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对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霓芝 左琪 +4 位作者 桂定坤 王立新 包昆 林启展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704-70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中加入中药益气固肾液,对照组为常规血液透析液。观察治疗后患者血TNF-α、IL-6水平及... 目的研究中药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中加入中药益气固肾液,对照组为常规血液透析液。观察治疗后患者血TNF-α、IL-6水平及营养指标(Alb、TF)。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浆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各项营养指标BW、TSF、AMC以及Alb、TF均提高(P<0.05)。结论中药益气固肾液能降低血浆TNF-α水平,提高BW、TSF、AMC以及Alb、TF水平,提示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 益气固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性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与逆流行病学现象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法雷 刘燕萍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6期291-294,共4页
关键词 尿毒症性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 逆流行病学 营养疗法 前白蛋白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栾韶东 何永成 +3 位作者 王丽 李彤 万启军 陈洪滔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600-604,共5页
目的: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系统,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e,MICS)的... 目的: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系统,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e,MICS)的关系。方法:对12例HCV感染和112例对照组(无HCV/HBV感染)MHD患者进行MIS评分,了解其营养和炎症状况,包括: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铁蛋白、未饱和铁,总胆固醇、肾功能等)及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炎症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统计患者进入观察期8个月前后MIS评分情况,分析HCV感染与炎症和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结果:HCV感染组较非HCV感染组患者的透析龄[(72.50±40.29)月vs(43.40±44.32)月,P<0.01]、肝硬化发生率(16.67%vs0.01%,P<0.05)、总MIS积分(6.73±2.57vs5.01±2.34,P<0.05)、谷丙转氨酶(ALT)(21.5±17vs14.0±8.0,P<0.01)、谷草转氨酶(AST)(21.0±23.0vs13.0±7.0,P<0.01)和铁蛋白浓度(384.28±132.49vs173.34±89.47,P<0.001)均患者显著增加,而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则显著低于非HCV感染组;HCV感染仅与透析时程呈正相关(OR:1.14,95%CI:1.04~1.25,P=0.005),而与白蛋白(OR:0.96,95%CI:0.95~0.9,P=0.011)、总胆固醇水平(OR:0.98,95%CI:0.98~0.99,P=0.016)呈负相关;观察结束时总MIS积分(6.95±3.33vs5.50±2.28,P<0.05),MIS6(0.66±0.73vs0.26±0.62,P<0.05)和MIS7(0.98±0.95vs0.53±0.71,P<0.05)评分也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结论:伴有HCV感染的MHD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MICS,并且随HCV感染时间的增加营养状况有恶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丙型肝炎病毒 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 MI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初探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白如 金领微 +2 位作者 谷禾 郑淑蓓 周志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目前为止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探索新的组合型治疗方式——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筛选C-反应蛋白(CRP)大于8m... 目的: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目前为止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探索新的组合型治疗方式——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筛选C-反应蛋白(CRP)大于8mg/L的MHD患者20例,先HD治疗3个月,每周透析3次,之后改为HD联合HP治疗3个月,每周透析3次,其中一次为HD联合HP,再改为HD治疗3个月。于0,3,6,9月时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各项指标并进行营养相关的体格测量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结果:(1)患者CRP水平在0、3、6、9月时分别为:(18.62±12.71)mg/L,(23.60±12.16)mg/L,(10.91±7.14)mg/L,(12.13±6.95)mg/L,加用HP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停用HP后CRP水平有所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D+HP治疗能降低Leptin、IL-8、TNF-α水平(P均<0.01),停用HP后Leptin、IL-8、TNF-α水平有所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在0、3、6、9月时分别为(35.41±0.88)g/L,(35.49±0.96)g/L,(36.89±0.66)g/L,(36.54±0.5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用HP后Alb水平有所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联合HP能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CRP水平及部分中分子毒素水平,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Alb水平,从而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组合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的认识 被引量:9
5
作者 桂志红 王会玲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462-464,共3页
关键词 中重度营养不良 腹膜透析技术 透析患者 综合征 复合体 维持性 炎症 透析充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与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大宇 许冬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随着近年来血液透析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但随之带来的并发症和精神心理卫生...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随着近年来血液透析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但随之带来的并发症和精神心理卫生问题也比较突出,其中心理卫生方面主要以抑郁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 营养不良 抑郁状态 综合征 心理卫生问题 炎症 终末期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不良-肌少症综合征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余姣 伏小红 +3 位作者 罗小珍 吴驭 雷莹 谢灵灵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10-713,718,共5页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肌少症综合征(MSS)的患病率,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以2021年1—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肿瘤科住院并接受抗肿瘤治疗的285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巢式病例...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肌少症综合征(MSS)的患病率,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以2021年1—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肿瘤科住院并接受抗肿瘤治疗的285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肌少症的患者判定为营养不良-肌少症综合征(MSS),纳入MSS组,未判定为MSS的患者纳入非MS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既往病史、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MSS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85例患者中有97例(34.04%)存在MSS,两组年龄、婚姻状况、BMI、血红蛋白、白蛋白、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4.365,95%CI:2.227~8.554)、具有既往病史(OR=1.937,95%CI:1.037~3.617)、贫血(OR=0.981,95%CI:0.967~0.995)、低白蛋白血症(OR=0.911,95%CI:0.860~0.966)、BMI降低(OR=0.758,95%CI:0.686~0.838)均与NSCLC患者发生MSS相关(P<0.05)。结论高龄、有既往疾病史、贫血、低白蛋白血症、BMI降低均是NSCLC患者发生MSS的相关影响因素。MSS在NSCLC患者中患病率较高,亟需医护人员在日常照护中重视患者MSS的评估及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营养不良-肌少症综合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与终末期肾脏病 被引量:7
8
作者 周贤 姚源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9期827-829,共3页
心血管疾病(CVD)目前仍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cvo)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最近Hou等[1]开展的中国透析协作研究(CCSD)发现我国2388名成年透析人群中57%出现CVD,22.7... 心血管疾病(CVD)目前仍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cvo)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最近Hou等[1]开展的中国透析协作研究(CCSD)发现我国2388名成年透析人群中57%出现CVD,22.7%出现缺血性心脏病。早在1999年Stenvikel等拉[2-4]通过对109例ESRD患者调查发现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炎症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炎症、营养不良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不断加速ACVD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出了透析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一炎症一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其中心环节。因此预防及治疗MIA综合征将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MIA综合征 终末期肾脏病 炎症过程 营养不良 透析患者 缺血性心脏病 ESRD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综合征与血清瘦素的关系
9
作者 何强 王芳 +4 位作者 王莉 李贵森 廖常志 康志敏 杨秀川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中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和瘦素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MHD患者31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17)岁和正常对照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47±15)岁,血清瘦素水平;MH...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中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和瘦素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MHD患者31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17)岁和正常对照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47±15)岁,血清瘦素水平;MHD组患者测量身高、体重、上臂中份肌肉周径(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铁结合力(TBC)、血脂全套、白介素-6(IL-6),结合临床症状评价主观综合评定(SGA)和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综合评分(MIS),计算体脂含量(F%)、体重指数(BMI)。结果 MH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增高[(25.96±30.91)vs(7.58±6.84)ng/ml;P=0.0083],女性患者平均水平高于男性[(9.59±18.20)vs(50.02±30.12)ng/ml;P=0.000025];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透析时间无相关性,瘦素与ALB、TG、LDL、HDL、IL-6也无相关性;而体脂含量(r=0.747;P<0.0001)、BMI(r=0.62;P<0.0001)和CHOL(r=0.40;P=0.023)与瘦素呈正相关,SGA(r=-0.40;P=0.023)、MIS(r=-0.363;P=0.041)与瘦素呈负相关,在排除体脂含量影响后,SGA与瘦素相关性消失,当排除BMI和SGA的影响后,MIS与瘦素相关性也消失。结论 MHD患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女性瘦素水平高于男性;MHD患者血清瘦索水平与体脂含量、BMI、S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慢性炎症综合征 血清 瘦素 身高 体重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对腹膜透析病程的影响
10
作者 吴勇 林克宣 钟伟强 《现代医院》 2015年第6期35-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分析40例接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并发有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并与40例未并发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的CAPD治疗患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分析40例接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并发有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并与40例未并发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的CAPD治疗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炎症指标以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会显著影响患者的营养水平,进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住院风险并影响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 预后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王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心综合征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莉 赵春华 闵寒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低度炎症和免疫激活是IBS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作为一种核心的促炎细胞因子,在IB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通过改变个体对IBS易感性、促进胃肠道运动与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内脏高敏感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参与IBS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IL-6在IBS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IBS病因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低度炎症 促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评估和判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 被引量:35
13
作者 桂志红 王会玲 张金元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0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对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评价和判断。方法对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对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临床评价和判断。方法对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进行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和MIS,同时检测PD患者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和微炎症指标,并分析MIS对营养不良-炎症状态的评价效能及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共98例。按照MQSGA标准,营养不良者96例,占97.96%,其中轻度64例,占65.31%,中度27例,占27.55%,重度5例,占7.10%。按照MIS标准,98例PD患者全部为营养不良,占100%,其中轻度52例,占53.06%,中度39例,占39.80%,重度7例,占7.14%。MIS分值越高,患者年龄越大,营养状况越差,微炎症状态越严重。MIS与PD患者贫血指标、营养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炎症指标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与各指标的相关系数高于MQSGA。结论 MIS可准确评估和判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随着MIS分值的增加,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亦愈加严重,且高龄患者具有较高的MIS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改良主观营养评估 维持性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CP-1水平及外周血Th17/Treg平衡与老年COP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俏 何新霞 +1 位作者 王晶 马瑞晓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老年COPD合并SIRS患者(SIRS组),以1∶1比例对照选取单...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老年COPD合并SIRS患者(SIRS组),以1∶1比例对照选取单纯老年COPD患者(非SIRS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MCP-1与外周血Th17、Treg比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并发SIRS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CP-1水平和外周血Th17/Treg对老年COPD并发SIRS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SIRS组比较,SIRS组血清MCP-1和外周血Th17、Th17/Treg高,外周血Treg比例低(P<0.05)。Th17高(OR=3.640,95%CI:1.929~6.867)、MCP-1高(OR=1.035,95%CI:1.016~1.054)、Th17/Treg高(OR=3.612,95%CI:1.835~7.107)为老年COPD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Treg高(OR=0.651,95%CI:0.467~0.907)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MCP-1水平联合外周血Th17/Treg预测老年COPD并发SIRS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32~0.934),大于血清MCP-1水平、外周血Th17/Treg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血清MCP-1水平升高和Th17/Treg失衡与老年COPD并发SIRS独立相关,血清MCP-1水平联合外周血Th17/Treg检测对老年COPD并发SIRS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透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对腹膜炎及死亡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桂志红 许烨 +1 位作者 王会玲 张金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e,MICS)对腹膜炎发生率、住院频率及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PD患者,采用营养不良-炎症...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e,MICS)对腹膜炎发生率、住院频率及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PD患者,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评估MICS,按MIS分值分为轻度(1~8分)、中度(9~18)、重度(〉18);观察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和标化蛋白分解代谢率(nPCR),检测生化指标、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24h腹透液中丢失的蛋白量;随访6个月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住院频率及死亡率,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COX比例风险分析MIS对腹膜炎发生率、住院及死亡风险等预后的影响。结果:所纳入的98例PD患者中,MICS患者56例,占57%,其中MIS轻、中、重度平均分值分别为5、12、19.5(各占53.06%、39.80%、7.14%);MIS分值越高,患者年龄越大,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BMI、MAC和TSF下降,与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Alb、BUN和Scr水平明显降低(P〈0.05);炎症因子hs-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TNF-α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KT/V、nPCR和24h腹透液蛋白丢失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S与腹膜炎发病频次、住院频次、住院总天数显著正相关(P〈0.01),MIS每增加1分则患腹膜炎的相对风险为1.185(1.036~1.355P〈0.05),死亡风险为1.242(1.102~1.401,P〈0.01)。结论:57%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可并发MICS;MICS患者具有高龄的特点;MICS可增加PD患者患腹膜炎、住院频次以及死亡风险;MIS可预测患者腹膜炎和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腹膜炎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低PTH血症与营养不良、炎症及无力性骨病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丽娜 黄文 +4 位作者 施珍 朱源 章圣泽 董芍芍 王德选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6期373-377,共5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1~84PTH,iPTH)的可能影响因素,探讨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症与营养不良、炎症、无力性骨病的关系。方法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62例,分成低PT...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1~84PTH,iPTH)的可能影响因素,探讨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症与营养不良、炎症、无力性骨病的关系。方法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62例,分成低PTH血症组(iPTH≤150pg/ml;n=77)和对照组(150 pg/ml<iPTH≤600 pg/ml;n=85),收集基础资料,测量身体指标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臂围(mid^arm circumference,MAC)、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检测生化指标iPT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血钙、血磷、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h lipoprotein,L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计算校正钙、钙磷乘积(Cax P),使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i PTH与CRP(r=~0.297,P<0.05)、IL^1β(r=~0.334,P<0.05)、校正钙(r=~0.393,P<0.01)呈负相关,i PTH与PA(r=0.426,P<0.01)、血磷(r=0.579,P<0.01)、Cax P(r=0.432,P<0.01)呈正相关。低PTH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营养指标PA较低[(349.75±78.29)g/l比(393.47±75.02)g/l,P<0.05],炎症指标CRP[(4.99±3.40)mg/l比(3.28±1.79)mg/l,P<0.05]、IL^1β[1476.09(563.63~4020.16)pg/ml比[659.31(466.79~1888.53)]pg/ml,P<0.05]较高,低PTH血症组M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23±5.59)比(9.0±4.23),P<0.05],提示低PTH血症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complex syndrome,MICS)。2组BALP水平普遍偏低(0.61μg/L^5μg/L),提示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率普遍偏低。结论 iPTH与CRP、IL^1β、PA、校正钙、血磷、Cax P关系密切,低PTH血症与MICS关系密切。血液透析患者BALP普遍偏低,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代谢率普遍偏低。通过改善机体营养不良、炎症状态有望减少低PTH血症的发生,对无力性骨病也可能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PTH血症 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ICS) 无力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与同型半胱氨酸、鸢尾素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宝群 闫燕 丁秀和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10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肌少症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鸢尾素(Irisin)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0月...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肌少症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鸢尾素(Irisin)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0月在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握力、步行速度、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诊断肌少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Hcy、Irisin水平,应用MIS量表进行营养不良-炎症评估。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在206例被研究对象中,56例(27.2%)患有肌少症。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Hcy、MIS评分是影响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3,1.718,1.728,2.104,95%CI:值分别为1.111~1.820,1.222~2.223,1.348~2.446,1.424~3.442,P值分别为0.038,0.021,0.026,<0.001),Irisin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88,95%CI:0.089~0.762,P<0.001)。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发现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C-index指数为0.822(95%CI:为0.734~0.887)。结论MIS评分、Hcy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Irisin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提高对MHD患者并发肌少症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少症 同型半胱氨酸 鸢尾素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子温肺汤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急性期寒痰郁肺夹瘀证患者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李淑玲 程立军 +5 位作者 马定勤 王晓彬 豆根龙 孔德云 罗海霞 王兴茂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四子温肺汤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急性期寒痰郁肺夹瘀证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8例ACO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布... 目的:探讨四子温肺汤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急性期寒痰郁肺夹瘀证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8例ACOS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联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四子温肺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IL-17)、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IL-4)]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与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CT评分增加(P<0.05);且上述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72%(43/44)]高于对照组[90.91%(40/4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子温肺汤治疗ACOS寒痰郁肺夹瘀证患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哮喘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急性期 寒痰郁肺夹瘀证 肺功能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百强 杨娜 +6 位作者 叶博 董杰 杨琦 柯路 童智慧 李维勤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9-724,共6页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ICU住院时间>14 d的214例SA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PICS诊断标准分成2组:PICS组(149例,SAP并发PICS患者)和非PICS组(65例,SAP患者未并发PICS)。比较2组患者全身系统性并发症和胰腺炎特异性并发症,ICU病死率及随访13个月的存活率;并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ICS组胆源性SAP、MODS发生率较非PICS组明显升高(44.3%vs 29.2%、93.3%vs 55.4%,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4(OR=2.307,95%CI:1.033~5.156)、胆源性病因(OR=4.207,95%CI:1.364~12.974)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4.384,95%CI:1.334~14.405)是并发PICS的危险因素。随访13个月的患者存活率PICS组较非PICS组明显降低(88.5%vs 98.2%,P=0.036)。结论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尤其需要警惕存在肥胖、胆源性病因以及MODS的SAP并发PICS患者。合并PICS可能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慢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硅油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5-羟色胺和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夏铭 张正坤 +3 位作者 曾海龙 王伟 姚建华 杨惠 《内科》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5-羟色胺和活性肠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5-羟色胺和活性肠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硅油治疗,疗程均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大便泄泻和腹胀腹痛评分、血清IL-18、TNF-α和IL-23水平及血浆5-羟色胺和活性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评分以及血清IL-18、TNF-α、IL-23、血浆5-羟色胺和活性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评分以及血清IL-18、TNF-α、IL-23、血浆5-羟色胺和活性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的大便泄泻等评分及血清IL-18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二甲硅油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血浆5-羟色胺和活性肠肽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 二甲硅油 枯草杆菌肠球菌 炎症因子 5-羟色胺 活性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