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初生休眠类型林木种子适宜萌发温度及其对热休眠诱导的响应
1
作者 王喆 李明月 +1 位作者 朱美如 张鹏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9,共11页
为研究不同初生休眠类型林木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及其对热休眠诱导的响应,以3种初生休眠类型(非休眠、物理休眠和生理休眠)的9个树种解除休眠后的种子为材料,分别在5、10、15、20、25、30、35℃的恒温下进行萌发试验,根据萌发表现确定不... 为研究不同初生休眠类型林木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及其对热休眠诱导的响应,以3种初生休眠类型(非休眠、物理休眠和生理休眠)的9个树种解除休眠后的种子为材料,分别在5、10、15、20、25、30、35℃的恒温下进行萌发试验,根据萌发表现确定不同树种的适宜萌发温度;在此基础上,在25、30、35℃下对种子进行高温培养并转移至适宜萌发温度进行14 d萌发试验,根据种子萌发表现比较不同初生休眠类型种子对热休眠诱导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初生休眠类型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表现出一定差异,非休眠种子(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黑松(Pinus thunbergii))的适宜萌发温度为10~25℃,物理休眠种子(山皂荚(Gleditsia japoni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的适宜萌发温度为10~35℃,生理休眠种子(油松(Pinus tabuliformis)、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的适宜萌发温度为5~30℃;高温抑制大部分种子萌发,仅生理休眠的秋子梨种子在高温下进入热休眠(休眠率80%~86%),而生理休眠的其他(油松和花曲柳)种子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46%~69%),非休眠种子表现出更高的死亡率(56%~100%),物理休眠种子表现为低死亡率(24%~64%),物理休眠种子在25~35℃高温下种子萌发率为36%~76%。非休眠和物理休眠种子在高温下萌发未进入热休眠,生理休眠种子在高温下是否进入热休眠、热休眠状态表现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初生休眠 休眠类型 萌发温度 热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萌发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田宏 刘洋 +2 位作者 张鹤山 蔡化 王凤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8,共6页
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h时达最大值0.1363g/h,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为种子原重量的83.66%。在不同温... 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h时达最大值0.1363g/h,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为种子原重量的83.66%。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扁穗雀麦种子在25~30℃恒温条件下萌发相对较好,发芽率达97%,发芽指数较高。25℃萌发条件下活力指数最大,为679.41,其次为30℃。胚根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胚芽为25℃。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扁穗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当温度降低到10℃或升高到40℃时,种子发芽受阻,发芽率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雀麦 种子吸水特性 萌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雀麦(Bromus rigidus Roth)种子萌发吸水特性和萌发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田宏 刘洋 +2 位作者 张鹤山 蔡化 王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4,29,共4页
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 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雀麦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发芽率达97.5%。发芽指数以25℃下最高,为90.08,其次为20℃,为89.32,两者差异不显著。从活力指数看,20℃恒温条件下的活力指数最高,达1 656.89,与其它各温度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硬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当温度升高到35℃时硬雀麦种子发芽明显受阻,但可耐5℃的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雀麦 吸水特性 萌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罂粟种子萌发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甄占萱 李云祥 +1 位作者 那淑芝 薛秋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3,43,共3页
利用电热恒温培养箱,参考种子萌发试验法,研究不同温度对野罂粟种子萌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发育起点温度为2.8℃;,最适温域12~18℃;高温上限32℃;萌发有效积温为30.6℃。同时改进完善了种子发育起点温度和萌发有效积温的试... 利用电热恒温培养箱,参考种子萌发试验法,研究不同温度对野罂粟种子萌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发育起点温度为2.8℃;,最适温域12~18℃;高温上限32℃;萌发有效积温为30.6℃。同时改进完善了种子发育起点温度和萌发有效积温的试验设计和算求方法。为野罂粟的适期播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罂粟 萌发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 电热恒温培养箱 有效积温 种子萌发 试验设计 科学依据 适期播种 试验法 萌发 适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团铁线莲种子吸水特性及萌发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红 韦庆翠 +1 位作者 刘行 李成忠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101,共4页
以棉团铁线莲种子为材料,测定了棉团铁线莲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理吸水曲线,并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35,40℃)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及种胚生长势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吸水呈快速吸水-缓慢吸水-... 以棉团铁线莲种子为材料,测定了棉团铁线莲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理吸水曲线,并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35,40℃)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及种胚生长势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吸水呈快速吸水-缓慢吸水-饱和的趋势,棉团铁线莲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为种子原重量的84.37%。25℃是棉团铁线莲种子萌发最适温度,发芽率高达77.78%、种子活力指数高达206.92,胚根和胚芽生长速度快而均衡,分别为4.65cm和4.5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团铁线莲 种子吸水特性 萌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皮楠等珍稀树种种子萌发温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勤生 曾建国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4期59-61,共3页
研究了虎皮楠等10个珍稀树种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结果发现,10个树种种子的萌发温度差异较大。其中适于在较低温度(15~20℃)下萌发的种子有尖萼厚皮香、香港四照花、金叶含笑和八月桂;适于在较高温度(25~30℃)下萌发的种子有香... 研究了虎皮楠等10个珍稀树种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结果发现,10个树种种子的萌发温度差异较大。其中适于在较低温度(15~20℃)下萌发的种子有尖萼厚皮香、香港四照花、金叶含笑和八月桂;适于在较高温度(25~30℃)下萌发的种子有香花崖豆藤、虎皮楠和东京白克木;对发芽温度要求较宽的树种有伯乐树、椤木石楠和蓝果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树种 种子 萌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罂粟种子萌发温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常瑛 李彦荣 +1 位作者 魏玉杰 臧广鹏 《种子科技》 2010年第8期27-28,共2页
野罂粟(PapavernaudicauleL.)系罂粟科罂粟属植物,药用全草,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野罂粟全草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其中野罂粟碱是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闭。鉴于野罂粟仅仅靠野外采集远远满足不了用药市场的需要,因此将... 野罂粟(PapavernaudicauleL.)系罂粟科罂粟属植物,药用全草,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野罂粟全草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其中野罂粟碱是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闭。鉴于野罂粟仅仅靠野外采集远远满足不了用药市场的需要,因此将野罂粟由野生变家种是解决野罂粟药源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不同温度对野罂粟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探讨了罂粟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确定野罂粟最佳播种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罂粟碱 萌发温度 种子发芽 活性成分 野生变家种 最佳播种期 止咳平喘 生物碱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种子萌发温度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春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44-46,59,共4页
为了解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情况,掌握温度处理对破除其休眠状态的影响,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以暴马丁香、柠条锦鸡儿、俄罗斯大果沙棘和中国沙棘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浸种温度(0℃、40℃、50℃),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发芽数、... 为了解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情况,掌握温度处理对破除其休眠状态的影响,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以暴马丁香、柠条锦鸡儿、俄罗斯大果沙棘和中国沙棘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浸种温度(0℃、40℃、50℃),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发芽数、胚根、胚芽生长量。通过计算种子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初始发芽天数),得出结果:40℃、50℃浸种条件对暴马丁香和中国沙棘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其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柠条锦鸡儿只在0℃时萌发;温水对俄罗斯大果沙棘种子起促进作用。通过结果分析发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水浸催芽播种时,暴马丁香、柠条锦鸡儿和中国沙棘浸种温度不宜过高,俄罗斯大果沙棘种子用50℃温水浸种可促进种子萌发并提前其初始发芽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种子 萌发温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水曲柳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鹏 孙红阳 +1 位作者 沈海龙 张红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7,共3页
以经过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种子为材料,在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探讨温度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温度下萌发相比,较高温度(25℃)下萌发时,种胚中GA... 以经过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种子为材料,在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探讨温度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温度下萌发相比,较高温度(25℃)下萌发时,种胚中GA3和ZT含量降低,种胚和胚乳中ABA含量升高,种胚中GA3/ABA、IAA/ABA、ZT/ABA的比值降低。内源激素向利于种子休眠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种子中脂肪酶和β-淀粉酶活性受抑制,脂肪和淀粉的分解缓慢,可溶性蛋白和糖的进一步代谢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 萌发温度 物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浸种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鹏 何梦雅 +1 位作者 张宇 王晓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3,138,共5页
以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及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温度对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30℃恒温和30℃/20℃变温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15℃恒温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中国沙棘... 以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及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温度对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30℃恒温和30℃/20℃变温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15℃恒温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中国沙棘种子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比大果沙棘种子萌发能力更强;沙棘种子较容易萌发,3%-9%浓度的过氧化氢、40℃-60℃热水浸种处理对提高沙棘种子萌发能力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萌发温度 浸种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及温度阈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霞 王彦荣 胡小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8-992,共5页
以采集于甘肃省和青海省等地的8份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质为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在5、10、15、20、25、30、35和40℃8个恒温条件下,研究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和温度阈值。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垂穗披碱草种子在5~35℃条件下可萌发,... 以采集于甘肃省和青海省等地的8份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质为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在5、10、15、20、25、30、35和40℃8个恒温条件下,研究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和温度阈值。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垂穗披碱草种子在5~35℃条件下可萌发,在40℃不萌发;以20、25和30℃发芽最快,发芽率在3 d内可达最大值,根据种子萌发温度模型计算得出,供试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Tb)、最适温度(To)和最高温度(Tc)的平均值分别为4、24和38℃,种质间无显著差异(P〉0.05)。建议垂穗披碱草种子的适宜检验温度为20、25和30℃恒温,初次和末次的适宜统计时间分别为第3天和第11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垂穗披碱草 萌发温度 温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射干种子萌发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秦民坚 李贵英 +2 位作者 山口茂治 田中俊弘 徐国钧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对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种子萌发中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射干种子的萌发温度为 5~ 30℃ ,恒温条件下的萌发率不高 ,且持续时间较长。低温或高温向 1 5~ 2 5℃变温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1 5~ 2 5℃向低温... 对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种子萌发中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射干种子的萌发温度为 5~ 30℃ ,恒温条件下的萌发率不高 ,且持续时间较长。低温或高温向 1 5~ 2 5℃变温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1 5~ 2 5℃向低温或高温变温萌发率下降。1 5~ 2 5℃之间的变温萌发率变化不大。昼夜温度周期 30℃ (昼 8h) / 1 5℃ (夜 1 6h)及 35℃ (昼 8h) / 2 0℃(夜 1 6h)组萌发率都达到 64%。周期变温组 2 0℃ ( 5d) / 35℃ ( 1 0 d)、2 0℃ ( 5d) / 1 0℃ ( 1 0 d)、2 0℃ ( 5d) / 35℃ ( 1 0 d) / 2 0℃ ( 5d) / 1 0℃ ( 1 0 d)的萌发率分别为 54.5%、2 0 %、35.5%。 5℃和35℃处理种子 40 d内 ,随处理时间增加 ,萌发速度和萌发率相应增加。 - 5℃贮藏 1年的陈种子在恒温条件下 ,萌发率比新种子有所提高 ,但其变温组的萌发率低于新鲜种子变温组。表明随贮藏时间增加 ,射干的种子活力有所下降 ,但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 萌发温度 种子萌发 中药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光照和水分胁迫对塔拉(Caesalpinia spinose Kuntze)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包松莲 李志国 +1 位作者 张建云 郑书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84-2288,共5页
采用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光照和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塔拉(Caesalpinia spinose Kuntze)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5~30℃为塔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萌发率在90%以上,平均发芽速率在7 d以内,但最适宜的发芽温度... 采用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光照和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塔拉(Caesalpinia spinose Kuntze)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5~30℃为塔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萌发率在90%以上,平均发芽速率在7 d以内,但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平均发芽速率仅需2.77 d,5 d内即可萌发完全,发芽率达99%,发芽整齐。低温条件下,塔拉种子萌发较为困难,在5℃低温1个月内发芽率仅为32.50%,转移到25℃恒温箱后,5 d后发芽率达到90.83%。高温30℃以上也不适宜种子萌发,萌发率下降,胚根发黄,很难正常成苗;②光照对塔拉种子的发芽影响不十分明显,以每天光照12 h或遮光条件下发芽效果较好;③塔拉种子在PEG-6000浓度15%以下的水分胁迫下,萌发率和平均发芽速率无显著变化,萌发率可达87.5%以上。当水分胁迫加强,萌发率急剧下降,PEG-6000浓度达到20%时发芽率为70%,到25%时仅有16%的萌发率,到30%时种子基本不萌发。因此塔拉种子能忍受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PEG-6000浓度为25%时的水势可能是塔拉种子萌发的水分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拉 萌发温度 水分胁迫 光照条件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盐浓度·破除休眠方法对羊蹄萌发的影响
14
作者 田宏 刘洋 +1 位作者 蔡化 王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519-6520,6522,共3页
对羊蹄种子在不同温度、破除种子休眠方法和单盐(NaCl)浓度处理条件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蹄植物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种子活力高,温度升高到30℃或下降到15℃发芽受阻;磨擦种皮、浓度为0.2%的KNO3浸种1 d和2 d以及... 对羊蹄种子在不同温度、破除种子休眠方法和单盐(NaCl)浓度处理条件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蹄植物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种子活力高,温度升高到30℃或下降到15℃发芽受阻;磨擦种皮、浓度为0.2%的KNO3浸种1 d和2 d以及用浓度为0.2%的KNO3湿润纸床4种处理,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7%,65%,80%和97%,浓H2SO4不适宜用来处理羊蹄种子;随NaCl盐浓度的增加,羊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有下降的趋势,其分别与盐浓度呈显著至极显著负相关(r=0.994*,r=0.997**,r=0.995*);单盐NaCl对羊蹄的毒害主要表现在对胚芽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蹄 萌发温度 破除休眠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渗透处理对水曲柳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明月 赵彤彤 张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1,共4页
为探究聚乙二醇(PEG)渗透处理对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诱导的影响,以解除初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质量分数(0,5%,25%,50%)PEG渗透处理不同时间(3,7,14d)后种子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在适宜萌发温度(15... 为探究聚乙二醇(PEG)渗透处理对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诱导的影响,以解除初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质量分数(0,5%,25%,50%)PEG渗透处理不同时间(3,7,14d)后种子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在适宜萌发温度(15℃)下,PEG渗透处理不会诱导种子进入低水势引起的次生休眠。但不同渗透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同:低质量分数(5%)渗透处理和中等质量分数(25%)的短时间(3d)渗透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中等质量质量分数的中等(7d)和长时间(14d)渗透处理以及高质量分数(50%)的渗透处理都对种子萌发不利。在高温(25℃)下,中高质量分数PEG短时间渗透处理或高质量分数PEG中长时间渗透处理对种子热休眠诱导有明显的减弱作用,但低质量分数PEG渗透处理没有减弱热休眠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子萌发 萌发温度 渗透处理 聚乙二醇6000 次生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史晓华 徐本美 +1 位作者 黎念林 孙运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共3页
青钱柳种子的种壳占种子风干重 85.9%。种子具有透水性。浓硫酸处理 9小时后 ,种壳减轻重量约占种子总重量的 2 8.8% ,既减弱了种壳的机械束缚力 ,又增加了种子透气性。酸蚀 9.5小时的种子 ,经 50 0 mg/ LGA3 溶液浸种 ,并用拌有 50 0 m... 青钱柳种子的种壳占种子风干重 85.9%。种子具有透水性。浓硫酸处理 9小时后 ,种壳减轻重量约占种子总重量的 2 8.8% ,既减弱了种壳的机械束缚力 ,又增加了种子透气性。酸蚀 9.5小时的种子 ,经 50 0 mg/ LGA3 溶液浸种 ,并用拌有 50 0 mg/LGA3 溶液的湿沙层积一冬 ,发芽率达到 87.5% ,而风干种子则颗粒未发。破除休眠后种子的萌发温度 ,以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种子休眠 硫酸处理 GA3 萌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的双苗率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秀明 黄群策 +1 位作者 贾宏汝 田瑞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处理后的同源四倍体水稻后代群体内,筛选到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突变体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趋于稳定时对2个株系在不同萌发温度下的多胚苗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双胚苗特性随着自交世代的推进而得到保持。... 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处理后的同源四倍体水稻后代群体内,筛选到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突变体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趋于稳定时对2个株系在不同萌发温度下的多胚苗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双胚苗特性随着自交世代的推进而得到保持。在试验材料的群体内多胚苗发生频率因材料种类不同或发芽温度不同以及水稻颖壳的有无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发芽温度为30℃条件下,ASDOR05-01和ASDOR05-02双苗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6.8%和2.5%。种子经过去颖壳处理后可以使其双苗率提高36.0%~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水稻 双苗率 萌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果型黑蕊猕猴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永朋 张莹 +2 位作者 陈尘 令狐昱慰 席生存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3,共4页
对采收的紫果型黑蕊猕猴桃(Actinidia melanandra)种子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层积时间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平均发芽率结果为23℃>18℃>28℃>13... 对采收的紫果型黑蕊猕猴桃(Actinidia melanandra)种子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层积时间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平均发芽率结果为23℃>18℃>28℃>13℃,23℃的发芽率为72.67%。不同层积时间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发芽率60 d>45 d>75 d>30 d>0,层积60 d的平均发芽率为79.67%。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发芽率600 mg·L^-1>900 mg·L^-1>300 mg·L^-1>0,600 mg·L^-1的发芽率最高,为14%。紫果型黑蕊猕猴桃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3℃,低温层积60 d,600 mg·L^-1的赤霉素浸泡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型黑蕊猕猴桃种子 萌发温度 层积时间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花种子适宜萌发条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彦妮 孙冬玲 何淼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29,共3页
以黄连花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储藏温度、赤霉素溶液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培养温度对黄连花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寻求黄连花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黄连花种子有休眠的特性;4℃低温干燥储藏比20℃室温干燥... 以黄连花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储藏温度、赤霉素溶液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培养温度对黄连花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寻求黄连花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黄连花种子有休眠的特性;4℃低温干燥储藏比20℃室温干燥储藏发芽效果好;最适的赤霉素处理质量浓度为400 mg·L-1,赤霉素浸种时间为24 h,最佳的萌发温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花 储藏 赤霉素质量浓度 浸种时间 萌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针叶茴香种子萌发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晓华 黎念林 +2 位作者 鲍妻 金玲 徐本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8,共4页
披针叶茴香种子解剖表明,胚乳丰富,胚微小。种子透水性良好,经3.5个月层积处理,发芽率(或出苗率)能达到72%~78%。药剂处理结果显示,KNO3处理效果好于GA3,尤其是种子与拌有0.2%KNO3的湿沙相混后,在室外冷变温层积3.5个... 披针叶茴香种子解剖表明,胚乳丰富,胚微小。种子透水性良好,经3.5个月层积处理,发芽率(或出苗率)能达到72%~78%。药剂处理结果显示,KNO3处理效果好于GA3,尤其是种子与拌有0.2%KNO3的湿沙相混后,在室外冷变温层积3.5个月的效果最好.出苗率高达96%,而春播干种子的出苗率只有3%。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和3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茴香种子 层积处理 药剂处理 适宜萌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