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杂菲衍生物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与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祁钰昭 许松江 +8 位作者 侯泽明 叶小林 宝冬梅 张道海 秦舒浩 向宇姝 高成涛 邹光龙 周国永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8,共9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与对苯醌为原料,合成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HQ),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EP)的阻燃改性。...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与对苯醌为原料,合成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DOPS-HQ),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确定其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EP)的阻燃改性。采用热重分析、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和热重-红外光谱联用(TG-FTIR)等手段研究了阻燃剂DOPS-HQ对EP的热稳定性、热降解行为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DOPS-HQ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残炭量,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降低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当DOPS-HQ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提高至32.5%,达到UL-94 V-0级,其PHRR和THR分别降低了32.7%和38.2%。TG-FTIR结果表明,DOPS-HQ/EP在热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含磷自由基(PO·,HPO_(2)·,PO_(2)·等)作为H·,O·或HO·自由基的捕捉剂,从而主要在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杂菲衍生物 环氧树脂 10-(2 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10硫化物 阻燃性能 热降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并咪唑衍生物对FCC催化剂传质性能的高效可视化解析
2
作者 于蕾 关慧敏 +3 位作者 张莉 陈彩琳 王焕 秦玉才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40,88,共6页
成功设计并合成具有独特空间螺旋结构的AD-BPI(菲并咪唑衍生物),旨在模拟重油大分子行为。通过创新的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实现重油分子在FCC(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内部传质过程的时空分辨可视化,重点考察纯高岭土及高岭土与新型介孔氧化铝... 成功设计并合成具有独特空间螺旋结构的AD-BPI(菲并咪唑衍生物),旨在模拟重油大分子行为。通过创新的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实现重油分子在FCC(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内部传质过程的时空分辨可视化,重点考察纯高岭土及高岭土与新型介孔氧化铝掺杂2种基质材料催化剂的传质性能。以AD-BPI为探针分子,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比不同催化剂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传质效率。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纯高岭土催化剂,掺杂了新型介孔氧化铝的FCC催化剂展现出更为优异的扩散传质性能。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催化剂基质材料对重油大分子传质行为的关键影响,还通过AD-BPI探针有效辨析了FCC催化剂对大分子吸附行为的差异性,为重油加工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催化剂 并咪唑衍生物 荧光显微成像 传质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配位金属基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环氧树脂的阻燃作用
3
作者 荣光辉 何亮潮 +1 位作者 李曼平 孔庆红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本研究将P/N协效和催化成炭相结合,通过水杨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通过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SPPO),SPPO与通过Fe3+、Bi3+配位作用生成...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本研究将P/N协效和催化成炭相结合,通过水杨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通过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SPPO),SPPO与通过Fe3+、Bi3+配位作用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金属配合物(SPPO-Fe和SPPO-Bi),制备EP/SPPO-Fe和EP/SPPO-Bi复合材料。结果显示,EP/6%SPPO-Fe、EP/6%SPPO-Bi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达到UL94 V-1等级;与纯EP相比,极限氧指数(LOI)分别提升至29.3%和28.4%,热分析结果显示残炭率分别增加了11.7和23.4个百分点;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33.6%和34.8%;总热释放量(THR)降低17.3%和14.2%;TSP降低35.4%和38.9%。E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于P、N元素与金属离子Fe3+、Bi3+之间的协同阻燃效应;金属离子卓越的催化成炭能力提升了残炭率、降低了烟气释放;致密炭层增强物理阻隔效应,进一步阻止可燃气体的逸出、氧气的进入以及热量的释放,提高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10-氧化物衍生物 阻燃性 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炔与二炔的[2+2+2]环加成反应制备菲类衍生物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川川 孙士元 +1 位作者 王友付 胡爱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9-413,共5页
菲及菲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染料、农药和植物生长激素等领域。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苯炔的高反应活性,通过苯炔和偶联二炔获得了具有炔基功能基团的二取代的菲类化合物,产率为76%~83%。利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手段... 菲及菲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染料、农药和植物生长激素等领域。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苯炔的高反应活性,通过苯炔和偶联二炔获得了具有炔基功能基团的二取代的菲类化合物,产率为76%~83%。利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所得化合物是通过2个苯炔分子和1个二炔分子上的叁键间的[2+2+2]环加成反应实现的;二炔分子中残留的1个叁键可进一步功能化,制备其他菲类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炔 二炔 菲衍生物 环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赵鑫 葛梦媛 +2 位作者 何维杰 管翔 杨慧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2-566,共5页
以菲醌、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三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2-(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菲并咪唑(MPPI)和2-(4-(4'-N,N-二苯基氨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菲并咪唑(DPAPPI)。采用FTIR和1H ... 以菲醌、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三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2-(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菲并咪唑(MPPI)和2-(4-(4'-N,N-二苯基氨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菲并咪唑(DPAPPI)。采用FTIR和1H NMR等方法表征了这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PPI和DPAPPI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374,392 nm处,在DMF溶液中均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MPPI和DPAPPI的HOMO能级分别为-5.30,-5.14 eV,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70,391℃,表明MPPI和DPAPPI均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性能和优异的热稳定性,有望作为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蓝光材料应用于发光器件中,是潜在的多功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咪唑衍生物 空穴传输 对硝基苯甲醛 对甲氧基苯甲醛 三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菲并咪唑衍生物及微波非热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召 王淇 +6 位作者 吴琼 胡晓莹 王成蹊 梅文杰 陶韵伊 吴韦黎 郑文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41-2446,共6页
以1,10-邻菲啰啉5,6-二酮及苯甲醛(或取代苯甲醛)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菲并咪唑类衍生物,考察了温度、时间以及投料比对微波辅助合成菲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微波非热效应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条... 以1,10-邻菲啰啉5,6-二酮及苯甲醛(或取代苯甲醛)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菲并咪唑类衍生物,考察了温度、时间以及投料比对微波辅助合成菲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微波非热效应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使用SiC管作为反应容器屏蔽微波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及红外光谱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10-邻菲啰啉-5,6-二酮与苯甲醛(或取代苯甲醛)的投料比为1∶1.5,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0 min;并且发现SiC管中反应的产率明显低于石英管反应容器.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微波辅助合成方法可在更短时间内快速方便地制得菲并咪唑类衍生物;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投料比对微波辅助合成反应有明显影响;微波非热效应有助于提高反应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咪唑衍生物 微波辐射 条件优化 微波非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邻菲咯啉衍生物-脂肪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栋才 王鑫 +2 位作者 谭慧 王丽影 苟丽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11-2117,共7页
合成2-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PIP),2-(4-苯酚)咪唑并[5,6-f]邻菲咯啉(pHPIP),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pMPIP)和2-(4-甲酰基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pAPIP)等4种邻菲咯啉衍生物,并分别以其为第一配体,选择丁酸(B... 合成2-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PIP),2-(4-苯酚)咪唑并[5,6-f]邻菲咯啉(pHPIP),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pMPIP)和2-(4-甲酰基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pAPIP)等4种邻菲咯啉衍生物,并分别以其为第一配体,选择丁酸(BAH),正庚酸(HAH)和十四酸(TAH)为第二配体合成12种新的铕-邻菲咯啉衍生物-脂肪酸荧光配合物。通过EDTA配位滴定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热分析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热稳定性能;采用荧光光谱分析研究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目标配合物比其对应的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大大提高,说明第二配体脂肪酸和第一配体之间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该类配合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成为很好的光致发红光和电致发红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配合物 合成 发光 咯啉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相互作用模式的测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秋丽 薛赛凤 +3 位作者 牟兰 祝黔江 陶朱 张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9-504,共6页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研究表明,六元瓜环(Q[6])仅能与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1)盐酸盐相互作用(包结比为1:1);七元瓜环(Q[7])与三种客体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2-(2-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2)以及2-(3-甲氧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3)的盐酸盐均以1:1的物质的量比发生相互作用;而八元瓜环(Q[8])除与W1形成的是1:2的包结物外,与另外两种客体W2,W3也是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咪唑[4 5 f]-1 10-咯啉衍生物 ^1H NMR技术 荧光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包结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咯啉衍生物及苯四甲酸构筑的一维铁(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秀艳 马帅 +1 位作者 赵丽娜 陈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83-2286,共4页
水热法合成了1个一维配位聚合物[Fe2L2(btc)(H2O)2]n(L为邻菲咯啉衍生物(2-(2-chloro-6-fluoro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btc为苯四甲酸根),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单晶X-射线表征。该化合物属... 水热法合成了1个一维配位聚合物[Fe2L2(btc)(H2O)2]n(L为邻菲咯啉衍生物(2-(2-chloro-6-fluoro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btc为苯四甲酸根),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单晶X-射线表征。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56 11(5)nm,b=1.003 63(4)nm,c=1.482 79(9)nm,α=91.190(1)°,β=100.569(2)°,γ=106.966(1)°,V=1.054 68(10)nm3,Z=2,R=0.035 0,wR=0.094 5。在该化合物中,苯四甲酸连接着Fe(Ⅱ)原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又进一步地通过π-π相互作用形成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氢键进一步地稳定了此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 5-苯四酸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咯啉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啰啉衍生物配体和柔性二羧酸共同构筑的钴(Ⅱ)配位聚合物(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继库 陈浩 +1 位作者 李欣欣 刘菲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6-1290,共5页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Co2(L)2(1,5-PDC)2].0.5H2O(L为邻菲啰啉衍生物2-(2-fluoro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1,5-PDC为庚二羧酸阴离子),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化...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Co2(L)2(1,5-PDC)2].0.5H2O(L为邻菲啰啉衍生物2-(2-fluoro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1,5-PDC为庚二羧酸阴离子),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C104H86Co4F4N16O17,a=1.108 2(5)nm,b=1.390 2(4)nm,c=1.601 7(6)nm,α=90.806(5)°,β=93.429(3)°,γ=111.312(5)°,V=2.293 0(15)nm3,Z=1,R=0.059 7,wR=0.160 8。在该化合物中,1,5-PDC阴离子桥联着相邻的钴离子从而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存在于相邻链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使一维链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结构。此外,N-H…O和O-H…N氢键进一步地稳定了此二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庚二羧酸 啰啉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邻菲咯啉衍生物及1,3-间苯二甲酸为配体的一维链状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占林 贺宇 +1 位作者 马帅 伍锡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1-855,共5页
在水热条件下,我们利用邻菲咯啉衍生物配体(L=2-(3-fluoro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和1,3-间苯二甲酸(1,3-H2BDC)反应得到了一维配位聚合物[Cd2(L)2(1,3-BDC)2]n,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单晶X-射线... 在水热条件下,我们利用邻菲咯啉衍生物配体(L=2-(3-fluoroph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和1,3-间苯二甲酸(1,3-H2BDC)反应得到了一维配位聚合物[Cd2(L)2(1,3-BDC)2]n,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单晶X-射线表征。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ī,晶胞参数a=1.080 8(4)nm,b=1.149 5(4)nm,c=1.924 8(7)nm,α=106.482(5)°,β=99.436(6)°,γ=93.093(6)°,V=2 249.2(14)nm3,Z=4,C27H15CdFN4O4,Mr=590.83,Dc=1.745 g.cm-3,F(000)=1 176,μ(Mo Kα)=1.024 mm-1,R=0.044 5和wR=0.111 7。该化合物为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又进一步地通过CH-π相互作用形成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咯啉衍生物 1 3-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萘二甲酸及邻菲咯啉衍生物的铅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占林 贺宇 +1 位作者 逄金慧 孔治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79-2282,共4页
利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二维配位聚合物[Pb2(L)(1,4-NDC)2].0.5H2O(1),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单晶X-射线表征,其中L为邻菲咯啉衍生物配体(1-(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2-yl)naphthalen-2-ol),1,4-NDC为1... 利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二维配位聚合物[Pb2(L)(1,4-NDC)2].0.5H2O(1),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单晶X-射线表征,其中L为邻菲咯啉衍生物配体(1-(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2-yl)naphthalen-2-ol),1,4-NDC为1,4-萘二甲酸根。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5078(6)nm,b=1.26511(8)nm,c=1.78591(12)nm,α=78.441(2)°,β=78.620(1)°,γ=77.124(1)°,V=2.025 3(2)nm3。该化合物为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进一步地通过π-π相互作用形成二维双层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咯啉衍生物 1 4-萘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邻菲啰啉并咪唑衍生物阴离子受体的合成及识别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华梅 岳凡 +1 位作者 林海 林华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9-1244,共6页
设计合成了2个1,10-邻菲啰啉并咪唑衍生物阴离子受体2-(2-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1)和2-(2-羟基-5-溴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受体2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及1H NMR滴定... 设计合成了2个1,10-邻菲啰啉并咪唑衍生物阴离子受体2-(2-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1)和2-(2-羟基-5-溴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受体2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及1H NMR滴定研究了这2个受体对F-,Cl-,Br-,I-,H2PO-4和AcO-6种阴离子的识别传感作用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受体对AcO-,F-和H2 PO-4有较强的传感作用,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黄色;对Cl-的作用较弱;而对Br-和I-则无明显作用.通过机理研究发现,受体与F-,H2 PO4-和AcO-形成1∶1的氢键超分子,当阴离子的量超过受体的1倍以后,咪唑氮上的氢转移到阴离子;受体与Cl-以氢键形成超分子复合物,而与Br-和I-作用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邻啰啉并咪唑衍生物 晶体结构 阴离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杂菲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郑金云 甄晓敏 +1 位作者 李肖 赵玉芬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0,共6页
磷杂菲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阻燃材料.由磷杂菲与甲醛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分别与各种酰氯反应得到一系列新型的磷杂菲酯类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31P NMR、FT-IR、HR-MS和ESI-MS对化合物的结构做了表征.讨论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比、溶... 磷杂菲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阻燃材料.由磷杂菲与甲醛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分别与各种酰氯反应得到一系列新型的磷杂菲酯类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31P NMR、FT-IR、HR-MS和ESI-MS对化合物的结构做了表征.讨论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比、溶剂、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进行优化.对代表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做了测试,结果表明这类磷杂菲酯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阻燃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杂酯类衍生物 合成 热稳定性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菲啰啉衍生物与柔性二羧酸构筑的铅(Ⅱ)配位聚合物:合成、结构与表征(英文)
15
作者 孔治国 孙旭冉 +2 位作者 李赫 范艳佳 张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42-1946,共5页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化合物[Pb2(L1)2(L2)2],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单晶X-射线表征(H2L1为丁二羧酸阴离子,L2为邻菲啰啉衍生物)。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795 40(10)nm,b=2.649...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化合物[Pb2(L1)2(L2)2],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单晶X-射线表征(H2L1为丁二羧酸阴离子,L2为邻菲啰啉衍生物)。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795 40(10)nm,b=2.649 0(3)nm,c=1.996 9(2)nm,β=99.784(2)°,V=4.1463(9)nm3,Z=4,R=0.038 0,wR=0.084 5。在该化合物中,丁二酸阴离子连接着铅原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此外,链与链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使一维链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最后,N-H…29…29O氢键进一步地稳定了此三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配位聚合物 丁二羧酸 啰啉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1,10-菲咯啉衍生物和1,12-十二烷二酸构筑的Pb(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质(英文)
16
作者 李秀颖 高林 +2 位作者 车广波 闫永胜 关庆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69-2674,共6页
以1,10-菲咯啉衍生物和H2DDA为混合配体,合成了2种Pb(II)金属-有机配合物,即:[Pb(TCPP)(DDA)0.5(NO3)]n(1)和[Pb(TCPB)(DDA)0.5]n(2)(TCPP=2-(1H-1,3,7,8-环戊二烯并[l]四氮杂菲-2-基)苯酚,TCPB=2-(1H-1,3,7,8-环戊二烯并[l]四氮杂菲-2-... 以1,10-菲咯啉衍生物和H2DDA为混合配体,合成了2种Pb(II)金属-有机配合物,即:[Pb(TCPP)(DDA)0.5(NO3)]n(1)和[Pb(TCPB)(DDA)0.5]n(2)(TCPP=2-(1H-1,3,7,8-环戊二烯并[l]四氮杂菲-2-基)苯酚,TCPB=2-(1H-1,3,7,8-环戊二烯并[l]四氮杂菲-2-基)苯甲酸,H2DDA=1,12-十二烷二酸),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呈现(6,3)连接的二维网状结构,通过π-π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是由TCPB和DDA配体连接Pb(Ⅱ)原子构筑的具有(4,4)连接的二维层状结构。此外,配合物1和2在室温下具有绿色的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Ⅱ)配合物 1 10-咯啉衍生物 1 12-十二烷二酸 晶体结构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取代菲并咪唑衍生物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若彤 吕艳丽 +3 位作者 周丽 李晓 汪琦 王艳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33-2341,共9页
通过分子设计,增大邻菲罗啉平面结构,在不同位次引入-OH,合成2-(2-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HIP)、2-(3-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3HIP)和2-(4-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4HIP)等三种羟... 通过分子设计,增大邻菲罗啉平面结构,在不同位次引入-OH,合成2-(2-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HIP)、2-(3-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3HIP)和2-(4-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4HIP)等三种羟基取代菲并咪唑衍生物。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以及扫描电镜等研究其在1mol·L^(-1) HCl溶液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三种缓蚀剂在低碳钢表面服从Langmuir吸附,缓蚀效率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超过了90%,且4HIP具有最好的缓蚀效果,最高缓蚀效率为96.36%。DFT理论计算探讨了三种缓蚀剂分子结构与缓蚀剂效率关系,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溶液 缓蚀剂 羟基取代并咪唑衍生物 低碳钢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联吡啶二羧酸及邻菲咯啉衍生物为配体的两种锌(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倩倩 刘春波 +4 位作者 李秀颖 王星 王申堂 车广波 李春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9-625,共7页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配合物[Zn(bpdc)(pyip)2].3H2O(1)和[Zn(pip)2(Hpip)].3H2O(2)(H2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pyip=2-(3-吡啶基)-1H-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Hpip=2-苯基-1H-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并利用红外...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配合物[Zn(bpdc)(pyip)2].3H2O(1)和[Zn(pip)2(Hpip)].3H2O(2)(H2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pyip=2-(3-吡啶基)-1H-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Hpip=2-苯基-1H-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并利用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56 9(5)nm,b=1.3614(4)nm,c=1.863 7(6)nm,β=93.128(6)°,V=4.198(2)nm3,Z=4,ZnC48H34N12O7,Mr=955.99,Dc=1.513 g.cm-3,μ(Mo Kα)=0.657 mm-1,F(000)=1 968,GOOF=1.008,R=0.057 7,wR=0.107 5,其中4 622个可观测衍生点(I>2σ(I))。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97 7(4)nm,b=1.527 0(3)nm,c=1.767 6(4)nm,β=102.84(3)°,V=4.730 9(19)nm3,Z=4,ZnC57H40N12O3,Mr=1 006.36,Dc=1.410 g.cm-3,μ(Mo Kα)=0.581mm-1,F(000)=2 072,GOOF=1.134,R=0.089 5,wR=0.208 4,其中6 558个可观测衍射点(I>2σ(I))。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均为零维结构,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在加固配合物的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配合物 2 2′-联吡啶-3 3′-二羧酸 咯啉衍生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邻菲咯啉衍生物La(Ⅲ)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兴业 李雅萍 刘小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对一系列1,10-邻菲咯啉衍生物La(Ⅲ)配合物,用密度泛函(DFT)法,在B3LYP/LanL2DZ水平进行理论研究。探讨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其抗癌活性的关系,发现偶极矩(μ)和原子净电荷(Q)都对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有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而配合物的L... 对一系列1,10-邻菲咯啉衍生物La(Ⅲ)配合物,用密度泛函(DFT)法,在B3LYP/LanL2DZ水平进行理论研究。探讨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其抗癌活性的关系,发现偶极矩(μ)和原子净电荷(Q)都对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有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而配合物的LUMO的能量(ELUMO)是决定其抗癌活性强弱的主要因素。并且揭示了配体上侧链烷基链的增长并不是获得高活性分子的最佳途径,而侧链上苯环引入却为设计活性更强的分子提供了可能性。基于理论研究结果,设计了三个具有更高抗癌活性的新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Ⅲ)配合物 1 10-邻咯啉衍生物 密度泛函法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DOPS衍生物阻燃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小林 许志彦 +7 位作者 侯泽明 王建航 谭芳 张道海 蔡晓东 周国永 吴中立 宝冬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22-227,共6页
近年来,磷杂菲类阻燃剂因其良好的阻燃性和相容性等特点而被阻燃界学者们广泛研究。本工作以一种新型磷杂菲衍生物马来酸酐-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MAH-DOPS)为阻燃剂,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中制备PLA/MAH-DOPS阻燃复合... 近年来,磷杂菲类阻燃剂因其良好的阻燃性和相容性等特点而被阻燃界学者们广泛研究。本工作以一种新型磷杂菲衍生物马来酸酐-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硫化物(MAH-DOPS)为阻燃剂,将其添加到聚乳酸(PLA)中制备PLA/MAH-DOPS阻燃复合材料;再通过TG/DTG方法研究其热降解过程;最后采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对PLA和PLA/MAH-DOPS的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求出热降解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并推测出可能的热降解机理及其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与纯PLA相比,PLA/MAH-DOPS的初始分解温度(T_(5%))、最大热失重速率(R_(max))和峰温(T_(P))均降低,残炭量升高。热降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E_(K)(PLA)=174.02 kJ/mol,E_(O)(PLA)=178.45 kJ/mol,lnA_(K)(PLA)=31.90,E_(K)(PLA/MAH-DOPS)=124.93 kJ/mol,E_(O)(PLA/MAH-DOPS)=126.37 kJ/mol,lnA_(K)(PLA/MAH-DOPS)=24.43;PLA和PLA/MAH-DOPS的热降解机理函数均为g(α)=[-ln(1-α)]^(3/4),反应级数n=3/4,热降解机理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杂菲衍生物 MAH-DOPS 聚乳酸 热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