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田控矿构造带的变形条件——来自EBSD组构的启示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柏林 张昊 +4 位作者 陈建林 王永 王铜 韩玉 张延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五龙沟金矿田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金矿田主要控矿构造为偏脆性断裂破碎带,在三条控矿构造带中仅在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邻近北侧的局部出露韧性变形带。本文作者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技术方法,对东昆仑五龙沟... 五龙沟金矿田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金矿田主要控矿构造为偏脆性断裂破碎带,在三条控矿构造带中仅在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邻近北侧的局部出露韧性变形带。本文作者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技术方法,对东昆仑五龙沟金矿田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变形岩石的组构分析显示,花岗质糜棱岩韧性变形强烈,大部分样品石英变形机制是以中温I级柱面(1010)<1120>滑移为主,变形式样比较单一;少量样品为中高温II级柱面(101—0)<0001>滑移和中低温底面(0001)<112—0>滑移。从岩石组构特点结合宏观构造分析,五龙沟金矿田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及其邻近北侧经历了中-中深层次、中-中高温条件(15~25 km,t=350~550°C,P=0.40~0.60 Gpa)的韧性变形,局部叠加中浅层次、中低温条件(10~15 km,t=250~350°C,P=0.25~0.40 Gpa)的韧脆性变形;而岩金沟和三道梁—苦水泉构造带为低温低压条件的脆性破碎带。结合变形花岗闪长岩年代学资料,确定构造变形时代为早中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D技术 组构分析 变形条件 变形岩石 萤石沟—红旗沟构造带 东昆仑五龙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勉略构造带横现河地区张岩沟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通 裴先治 +7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汪晓伟 杨杰 胡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77-1792,共16页
横现河地区张岩沟双峰式火山岩位于勉略构造带三岔子—略阳段,由紧密共生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和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其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和亚碱性流纹-英安岩。中酸性火山岩稀土元素含量明显低于玄武岩,表明中酸性火山岩为地壳部分熔融... 横现河地区张岩沟双峰式火山岩位于勉略构造带三岔子—略阳段,由紧密共生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和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其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和亚碱性流纹-英安岩。中酸性火山岩稀土元素含量明显低于玄武岩,表明中酸性火山岩为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而非分离结晶成因。玄武岩具有较高的Zr含量与较高的Zr/Y值,表现出板内玄武岩特征,其具有的弧印记应为陆壳物质混染所致。LA-ICP-MS锆石U-Pb测试结果表明,流纹岩成岩年龄为(728±10)Ma(n=4,MSWD=0.14)。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张岩沟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地壳伸展机制下的大陆裂谷环境,预示着该地区新元古代洋盆的打开。这一新成果,对研究勉略带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以及探讨扬子地块北缘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大陆裂谷 RODINIA 张岩 勉略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张儿沟新元古代变安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LA-ICP-MS U-Pb年龄--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的记录 被引量:25
3
作者 徐通 裴先治 +4 位作者 刘成军 陈有炘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450,共17页
本文报道了新获得的南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张儿沟新元古代变安山岩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研究成果,并讨论了秦岭板块和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历程。张儿沟变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840±5.4 Ma(MSWD=0.... 本文报道了新获得的南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张儿沟新元古代变安山岩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和微量元素研究成果,并讨论了秦岭板块和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历程。张儿沟变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840±5.4 Ma(MSWD=0.44,n=20)和847±5.7Ma(MSWD=0.45,n=19)。张儿沟变安山岩属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具富硅(Si_2O=58.42%~63.57%)、富钠(Na_2O/K_2O=2.02~14.94)、富铝(Al_2O_3=16.80%~17.64%)和低镁(Mg O=1.87%~2.11%)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强烈富集Sr(541.42×10^(-6)~674.80×10^(-6)),亏损重稀土元素Y(9.25×10^(-6)~10.11×10^(-6))和Yb(1.10×10^(-6)~1.16×10^(-6)),具有较高的Sr/Y值(56.22~67.17),表现出弱的正铕异常(δEu=1.02~1.07),符合Adakite(高锶低钇中酸性岩,亦译埃达克岩)特征,为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熔融源区残留相可能为含10%~25%石榴子石角闪岩。张儿沟变安山岩是新元古代勉略洋盆北向俯冲阶段的产物,为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在该地区的岩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变安山岩 张儿 勉略构造 南秦岭南缘 RODINIA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造山带东段中寒武世深沟组中-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瑞保 裴先治 +9 位作者 王兴 陈有炘 李佐臣 刘成军 王盟 裴磊 张玉 颜全治 彭思钟 胡晨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9-603,共15页
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磨沟地区出露一套变安山岩夹片理化变玄武岩组合,其原岩分别为亚碱性拉斑系列安山岩和玄武岩。研究表明,变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503.1±6.6Ma,形成于中寒武世。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为93.40×10^(-6)~135.39&#... 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磨沟地区出露一套变安山岩夹片理化变玄武岩组合,其原岩分别为亚碱性拉斑系列安山岩和玄武岩。研究表明,变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503.1±6.6Ma,形成于中寒武世。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为93.40×10^(-6)~135.39×10^(-6),(La/Yb)_N值为2.76~3.64,δEu为0.87~1.00,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不相容元素富集特征,没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与板内火山岩特征相似。安山岩稀土元素总量低于玄武岩,而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特征。岩石成因研究表明,玄武岩没有经历显著的地壳混染,为软流圈地幔石榴子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安山岩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构造环境判别表明,深沟组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表明祁连地块中部的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可能没有发育成熟的洋盆系统,随后在南祁连洋早古生代俯冲消减过程中以裂谷型岩石圈碎片的方式构造侵位于中祁连地块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造山 拉脊山构造 玄武岩 大陆裂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中堂沟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汪晓伟 裴先治 +7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徐通 杨杰 胡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1-377,共17页
通过对分布于勉略构造带中段三岔子西侧中堂沟地区的火山岩进行详实的野外地质剖面调查,发现其为一套绿片岩相浅变质火山岩,岩石组合以变安山岩为主,含有少量的变玄武岩和变英安岩,主体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3类岩石均具... 通过对分布于勉略构造带中段三岔子西侧中堂沟地区的火山岩进行详实的野外地质剖面调查,发现其为一套绿片岩相浅变质火山岩,岩石组合以变安山岩为主,含有少量的变玄武岩和变英安岩,主体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3类岩石均具有轻稀土富集型稀土配分曲线,并显示弱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方面,岩石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相对亏损P、Ti,不活动微量元素Zr、Hf、Tb、Y等既无明显的相对亏损也无显著的相对富集。在La-La/Nb、Nb-Nb/Th和La/Yb-Sc/Ni等环境判别图解中,变玄武岩和变安山岩样品点均落在岛弧火山岩范围内,并结合其岩石组合特征指示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活动陆缘)环境。其中变玄武岩和变安山岩岩浆起源于楔形地幔的部分熔融,且有陆壳物质的参与;变英安岩的形成则与壳源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构造 中堂岩片 钙碱性岩石 弧火山岩 构造环境 岩浆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成矿预测与预测评价——以东昆仑成矿带红旗沟—深水潭金矿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桥 陈建平 田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5-343,共9页
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中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控于破碎蚀变带。通过对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梳理以及金矿成矿过程的分析,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并计算找矿信息量... 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中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控于破碎蚀变带。通过对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梳理以及金矿成矿过程的分析,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并计算找矿信息量。在此基础上,从最优分级分析、精度分析和结果分析三方面进行信息量分级评价、预测区分级评价、数据精度评价、找矿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评价以及找矿靶区的定位精度评价、预测资源量估算和找矿概率评价等研究。研究共圈定4处找矿靶区,并估算全区金资源量约165 t。结果表明红旗沟—深水潭金矿的找矿潜力较大,后期应该重视已知矿体的深部及边部区域的重点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预测 预测评价 地质建模 信息量 红旗沟—深水潭 东昆仑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矿沟-多宝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德荣 朱朝利 +1 位作者 吕军 崔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2-146,共5页
三矿沟-多宝山铜钼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矿产地,分布有多宝山和铜山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争光大型岩浆热液金矿床、三矿沟小型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以及众多的铜金钼矿(化)点。根据近年来地质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用板块构造和岛弧... 三矿沟-多宝山铜钼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矿产地,分布有多宝山和铜山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争光大型岩浆热液金矿床、三矿沟小型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以及众多的铜金钼矿(化)点。根据近年来地质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用板块构造和岛弧成矿理论对该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含矿地质建造、成矿时代、岩浆成矿作用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划分出三个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三矿-多宝山成矿 构造演化 岩浆成矿作用 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裂缝成因及其对含气性影响——以渝东南地区阳春沟构造带五峰-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3期126-134,共9页
以渝东南地区阳春沟构造带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段页岩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地质解释剖面、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解释(FMI)、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宏观、微观综合研究手段,对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形成主要... 以渝东南地区阳春沟构造带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段页岩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地质解释剖面、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解释(FMI)、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宏观、微观综合研究手段,对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形成主要控制因素及其有效性对含气性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阳春沟构造带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发育剪切缝、层理缝、滑脱缝、解理缝、收缩缝等多种裂缝。裂缝产状受地层产状影响,页理缝和层间滑动缝呈现为中高角度—垂直裂缝,剪裂缝反而呈现为水平—低角度缝。多处呈现多期裂缝交错切割形成复杂缝网,并可见揉皱、微断层等现象。影响该构造带裂缝发育程度和分布形态的主控因素有构造地质作用、页岩矿物成分和力学性质、斑脱岩出现频次。构造地质作用是裂缝发育的外因,阳春沟构造带呈现为断展褶皱构造样式,受到多期构造作用的影响,剪切缝、网状缝、复杂缝网带及揉皱带等非常发育。页岩矿物成分和力学性质是裂缝发育的内因,控制解理缝、晶间缝和收缩缝等微观裂缝及层理缝的发育,阳春沟地区龙一段页岩泊松比较小,杨氏模量较大,脆性指数较高,有利于各类裂缝形成。页岩层内斑脱岩出现越频繁、越靠近五峰组与临湘组之间的主滑脱面,滑脱现象越明显,相应的层间滑脱缝越发育。虽然阳春沟构造带天然裂缝非常发育,但是该地区保存条件并未遭受严重破坏,仍具备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钻探揭示龙一段页岩总含气量与邻区相当,气测全烃优于邻区,游离气占比也高于邻区,说明本地构造裂缝的形成扩展了页岩气中游离气的储集空间,有利于页岩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裂缝 五峰—龙马溪组 渝东南地区 阳春构造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蒲阵沟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9
作者 吴煜 豆贯铭 +3 位作者 许保国 岳涛 王建统 李新萍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3,共13页
豫西崤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蒲阵沟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是蒲阵沟岩体西缘发现的首个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稀散元素铟金属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规模有望达到中型。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 豫西崤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蒲阵沟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是蒲阵沟岩体西缘发现的首个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稀散元素铟金属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规模有望达到中型。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解释的准确性。本文以豫西蒲阵沟铅锌多金属矿为例,在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勘查手段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东秦岭成矿带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伴生铟、铊、镉等稀散元素)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并总结了勘查工作流程,以期为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提供参考和依据。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是以铅、锌、银为主的元素组合异常,伴生有金、钨、砷、钼等元素异常;地球物理特征以弱极化、低-中电阻率为主的激电异常特征。勘查工作流程及方法选择具体如下:首先,综合研究区域1∶200,000、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各类异常,筛选重点找矿靶区。其次,选择土壤化探扫面+激电中梯剖面扫面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组合,对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查证,逐步缩小重点靶区的范围;再次,选择岩石化探剖面+槽探的地质-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组合,基本查明土壤异常产生的原因以及地表断裂构造蚀变带的含矿性;最后,利用大功率时间域激电测深+钻探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方法组合,查明并验证矿体深部的延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 物化探异常 找矿模型 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 蒲阵 崤山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油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油成藏的控制——以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美艳 张日供 +1 位作者 刘文辉 李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7754-7759,共6页
通过油藏解剖和其成藏条件的空间配置关系,在总结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油层油运聚成藏机制及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运移输导通道及其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得到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油层的油运移输导通道主要包括①燕山期断裂... 通过油藏解剖和其成藏条件的空间配置关系,在总结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油层油运聚成藏机制及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运移输导通道及其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得到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油层的油运移输导通道主要包括①燕山期断裂是胜北洼陷煤系烃源岩生成的油向上覆西山窑组和三间房组地层垂向运移的输导通道;②砂体配合断裂是胜北凹陷水西沟群中的油向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中侧向运移的输导通道。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油层的油运移输导通道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燕山期断裂的发育程度控制着胜北洼陷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生成的油向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中油的供给量;②七泉湖构造带水西沟群砂体的展布特征控制着油的聚集区域,被水西沟群砂体配合断裂形成的输导通道连接的高断块圈闭的构造高部位是油聚集的主要区域。综上所述研究可以得到断裂配合砂体连接的断块型圈闭附近应为七泉湖构造带油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泉湖构造 水西 输导通道 断裂 砂体 垂向运移 侧向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勉略构造带新元古代洋盆俯冲作用:来自略阳地区纸房沟岩片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通 张晓团 +2 位作者 焦建刚 张红强 贾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07-3624,共18页
纸房沟岩片位于勉略构造带略阳地区。通过细致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将纸房沟岩片内的火山岩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Ⅰ类)和钙碱性火山岩系列(Ⅱ类)。Ⅰ类火山岩稀土配分曲线左倾,富Na贫P,整体具有N-MORB特点,形成于洋脊构造环境。相比... 纸房沟岩片位于勉略构造带略阳地区。通过细致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将纸房沟岩片内的火山岩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Ⅰ类)和钙碱性火山岩系列(Ⅱ类)。Ⅰ类火山岩稀土配分曲线左倾,富Na贫P,整体具有N-MORB特点,形成于洋脊构造环境。相比Ⅰ类火山岩,Ⅱ类火山岩具有更高的SiO2(49.02%~61.86%)和K2O(0.32%~1.55%)含量,相对亏损Nb、Ta、P和Ti,形成于陆缘弧构造环境。Ⅱ类火山岩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εHf(t)值主体为负值,介于-8.01^+0.77,表明其主要为古老地壳物质熔融成因。Ⅱ类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854±3Ma(MSWD=0.12,n=30)、844±4Ma(MSWD=0.03,n=15),表明纸房沟岩片火山岩结晶时代为新元古代早中期。综合前人成果认为,纸房沟岩片火山岩为新元古代勉略洋盆俯冲的产物,俯冲作用一直持续到800Ma左右,该俯冲过程很可能是对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构造 纸房岩片 火山岩 新元古代 南秦岭南缘 RODINIA超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带下沟组沉积特征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闻亭 龙礼文 +3 位作者 肖文华 魏浩元 李铁锋 董震宇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下白垩统下沟组沟零段(K1g0)、沟一段(K1g1)为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带的主力产层,为明确其沉积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物源分析、沉积微相展布研究,阐述了储层特... 下白垩统下沟组沟零段(K1g0)、沟一段(K1g1)为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带的主力产层,为明确其沉积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物源分析、沉积微相展布研究,阐述了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基于储层综合评价划分了储层类型,并运用深度学习非线性反演技术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结果表明:酒泉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带下沟组K1g0—K1g1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4)和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SC1—SSC8);窟窿山构造带下沟组K1g0—K1g1以退积型扇三角洲为主,发育西部、南部、东部3个物源,扇三角洲在K1g0和K1g1中下部均发育程度高,展布范围广;裂缝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与次生孔隙共同构成主要的储集空间,可划分为孔隙型储层、孔隙-裂缝型储层和致密型储层。利用深度学习非线性反演技术预测有利储层面积14.7 km2。该研究成果可为窟窿山构造带下白垩统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沉积相 储层预测 下白垩统 窟窿山构造 酒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盆地长沙岭构造带下沟组一段油藏圈闭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军 严宝年 +4 位作者 杜文博 周晓峰 周在华 李铁锋 谢菁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9-386,共8页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成像等手段,在剖析砂岩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溶蚀流体来源等基础上,开展圈闭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酒泉盆地长沙岭构造带白垩系下沟组一段砂岩油藏圈闭为成岩圈闭,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成像等手段,在剖析砂岩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溶蚀流体来源等基础上,开展圈闭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酒泉盆地长沙岭构造带白垩系下沟组一段砂岩油藏圈闭为成岩圈闭,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遮挡层为成岩早期方解石胶结致密砂岩;携带蒙皂石微粒的大气淡水通过断层下渗,溶蚀致密砂岩方解石胶结物和长石颗粒,产生次生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形成富黏土矿物储集层,远离断层而未接触到大气淡水的致密砂岩则成为遮挡层;圈闭呈长条状沿断层走向展布,具“大砂体、小圈闭”的特征;研究区下沟组一段砂岩油藏应优先勘探断层控制的成岩圈闭,且井位应部署在靠近断层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长沙岭构造 白垩系 圈闭特征 形成机理 次生孔隙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纪马家沟期边界断层的新认识及其对成钾凹陷的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桂宝玲 张永生 +6 位作者 邢恩袁 彭渊 陈天宇 毛亚辉 张文君 赵海彤 蒋苏扬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90,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具备良好的成钾潜力,然而,当前仅勘探到薄钾石盐矿层和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大规模钾盐矿尚未发现。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震剖面的构造特征,认为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西部马五6亚段沉积期存在活动...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具备良好的成钾潜力,然而,当前仅勘探到薄钾石盐矿层和厚层钾石盐矿化段,大规模钾盐矿尚未发现。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震剖面的构造特征,认为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西部马五6亚段沉积期存在活动边界正断层。在该断层作用下,形成东断西超的活动同沉积凹陷,富钾卤水大量汇聚于此。在持续干旱的强蒸发环境下,卤水持续浓缩,成钾窗口出现,钾石盐大规模析出,进而形成整装海相优质固体钾石盐矿床。侏罗纪末期,挤压应力导致成钾凹陷抬升,形成古凹今隆的格局,钾盐层抬升至较浅部位,有利于水溶法经济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晋西挠褶 奥陶系马家 海相钾盐 构造成钾 古凹今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红土沟─川刺沟金矿与韧性剪切带的成矿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鸿梅 童海奎 +3 位作者 刘沣 任文恺 许国武 王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1-586,共6页
通过对北祁连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及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和成矿关系等研究,发现该区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韧性、韧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控制了金矿的产出。韧脆性剪切带构成了该矿床的富矿和储矿构造,为矿液的迁移、富集提供了较... 通过对北祁连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及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和成矿关系等研究,发现该区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韧性、韧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控制了金矿的产出。韧脆性剪切带构成了该矿床的富矿和储矿构造,为矿液的迁移、富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是深部流体的通道。位于中、下地壳中的超临界流体能够以硫络合物形式溶解大量金和其他成矿元素,这种含金的超临界成矿流体沿韧性剪切带向浅部迁移。流体中金的溶解度迅速降低,导致金大量沉淀而形成金矿。北祁连地区的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床产于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中,是该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阶段性产物。红土沟川刺沟金矿是一种典型的造山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其主要的矿石类型为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川刺 金矿 韧性剪切 构造蚀变岩 古生代造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青鹏 杨占龙 +2 位作者 姚军 袁成 张晶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研究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开展了轻、重矿物物源分析、构造建模、烃源岩评价等研究。结果表明:①西山窑组二段沉积前北部山前带水西沟群受南物源体系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各类成因砂体发育;②吐哈盆... 为研究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开展了轻、重矿物物源分析、构造建模、烃源岩评价等研究。结果表明:①西山窑组二段沉积前北部山前带水西沟群受南物源体系控制,辫状河三角洲各类成因砂体发育;②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可划分为冲断带、背斜带和斜坡带,其中冲断带可进一步划分为上盘冲断叠加体和下盘掩伏带,逆冲断裂带下盘掩伏背斜构造发育,且成排成带分布,山前带经历了3期滑脱两期冲断的构造演化过程;③山前带伊尔希土组、桃东沟群、三工河组烃源岩系均具备生烃条件,推测掩伏带下背斜、断背斜等构造圈闭烃源条件具备。综合评价认为山前带掩伏背斜构造群是吐哈盆地山前带下步油气勘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山前 水西 物源 构造模型 生烃条件 勘探方向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乌恰沟片麻状花岗质侵入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越 陈隽璐 +1 位作者 白建科 唐卓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27-139,共13页
新疆富蕴县境内的乌恰沟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沿构造线展布的片麻状细粒花岗岩脉出露在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围岩均为苏普特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运用LA-ICP-MS方法对乌恰沟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细粒花岗岩脉进行锆石U-Pb测... 新疆富蕴县境内的乌恰沟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沿构造线展布的片麻状细粒花岗岩脉出露在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围岩均为苏普特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运用LA-ICP-MS方法对乌恰沟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细粒花岗岩脉进行锆石U-Pb测年分析。测年结果显示,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的生成年龄为(393.5±4.5)Ma,即形成于早泥盆世,与区域地质背景对比来看,该岩体为碰撞造山阶段所形成;片麻状细粒花岗岩脉的侵入时代为(293.5±6)Ma,表示该区的构造热事件时限。构造变形特征显示片麻状花岗质侵入体与该区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密切相关,据此推测出该地区地层变质变形时代,以及该区左行韧性剪切作用的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造山南缘 锆石U-PB定年 片麻状花岗质侵入体 构造演化 乌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汉阴金矿田长沟金矿陆内造山期构造-蚀变岩相填图与找矿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兴科 韩珂 +3 位作者 何虎军 张伟胜 魏丽 贾凤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15-1725,共11页
大比例尺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技术是矿田构造物理化学研究和整装勘查区综合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南秦岭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调研和大比例尺矿田构造填图示范,认为在矿田尺度实施1∶25000构造-岩相填编图、在矿区尺... 大比例尺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技术是矿田构造物理化学研究和整装勘查区综合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南秦岭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调研和大比例尺矿田构造填图示范,认为在矿田尺度实施1∶25000构造-岩相填编图、在矿区尺度实施1∶10000或1∶5000构造-蚀变岩相填编图是可行有效的。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近十年来经过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和专题研究,找矿预测进展较大。其中,长沟金矿是近年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找矿和整装勘查区综合研究新发现的、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长沟金矿床位于脆-韧性剪切带DSZ3(RF5)内。含矿岩性主要是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糜棱岩化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母石英片岩和含石榴子石绢云母石英片岩。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蚀变主要有黑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当黑云母变斑晶发育、石英脉密集发育,伴有黄铁矿化,且离构造破碎带80~150 m时,金矿化品位较高。成矿流体主要属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CO2体系,成矿压力为41.03~98.04 MPa,成矿深度为1.52~3.63 km。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脉和花岗细晶岩锆石LA-ICP-MS年龄为180.2±3.6~176.0±1.9 Ma。长沟矿区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岩金矿石中黑云母40Ar-39Ar年龄为178.44±0.81 Ma,反等时线年龄为178.20±0.76 Ma。明确了该矿区蚀变岩成岩和金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成矿时代属于燕山期陆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化学 构造-蚀变岩相 脆-韧性剪切 大比例尺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 汉阴县长金矿床 陆内造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老沟-二根河成矿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献忠 王晓勇 石书校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23-132,共10页
老沟-二根河成矿带是大兴安岭北部重要的金成矿带,位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东南缘。近年来发现了砂宝斯、老沟、砂宝斯林场、三十二站、二根河等金矿床和一些金矿点,矿床(点)严格受NEE向漠河推覆构造带控制,矿体常赋存于其次级张扭性... 老沟-二根河成矿带是大兴安岭北部重要的金成矿带,位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东南缘。近年来发现了砂宝斯、老沟、砂宝斯林场、三十二站、二根河等金矿床和一些金矿点,矿床(点)严格受NEE向漠河推覆构造带控制,矿体常赋存于其次级张扭性断裂构造带中。矿石中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含量≤3%),为少硫化物矿石。矿石中黄铁矿等的δ34S值为-8.3‰~+7.8‰;成矿流体的δ18O值为5.6‰~18.7‰,δD值为-135‰~-89‰;铅同位素表现出造山带铅同位素特征。流体包裹体类型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和纯CO2包裹体3种。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H2O、CH4和N2,总体上属CO2-H2O-N2±CH4±H2±CO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平均为5.0%~7.0%,密度平均为0.75~ 0.86g/cm3,属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均一温度为225.9~295.2℃,属中温热液矿床;成矿压力平均为65~82MPa,成矿深度平均为6.0~7.0km。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类似,应属造山型,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陆-陆碰撞造山环境,并以CMF模式解释了其形成机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金矿床 成因类型 构造背景 找矿方向 -二根河成矿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木里杨房沟闪长岩体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强 刘虹强 +1 位作者 朱华 沈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8-57,共10页
四川木里地区杨房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体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南段以东,其锆石U-Pb年龄值为210±1Ma,表明其成岩年龄为晚三叠世。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向右缓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Eu负异常明显,表... 四川木里地区杨房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体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南段以东,其锆石U-Pb年龄值为210±1Ma,表明其成岩年龄为晚三叠世。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向右缓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Eu负异常明显,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部分斜长石经历了结晶分离过程。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木里杨房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形成于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闭合的火山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 锆石U-PB定年 构造背景 木里 杨房 闪长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