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藻菌配比下菌藻共生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氮磷的试验
被引量:
8
1
作者
郁颖
吴磊
+2 位作者
李先宁
林超
郑天怡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探讨在不同的藻菌配比下菌藻共生系统中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和对水产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在实验室搭建了小球藻和细菌的共生反应器,按照COD;、总氮(TN)、总磷(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0、10.0、1.0 mg/L配制了模拟水产养殖的废水,...
为探讨在不同的藻菌配比下菌藻共生系统中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和对水产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在实验室搭建了小球藻和细菌的共生反应器,按照COD;、总氮(TN)、总磷(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0、10.0、1.0 mg/L配制了模拟水产养殖的废水,进行小球藻和细菌的配比分别为1∶5、1∶2、1∶1、2∶1和5∶1的5组光照生长试验,试验周期为7 d。试验结果表明:当藻菌配比为5∶1时,藻类生长情况最好,叶绿素a含量最高可达753.18μg/L,废水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DCOD;)、总溶解性磷(TDP)、总溶解性氮(TDN)、氨氮和硝态氮(NO_(3)^(-)-N)去除率分别为68.90%、90.83%、87.18%、99.97%和98.11%。藻类的吸收、同化作用是主要的磷去除机制。微生物脱氮和藻类吸收同化作用为主要的氮去除机制,分别占总去除率的51.10%和4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废水
菌藻共生体系
藻
菌
配比
氮磷去除
氮转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藻菌配比下菌藻共生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氮磷的试验
被引量:
8
1
作者
郁颖
吴磊
李先宁
林超
郑天怡
机构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2004-005)。
文摘
为探讨在不同的藻菌配比下菌藻共生系统中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和对水产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在实验室搭建了小球藻和细菌的共生反应器,按照COD;、总氮(TN)、总磷(T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0、10.0、1.0 mg/L配制了模拟水产养殖的废水,进行小球藻和细菌的配比分别为1∶5、1∶2、1∶1、2∶1和5∶1的5组光照生长试验,试验周期为7 d。试验结果表明:当藻菌配比为5∶1时,藻类生长情况最好,叶绿素a含量最高可达753.18μg/L,废水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DCOD;)、总溶解性磷(TDP)、总溶解性氮(TDN)、氨氮和硝态氮(NO_(3)^(-)-N)去除率分别为68.90%、90.83%、87.18%、99.97%和98.11%。藻类的吸收、同化作用是主要的磷去除机制。微生物脱氮和藻类吸收同化作用为主要的氮去除机制,分别占总去除率的51.10%和48.50%。
关键词
水产养殖废水
菌藻共生体系
藻
菌
配比
氮磷去除
氮转化途径
Keywords
aquaculture wastewater
helotism system
ratio of algae-bacteri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pathwa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藻菌配比下菌藻共生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氮磷的试验
郁颖
吴磊
李先宁
林超
郑天怡
《净水技术》
CAS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