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东西部杨树人工林外生菌根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1
作者
王韵
自海云
李孝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74-9883,共10页
外生菌根由真菌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而形成,其形态是表征植物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状。为揭示杨树外生菌根分布特征及其探索类型调控杨树环境适应能力,从中国东西部9个主要的杨树栽培区共采集77份杨树根系样品,分析了外生菌根形态特征...
外生菌根由真菌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而形成,其形态是表征植物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状。为揭示杨树外生菌根分布特征及其探索类型调控杨树环境适应能力,从中国东西部9个主要的杨树栽培区共采集77份杨树根系样品,分析了外生菌根形态特征及不同探索类型的地理分布。所采集样品中共观察到35种杨树外生菌根形态,归属于紧密接触型、短距离养分获取型和中距离养分获取型等三种探索类型。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杨树外生菌根形态有显著差异,西部地区杨树外生菌根形态数量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东部。东部地区杨树外生菌根主要为紧密接触型,西部地区杨树外生菌根主要为短距离养分获取型,中距离养分获取型菌根仅在西部地区观察到。年平均降水量是影响杨树外生菌根探索类型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紧密接触型菌根的定殖与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呈正相关,而短、中距离养分获取型菌根的定殖与年平均降水量条件呈显著负相关。其次,土壤理化性质也影响着杨树的外生菌根分布,紧密接触型菌根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与铵态氮和全钾显著正相关,而短、中距离养分获取型菌根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与铵态氮和全钾显著负相关。在气候变暖和土壤质量退化的全球背景下,研究结果为研究杨树外生菌根生态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
菌根
真菌
菌根形态
探索类型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白山笃斯越橘菌根形态结构及内生菌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
14
2
作者
苗迎秋
王贺新
+2 位作者
李根柱
张自川
汤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5,共5页
对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橘菌根的形态结构及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根的次生构造中,周皮由3~6层木栓细胞组成,其中最外1~2层呈凋落状,维管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均不明显,各占1~2层细胞。毛根包裹着1层或疏松...
对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橘菌根的形态结构及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根的次生构造中,周皮由3~6层木栓细胞组成,其中最外1~2层呈凋落状,维管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均不明显,各占1~2层细胞。毛根包裹着1层或疏松或紧密的菌丝层,没有根毛;内生菌根真菌主要侵染周皮细胞,个别也有侵染木质部的情况,但没有改变根的基本解剖结构。初步观察发现,长白山笃斯越橘的根部具有欧石楠类菌根菌(ERM)、暗隔内生菌根菌(DSE)和泡囊-丛枝菌根菌(VAM)等三种类型菌根真菌的分布,含有菌丝体的表皮细胞壁具有明显加厚迹象。另外,几乎所有笃斯越橘毛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笃斯越橘
菌根形态
结构
内生
菌根
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的菌根合成及对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黄兰兰
万山平
+1 位作者
汪延良
于富强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选用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马尾松(P.massionana)、辐射松(P.radiata)和黑松(P.thunbergii)幼苗,采用孢子接种法与波氏块菌(Tuber borchii)合成菌根,6个月后考察菌根定殖率、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松树幼苗...
选用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马尾松(P.massionana)、辐射松(P.radiata)和黑松(P.thunbergii)幼苗,采用孢子接种法与波氏块菌(Tuber borchii)合成菌根,6个月后考察菌根定殖率、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松树幼苗的株高、茎直径、冠幅。结果表明: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形成的菌根呈二叉状或珊瑚状结构,菌根表面光滑或具有丰富的针状外延菌丝,外菌套呈迷宫状,菌丝侵入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式网结构;波氏块菌的定殖显著增加云南松和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和茎直径,对其他3种松树幼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波氏块菌在我国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接种
菌根形态
宿主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块菌菌根合成及其形态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陈应龙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1,共2页
本文对影响块菌菌根合成有关因素 (包括土壤因素及竞争菌 )和菌根形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块菌
菌根
合成条件
菌根形态
学
菌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茸菌株对6种松树幼苗的感染及其菌根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1 位作者
陈羽
陈应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6-361,共6页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 992 4菌株及日产松茸 9960 6菌株 ,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 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 ,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后 90 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 75%和 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 ;...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 992 4菌株及日产松茸 9960 6菌株 ,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 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 ,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后 90 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 75%和 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 ;接种后 180 d,6种松树幼苗全部都可形成菌根 ,菌根感染率分别达 90 .63 %~ 10 0 % ,感染指数达 50 .0 0~ 84 .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 3种 ;随树种的不同 ,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 ;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 ,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 ,华山松的菌根最短 ;此外 ,各种组合之间在菌套厚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菌
松树
人工接种
菌根形态
松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西部杨树人工林外生菌根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1
作者
王韵
自海云
李孝刚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74-988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201900)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BE20224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22056)。
文摘
外生菌根由真菌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而形成,其形态是表征植物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状。为揭示杨树外生菌根分布特征及其探索类型调控杨树环境适应能力,从中国东西部9个主要的杨树栽培区共采集77份杨树根系样品,分析了外生菌根形态特征及不同探索类型的地理分布。所采集样品中共观察到35种杨树外生菌根形态,归属于紧密接触型、短距离养分获取型和中距离养分获取型等三种探索类型。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杨树外生菌根形态有显著差异,西部地区杨树外生菌根形态数量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东部。东部地区杨树外生菌根主要为紧密接触型,西部地区杨树外生菌根主要为短距离养分获取型,中距离养分获取型菌根仅在西部地区观察到。年平均降水量是影响杨树外生菌根探索类型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紧密接触型菌根的定殖与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呈正相关,而短、中距离养分获取型菌根的定殖与年平均降水量条件呈显著负相关。其次,土壤理化性质也影响着杨树的外生菌根分布,紧密接触型菌根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与铵态氮和全钾显著正相关,而短、中距离养分获取型菌根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与铵态氮和全钾显著负相关。在气候变暖和土壤质量退化的全球背景下,研究结果为研究杨树外生菌根生态功能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外生
菌根
真菌
菌根形态
探索类型
环境因素
Keywords
ectomycorrhizal fungi
mycorrhizal morphology
exploration type
environmental factor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白山笃斯越橘菌根形态结构及内生菌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
14
2
作者
苗迎秋
王贺新
李根柱
张自川
汤莉
机构
大连大学医学院
大连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出处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348)
文摘
对长白山野生笃斯越橘菌根的形态结构及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根的次生构造中,周皮由3~6层木栓细胞组成,其中最外1~2层呈凋落状,维管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均不明显,各占1~2层细胞。毛根包裹着1层或疏松或紧密的菌丝层,没有根毛;内生菌根真菌主要侵染周皮细胞,个别也有侵染木质部的情况,但没有改变根的基本解剖结构。初步观察发现,长白山笃斯越橘的根部具有欧石楠类菌根菌(ERM)、暗隔内生菌根菌(DSE)和泡囊-丛枝菌根菌(VAM)等三种类型菌根真菌的分布,含有菌丝体的表皮细胞壁具有明显加厚迹象。另外,几乎所有笃斯越橘毛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
关键词
长白山
笃斯越橘
菌根形态
结构
内生
菌根
菌
Keywords
Changbai Mountain
Vaccinium uliginosum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mycorrhiza
endophytic fungus
分类号
S767.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的菌根合成及对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黄兰兰
万山平
汪延良
于富强
机构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乡村振兴教育学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青年人才基础研究专项计划(2024J0754)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YNQRQNRC-2019-057)
+2 种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102AE090034)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201AT070268)
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05AG070092)。
文摘
选用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马尾松(P.massionana)、辐射松(P.radiata)和黑松(P.thunbergii)幼苗,采用孢子接种法与波氏块菌(Tuber borchii)合成菌根,6个月后考察菌根定殖率、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松树幼苗的株高、茎直径、冠幅。结果表明: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形成的菌根呈二叉状或珊瑚状结构,菌根表面光滑或具有丰富的针状外延菌丝,外菌套呈迷宫状,菌丝侵入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式网结构;波氏块菌的定殖显著增加云南松和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和茎直径,对其他3种松树幼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波氏块菌在我国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孢子接种
菌根形态
宿主植物生长
Keywords
Spore inoculation
mycorrhiza morphology
host plant growth
分类号
S791.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块菌菌根合成及其形态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陈应龙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1,共2页
文摘
本文对影响块菌菌根合成有关因素 (包括土壤因素及竞争菌 )和菌根形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块菌
菌根
合成条件
菌根形态
学
菌根
Keywords
Truffles (Tuber spp.)
Mycorrhizal formation
Morphology
分类号
S646.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茸菌株对6种松树幼苗的感染及其菌根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6-361,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重点课题 (95 - 0 7- 0 2 )的部分内容
文摘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 992 4菌株及日产松茸 9960 6菌株 ,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 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 ,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后 90 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 75%和 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 ;接种后 180 d,6种松树幼苗全部都可形成菌根 ,菌根感染率分别达 90 .63 %~ 10 0 % ,感染指数达 50 .0 0~ 84 .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 3种 ;随树种的不同 ,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 ;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 ,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 ,华山松的菌根最短 ;此外 ,各种组合之间在菌套厚度 。
关键词
松茸菌
松树
人工接种
菌根形态
松茸
Keywords
Tricholoma matsutake
Pinus
inoculation
mycorrhizal morphology
分类号
S646.15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东西部杨树人工林外生菌根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王韵
自海云
李孝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白山笃斯越橘菌根形态结构及内生菌的分布特征
苗迎秋
王贺新
李根柱
张自川
汤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的菌根合成及对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兰兰
万山平
汪延良
于富强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块菌菌根合成及其形态研究
陈应龙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松茸菌株对6种松树幼苗的感染及其菌根解剖学研究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