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南亚热带乡土珍贵树种人工幼林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储量及分配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谭长强 申文辉 +2 位作者 郑威 黄志玲 徐大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9,共9页
为了阐明我国南亚热带主要乡土珍贵阔叶造林树种营养元素储量及分配特征,以广西9年生的主要乡土珍贵树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荷木(Schima superba)、蚬木(Excentroden... 为了阐明我国南亚热带主要乡土珍贵阔叶造林树种营养元素储量及分配特征,以广西9年生的主要乡土珍贵树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荷木(Schima superba)、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任豆(Zenia insign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和柚木(Tectona grandis)为试验对象,分析8种营养元素(N、P、K、Ca、Mg、Fe、Zn、Mn)在各树种的储量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9个树种单株营养元素总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大到小顺序为:火力楠、红锥、荷木、柚木、降香黄檀、蚬木、西南桦、格木、任豆,不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不同元素储量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营养元素在9个树种中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不同,所有树种排位前三的均为N、K、Ca,占总元素储量比例的85.5%~93.1%。9个树种由于自身的生理特性,对元素的需求和积累能力存在差异,其中,荷木及火力楠对Mn元素的吸收固定能力较强;蚬木对N、Mg、Fe、Zn、Mn营养元素的积累能力较低;降香黄檀对P、Zn、Mn的积累能力较低;格木对K、Ca的积累能力较低。9个树种对N、P、K、Ca、Mg、Zn、Mn营养元素的积累总体表现了茎最大,对Fe元素的存储主要集中于茎和根。9个树种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营养元素为8.08~25.23 kg,树种的营养总利用效率主要受树种生长特性的影响,速生树种营养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而慢生树种则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阔叶树种 营养元素分配 营养元素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和围封对藏北高寒草原紫花针茅群落生物量分配及碳、氮、磷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洪江涛 吴建波 王小丹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78-1886,共9页
草地围封工程是改善退化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典型高寒草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由放牧、围封4年和围封8年3块样地,比较分析不同草地管理方式下群落生物量分配和碳(C)、氮... 草地围封工程是改善退化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典型高寒草原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由放牧、围封4年和围封8年3块样地,比较分析不同草地管理方式下群落生物量分配和碳(C)、氮(N)、磷(P)储量差异。结果表明,自由放牧、围封4年和围封8年的群落地上生物量分别为46.12、146.40和256.44 g·m-2,0-15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分别为274.74、214.87和764.59g·m-2,15-3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分别为17.80、17.56和31.64 g·m-2;围封显著促进了植被群落的增长(P<0.05),其中对围封4年的优势种紫花针茅和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总生物量影响最显著(P<0.05)。围封显著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部分C、N、P储量,其中围封8年样地营养元素储量最高(P<0.05)。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草地围封工程对藏北高寒草原紫花针茅群落物质分配的影响,为评估该区域退牧还草的生态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放牧 退牧还草 生物量 营养元素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