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林分郁闭度及种植材料对茯苓菌核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令狐克念 袁丛军 +5 位作者 王浩东 陈鸿艺 刘忠保 汪沙 戴晓勇 丁访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0,108,共7页
比较不同郁闭度和段木大小对茯苓产量的影响,研究茯苓栽培过程中适宜的郁闭度和段木大小。本文选择低、中和高郁闭度不同的林分环境种植茯苓,每种郁闭度下的段木分为短、中、长处理,每种长度下的段木分为小径级和中径级处理,统计收获茯... 比较不同郁闭度和段木大小对茯苓产量的影响,研究茯苓栽培过程中适宜的郁闭度和段木大小。本文选择低、中和高郁闭度不同的林分环境种植茯苓,每种郁闭度下的段木分为短、中、长处理,每种长度下的段木分为小径级和中径级处理,统计收获茯苓菌核产量后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1)相同段木条件下,中郁闭度提高总茯苓鲜重和单个茯苓鲜重,高郁闭度降低单个茯苓鲜重;当郁闭度一定时,总茯苓鲜重随径级和段木长增加而升高,其中增加段木径级能提高结苓个数;(2)郁闭度对茯苓产量的影响受段木大小显著影响,低郁闭度下,增加段木长度不影响茯苓产量,在长段木处理下增加径级会提高总茯苓鲜重;中郁闭度下,短、中段木促进总茯苓鲜重对中径级的积极响应,小径级促进长段木对总茯苓鲜重和单个茯苓鲜重的积极响应;高郁闭度下,中、长段木促进茯苓个数和总茯苓鲜重对中经级表现出积极响应,小、中径级促进中段木对总茯苓鲜重和单个茯苓鲜重积极响应。段木大小的最佳搭配方案为:低郁闭度+长段木+中径级段木,中郁闭度+短/中段木+中径级或中郁闭度+长段木+小径级,高郁闭度+中/长段木+中径级能提高茯苓菌核产量。独山县马尾松林种植的茯苓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综合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郁闭度 段木 茯苓菌核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松树树种段木栽培茯苓产量对林分郁闭度的响应
2
作者 袁丛军 令狐克念 +2 位作者 陈鸿艺 刘忠保 丁访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目的】探明林分郁闭度和不同松树树种段木组合栽培对茯苓产量的影响,为提高茯苓栽培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茯苓为研究对象,选择低、中、高3种郁闭度林分,分别采用湿地松、马尾松和火炬松3种松树段木栽培茯苓,考察松树不同松种... 【目的】探明林分郁闭度和不同松树树种段木组合栽培对茯苓产量的影响,为提高茯苓栽培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茯苓为研究对象,选择低、中、高3种郁闭度林分,分别采用湿地松、马尾松和火炬松3种松树段木栽培茯苓,考察松树不同松种与林分郁闭度组合处理茯苓菌核个数、单个鲜重和总鲜重,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筛选树种与林分郁闭度的最佳搭配方案。【结果】湿地松段木栽培茯苓水溶性多糖含量为0.49%,马尾松和火炬松段木栽培均为0.26%。湿地松和马尾松段木栽培,中郁闭度林分茯苓单个鲜重和总鲜重显著高于低郁闭度;火炬松段木栽培,高郁闭度林分茯苓总鲜重低于中郁闭度且显著低于低郁闭度。【结论】湿地松、马尾松和火炬松3种松树段木栽培的茯苓综合品质良好,其中,以湿地松段木栽培茯苓的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3种郁闭度林分环境下最佳段木栽培搭配方式:低郁闭度林分+火炬松段木,中/高郁闭度林分+湿地松或马尾松段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郁闭度 林分 菌核产量 马尾松 湿地松 火炬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培养基对茯苓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宸印 徐彦军 田浩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采用不同配方碳氮营养培养野生茯苓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研究各培养基对茯苓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的母种培养基中马铃薯、芋头比胡萝卜和番薯作碳源更有利于茯苓菌丝生长,茯苓菌丝在酵母膏、蛋白胨作氮源的母种培养... 采用不同配方碳氮营养培养野生茯苓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研究各培养基对茯苓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的母种培养基中马铃薯、芋头比胡萝卜和番薯作碳源更有利于茯苓菌丝生长,茯苓菌丝在酵母膏、蛋白胨作氮源的母种培养基中生长势强于硫酸铵、尿素的培养基;茯苓菌丝对松木屑有嗜好性,以松木屑作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碳源并增加麦粒和玉米面用量,茯苓菌丝生长良好,菌核产量与未加麦粒且以油菜饼为氮源的配方达极显著差异;玉米面、麦麸作原种和栽培种氮源比豆饼、油菜饼更利于茯苓菌丝的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碳氮营养 菌丝性状 菌核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和菌核主要成分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胜莲 谭明辉 +3 位作者 邵晨霞 唐少军 杨祎 刘惠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2,共3页
对6株茯苓(Poria coco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菌核产量、菌核中多糖和三萜含量以及菌株间亲和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8号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等生物学特性均显著优于其它茯苓菌株。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为2.10cm... 对6株茯苓(Poria coco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菌核产量、菌核中多糖和三萜含量以及菌株间亲和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8号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等生物学特性均显著优于其它茯苓菌株。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为2.10cm/d;采用松树兜法栽培茯苓,该菌株的菌核产量达到每兜4.76kg;菌核中还原糖含量为0.43%,总糖含量为7.37%,三萜含量为0.74%;拮抗试验表明6株茯苓菌株之间存在拮抗作用,说明茯苓菌株体细胞亲合基因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生长速率 菌核产量 还原糖 总糖 三萜 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