007年4—7月和2011年4—6月,在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怒江河谷,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栗喉蜂虎巢位选择、营巢行为进行观察,并对巢洞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地栗喉蜂虎皆行集群营巢,先迁入营巢地的栗喉蜂虎选择占据营巢断崖坡面的中央位置;挖掘巢洞始于2011年4月24日,新巢洞营巢期为(16.0±4.0)d;66.7%的巢洞有帮助鸟协助营巢,种群越大的营巢地,帮助比例越高,帮助鸟的存在可大幅提高挖掘进度;在用巢洞均为隧道型直洞,走向与营巢断崖坡面垂直,巢洞末端具椭圆形巢室,巢洞入口口径为(7.4±1.3)cm(n=124),平均深度为(84.3±15.6)cm(n=124);巢洞内外温度差异较大,但巢室内温度稳定,鲜有巢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喉蜂虎 位选择 中央-边缘模式 协助营巢行为 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贼鸥种群生态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自磐 Hans-Ulrich Peter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3-92,共10页
对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两地的贼鸥种群进行包括营巢行为、觅食习性、种群变化、繁殖生态 ,以及贼鸥栖息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等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两地贼鸥种群存在明显的生态学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贼鸥的生态习性与栖息地自然环境... 对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两地的贼鸥种群进行包括营巢行为、觅食习性、种群变化、繁殖生态 ,以及贼鸥栖息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等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两地贼鸥种群存在明显的生态学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贼鸥的生态习性与栖息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的密切相关性 ,更体现了该种海鸟对南极不同生存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人类活动以及贼鸥对人类废弃食物的依赖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动物食物结构 ,并对贼鸥生态习性乃至种群数量变化均产生一定影响。两地贼鸥种群通过改变觅食对策和调整产卵、孵化时间和延长育雏期等 ,达到对不同地理纬度和气候条件的适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贼鸥 长城站 中山站 种群生态学 营巢行为 觅食习性 繁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繁殖生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小娟 李巧巧 +2 位作者 谢乔 蔡妮娜 杨灿朝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2-84,共3页
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属于蜂虎科蜂虎属鸟类,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从栗喉蜂虎的捕食、营巢行为与巢洞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对以往研究结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并对未... 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属于蜂虎科蜂虎属鸟类,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从栗喉蜂虎的捕食、营巢行为与巢洞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对以往研究结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和建议。由于栗喉蜂虎具有集群凿洞的营巢行为,特别有利于验证生物学中的自私牧群原理,研究不同巢位洞穴的繁殖成效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揭示天敌捕食压力对栗喉蜂虎选择单独或集群营巢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私牧群原理 生态因子 喂食行为 洞特征 营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