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萍浏醴起义的性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许海泉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78-81,共4页
-
文摘
一九○六年十二月初至二九○七年一月底,在萍乡、浏阳、醴陵三县交界地爆发了一次起义,波及到江西宜春、万载、义宁(今修水)和湖南平江,史称“萍浏醴起义”。关于这次起义的性质,有的认为,是“同盟会领导的”,“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这次起义仍然是一次旧式会党起义,不具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特性。
-
关键词
萍浏醴起义
江西宜春
革命党人
龚春
湖南平江
权道涵
留日学生
刘道一
修水
义宁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萍浏醴起义在湖北的巨大反响
- 2
-
-
作者
陈辉
沈继成
-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8-54,共7页
-
文摘
一九○六年十二月四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在湘赣边爆发了在同盟会影响下的以农民和矿工为主体、以会党为中心的萍浏醴反清起义。这次起义震动了全国,而震波对湖北的冲击所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它一方面给湖北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舞,推动了革命团体日知会亟谋响应,虽事功未济,而党人之壮志弥坚;另一方面,则引起了清湖厂总督张之洞的极度惊恐,先后派湖北新军约一个混成协的兵力,充当各省围剿部队的主力,对起义进行了血腥镇压。萍浏醴义师所焕发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巨大潜力,不仅推动了同盟会总部积极在南疆省份多次发动起义,更直接促进了东京同盟会员组建共进会和共进会鄂省总部的设立及文学社的组建,加强湖北的经营,从而加快了武昌首义的准备工作。
-
关键词
湖北革命党人
湖北新军
萍浏醴起义
革命团体
同盟会
武昌首义
共进会
科学补习所
革命分子
革命运动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萍浏醴起义的性质及其影响
- 3
-
-
作者
余明侠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3-89,共7页
-
文摘
一九○六年十二月三日,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地区爆发了一次由同盟会会员策动的大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尽管起义群众仍以旧式会党为基础,可是它已迥然不同于单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会党起义,而是赋予了新的内容与任务,完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次武装斗争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起义性质的辨析关于萍浏醴起义的性质问题。
-
关键词
同盟会
孙中山
会党
武昌起义
武装斗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
萍浏醴起义
辛亥革命
革命党人
洪江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安源矿工参加萍浏醴起义史料考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代鲁
-
出处
《江汉论坛》
1962年第7期38-40,共3页
-
文摘
1906年冬的萍浏醴起义,安源旷工有六千余人参加,成为起义的主力,这是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但根据这一说法分析这次起义的性质时,不无困难。如果确有这么多的近代产业工人在那时参加了武装起义,那么,这对后来几十年间我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对安源煤矿本身工运的发展,不会不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工运史料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因此,考证这件史实,对研究这次起义的性质、我国工运早期的特点以及会党与工人的关系等问题。
-
关键词
起义者
煤矿工人
安源
洪江会
史料来源
工人运动
萍浏醴起义
产业工人
会党
武装起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史学信息
- 5
-
-
作者
沈华
-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19-119,共1页
-
文摘
纪念萍浏醴起义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九八六年十一月中旬在江西萍乡举行。与会代表围绕萍浏醴起义的性质这—基本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关于萍浏体起义的性质,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持这一观点的论者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同盟会的领导作用:(1)起义的计划决定于长沙永陆洲会议。而会议的召集人是同盟会派回湖南“鼓吹革命主义”的刘道一、蔡绍南;(2)会议通过的起义策略出自同盟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黄兴;(3)同盟会总部获悉起义消息,立即策划应援;(4)龚春台以“中华国民军南军先锋队都督”名义发布的檄文,从措词到含义皆脱胎于同盟会纲领的宗旨;(5)经过同盟会的领导和改造的洪江会实际上已经成为同盟会的一个外围组织。因此。
-
关键词
同盟会
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
学术讨论会
基本问题
国民军
革命主义
领导作用
方面论
性质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