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糙米不同方式发芽过程中主要营养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蹇伟 谢丹 +2 位作者 宗平 冯宇童 姜秋水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以嘉丰优2号糙米为供试材料,采用浸泡法和微量浸润法两种方式发芽,比较糙米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浸泡法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在发芽第48 h时达到最大值19.14 mg/100 g,微量浸润法发芽糙米GABA含量... 以嘉丰优2号糙米为供试材料,采用浸泡法和微量浸润法两种方式发芽,比较糙米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浸泡法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在发芽第48 h时达到最大值19.14 mg/100 g,微量浸润法发芽糙米GABA含量在发芽第54 h时相较发芽前增加了2.49倍,其含量达到21.25 mg/100 g;在整个发芽(54 h)过程中,浸泡法和微量浸润法发芽糙米谷胱甘肽含量由最初的40.83μg/g分别上升到123.22、140.26μg/g,多酚含量从44.03 mg/100 g分别增长到64.19、66.22 mg/100 g,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力活力逐渐增加且微量浸润法增加更明显,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均呈持续降低趋势;植酸酶活力逐渐增强,植酸含量由起始的7.04 g/kg分别降低至4.42、4.33 g/kg。通过比较两种发芽方式对发芽糙米营养品质的影响,发现采用微量浸润法发芽的糙米产品营养品质高,更有利于发芽糙米的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发芽 浸泡法 微量浸润法 营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雄蟹蜕壳周期肌肉与肝胰腺营养变化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丽慧 林锋 +4 位作者 黄爱霞 李倩 姜建湖 沈斌乾 蒋荣响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4-703,共10页
为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雄蟹蜕壳前后肌肉及肝胰腺营养变化,分别对蜕壳前、中、后期的拟穴青蟹雄蟹肌肉(分别记为MB、MD和MA)及肝胰腺(分别记为HB、HD和HA)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肌肉水分蜕壳后显著高于蜕壳前和... 为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雄蟹蜕壳前后肌肉及肝胰腺营养变化,分别对蜕壳前、中、后期的拟穴青蟹雄蟹肌肉(分别记为MB、MD和MA)及肝胰腺(分别记为HB、HD和HA)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肌肉水分蜕壳后显著高于蜕壳前和蜕壳中(P<0.05),肌肉粗蛋白蜕壳后显著低于蜕壳中(P<0.05),蜕壳前和蜕壳中肌肉水分和粗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蜕壳后显著低于蜕壳前和蜕壳中(P<0.05),肌肉灰分蜕壳中显著低于蜕壳前和蜕壳后(P<0.05)。肝胰腺水分蜕壳中显著低于蜕壳前和蜕壳后(P<0.05),肝胰腺粗蛋白含量为:蜕壳前>蜕壳后>蜕壳中(P<0.05),肝胰腺粗脂肪含量为:蜕壳中>蜕壳后>蜕壳前(P<0.05),肝胰腺灰分蜕壳后显著低于蜕壳前和蜕壳中(P<0.05)。肌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为:蜕壳中>蜕壳前>蜕壳后(P<0.05),肝胰腺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蜕壳前显著高于蜕壳中和蜕壳后(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肌肉和肝胰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多为甲硫氨酸和胱氨酸(Met+Cys),肌肉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多为缬氨酸(Val),肝胰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多为异亮氨酸(Ile),蜕壳前、中、后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56.43、59.00、54.82,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其中蜕壳中肌肉氨基酸指数最高;蜕壳前、中、后肝胰腺必需氨基酸指数较低,分别为29.90、19.59、23.26,其中蜕壳前肝胰腺的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蜕壳前肌肉和蜕壳后肝胰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最高(P<0.05),蜕壳后肌肉和肝胰腺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高(P<0.05)。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雄蟹蜕壳阶段主要消耗肌肉中粗脂肪以及肝胰腺中粗蛋白,而软壳硬化阶段主要消耗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以及肝胰腺中粗脂肪;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拟穴青蟹雄蟹肌肉粗蛋白与粗脂肪组成均优于肝胰腺,其中蜕壳中肌肉氨基酸组成与蜕壳前肌肉脂肪酸组成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雄蟹 蜕壳 肌肉 肝胰腺 营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荪液体培养基优化配方筛选及培养基营养变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蔺银鼎 马艳弘 +1 位作者 张福元 牛颜冰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4期18-24,共7页
研究了碳、氮、无机盐等单因子营养条件对竹荪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方 ,以及接种量、pH等参数。同时 ,考察了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总糖、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随菌丝生长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竹荪 液体培养基 优化配方 营养变化 菌线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菌糠栽培黑木耳过程中基质主要营养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纯晖 潘永馗 +2 位作者 王倩 米拉·别里克 王秀英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3期5-8,共4页
探析灵芝菌糠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可行性。分别以50%、60%、70%、80%、90%和100%比例灵芝菌糠替代木屑,测定黑木耳生长过程中基质木质素、半纤维素含量及黑木耳的蛋白质、总糖营养成分变化,探讨灵芝菌糠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对黑木耳产量... 探析灵芝菌糠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可行性。分别以50%、60%、70%、80%、90%和100%比例灵芝菌糠替代木屑,测定黑木耳生长过程中基质木质素、半纤维素含量及黑木耳的蛋白质、总糖营养成分变化,探讨灵芝菌糠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对黑木耳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0%比例替代木屑为配方木质素及半纤维素利用率最高,子实体中多糖、蛋白质含量及产量最高。结论:木屑31.2%、灵芝菌糠46.8%、麦麸19%、石膏1%、石灰1%、白砂糖1%为最优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菌糠 黑木耳 基质 营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期番木瓜的营养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连珍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6年第1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成熟期 营养变化 番木瓜 碳水化合物含量 果实成熟度 维生素C含量 维生素B1 熟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蛋在孵化期间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范亮 张彧 +1 位作者 姜铁民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鸡胚蛋是受精鸡蛋孵化至一定天数后,还未破壳,可食用的鸡蛋。鸡胚蛋在温暖条件下21天即可孵化出小鸡,这意味着鸡胚蛋中含有构成生命体的所有成分。而在孵化过程中,通过多种酶的作用,鸡胚蛋内的营养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对... 鸡胚蛋是受精鸡蛋孵化至一定天数后,还未破壳,可食用的鸡蛋。鸡胚蛋在温暖条件下21天即可孵化出小鸡,这意味着鸡胚蛋中含有构成生命体的所有成分。而在孵化过程中,通过多种酶的作用,鸡胚蛋内的营养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对不同孵化期间的鸡胚蛋的营养成分变化情况也有一定的研究,本文对鸡胚蛋在孵化期间的营养成分变化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转移情况,脂肪以及氨基酸等含量的变化,维生素含量的变化,金属离子含量以及其他一些功能性成分的变化情况等,如免疫球蛋白,牛磺酸含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蛋 孵化 营养成分 营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收获后短期存放营养的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汝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44-46,共3页
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它含有大量糖、淀粉和维生素B、E、A、C,特别是一些良好的食用品种。
关键词 甘薯 短期存放 营养变化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在成膜后的营养特性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欧仕益 郭乾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采用胃蛋白酶和2,4,6-三硝基苯磺酸分别测定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随成膜溶液的pH升高而下降,并因一些增加蛋白质交联的物质如单宁、阿魏酸和过氧化氢的添加而降低。... 采用胃蛋白酶和2,4,6-三硝基苯磺酸分别测定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随成膜溶液的pH升高而下降,并因一些增加蛋白质交联的物质如单宁、阿魏酸和过氧化氢的添加而降低。蛋白膜的机械特性与膜蛋白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存在一定负相关,即机械性能较强的膜,其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较低。不过,玉米淀粉似乎是个例外,它在改善膜机械特性的同时,也保持了大豆蛋白膜的营养。由于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成膜后,其消化率和赖氨酸有效性下降,因此将大豆蛋白膜称为生物可降解膜似乎比称作可食性膜更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营养特性变化 可食性包装膜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片加工过程中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变化 被引量:20
9
作者 郭丽娜 钟葵 +4 位作者 佟立涛 刘丽娅 周闲容 顾军强 周素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探讨燕麦片加工过程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本试验于商品化燕麦片不同生产环节在线取样,分析蒸煮、烘干和微波烘烤等工艺对燕麦中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不会导致燕麦蛋白质、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但蒸煮... 为探讨燕麦片加工过程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本试验于商品化燕麦片不同生产环节在线取样,分析蒸煮、烘干和微波烘烤等工艺对燕麦中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不会导致燕麦蛋白质、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但蒸煮和烘干后总酚含量分别降低5.11%和11.57%(P<0.05)。加工过程中燕麦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变化,糊化温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显著降低;蒸煮能完全钝化脂酶活性,蒸煮和微波烘烤后燕麦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升6.78%和13.25%,微波烘烤导致燕麦β-葡聚糖主要组分分子质量降低6.92%。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片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较小,但黏度特性指标降低及蛋白消化率提高,使其更有利于人体吸收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片 加工过程 营养成分变化 蛋白质消化率 脂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慧君 宋俊梅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3期54-56,共3页
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微生物对豆粕进行发酵处理,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豆粕的营养价值得到提高,并且抗营养因子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或消除,这样就能降低抗营养物质对畜禽的影响,增加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及吸收,从而提高了豆粕的营养成分和饲... 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微生物对豆粕进行发酵处理,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豆粕的营养价值得到提高,并且抗营养因子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或消除,这样就能降低抗营养物质对畜禽的影响,增加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及吸收,从而提高了豆粕的营养成分和饲喂价值。这对饲料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综述了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后的特点、生产工艺及其营养价值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发酵 营养价值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在低温贮藏条件下营养成分变化
11
作者 孙小惠 李静 +4 位作者 玛尔哈巴·帕尔哈提 王贤 马玉娥 汪晖 朱靖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1189,共9页
【目的】温度3℃,湿度85%的贮藏条件下,研究不同等级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在120 d的贮藏期间内的营养成分变化,为筛选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安全贮藏期与分级果品贮藏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HPLC)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目的】温度3℃,湿度85%的贮藏条件下,研究不同等级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在120 d的贮藏期间内的营养成分变化,为筛选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安全贮藏期与分级果品贮藏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HPLC)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方法,测定分析5个等级的苹果进行VC(VC)、可溶性固形物(SSC)、总糖、还原糖、总酸和矿质元素。【结果】在低温贮藏期间,5个等级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水分含量变化不明显,下降率在1.0%~2.5%。VC含量先升高再下降较明显,在贮藏90 d后趋于稳定,其中,高次果的VC含量损失最高,一级果次之,特级果和二级果损失量最小。SSC含量在贮藏期间呈现平缓下降趋势,高次果的SSC值降低5.10%,损失最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整体变化趋势平缓,呈微弱上下波动趋势,而总酸含量总体呈现平缓下降趋势。矿物元素Na含量在贮藏90~120 d呈现陡增趋势,K和P含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而Mg、Mn、Cu、Fe、Zn和Sr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增加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结论】低温有利于延长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耐贮藏性,并且能够保持苹果的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特级果、一级果实在贮藏120d时糖酸比增加,贮藏末期的苹果口感甜度增加。有轻微裂果或表皮有伤疤的高次果在贮藏期内营养损失更快速,不易于长期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心苹果 低温贮藏 营养品质 不同等级 营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草净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生长的影响及其导致的水体营养盐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振江 黄岁樑 +2 位作者 孔文文 于辉 李沣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42-50,共9页
为评价扑草净在水环境中造成的生态风险,以扑草净作为目标污染物,以鲫鱼作为受试生物,于实验室内水族箱中进行试验。持续监测鲫鱼体质量体长及水体营养盐浓度,考察扑草净对鲫鱼生长的影响,及其导致的水体营养盐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为评价扑草净在水环境中造成的生态风险,以扑草净作为目标污染物,以鲫鱼作为受试生物,于实验室内水族箱中进行试验。持续监测鲫鱼体质量体长及水体营养盐浓度,考察扑草净对鲫鱼生长的影响,及其导致的水体营养盐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鲫鱼体质量生长率、体长生长率及营养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利用Logistic方程描述(R^2=0.959~0.997);有扑草净组鲫鱼体质量生长率等比无扑草净组低8.7%~50.3%。无鱼时扑草净对水体中氮磷营养盐浓度、营养盐比例及总氮/总磷比例无显著影响;有鱼时,有扑草净组的总颗粒氮和总颗粒磷浓度分别比无扑草净组低41.4%及33.8%,有无扑草净组各形态磷营养盐浓度与总磷的比例以及总氮/总磷浓度比例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扑草净对鲫鱼的毒性效应可间接影响水体营养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草净 鲫鱼 生长 营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种处理下千年桐种子及幼苗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应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42-46,共5页
以千年桐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及统计软件等方法,对不同处理方式下营养元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种后千年桐各构件P、Mg、Mn、Cu、Zn等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而N、K、Ca、Fe、Al、S等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中P、K、M... 以千年桐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及统计软件等方法,对不同处理方式下营养元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种后千年桐各构件P、Mg、Mn、Cu、Zn等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而N、K、Ca、Fe、Al、S等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中P、K、Mg、Cu、Zn的变化率均超过了10%;各主要元素随季节动态变化幅度大,浸种与未浸种各构件N、P含量基本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而K含量则基本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桐 幼苗 浸种处理 营养元素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枸杞甜型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变化规律
14
作者 王红 叶英 +2 位作者 韦唯 魏占楠 梁欣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146-154,共9页
以红枸杞干果为原料制备枸杞甜型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究红枸杞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测定枸杞甜酒发酵过程中糖度、酒精度、总酸、总糖、总黄酮、总酚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水比1∶3(g/mL)、白... 以红枸杞干果为原料制备枸杞甜型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究红枸杞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测定枸杞甜酒发酵过程中糖度、酒精度、总酸、总糖、总黄酮、总酚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水比1∶3(g/mL)、白糖添加量18%、发酵温度28℃、酵母添加量0.06%、发酵时间7 d的条件下制得的枸杞甜酒气味香醇,色泽呈琥珀色,典型性较好。通过试验发现枸杞甜酒发酵过程中糖度逐渐降低,酒精度逐渐上升,总酸含量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总糖含量逐渐下降,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枸杞 甜型酒 发酵 优化工艺 营养物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华聚积及污水入流对太湖上下层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飞飞 尹桂平 +1 位作者 范成新 崔广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8,共5页
通过采集太湖水体鲜藻和入湖区混合常见污水,应用再悬浮发生装置,室内模拟有底泥参与的不同藻类聚积和不同CODCr含量污水进入条件下,太湖西北竺山湖区水质上下层水体中SS,NH3-N及PO43-质量浓度的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7 d的常见风... 通过采集太湖水体鲜藻和入湖区混合常见污水,应用再悬浮发生装置,室内模拟有底泥参与的不同藻类聚积和不同CODCr含量污水进入条件下,太湖西北竺山湖区水质上下层水体中SS,NH3-N及PO43-质量浓度的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7 d的常见风浪模拟环境中,无论加入藻类还是加入污水,太湖上下层水体中SS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颗粒物有向水底沉降的可能;水体中的NH3-N和PO43-质量浓度并未因藻量增加而上升,反映出鲜藻此时对水体中的N和P呈吸收作用;污水添加量的增大则使试验水柱中NH3-N和PO43-质量浓度上升,并大致随时间的增加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聚积 污水输入 营养变化 动力模拟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香椿芽菜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德根 郝明灼 +4 位作者 梁有旺 李群 王昆荣 蒋明 彭方仁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通过4次不同的采摘时期综合评定10个种源香椿芽菜的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获得香椿芽菜的优质食用价值分析。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得分最高的贵州黔西南州种源食用价值最高,品质最好。其他各个种源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10... 通过4次不同的采摘时期综合评定10个种源香椿芽菜的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获得香椿芽菜的优质食用价值分析。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得分最高的贵州黔西南州种源食用价值最高,品质最好。其他各个种源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10个种源香椿芽菜在4次采摘时间下蛋白质、氨基酸变化规律分别呈现升—降与升—降—升的变化规律,而维生素C则无明显变化规律。不同采摘时期的香椿芽菜营养成分的含量与感官品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感官品质 营养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粟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禾 王金凤 刘海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通过一次回归正交实验确定了粟米乳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起始糖化醪糖度为12%,乳酸菌接种量为2.5%,37℃发酵60h。并对糖化液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乳酸发酵可明显提高粟米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栗米 乳酸发酵 回归正交法 工艺条件 饮料 营养成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21世纪主食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文高 陈正行 《粮食与油脂》 2001年第12期6-7,共2页
本文对发芽糙米的营养价值进行较为详细地阐述,介绍了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及 其作为人类主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发芽糙米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变化情况 发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玉阳 周金看 +3 位作者 夏会楠 李东晓 郑素月 王春霞 《食药用菌》 2023年第4期262-269,共8页
培养料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础,决定栽培产量与品质。双孢蘑菇、姬松茸、草菇等通常采用发酵培养料栽培,研究培养料发酵过程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对培养料发酵技术改进、原材料选择调整、培养料配方优化等具有指导意... 培养料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础,决定栽培产量与品质。双孢蘑菇、姬松茸、草菇等通常采用发酵培养料栽培,研究培养料发酵过程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对培养料发酵技术改进、原材料选择调整、培养料配方优化等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查阅文献,系统阐述食用菌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pH和电导率等的变化,培养料中有机质、总氮、碳氮比的营养变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物质变化,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的酶活性变化,以及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培养料发酵 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营养变化 物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油储存超过6个月抗氧化剂成分可减40%
20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0年第5期4-4,共1页
美国《食品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橄榄油储存时间一旦超过6个月。其中有益健康的抗氧化剂成分就会减少40%。意大利福贾大学科学家分析了好几种橄榄油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营养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储存3个月后,橄榄油的... 美国《食品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橄榄油储存时间一旦超过6个月。其中有益健康的抗氧化剂成分就会减少40%。意大利福贾大学科学家分析了好几种橄榄油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营养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储存3个月后,橄榄油的抗氧化作用依然保持未变,但是6个月后,橄榄油中的抗氧化剂丢失了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储存时间 橄榄油 成分 抗氧化作用 食品科学 营养变化 储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