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营养素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聊城市某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目的:了解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营养素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聊城市某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结果:发放问卷603份,回收问卷603份,有效问卷580份。调查对象营养素养的中位数是64.5(IQR=14.0),营养素养水平为72.6%。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调查对象营养素养水平较高(64.5 vs 63.5 vs 66.5,H=6.8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受到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结论: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尚可,主要受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有必要需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营养水平的提升。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素养提升适宜技术和策略、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个区18~59岁乡村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目的:了解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素养提升适宜技术和策略、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个区18~59岁乡村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集居民一般情况和营养素养,采用SPSS软件对营养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 173份,回收问卷1 172份,有效问卷为1 166份,有效率为99.5%。乡村居民营养素养水平为6.2%,食物营养相关知识与理念、选择食物、准备食物和摄入食物水平分别为54.0%、2.1%、10.3%、17.4%。女性营养素养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男性[营养素养(69.5 vs 63.0);食物营养知识与理念(8.0 vs 8.0);选择食物(18.5 vs 17.0);准备食物(15.0 vs 13.3);摄入食物(27.5 vs 25.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水平受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的影响。以男性为参照,女性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为4.132,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中学、大学及以上分组的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分别为10.007、4.414,以家庭月人均收入<2 000元为参照,收入2 000~3 499元及10 000元以上居民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分别为1.537、2.588。结论: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总体水平较低,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水平较低者营养素养较低,应加强乡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展开更多
目的:综述当前国内外营养素养及其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营养素养、营养素养测评工具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尚无统一的营养素养定义,虽然...目的:综述当前国内外营养素养及其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营养素养、营养素养测评工具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尚无统一的营养素养定义,虽然研究者对于营养素养的定义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但都强调了营养信息的运用能力。营养素养可分为功能性营养素养、互动性营养素养和批判性营养素养三个层面,营养素养与健康素养、食物素养的关系相互补充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归纳总结发现对营养素养有影响的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营养教育、社会支持。国内外现有营养素养测评工具适用人群有限,缺乏公认的测评工具和评价方法。结论:营养素养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有限,其定义、内涵和评价工具仍需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营养素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聊城市某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结果:发放问卷603份,回收问卷603份,有效问卷580份。调查对象营养素养的中位数是64.5(IQR=14.0),营养素养水平为72.6%。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调查对象营养素养水平较高(64.5 vs 63.5 vs 66.5,H=6.8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受到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结论: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尚可,主要受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有必要需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营养水平的提升。
文摘目的:了解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素养提升适宜技术和策略、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个区18~59岁乡村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集居民一般情况和营养素养,采用SPSS软件对营养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 173份,回收问卷1 172份,有效问卷为1 166份,有效率为99.5%。乡村居民营养素养水平为6.2%,食物营养相关知识与理念、选择食物、准备食物和摄入食物水平分别为54.0%、2.1%、10.3%、17.4%。女性营养素养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男性[营养素养(69.5 vs 63.0);食物营养知识与理念(8.0 vs 8.0);选择食物(18.5 vs 17.0);准备食物(15.0 vs 13.3);摄入食物(27.5 vs 25.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水平受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的影响。以男性为参照,女性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为4.132,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中学、大学及以上分组的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分别为10.007、4.414,以家庭月人均收入<2 000元为参照,收入2 000~3 499元及10 000元以上居民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分别为1.537、2.588。结论: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总体水平较低,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水平较低者营养素养较低,应加强乡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文摘目的:综述当前国内外营养素养及其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营养素养、营养素养测评工具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尚无统一的营养素养定义,虽然研究者对于营养素养的定义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但都强调了营养信息的运用能力。营养素养可分为功能性营养素养、互动性营养素养和批判性营养素养三个层面,营养素养与健康素养、食物素养的关系相互补充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归纳总结发现对营养素养有影响的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营养教育、社会支持。国内外现有营养素养测评工具适用人群有限,缺乏公认的测评工具和评价方法。结论:营养素养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有限,其定义、内涵和评价工具仍需进一步的修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