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抗菌肽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1
作者 袁崧晨 李晓丽 +2 位作者 何万领 任振东 丁小伟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19-453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抗菌肽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取540只5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2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抗菌肽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取540只5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2 mg/kg大豆抗菌肽(SP)和女贞子抗菌肽(FP)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极显著提高(P<0.01),料蛋比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蛋壳厚度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尿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钙和磷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试验Ⅰ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Ⅱ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提高(P<0.01)。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孕酮和促黄体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钙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粗灰分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钙和磷表观代谢率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SP和FP均可提高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殖激素水平和部分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且FP效果优于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兰褐蛋鸡 抗菌肽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指标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P8对低蛋白日粮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倩 白光烨 +4 位作者 艾明明 刘为勇 刘华伟 张凯 郝小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3,共7页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P8对低蛋白日粮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营养物质代谢率、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1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蛋鸡14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低...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P8对低蛋白日粮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营养物质代谢率、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1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蛋鸡14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低蛋白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2%的日粮,并补充4种必需氨基酸至对照组水平;植物乳杆菌P8组饲喂添加1×1011 cfu/kg植物乳杆菌P8的低蛋白日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产蛋量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植物乳杆菌P8显著改善低蛋白日粮饲喂蛋鸡的产蛋率、产蛋量、哈氏单位、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代谢率(P<0.05)。此外,低蛋白组蛋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植物乳杆菌P8可显著降低低蛋白组蛋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丙二醛水平(P<0.05),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P8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过低粗蛋白水平导致的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降低,提高蛋鸡血清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P8 低蛋白日粮 蛋鸡 产蛋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珊 赵国先 +6 位作者 冯志华 褚素乔 王琳 柳迪 唐洁 张旭 杨博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4-39,共6页
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确定日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太行鸡公鸡育肥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540只健康太行鸡公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 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确定日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太行鸡公鸡育肥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540只健康太行鸡公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两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设置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75、12.15、12.55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1%、17.6%、19.1%,共9种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期末体重和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生长性能上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P<0.05)。日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对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的能量和粗蛋白表观代谢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能量、粗蛋白、钙和磷表观代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能量和粗蛋白表观代谢率上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指标,建议0~6周龄太行鸡育肥公鸡日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2.15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鸡育肥公鸡 代谢 粗蛋白质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曼 高振华 +6 位作者 李兴华 张少成 陈训银 张晓慧 董爱华 曹赞 陈广信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118,140,共5页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0羽22日龄、健康、体质量相近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21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为酵母培养物组,在基础饲粮中分...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0羽22日龄、健康、体质量相近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试验期21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为酵母培养物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15%、0.20%、0.25%的酵母培养物。结果显示,各酵母培养物组肉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Ⅰ组,Ⅲ、Ⅳ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Ⅳ、Ⅴ、Ⅵ组干物质、表观代谢能、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各酵母培养物组粗灰分表观代谢率有提高的趋势(P>0.05);Ⅳ组血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Ⅵ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组尿酸含量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Ⅳ、Ⅴ、Ⅵ组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糖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提高生长后期肉仔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进而提高其生产性能,适宜添加量为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肉仔鸡 生产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对肉鸭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况丹 周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74-177,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对肉鸭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00只体重相近[(42±0.54)g]、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肉鸭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1、2和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1.0%(试... 文章旨在研究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对肉鸭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00只体重相近[(42±0.54)g]、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肉鸭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1、2和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1.0%(试验1组)、2.0%(试验2组)、3.0%(试验3组)玉米秸秆发酵饲料替代基础日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为期21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肉鸭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 <0.05),但对肉鸭的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2%玉米秸秆发酵饲料的效果最佳。玉米秸秆发酵饲料饲喂肉鸭,其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代谢率显著升高(P <0.05)。但对于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 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发酵饲料,肉鸭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显著升高(P <0.05);添加2%和3%的玉米秸秆发酵饲料,肉鸭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玉米秸秆发酵饲料有助于提高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促进蛋白质沉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发酵饲料 肉鸭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血清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内生菌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振华 张晓慧 +4 位作者 何红 肖曼 张少成 何翔 周鹏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2-1136,共5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红树内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公鸡10只,母鸡5只)。试鸡分别饲喂4种饲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探讨红树内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公鸡10只,母鸡5只)。试鸡分别饲喂4种饲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5%和0.45%红树内生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添加0.45%红树内生菌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显著提高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代谢率(P<0.05),但对血清葡萄糖、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0.05%和0.15%添加量对上述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45%红树内生菌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内生菌 黄羽肉鸡 生产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浓缩物对21~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7
作者 陈彩文 肖曼 +3 位作者 陈广信 曹赞 郑基宏 高振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7-19,24,共4页
为研究酵母浓缩物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40只21日龄的从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21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 为研究酵母浓缩物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40只21日龄的从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21d。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Ⅴ、Ⅵ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0.05%、0.10%、0.15%、0.20%和O.25%酵母浓缩物(YC)的饲粮。结果表明: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高于对照组18.15%(P〈0.05)、20.32%(P〈0.05)、19.51%(P〈0.05)、16.96%(P〉0.05)、13.28%(P〉0.05)和12.22%(P〈0.05)、13.01%(P〈0.05)、12.25%(P〈0.05)、11.07%(P〉0.05)、13.74%(P〉0.05);Ⅱ、Ⅲ、Ⅳ、Ⅴ组肉仔鸡的料重比较对照组低4.85%~5.83%。Ⅳ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代谢率分别较时照组提高8.79%、15.22%和11.68%(P〈0.05);各试验组粗灰分利用率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酵母浓缩物可明显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提高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综合考虑,酵母浓缩物在21~42日龄阶段从肉仔鸡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浓缩物 肉仔鸡 生产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饲粮添加棉籽粕对快大型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以及粪便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优优 张莹 +6 位作者 韩明霞 冯玉静 赵峰 萨仁娜 王钰明 李蕴玉 解竞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85-509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阶段饲粮添加少量棉籽粕时快大型肉鸡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以及粪便评分,为合理使用棉籽粕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2×2裂区试验设计,将80只爱拔益加(AA)公雏单笼饲养并随机分为2组(n=40),1~10日龄...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阶段饲粮添加少量棉籽粕时快大型肉鸡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以及粪便评分,为合理使用棉籽粕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2×2裂区试验设计,将80只爱拔益加(AA)公雏单笼饲养并随机分为2组(n=40),1~10日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添加4%棉籽粕的试验饲粮。10日龄时,每个组再随机分为2组(n=20),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直至42日龄。结果显示:育雏期(1~10日龄)和育成期(11~42日龄)饲粮处理对21日龄体重和氮沉积量存在交互效应(P<0.05),育雏期或育成期饲喂添加4%棉籽粕的试验饲粮均显著降低了21日龄体重和氮沉积量(P<0.05)。育雏期饲喂添加4%棉籽粕的试验饲粮的肉鸡10日龄体重较饲喂基础饲粮的肉鸡显著降低(P<0.05);育成期饲喂添加4%棉籽粕的试验饲粮的肉鸡42日龄体重和21~42日龄平均日增重较饲喂基础饲粮的肉鸡显著降低(P<0.05),同时21~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饲粮干物质、能量、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育成期饲粮中添加4%棉籽粕显著提高了粗纤维表观代谢率(P<0.05),有降低粗灰分表观代谢率的趋势(0.05≤P<0.10)。育雏期饲粮中添加4%棉籽粕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肌胃相对重量(P<0.05),而育成期饲粮中添加4%棉籽粕显著增加了42日龄肉鸡小肠和盲肠相对长度(P<0.05)。从粪便评分来看,饲粮中添加4%棉籽粕有利于粪便成形,育雏期饲粮中添加4%棉籽粕显著降低了血便发生比例(P<0.05)。综上可知,尽管育雏期饲粮中使用4%棉籽粕可以改善快大型肉鸡的肠道健康,但对其生长性能仍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粕 快大型肉鸡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粪便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欣 臧素敏 +3 位作者 吴斯诺 梁立阁 刘华格 褚素乔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34,共4页
试验旨在比较研究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主要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不同,为太行鸡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健康20周龄快慢羽太行鸡母鸡各100只,分为快羽组和慢羽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 试验旨在比较研究不同羽速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主要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不同,为太行鸡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健康20周龄快慢羽太行鸡母鸡各100只,分为快羽组和慢羽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分析其生产性能、蛋品质及主要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等指标,试验期23周。结果显示:①慢羽组开产日龄较快羽组晚3.06 d(P<0.05),开产体重快、慢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产蛋率慢羽组较快羽组高4.81%(P<0.05),平均蛋重、日采食量及料蛋比快、慢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慢羽组鸡蛋蛋白的哈氏单位较快羽组高3.10%(P<0.05),蛋黄颜色较快羽组高5.19%(P<0.05),其它蛋品质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④主要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慢羽组太行鸡产蛋率更高,蛋品质更好,主要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鸡 快慢羽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宇超 马银辉 +2 位作者 张燕兵 孙磊 陈宝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97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为(50±2) g的樱桃谷肉鸭6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添加0.45%棕榈油... 本试验旨在研究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为(50±2) g的樱桃谷肉鸭6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添加0.45%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0.15%红棕油+0.30%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0.30%红棕油+0.15%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3组饲喂添加0.45%红棕油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在1~21日龄,试验2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在1~42日龄,试验3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肉鸭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1组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2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4)在21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和3组钙表观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2和3组总能表观代谢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在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试验2和3组总能表观代谢率极显著升高(P<0.01)。5)在21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3组血清脂联素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红棕油添加水平在0.30%时可以提高樱桃谷肉鸭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促进肠道发育,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维持机体脂质代谢水平处于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油 肉鸭 生长性能 肠道发育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羽色和性别麒麟鸡对饲粮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率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振东 牛志力 +2 位作者 杨讯业 吴琼 高振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1年第3期64-68,共5页
本试验研究不同羽色及性别麒麟鸡的饲粮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率,为麒麟鸡的精准营养和标准化养殖提供科学依据。选择1日龄、健康的黄羽和白羽麒麟鸡各128只(公母各半),按羽色、性别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各组饲喂... 本试验研究不同羽色及性别麒麟鸡的饲粮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率,为麒麟鸡的精准营养和标准化养殖提供科学依据。选择1日龄、健康的黄羽和白羽麒麟鸡各128只(公母各半),按羽色、性别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各组饲喂相同的饲粮,饲养条件一致,试验期5周,每周进行为期4天的代谢实验。结果表明:(1)黄羽公鸡饲粮代谢能值、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和钙表观代谢率均高于白羽公鸡;白羽母鸡饲粮代谢能值、粗蛋白质代谢率和磷代谢率高于黄羽母鸡,黄羽母鸡饲粮钙代谢率则比白羽母鸡高。(2)白羽母鸡饲粮代谢能值、粗蛋白质代谢率和磷代谢率均高于白羽公鸡,公鸡的磷代谢率比母鸡高。(3)不同羽色、不同性别麒麟鸡在1周龄饲粮代谢能值、1、3、5周龄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和3、5周龄钙表观代谢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同羽色公鸡饲粮代谢能值高于母鸡,母鸡饲粮粗蛋白质代谢率高于公鸡,相同性别黄羽公鸡饲粮能量和粗蛋白质代谢率高于白羽公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鸡 羽色 性别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血粉水平对雏鹅生产性能和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棠 刘长忠 +3 位作者 崔建勋 李国明 王自良 王淑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研究在相同营养水平下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雏鹅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300只健康、活泼的1日龄豁眼鹅,公母各半,体质量(78.68±2.95)g,随机分为3组:膨化血粉1.5%组、3.0%组和4.5%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 研究在相同营养水平下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雏鹅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300只健康、活泼的1日龄豁眼鹅,公母各半,体质量(78.68±2.95)g,随机分为3组:膨化血粉1.5%组、3.0%组和4.5%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试验时间28 d。结果表明,膨化血粉3.0%组效果最好,与膨化血粉1.5%、4.5%组相比,平均雏鹅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9.40%、13.27%(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3.69%、2.34%(P<0.05),CP、ME的表观代谢率分别提高3.30%和3.08%、1.95%和2.46%(P<0.05)。在该研究条件下,建议雏鹅日粮中膨化血粉的适宜添加比例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血粉 雏鹅日粮 生产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Production Performance Levels 日增体质量 营养水平 添加比例 试验时间 不同水平 料重比 豁眼鹅 条件 随机 日龄 结果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7周龄雄性雉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丽红 赵梦迪 +4 位作者 刘可园 宁浩然 崔凯 李光玉 孙伟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43-2952,共10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能量利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明确该时期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水平。【方法】选取13周龄、体重相近(734.63 g±18.03 g)的健康雄性雉鸡240...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能量利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明确该时期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水平。【方法】选取13周龄、体重相近(734.63 g±18.03 g)的健康雄性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雉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设定为11.30(Ⅰ组)、11.72(Ⅱ组)、12.14(Ⅲ组)和12.56(Ⅳ组)MJ/kg,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1)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其中Ⅳ组ADFI极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1)。料重比(F/G)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低。(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干物质(DM)表观代谢率和粗脂肪(EE)表观代谢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粗蛋白质(CP)表观代谢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高。(3)各组间摄入总能、排泄物总能和代谢能摄入量(MEI)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总能表观代谢率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Ⅱ组最高。(4)各组间血清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Ⅱ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和Ⅲ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P<0.01)。【结论】比较4个试验组,Ⅱ组雉鸡平均日增重(ADG)最高,F/G最低,且Ⅱ组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摄入能量水平及能量利用率也较高,故Ⅱ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实测值为12.30 MJ/kg)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雄性雉鸡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能量利用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0周龄雌性雉鸡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曦瑶 陈丽红 +3 位作者 郭颖妍 陈小丽 彭章蓉 孙伟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93-2605,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8~10周龄雌性雉鸡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8~10周龄雌性雉鸡饲粮粗蛋白质适宜水平。选取8周龄、初始体重为(357.87±22.60)g的健康雌性雉鸡300只,随机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8~10周龄雌性雉鸡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8~10周龄雌性雉鸡饲粮粗蛋白质适宜水平。选取8周龄、初始体重为(357.87±22.60)g的健康雌性雉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5组雉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50%、21.00%、22.50%、24.00%和25.50%。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雉鸡8~10周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呈线性、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呈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升高(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食入氮、粪便氮和沉积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食入氮、粪便氮和沉积氮含量呈线性、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升高(P<0.05)。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血清葡萄糖、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总蛋白、尿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血清总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升高(P<0.05),血清尿素含量呈线性、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升高(P<0.05)。5)回归分析表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3.98%和23.24%时,雉鸡能获得较低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2.84%和22.73%时,血清总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高。综上所述,结合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同时应选择氮排放量较低的饲粮,因此建议8~10周龄雌性雉鸡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2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鸡 粗蛋白质 生长性能 代谢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7周龄雌性雉鸡蛋白质适宜需要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曦瑶 陈丽红 +2 位作者 陈小丽 孙伟丽 郭肖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10-2923,共14页
旨在通过评价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雌性雉鸡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化学成分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11~17周龄雌性雉鸡饲粮粗蛋白质适宜需要量。选取11周龄、初始体重为(539.43±11.9... 旨在通过评价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11~17周龄雌性雉鸡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化学成分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11~17周龄雌性雉鸡饲粮粗蛋白质适宜需要量。选取11周龄、初始体重为(539.43±11.97)g的健康雌性雉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处理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5.00%、16.50%、18.00%、19.50%和21.00%,预饲期7 d,正式期49 d。结果表明: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且CP为15.00%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它4组(P<0.05),CP为15.00%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它4组(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雉鸡食入氮、粪氮、沉积氮及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CP为19.50%和21.00%组食入氮和粪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CP为15.00%和16.50%组沉积氮的含量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CP为15.00%组氮利用率显著低于18.00%和19.50%组(P<0.05)。3)各组间干物质代谢率、粗脂肪代谢率和总能代谢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间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P为15.00%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18.00%、19.50%和21.00%组(P<0.05),CP为15.00%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18.00%和19.50%组(P<0.05),CP为15.00%组血清尿素含量显著低于19.50%和21.00%组(P<0.05)。CP为21.00%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5.00%和16.50%组(P<0.05),CP为21.00%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5.00%、16.50%和18.00%组(P<0.05),CP为21.00%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它4组(P<0.05)。5)各组间腿肌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P为15.00%组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18.00%、19.50%和21.00%组(P<0.05),CP为15.00%组胸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8.00%、19.50%和21.00%组(P<0.05)。6)各组间屠宰性能(除腹脂率)和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CP为15.00%组腹脂率显著高于18.00%、19.50%和21.00%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00%和19.50%时,雉鸡能获得较高的平均日增重和较低的料重比,氮利用率也较高。CP大于15.00%时血清脂代谢相关指标较高、血清蛋白代谢相关类物质和尿素含量较低,而且胸肌内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建议11~17周龄雌性雉鸡饲粮粗蛋白质适宜水平设定为18.00%~1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雉鸡 粗蛋白质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血清生化指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