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萘(苯)双十四烷基双磺酸钠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袁锐 李在均 +1 位作者 殷福珊 方银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1-855,共5页
Two Gemini-type surfactants ditetradecylnaphthalene(benzene) disulfonate(DTNDS and DTBD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n the laboratory.In a closed reactor,α-Olefin sulfonic acid and naphthalene(benzene) were... Two Gemini-type surfactants ditetradecylnaphthalene(benzene) disulfonate(DTNDS and DTBD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n the laboratory.In a closed reactor,α-Olefin sulfonic acid and naphthalene(benzene) were added as a 2∶1 molar ratio,then,the mixtures was heated to 150℃ rapidly under stirring well,and reacted for 5h remaining the above temperature to form ditetradecylnaphthalene(benzene) disulfonic acid without adding catalyst.The ditetradecylnaphthalene(benzene) disulfonic acid was neutralized to pH 8-9 by 30% sodium hydroxide and formed corresponding sodium sale.The conversions of naphthalene and benzene were 94.7 and 95.2%.DTNDS and DTBDS concentration were 94.6 and 94.36% in the product purified,respectively.Various surface properties of Gemini-type surfactants were examined in detail.It was found that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of DTNDS and DTBDS were 8.08×10-6 and 1.54×10-4mol.1-1,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d both DTMDS and DTBDS have very high surface active.Moreover,the synthesizing route of ditetradecyl-naphthalene(benzene)disulfonate,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 conversion,the optimization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products were discussed clos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双十四烷基双磺酸钠 十四烷基磺酸钠 GEMINI表面活性剂 合成 表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萘双十四烷基磺酸钠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在均 刘忠云 +1 位作者 殷福珊 方银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6-288,313,共4页
在“Berger法”基础上,提出合成甲基萘双十四烷基磺酸钠双子表面活性剂工艺路线———“一步法”,详细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将甲基萘和α-十四烯烃磺酸按摩尔比为1∶2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迅速升至150℃并... 在“Berger法”基础上,提出合成甲基萘双十四烷基磺酸钠双子表面活性剂工艺路线———“一步法”,详细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将甲基萘和α-十四烯烃磺酸按摩尔比为1∶2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迅速升至150℃并保温4 h得甲基萘双十四烷基磺酸钠,经分析产品中双子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达82%。此外,还研究了甲基萘双十四烷基磺酸钠的表面化学性能,它的cmc与pC20值分别是2.0×10-5mol/L和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表面活性剂 甲基十四烷基磺酸钠 合成 表面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烯基磺酸钠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钠复配体系的耐盐能力及界面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晓臣 牛金平 +2 位作者 李秋小 张红梅 李奠础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8-171,186,共5页
采用Klett光电比色计考察了C14-16 α-烯基磺酸钠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C14-16AOS/Dowfax8390)复配体系的耐盐(NaCl)能力,并考察了NaCl质量浓度对C14-16AOS/Dowfax8390复配体系与癸烷间的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owfax8390质量... 采用Klett光电比色计考察了C14-16 α-烯基磺酸钠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C14-16AOS/Dowfax8390)复配体系的耐盐(NaCl)能力,并考察了NaCl质量浓度对C14-16AOS/Dowfax8390复配体系与癸烷间的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owfax8390质量浓度的增加,复配体系的耐盐能力增加;C14-16AOS与癸烷间的动态界面张力迅速达到平衡。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Dowfax8390与癸烷间的动态界面张力达到平衡的时间明显缩短。组成为m(C14-16 AOS)∶m(Dowfax8390)=5∶5的复配体系与癸烷之间的界面张力比组成为8∶2的高,但低于单一的Dowfax8390与癸烷之间的界面张力,而与单一的C14-16AOS与癸烷之间的界面张力相近。复配体系与癸烷间的界面张力随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NaCl质量浓度相同条件下,复配体系中Dowfax8390含量的增加导致复配体系与癸烷间的界面张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基磺酸钠 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耐盐性能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正丁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的合成 被引量:4
4
作者 邹祥龙 吕永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6-1310,共5页
以十二醇、马来酸酐、正丁醇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通过单酯化、双酯化和磺化反应合成了十二烷基正丁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对单酯化、双酯化和磺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考察。十二醇与马来酸酐的... 以十二醇、马来酸酐、正丁醇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通过单酯化、双酯化和磺化反应合成了十二烷基正丁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对单酯化、双酯化和磺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考察。十二醇与马来酸酐的单酯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马来酸酐):n(十二醇)=1.0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80 min;十二烷基马来酸单酯与正丁醇双酯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正丁醇):n(十二烷基马来酸单酯)=1.5,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基于总反应物的质量)为0.50%,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90 min;十二烷基正丁基马来酸混合双酯与亚硫酸氢钠磺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亚硫酸氨钠):n(十二烷基正丁基马米酸混合双酯)=1.25,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95℃。在此优化反应条件下,十二烷基正丁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的总收率为8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醇 马来酸酐 正丁醇 亚硫酸氢钠 十二烷基正丁基琥珀酸混合磺酸钠 酯化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二磺酸钠转化产物催化合成双酚S及精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天永 杨玉秋 +4 位作者 李彬 王智超 张国玲 陈松 安静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0-556,共7页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2,6-萘二磺酸钠转化为2,6-萘二磺酸并用于双酚S(BPS)合成,研究了转化时间、温度、树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较优的转化条件为:将2,6-萘二磺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用量为理论值37倍的001×7型强酸性聚苯乙烯...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2,6-萘二磺酸钠转化为2,6-萘二磺酸并用于双酚S(BPS)合成,研究了转化时间、温度、树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较优的转化条件为:将2,6-萘二磺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用量为理论值37倍的001×7型强酸性聚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常温转化24 h,用转化产物催化合成的BPS粗品收率为93.5%,BPS质量分数为92.3%。采用水-吸附剂体系进行精制,不添加有机试剂,BPS产品质量分数高,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较优的精制条件为:7 g BPS粗品加热溶于300 g去离子水后,加入0.5 g海泡石、0.2 g活性炭,回流搅拌1 h,过滤后潮品再加热溶于180 g去离子水中,加入0.3 g海泡石,回流搅拌1 h,得白色产品,BPS质量分数可达99.7%。精制水可循环套用且可提高BPS产品收率至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S 磺酸钠 阳离子交换树脂 精制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多利亚蓝B-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十二烷基磺酸钠 被引量:2
6
作者 江虹 曾凡海 陈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315,318,共4页
在pH7.3的BR缓冲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与维多利亚蓝B(VBB)以物质的量比2:1反应生成具有正吸收和负吸收的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为690nm,最大负吸收波长为615nm,线性范围分别为0.2~8.2mg... 在pH7.3的BR缓冲溶液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与维多利亚蓝B(VBB)以物质的量比2:1反应生成具有正吸收和负吸收的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为690nm,最大负吸收波长为615nm,线性范围分别为0.2~8.2mg·L叫(正吸收)和0.2~6.8mg·L-1(负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48×10^4L·mol-1·cm-1(正吸收)和2.14×10^4L·mol-1·cm-1(负吸收),采用双波长叠加测定,灵敏度可达5.60×10^4L·mol-1·cm-1,据此建立了测定SDS含量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方法。该法用于垃圾渗滤液中SDS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8.5%~101.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72—5)在0.8%~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分光光度法 十二烷基磺酸钠 维多利亚蓝B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乳化合成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志钢 喻希 +1 位作者 胡艾希 陈学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154,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可聚合乳化剂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Ⅰ)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Ⅱ)存在下,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对丙...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可聚合乳化剂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Ⅰ)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Ⅱ)存在下,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纳米乳液,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TEM和DSC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参与了与丙烯酸酯的共聚反应,所得聚合物乳胶膜的玻璃化温度为23.5℃;与传统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比,可聚合乳化剂可提高乳胶膜的耐水性;当m(Ⅰ)∶m(Ⅱ)=1∶2,乳化剂质量分数2%,聚合温度85℃,引发剂质量分数0.5%,聚合时间2 h时,所得乳液的固体分质量分数为32.70%,平均粒径72.3 nm,分布指数0.143,吸水率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乳化剂 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磺酸钠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磺酸钠 纳米乳液 丙烯酸酯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素俊 孙玉海 +2 位作者 冯茜 马天态 杨景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2-986,共5页
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注入水配制不同含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进行了界面活性对比;考察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烷基长度和联结基长... 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注入水配制不同含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进行了界面活性对比;考察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烷基长度和联结基长度、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和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与不同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三亚甲基-1,3-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明显优于TTAB;当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一定时,其溶液与临盘原油间存在最低界面张力;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在较低含量下将其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至10^(-3)mN/m数量级;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临盘原油,二亚甲基-1,2-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孤岛原油,并为下一步现场应用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表面活性剂 原油 三亚甲基-1 3-(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BS和SDS的复配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晶晶 吴文英 +1 位作者 魏文珑 常宏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1-575,共5页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Zeta电位法考察了系列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复配效果。结果表明,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和连接基越长,cmc越小,且疏水链长度对表面...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Zeta电位法考察了系列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复配效果。结果表明,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和连接基越长,cmc越小,且疏水链长度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较大;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SDS的表面活性,当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BS或SDS的摩尔比为3:7时,复配体系的cmc最小,且与SDS复配体系的性能优于与SDBS的复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DSDBS水溶液的表面特性
10
作者 王雨 郑晓宇 +2 位作者 张彦珂 蒋庆哲 吴运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9-313,共5页
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实验,结合冷冻刻蚀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DBS-x(x为双子表面活性剂桥联基团的碳原子数,x为2和6)水溶液的表面特性。30℃下DSDBS-2和DSDBS-6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3×... 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实验,结合冷冻刻蚀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DBS-x(x为双子表面活性剂桥联基团的碳原子数,x为2和6)水溶液的表面特性。30℃下DSDBS-2和DSDBS-6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3×10-5和2.5×10-5mol/L,与对应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相比,胶束结构致密。当DSDBS浓度大于4倍CMC后,其水溶液电导率值偏离线性关系,为其胶束由球状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变所致。DSDBS-6的桥联基团碳链较长,且可以向界面弯曲,NaCl对其饱和吸附量(ΓCMC)的影响比对DSDBS-2的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CMC) 球状胶束 棒状胶束 饱和吸附量(Γ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铝源对双模型介孔分子筛的物化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芳 靳海波 +1 位作者 罗时杰 孙继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75-277,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AlCl3和Al(NO3)3为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硅/铝比为20的AlCl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和Al(NO3)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H。程序升温脱附、低温N2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了所合成分子筛的物化性能,从而考察...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AlCl3和Al(NO3)3为铝源,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硅/铝比为20的AlCl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和Al(NO3)3/双模型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H。程序升温脱附、低温N2吸附-脱附等方法表征了所合成分子筛的物化性能,从而考察了铝源对分子筛的结构、酸性、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以萘与异丙醇的烷基化反应作为模型反应,初探了铝源对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介孔材料 铝源 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及在含油污泥原油回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科良 张宁生 +1 位作者 屈撑囤 周兴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1,共5页
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钠在低浓度时有正辛醇、正庚烷、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中相微乳液.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中相微乳液的最佳组成:m(自制表面活性剂)为0.253g,m(正辛醇)为0.411g,m(NaCl)为0.232g,蒸馏水(水相)5mL,正庚烷(油相)5mL.考... 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磺酸钠在低浓度时有正辛醇、正庚烷、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中相微乳液.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中相微乳液的最佳组成:m(自制表面活性剂)为0.253g,m(正辛醇)为0.411g,m(NaCl)为0.232g,蒸馏水(水相)5mL,正庚烷(油相)5mL.考察了中相微乳液制备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和温度对中相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脱油温度、脱油时间以及含油污泥处理量对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处理油泥质量的减小,脱油率都有一定的增加,最佳条件下含油污泥中原油脱除率可达98.9%,并探讨脱油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中相微乳液 含油污泥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基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喻希 姚志钢 +1 位作者 胡艾希 陈学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通过对烯丙基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烷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的测定,研究和对比了两系列不同烷烃碳原子数(n)的烷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性能,得到了同系列产物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n=8-16时,其中n=8,... 通过对烯丙基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烷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的测定,研究和对比了两系列不同烷烃碳原子数(n)的烷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性能,得到了同系列产物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n=8-16时,其中n=8,γcmc最低;n=16,cmc最低,分散力最强;n=14,乳化力最好;n=12,起泡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 烷基琥珀酸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