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亚单位蛋白的功能与基因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建生 成大荣 +1 位作者 董国雄 李俊宝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2期17-19,共3页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是禽大肠杆菌病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一种蛋白质突起,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人畜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素菌毛相比,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菌毛研究起步稍晚,尤其对其亚单位(FimB、FimE、FimA、...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Ⅰ型菌毛是禽大肠杆菌病的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一种蛋白质突起,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人畜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素菌毛相比,禽源性大肠杆菌的菌毛研究起步稍晚,尤其对其亚单位(FimB、FimE、FimA、FimI、FimC、FimD、FimF、FimG、FimH等)的功能及基因控制报道尚少,直到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此才有较多的了解。近年研究表明,FimA是Ⅰ型菌毛的主要结构蛋白,FimA的表达受到一个“相变开关”的控制。FimB蛋白可控制’相变开关”的“开”和“关”,FimE只控制“相变开关”的“关”,二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FimA的表达与否。FimD是菌毛在菌体上定位所必需的。FimC则与FimA的生物合成有关。FimE、FimF、FimH与菌毛的粘附特性有关,并且可能是控制菌毛长度和数量的调控因子。为了对Ⅰ型菌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作者对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关的Ⅰ型菌毛亚单位的功能与基因控制作一初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Ⅰ型 菌毛亚单位 蛋白结构 禽源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乱弧菌JS94484株CTX^(EVC)_φ和nct-CTX^(new)_φ基因组变异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芮勇宇 阚飙 +2 位作者 高守一 刘延清 祁国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对霍乱弧菌JS94484株CTXEVCφ和nct-CTXnewφ基因组变异区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JS94484株CTXEVCφ基因组的ig1、rstR、ig2和ctxAB基因与EVC标准株N16961的高度同源。JS94484株nct-CTXnew... 目的对霍乱弧菌JS94484株CTXEVCφ和nct-CTXnewφ基因组变异区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JS94484株CTXEVCφ基因组的ig1、rstR、ig2和ctxAB基因与EVC标准株N16961的高度同源。JS94484株nct-CTXnewφ基因组的ig1、rstR和ig2基因,与目前发现的3种类型的同源性均较低,趋异性均较高。CTXEVCφ和nct-CTXnewφ基因组zot基因末端约60bp的基因序列差别较大,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差别也较大。JS94484株的tcpA基因序列与EVC标准株N16961的完全一致。结论霍乱弧菌nct-CTXnewφ基因组的ig1、rstR和ig2基因为新类型,基因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噬菌体 毒力协同调节菌毛A单位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