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菌糠资源化利用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改良
被引量:
12
1
作者
孙浩冉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3,共3页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不仅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极大程度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带来健康生活。然而,在采摘后,菌糠被作为肥料丢弃,并且每年丢弃量远超400万吨,造成了极大的环境压力,不利...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不仅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极大程度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带来健康生活。然而,在采摘后,菌糠被作为肥料丢弃,并且每年丢弃量远超400万吨,造成了极大的环境压力,不利于食用菌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就具体的组成成分而言,其主要部分为栽培料,在大自然的分解作用下,其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产生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
糠
菌糠资源化
土壤环境质量
改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菌糠生物炭对污灌区土壤Cu形态及甜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国胜
闫梦
+7 位作者
程红艳
张海波
王効挙
常建宁
黄菲
何小芳
苏龙
高健永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0-68,共9页
为充分开发利用菌糠资源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以猴头菇菌糠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甜菜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0.5%、1.0%、2.0%,风干土质量百分比)菌糠生物炭对污灌区土壤理化性质及Cu形态、甜菜生长、抗逆性酶活性、Cu吸收的影响。结...
为充分开发利用菌糠资源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以猴头菇菌糠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甜菜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0.5%、1.0%、2.0%,风干土质量百分比)菌糠生物炭对污灌区土壤理化性质及Cu形态、甜菜生长、抗逆性酶活性、Cu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逐渐增加,施用量在2.0%时分别增加了28.7%、17.1%、45.8%、174.1%;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大体上呈增加趋势,施用量在2.0%时分别增加了1.5%、16.0%、24.3%、6.9%,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增加不显著。对于Cu形态,与CK(不添加生物炭)相比,不同施用量的菌糠生物炭均降低了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Cu含量,增加了可氧化态、残渣态Cu含量,Cu的形态变化以可还原态的减少和残渣态的增加为主,施用量在2.0%时可还原态和残渣态Cu变化幅度分别为34.6%、24.8%。施用菌糠生物炭可以促进甜菜的生长,以1.0%生物炭施用量为最佳;与CK相比,不同处理甜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下降;甜菜地上部和根系Cu吸收量均显著减少。综合分析,施用菌糠生物炭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普遍提升,减轻甜菜重金属胁迫,促进甜菜的生长,促进Cu向残渣态转化,其中施用量2.0%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
糠
生物炭
菌糠资源化
污灌区土壤
理
化
性质
生理特性
铜形态
甜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糠资源化利用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改良
被引量:
12
1
作者
孙浩冉
机构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3,共3页
基金
2015年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52102310190)
文摘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不仅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极大程度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带来健康生活。然而,在采摘后,菌糠被作为肥料丢弃,并且每年丢弃量远超400万吨,造成了极大的环境压力,不利于食用菌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就具体的组成成分而言,其主要部分为栽培料,在大自然的分解作用下,其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产生复合物。
关键词
菌
糠
菌糠资源化
土壤环境质量
改良作用
Keywords
edible fungi residue(EFR)
utilization of fungi chaf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ment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X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糠生物炭对污灌区土壤Cu形态及甜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国胜
闫梦
程红艳
张海波
王効挙
常建宁
黄菲
何小芳
苏龙
高健永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日本埼玉环境科学国际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0-68,共9页
基金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703D421002)
山西省煤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FT2014-03)
+1 种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603D211105)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辅助金项目(16H05633)。
文摘
为充分开发利用菌糠资源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以猴头菇菌糠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甜菜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0.5%、1.0%、2.0%,风干土质量百分比)菌糠生物炭对污灌区土壤理化性质及Cu形态、甜菜生长、抗逆性酶活性、Cu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逐渐增加,施用量在2.0%时分别增加了28.7%、17.1%、45.8%、174.1%;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大体上呈增加趋势,施用量在2.0%时分别增加了1.5%、16.0%、24.3%、6.9%,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增加不显著。对于Cu形态,与CK(不添加生物炭)相比,不同施用量的菌糠生物炭均降低了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Cu含量,增加了可氧化态、残渣态Cu含量,Cu的形态变化以可还原态的减少和残渣态的增加为主,施用量在2.0%时可还原态和残渣态Cu变化幅度分别为34.6%、24.8%。施用菌糠生物炭可以促进甜菜的生长,以1.0%生物炭施用量为最佳;与CK相比,不同处理甜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下降;甜菜地上部和根系Cu吸收量均显著减少。综合分析,施用菌糠生物炭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普遍提升,减轻甜菜重金属胁迫,促进甜菜的生长,促进Cu向残渣态转化,其中施用量2.0%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
菌
糠
生物炭
菌糠资源化
污灌区土壤
理
化
性质
生理特性
铜形态
甜菜
Keywords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biochar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recycling
Soil in sewage irrigation area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Copper form
Sugar beet
分类号
S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菌糠资源化利用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改良
孙浩冉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菌糠生物炭对污灌区土壤Cu形态及甜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国胜
闫梦
程红艳
张海波
王効挙
常建宁
黄菲
何小芳
苏龙
高健永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