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孢镰刀菌致病菌营养体亲和群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政逸 李德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72-77,共6页
在分离、鉴定侵染黄瓜的尖孢镰刀菌的基础上 ,测定 30个尖孢镰刀菌菌株 (包括 6个专化型 )对黄瓜的致病性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 ,侵染我国黄瓜的尖孢镰刀菌至少有 5个以上的营养体亲和群 (VCGs) ,除来自黑龙江的 990 9 1菌株与... 在分离、鉴定侵染黄瓜的尖孢镰刀菌的基础上 ,测定 30个尖孢镰刀菌菌株 (包括 6个专化型 )对黄瓜的致病性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 ,侵染我国黄瓜的尖孢镰刀菌至少有 5个以上的营养体亲和群 (VCGs) ,除来自黑龙江的 990 9 1菌株与希腊的黄瓜根茎腐专化型 (Fusariumoxysporumf.sp .radicis cucumerinum ,FORC)菌株属同一亲和群外 ,其它菌株均与希腊的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 (F .o .f.sp .cucumerinum ,FOC)和FORC不亲和 ,本文所测定的的尖孢镰刀菌非致病菌株均与致病菌株不亲和 ,不同专化型的尖孢镰刀菌菌株归属于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营养体亲和 致病性 黄瓜 枯萎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田块中稻瘟菌营养体亲和群复杂性研究
2
作者 王谣 丁航 +1 位作者 李聪 邓清超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939-2943,共5页
2021年9月采集稻瘟病穗颈瘟样本,分离得到46株稻瘟菌单分生孢子菌株,并通过配对培养法分析不同稻瘟菌菌株间的营养体亲和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稻瘟菌菌株间的亲和性配对培养结果可明显区分为营养体亲和(veg... 2021年9月采集稻瘟病穗颈瘟样本,分离得到46株稻瘟菌单分生孢子菌株,并通过配对培养法分析不同稻瘟菌菌株间的营养体亲和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稻瘟菌菌株间的亲和性配对培养结果可明显区分为营养体亲和(vegetative compatible,VC)与不亲和(vegetative incompatible,VIC)两种反应类型,其中发生VC反应的菌株间的菌落交界处没有明显的抗衡带,而发生VIC反应的菌株间的菌落交界处则出现明显的白色抗衡带,且有部分菌株沿白色抗衡带边缘出现色素加深的现象。通过对46株不同单孢菌株间的亲和性测定结果所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配对菌株间发生不亲和反应的比例占配对组合总数的77.3%,根据真菌营养体亲和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VCG)的定义,可将46个单孢菌株中的20个归入16个不同的VCG之中,另有26个菌株因为能够与多个VCG内的全部或部分成员亲和,不能划归任何VCG。研究结果提示,在小田块中,稻瘟菌群体有非常复杂的VCG结构,不同VCG菌株间的VIC反应可能会严重限制真菌病毒的水平传播并影响弱毒相关真菌病毒对稻瘟病的生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菌 真菌病毒 弱毒力 营养体亲和(v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营养体亲和性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余仲东 曹支敏 +1 位作者 高爱琴 张刚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0-85,共6页
论述了真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的概况、原理、依据。
关键词 真菌 营养体亲和 营养体亲和 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来源的甘蔗梢腐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强 崔一平 +1 位作者 徐世强 张木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49-1955,共7页
为探讨甘蔗梢腐病病原菌菌株的群体结构及种内的分化,以采自广西、云南、福建和海南等不同地区的30个甘蔗梢腐病菌株为材料,通过初步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30个甘蔗梢腐病菌株分属于2个不同的病原种。利用KCl O3培养基诱导筛选获得Nit... 为探讨甘蔗梢腐病病原菌菌株的群体结构及种内的分化,以采自广西、云南、福建和海南等不同地区的30个甘蔗梢腐病菌株为材料,通过初步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30个甘蔗梢腐病菌株分属于2个不同的病原种。利用KCl O3培养基诱导筛选获得Nit突变体,其中1个菌株没有产生Nit突变体,剩下的29个菌株共产生266个Nit突变体。营养体亲和群的测定结果表明:9个菌株的VCG没有同一性,1个菌株组成1个VCG;不同地理来源的甘蔗梢腐病菌株间互不亲和,分属于不同的VCG;同一地理来源的甘蔗梢腐病菌株间亦不亲和;暗示引起甘蔗梢腐病的串珠镰刀菌属群体内存在丰富的VCG多样性,在不同的栽种地区群体结构变化很大,并且营养体亲和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及寄主品种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梢腐病 串珠镰刀菌 NIT突变体 营养体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枯萎病菌的营养体亲和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克荣 孟爱中 步正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3,共4页
利用氯酸钾毒性,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硝酸盐利用缺陷型突变体(nit)。在485个 nit 突变体中,生理表现型以 nit A 为最多,nit B 和 nit C 次之,nit D 极少。不同生理表现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复杂。对107个菌株的突变体间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 利用氯酸钾毒性,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硝酸盐利用缺陷型突变体(nit)。在485个 nit 突变体中,生理表现型以 nit A 为最多,nit B 和 nit C 次之,nit D 极少。不同生理表现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复杂。对107个菌株的突变体间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的结果表明,95个菌株属于同一个营养体亲和群 VCG_1,6个菌株属于VCG_2,另有2个菌株为单菌株亲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抗性 突变体 营养体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核盘菌的营养体亲和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沛利 秦芸 +1 位作者 严吉明 叶华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为掌握四川省核盘菌的种群多样性并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选取了四川省10个地区的23个县(市)和不同寄主的80个代表菌株,在改良Patterson氏培养基(MP培养基)上两两配对,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结果显示,80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63个菌丝体亲和... 为掌握四川省核盘菌的种群多样性并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选取了四川省10个地区的23个县(市)和不同寄主的80个代表菌株,在改良Patterson氏培养基(MP培养基)上两两配对,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结果显示,80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63个菌丝体亲和群(MCGs),其中52个菌丝体亲和群(MCGs)是由单个仅与自身亲和的菌株组成,最大的菌丝体亲和群(MCGs)也仅含有4个菌株,同一亲和群(MCGs)内的菌株与不同亲和群菌株配对的表现型也不完全相同。表明四川核盘菌种群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病 核盘菌 营养体亲和 菌丝体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溃疡病菌3菌株营养体亲和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余仲东 曹支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3-94,111,共3页
对杨树溃疡病菌3株系氯酸钾诱变、突变体氮源利用和VCG测定表明,该病菌A、B菌株属同一VCG群,地理来源一致;C菌株为另一VCG群。探讨了3株系分化的生理及营养体亲和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溃疡病菌 硝酸盐突变体(nit突变体) 营养体亲和性(v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荚兰根腐病菌硝酸盐营养突变类型及营养亲和性
8
作者 孔琼 王云月 +1 位作者 朱有勇 解定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56,共3页
利用氯酸盐对从西双版纳、河口、海南香荚兰种植园根腐病标样中分离得到36个尖孢镰刀菌进行诱变,诱导获得459个nit突变体,并用不同氮源培养基对突变体进行鉴定,划分出nit1、nit3、nitM、nitX等4种突变类型,其中nit1出现的频率最高,nitM... 利用氯酸盐对从西双版纳、河口、海南香荚兰种植园根腐病标样中分离得到36个尖孢镰刀菌进行诱变,诱导获得459个nit突变体,并用不同氮源培养基对突变体进行鉴定,划分出nit1、nit3、nitM、nitX等4种突变类型,其中nit1出现的频率最高,nitM亲和性最强。经配对实验将36个菌株归为15个VCG组群,表明尖孢镰刀菌香荚兰专化型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且VCG组群与菌株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NIT突变体 突变类型 营养体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香蕉枯萎菌nit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漆艳香 谢艺贤 +2 位作者 蒲金基 张欣 张辉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93-96,共4页
将23个有致病力的香蕉枯萎病菌海南菌株及属于1,4号生理小种菌株Foc-18,Foc-38分别在含氯酸盐的KPS培养基上培养,23个菌株共产生142个抗氯酸盐突变体,诱发获得98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缺陷突变体。将获得的nit突变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 将23个有致病力的香蕉枯萎病菌海南菌株及属于1,4号生理小种菌株Foc-18,Foc-38分别在含氯酸盐的KPS培养基上培养,23个菌株共产生142个抗氯酸盐突变体,诱发获得98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缺陷突变体。将获得的nit突变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试验,可将23个菌株分为4个亲和群,其中VCG1包括11个菌株,且全为海南分离的1号生理小种,VCG2则由10个海南4号小种菌株组成,广东1号小种Foc-18,4号小种Foc-38分别属于VCG3,VCG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菌 不利用硝酸盐突变体 营养体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疫菌弱毒力特征的传递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克荣 周而勋 +1 位作者 姜爱萍 成桂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dsRNA in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could be transmitted to progeny through conidia with varying efficiency in culture.Both light and prolonging cultural time could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but the effect of l... dsRNA in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could be transmitted to progeny through conidia with varying efficiency in culture.Both light and prolonging cultural time could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but the effect of light was more efficient.No dsRNA segments were found to be loss after 30 generations subculture,indicating that dsRNA could transmitted stably through subculture.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 was a barrier for the transfer of dsRNA from one isolate to another,and hypovirulence conversion reduced as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VC genes between donor and recipient isolates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病菌 弱毒力特征 真菌病毒 弱毒力转化 营养体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疫病菌dsRNA的传递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而勋 王克荣 陆家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02-106,共5页
对dsRNA通过分生孢子、继代培养和菌丝融合传递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dsRNA可通过分生孢子传递,但效果不稳定;提供光照和延长培养时间均可降低其传递效率,光照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继代培养30代未发现dsRN... 对dsRNA通过分生孢子、继代培养和菌丝融合传递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dsRNA可通过分生孢子传递,但效果不稳定;提供光照和延长培养时间均可降低其传递效率,光照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继代培养30代未发现dsRNA片段丢失,表明dsRNA通过继代培养可稳定传递;菌丝融合传递dsRNA受到营养体不亲和性的限制,但不亲和菌株间仍可获得一定的转化率,有的高达100%;本研究使用两步转化的方法,明显地提高了弱毒力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病菌 真菌病毒 弱毒力转化 营养体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泽华 方香玲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114,共9页
尖孢镰刀菌是一种主要的土传病原真菌,可侵染100多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作物,包括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食用豆类以及豆科牧草等,引发作物枯萎导致根腐病。该菌从根部侵染植物,在植株全生育期均可引起植株发病,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 尖孢镰刀菌是一种主要的土传病原真菌,可侵染100多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作物,包括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食用豆类以及豆科牧草等,引发作物枯萎导致根腐病。该菌从根部侵染植物,在植株全生育期均可引起植株发病,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复杂,根据植物寄主已被细分为100多种专化型,同一专化型又可分为不同生理小种。通过植物寄主、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等方面综述了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生产中尖孢镰刀菌的检测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遗传多样性 专化型 生理小种 营养体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