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种鸽繁殖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刘静 高启楠 +6 位作者 闫晨硕 朱利华 吕建国 周福辉 刘猛 安胜英 刘观忠 《动物营养学报》 2025年第8期5264-5278,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2+3”生产模式下粗蛋白质水平对种鸽繁殖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0对产蛋时间和产蛋间隔相近的4岁健康银王种鸽,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究“2+3”生产模式下粗蛋白质水平对种鸽繁殖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0对产蛋时间和产蛋间隔相近的4岁健康银王种鸽,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试验饲粮采用“颗粒料+原粮+保健砂”的模式,Ⅰ、Ⅱ、Ⅲ、Ⅳ和Ⅴ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50%、15.00%、15.50%、16.00%和16.50%。预试期14 d,正试期为2个繁殖周期,第1周期包括空巢期、18 d孵化期、28 d哺喂期,第2周期包括18 d孵化期、28 d哺喂期。结果显示:1)Ⅳ和Ⅴ组第1周期种蛋破壳率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5),Ⅲ和Ⅳ组第1周期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第1周期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Ⅱ、Ⅳ和Ⅴ组第2周期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2)Ⅲ组种鸽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Ⅳ和Ⅴ组(P<0.05)。3)Ⅲ和Ⅴ组第1周期乳鸽28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Ⅳ和Ⅴ组第2周期乳鸽28日龄体重和ADG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第1周期、第2周期哺喂期以及全期窝料重比(NFCR)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4)Ⅳ组乳鸽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Ⅴ组乳鸽胸肌率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5)Ⅳ和Ⅴ组乳鸽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1),Ⅴ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Ⅲ、Ⅳ和Ⅴ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和Ⅳ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和Ⅴ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6)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种鸽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NFCR和全净膛率与种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存在二次曲线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估测达到最高种蛋受精率、最高入孵蛋孵化率、最高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最低第1周期哺喂期NFCR、最低第2周期哺喂期NFCR、最低全期NFCR和最高全净膛率的种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5.64%、15.51%、15.41%、15.63%、15.81%、15.95%和15.65%。综上所述,种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种鸽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以及乳鸽NFCR、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结合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结果,推荐“2+3”生产模式下种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5.50%~1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粗蛋白质 繁殖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林冬梅 杨久仙 +2 位作者 张民 宋春玲 计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4,共3页
试验选用25周龄罗曼褐父母代蛋种鸡720只,随机分为4个组,试验组分别在空白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05%土霉素、0.1%和0.2%的复合益生菌制剂,以比较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显著提高种鸡的产蛋率和营养物质表观利用... 试验选用25周龄罗曼褐父母代蛋种鸡720只,随机分为4个组,试验组分别在空白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05%土霉素、0.1%和0.2%的复合益生菌制剂,以比较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显著提高种鸡的产蛋率和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降低饲料报酬,对种蛋孵化率没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产蛋率 孵化率 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专用酶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丁斌鹰 侯永清 +2 位作者 徐宁 郭希柱 张晓明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0期14-16,共3页
试验选用360只21日龄、体重为(1130.83±2.07)g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圈),每个重复(圈)30只鸭。分为正、负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 试验选用360只21日龄、体重为(1130.83±2.07)g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圈),每个重复(圈)30只鸭。分为正、负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300g/t稻谷专用酶制剂和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600g/t稻谷专用酶制剂,各组日粮营养水平一致。进行了为期14d的饲养试验,在试验后期进行了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谷—玉米—豆粕型肉鸭日粮中添加300和600g/t稻谷专用酶制剂,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相比,肉鸭平均日增重提高4.45%、4.30%和6.01%、4.92%,料肉比降低8.14%、10.47和8.85%、11.15%(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2.87%和2.20%,总磷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23.23%和13.89%(P<0.05),植酸磷的利用率分别提高21.62%和30.42%(P<0.01),粗纤维的利用率分别提高32.30%和92.68%(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专用酶制剂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 肉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糟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鸭生长、肠道发育、肉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鹿震涛 吴占月 +6 位作者 郭艳红 王宁 任雯雯 吴永保 曹俊婷 吴学壮 闻治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5-5276,共12页
【目的】研究白酒糟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肉品质、肠道发育、血液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雄性北京鸭14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鸭饲喂玉米-豆粕... 【目的】研究白酒糟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肉鸭生长性能、肉品质、肠道发育、血液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雄性北京鸭14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鸭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白酒糟组鸭饲喂添加18%白酒糟的饲粮,复合酶制剂组鸭饲喂在白酒糟组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500 mg/kg的饲粮。试验期分为1~14和15~35 d两个饲喂阶段。试验结束后,以重复为单位,采集血液、胸肌、排泄物和各段小肠,测定胸肌肉品质、血液指标以及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白酒糟组和复合酶制剂组肉鸭14 d体重、1~14 d ADG显著降低,1~14 d F/G显著升高(P<0.05),且复合酶制剂组肉鸭1~14 d F/G显著低于白酒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白酒糟组和复合酶制剂组肉鸭15~35 d和1~35 d ADFI、F/G均显著增加(P<0.05),且复合酶制剂组肉鸭1~35 d ADFI、F/G显著低于白酒糟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制剂组肉鸭胸肌率显著降低(P<0.05),白酒糟组及复合酶制剂组肉鸭腹脂率显著升高(P<0.05),白酒糟组和复合酶制剂肉鸭胰腺指数以及复合酶制剂组肉鸭肌胃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白酒糟组及复合酶制剂组肉鸭十二指肠和空肠相对重量显著升高(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白酒糟组和复合酶制剂组肉鸭能量利用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白酒糟组相比,复合酶制剂组肉鸭粗蛋白质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均显著升高(P<0.05)。⑤与对照组相比,白酒糟组肉鸭胸肌pH 24 h、滴水损失以及复合酶制剂组肉鸭胸肌pH 24 h均显著升高(P<0.05),且复合酶制剂组肉鸭胸肌pH 24 h显著高于白酒糟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白酒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pH 45 min均显著降低(P<0.05)。⑥各组间肉鸭血常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白酒糟组肉鸭血浆AST和LDH活性、AST/ALT、ALB、U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复合酶制剂组肉鸭AST/ALT显著降低(P<0.05);与白酒糟组相比,复合酶制剂组肉鸭血浆GLU、TP、GLB和U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18%白酒糟替代玉米豆粕饲喂肉鸭时,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降低料重比,提高养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肉鸭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肠道发育 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稻谷专用酶制剂配方的筛选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丁斌鹰 侯永清 +3 位作者 徐坤 张晓明 徐宁 郭希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9-560,共2页
[目的]筛选肉鸭稻谷专用酶制剂配方,研究该配方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粗纤维为考察指标,选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植酸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模拟鸭内生理环境,进行离体消化试验筛选稻谷专用酶配方,并选用45只42日龄体重... [目的]筛选肉鸭稻谷专用酶制剂配方,研究该配方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粗纤维为考察指标,选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植酸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模拟鸭内生理环境,进行离体消化试验筛选稻谷专用酶配方,并选用45只42日龄体重为(2302.78±36.73)g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圈),每圈5只鸭,进行消化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酶组合为纤维素酶0.2%,植酸酶0.09%,木聚糖酶0.03%、葡聚糖酶0.20%;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在40%稻谷型肉鸭日粮中添加300~600g/t稻谷专用酶制剂,可提高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2.20%~2.87%(P>0.05),显著提高总磷表观利用率13.89%~23.23%(P<0.05),极显著改善植酸磷的利用率21.59%~30.37%(P<0.01),极显著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32.30%~92.68%(P<0.01)。[结论]在纤维含量较高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有助于肉鸭的消化机能,改善其生长性能。但关于多酶的复合效应还需进一步针对性地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稻谷专用酶 配方筛选 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