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清创后创面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于信申 谢东平 +2 位作者 刘益宏 熊晓慧 姜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清创后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血管条件相近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清创后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血管条件相近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VSD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VSD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清创后创面的效果理想,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创面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清创后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王战磊 沈卫军 +2 位作者 胡洪良 闫纪涛 龚俊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A组接受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B组接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比较两组皮瓣肿胀程度、手术前后足部血流动力学[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舒张期低值流速(EDV)]水平、手术前后足部功能、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A组皮瓣肿胀、治疗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术后3个月,A组PSV、内径、EDV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足部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3、6个月外观满意度评分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可改善术后血流流速和足部功能,患者外观满意度较高,皮瓣肿胀程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移植术 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 血流动力学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踝区皮肤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晨霖 丛海波 +1 位作者 吴红军 隋海明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6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吻合手术 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跟踝区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吻合静脉及结扎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涛 孙雪生 +2 位作者 申立林 王朝亮 蔺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小隐静脉 吻合静脉 临床应用 结扎 显微 游离移植 踝部外伤 肌腱外露 手术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学基础与感觉重建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慧 魏在荣 杨胜波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4-77,共4页
创伤、感染、肿瘤切除等常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是较好的选择。然而,过去的皮瓣移植中,更多的是考虑皮瓣存活,忽略了感觉重建。近来,采用质地相近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感觉功能的手术方式变得越来越流行... 创伤、感染、肿瘤切除等常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是较好的选择。然而,过去的皮瓣移植中,更多的是考虑皮瓣存活,忽略了感觉重建。近来,采用质地相近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感觉功能的手术方式变得越来越流行。Masqulet等[1]和Bertelli等[2]报道的以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新型皮瓣,为手腕部和耳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手术简便、成功率高的皮瓣。前臂接受前臂内侧、前臂外侧及前臂后皮神经支配,其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位置恒定、表浅,血管蒂长,血管直径大,易于匹配且吻合度高;皮瓣软薄,稳定性高,切取皮神经后,对供区皮肤感觉功能影响不大。因此,现就这些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感觉重建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便为手腕部及耳等处软组织缺损和感觉功能修复提供借鉴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解剖学基础 感觉重建 临床应用 前臂 肤软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学基础与感觉重建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慧 杨胜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95-598,共4页
手外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手的软组织缺损常伴骨骼、肌腱和关节外露,单纯的植皮无法使创面愈合,常需要进行皮瓣修复。在临床应用皮瓣修复手的软组织缺损中,保持功能和外观与有效覆盖缺损一样重要,但重建局部感觉功能,仍是外科医师遇... 手外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手的软组织缺损常伴骨骼、肌腱和关节外露,单纯的植皮无法使创面愈合,常需要进行皮瓣修复。在临床应用皮瓣修复手的软组织缺损中,保持功能和外观与有效覆盖缺损一样重要,但重建局部感觉功能,仍是外科医师遇到的难题。传统修复手缺损的皮瓣有腹部带蒂皮瓣、胸部带蒂皮瓣、交臂皮瓣等,这些皮瓣更多是考虑皮瓣存活[1,2]。由于手的感觉神经分布非常丰富,受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等多重支配,因此,修复时还应注意重建受区感觉功能。自1991年提出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概念以来[3],国内外学者对手的桡神经浅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正中神经掌皮支营养血管皮瓣的组成、设计与临床应用已作了大量研究,常应用质地相近的皮瓣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感觉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此类皮瓣不损伤肢体主干动脉,供血可靠,便于进行顺行、逆行转移,手术简便,一次手术可修复创面和恢复感觉,手术可在同一部位进行,无需特殊体位固定,手术简便,而将供区神经与受区神经吻合后的皮瓣可更好修复感觉神经[4-5]。为此,现就手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感觉重建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期望能为手损伤后感觉功能的重建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解剖学基础 临床应用 感觉重建 手软组织缺损 正中神经掌 尺神经手背支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兴群 郑俊 +2 位作者 陈四木 金伟强 袁见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 ,交腿转移修复对侧足踝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应用解剖基础上 ,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 ,逆行应用修复足背、足跟、足底及踝部软组织缺...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 ,交腿转移修复对侧足踝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应用解剖基础上 ,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 ,逆行应用修复足背、足跟、足底及踝部软组织缺损 ,同时观察皮瓣的可切取范围、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情况、营养血管在外踝上与腓动脉穿支相交通的位置及血管蒂隧道的处理方案。结果 临床应用21例 ,其中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8例、足跟软组织缺损4例、足底软组织缺损2例 ,外踝及足背联合缺损3例及对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4例。皮瓣最大面积15cm×9.5cm ,除2例远侧皮缘部分坏死 ,全部成活。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 ,成活率高 ,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 ,是修复足背、足跟、踝部及足底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临床应用 足踝部缺损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伟炽 张大卫 +1 位作者 黄东 牟勇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1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进一步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体的临床效果,为该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3例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 目的通过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进一步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体的临床效果,为该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3例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9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通过对两组皮瓣修复面积、皮瓣长、宽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利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修复创面大小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修复面积、修复皮瓣的长、宽均大于足底内侧皮瓣组(p<0.05);在术后功能恢复评分上,两组在出院时及出院后,在运动、行走、日常生活能力、皮瓣感觉、外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仅能够单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在预后上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足部负重后局部发生溃疡及软组织坏死的几率,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能够一期修复较大面积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部肤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底内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创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振 刘继军 郑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682-3683,共2页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共17例,肿瘤类型包括黑色素瘤11例、皮肤鳞癌5...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共17例,肿瘤类型包括黑色素瘤11例、皮肤鳞癌5例、腱鞘巨细胞瘤1例,创面位于小腿下1/3段2例、踝关节周围4例、足跟部9例、足背部2例。均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存活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6例,创面均I期愈合。术后皮瓣远端表浅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16~33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外观较满意,质地优良,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11例黑色素瘤患者中3例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死于肺转移,余16例患者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下肢负重、行走正常。结论采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1/3处、踝关节周围、足跟、足背处肿瘤切除后创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肿瘤 腓动脉穿支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锦生 李崇杰 +2 位作者 战杰 石强 王思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0期148-148,151,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6例患者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2.0cm×1.4cm~18.0cm×12.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5年,皮瓣质地... 目的: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6例患者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2.0cm×1.4cm~18.0cm×12.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5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结论:这种皮瓣血运丰富,创伤小,操作简单,为修复四肢皮肤缺损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四肢 肤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伴有足底部损伤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学善 王江宁 +2 位作者 王志军 张晨 王寿宇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05-106,109,共3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跟 软组织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瑾 王明刚 《安徽医学》 2011年第8期1193-1195,共3页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neurocutaneous vascular flap)的出现,推动了皮瓣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自Bertelli(1991)和Masquelet(1992)首先报道后,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婵 刘志荣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8期36-37,共2页
对2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3例除2例皮瓣远端有少许坏死外,其余成活良好;随访6-8个月,外观满意,皮瓣耐磨,负重区无皮肤破溃发生。提出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和术前护理,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和体位护理,... 对2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3例除2例皮瓣远端有少许坏死外,其余成活良好;随访6-8个月,外观满意,皮瓣耐磨,负重区无皮肤破溃发生。提出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和术前护理,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和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做好供皮区护理,以及指导患者院外康复治疗,有利于皮瓣成活和术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修复 腓肠神经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背远端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玉兵 褚夫兵 +4 位作者 孙启英 李海波 田家心 吴敬涛 徐永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6期186-187,共2页
目的观察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背远端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5月笔者设计并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该处缺损创面32例。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按照国际手... 目的观察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背远端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5月笔者设计并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该处缺损创面32例。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按照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感觉功能分级标准:本组8例吻合皮神经的皮瓣感觉均恢复至S5级;未吻合皮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至S4级10例,恢复至S3级14例。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结论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背远端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蒂 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背远端缺损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铿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手受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照组... 目的观察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手受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照组采用食指背侧近端的皮肤修复缺损部位。比较两组治疗后手功能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手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满意度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可有效改善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手功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背桡侧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报告
16
作者 朱涛 孙雪生 +4 位作者 申立林 蔺楚 康颂科 李新霞 王朝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 手部肤软组织缺损 移植治疗 逆行岛状修复 静脉吻合 手部功能 早期恢复 瘢痕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17
作者 柏士平 潘拥军 《安徽医学》 2006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为设计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的横径、长度及穿深筋膜点的位置进行观测。结果耳大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自耳后动脉皮支及枕动脉肌皮支,其... 目的为设计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的横径、长度及穿深筋膜点的位置进行观测。结果耳大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自耳后动脉皮支及枕动脉肌皮支,其浅出点横径分别为0.48±0.16mm及0.55±0.12mm,穿深筋膜后长度18.96±3.15mm及20.14±4.36mm;营养血管呈节段性分布,于神经旁0.4cm范围内形成顺沿耳大神经的纵向链式吻合血管。结论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大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内侧动脉蒂隐神经前支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胡起文 沈万祥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2期1300-1300,共1页
关键词 营养血管皮瓣 动脉蒂 临床应用 经前 内侧 营养血管筋膜 修复 骨质外露 解剖基础 足踝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骨外露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9
作者 朱玉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99-,共1页
关键词 骨外露 腓肠神经 胫神经 移植 营养血管皮瓣 毛细血管充盈 术后指导 静脉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效果对比
20
作者 陈仲亮 崔军 +1 位作者 卢建新 李达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创面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60例足踝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观察组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 目的探讨足踝部创面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60例足踝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观察组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比较两组足踝部功能评分、手术时间、皮瓣修复情况(皮瓣长度、皮瓣宽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足踝部功能评分(92.56±3.80)分高于对照组的(78.22±8.18)分,手术时间(1.17±0.08)h短于对照组的(2.22±0.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瓣长度(19.26±3.21)cm、皮瓣宽度(10.47±2.88)cm均长于对照组的(12.52±3.28)、(7.82±3.12)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愈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足踝创面的治疗效果更好,对比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更具有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创面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小腿内外侧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