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菌株配伍摇瓶发酵蛋白酶的初探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晓鸣
宋德平
王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40,共4页
探索产蛋白酶不同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协同作用以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采取酪素平板初筛的方法,从分离的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产蛋白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再通过菌株两两配伍发酵和三者配伍摇瓶发酵培养,采用Folin-酚法分别检测不同菌株...
探索产蛋白酶不同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协同作用以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采取酪素平板初筛的方法,从分离的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产蛋白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再通过菌株两两配伍发酵和三者配伍摇瓶发酵培养,采用Folin-酚法分别检测不同菌株配伍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酪素平板初筛结果表明,SH、TCP和B13株纳豆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活力高,SH和B1配伍发酵培养48 h后,酶活力比单菌株发酵分别提高了37.69%和59.23%。菌株之间的科学配伍在摇瓶发酵中能显著提高蛋白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
菌
蛋白酶
菌
株
配
伍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饲用活菌制剂配伍菌株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左勇
刘清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0-12,共3页
以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及其复合菌为试验菌株,对影响菌株稳定性的因素——pH值、温度、盐浓度、抗生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配伍菌株XN-1在35~40℃、pH值为5.5~7.0、NaCl浓度为0.4%~0.7%时生长良好,并对所用抗生素都有...
以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及其复合菌为试验菌株,对影响菌株稳定性的因素——pH值、温度、盐浓度、抗生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配伍菌株XN-1在35~40℃、pH值为5.5~7.0、NaCl浓度为0.4%~0.7%时生长良好,并对所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
菌
制剂
饲料添加剂
复合
配
伍
菌
株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降解玉米和水稻秸秆菌株配伍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辛银川
张一折
+4 位作者
周小龙
任玉霞
张亚捷
杨琦
陈继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129,共5页
为了解决大田秸秆直接降解困难以及市售菌剂田间直接降解秸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森林土壤、农田土壤、腐烂秸秆中通过平板筛选和酶活性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滤纸酶活性测定)得到多株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且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一组...
为了解决大田秸秆直接降解困难以及市售菌剂田间直接降解秸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森林土壤、农田土壤、腐烂秸秆中通过平板筛选和酶活性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滤纸酶活性测定)得到多株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且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一组(含有菌株51、R19、P11、104、R18)协同作用能力强的产纤维素酶霉菌组合。用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作为材料,利用这个组合复配一些细菌、酵母菌对其进行降解试验。30 d后,秸秆明显失重、体积变小、颜色变黑,有酱色液体渗出。通过测定,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失重率分别达到59%和52%,明显优于市售菌剂(37%,20%)。并对评价菌株产酶能力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降解
纤维素酶
菌
株
筛选
菌
株
配
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芽孢杆菌配伍发酵菜籽粕产中性蛋白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温拥军
游玟娟
郭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6-169,176,共5页
为了提高中性蛋白酶的产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微生物配伍发酵菜籽粕产中性蛋白酶的条件。确定了微生物配伍菌种为Bacillus subtilis UV-7+UN-11(1∶1);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中性蛋白酶活力为指标,进行BoxBehnken设计,获得最佳发酵...
为了提高中性蛋白酶的产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微生物配伍发酵菜籽粕产中性蛋白酶的条件。确定了微生物配伍菌种为Bacillus subtilis UV-7+UN-11(1∶1);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中性蛋白酶活力为指标,进行BoxBehnken设计,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7℃,转速193r/min,接种量为7.58%,该条件下中性蛋白酶活力的理论值为2709.9U/m L,在最佳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中性蛋白酶活力为(2714.5±2.4)U/m L,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比未优化前的2602.7U/m L提高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
菌
菌
株
配
伍
菜籽粕
中性蛋白酶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辅助发酵剂制备传统奶豆腐的风味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洋洋
策里格尔
+2 位作者
张志刚
孙立山
双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101,共9页
以奶豆腐中分离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产酸能力强、风味良好、发酵时间短的乳酸菌,并对其发酵酸度、发酵终点时间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确定传统奶豆腐辅助发酵剂菌株的配比组合。再通过辅助发酵剂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传统奶豆腐...
以奶豆腐中分离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产酸能力强、风味良好、发酵时间短的乳酸菌,并对其发酵酸度、发酵终点时间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确定传统奶豆腐辅助发酵剂菌株的配比组合。再通过辅助发酵剂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传统奶豆腐的最优生产工艺,分析成品风味特性的研究。研究筛选出产酸能力强、风味良好、发酵时间短的乳酸菌4株,菌株D655、686、NDF9-3和MN1-7。经16S rDNA序列检测分析,上述菌株分别被鉴定为泡菜乳球菌(Lactococcus kimchii)、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2种最优组合的3株菌配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组合为D655∶686∶NDF9-3=5∶2∶3。将该组合作为辅助发酵剂,并以产品弹性、酸度与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工艺优化,最佳辅助发酵剂的添加量3%、发酵温度25℃、排乳清温度65℃,此时的奶豆腐弹性(0.92±0.05)g、酸度(70±1.2)°T、感官评分为(83±0.2)分。试验组的风味物质均高于对照组,酸类物质在风味中占主体地位,其次为醇类、脂类、烷烃类、醛类以及其他。综上所述,试验组风味较好,具有浓郁的奶香味,呈现传统乳制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豆腐
菌株配比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风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处理番茄酱废水用污泥培养的人工干预研究
6
作者
许述
童延斌
+1 位作者
李春
曹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前的番茄酱废水处理设施,由于频繁驯化污泥,存在耗时较长、处理能力较差和不受控制等缺点,造成了较大的二次污染。本文针对前期筛选获得的番茄酱加工废水处理菌群,研究了人工构建菌群生成污泥时的初始菌株配比及营养条件对污泥形成的...
目前的番茄酱废水处理设施,由于频繁驯化污泥,存在耗时较长、处理能力较差和不受控制等缺点,造成了较大的二次污染。本文针对前期筛选获得的番茄酱加工废水处理菌群,研究了人工构建菌群生成污泥时的初始菌株配比及营养条件对污泥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的初始比例对污泥的形成和处理能力有较大影响,但并不是去除能力越强的菌株越多形成的污泥效果越好;降解菌株和沉降菌株初始重量比例1∶1时,污泥生长最快(从1000mg/L增至6000mg/L耗时4d)、污泥处理能力最强(TOC去除率超过96%)、污泥结构最好(粒径正态分布且集中于30μm)。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控制菌株比例可以有效的缩短污泥培养时间和提高处理能力,既节约了处理成本,又提高了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配比
污泥生长
营养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辅助发酵剂对传统奶豆腐品质特性影响
7
作者
策力格尔
洋洋
+2 位作者
张志刚
双全
刘琴
《中国乳品工业》
2025年第9期32-38,共7页
文章以传统奶豆腐中分离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对发酵酸度、发酵终点时间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选出优势乳酸菌,再确定传统奶豆腐辅助发酵剂菌株的配比组合,制作传统奶豆腐,并解析辅助发酵剂制备奶豆腐的品质变化。结果显示,菌株配比最佳组合...
文章以传统奶豆腐中分离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对发酵酸度、发酵终点时间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选出优势乳酸菌,再确定传统奶豆腐辅助发酵剂菌株的配比组合,制作传统奶豆腐,并解析辅助发酵剂制备奶豆腐的品质变化。结果显示,菌株配比最佳组合为D655∶686∶NDF9-3=5∶2∶3,将该组合作为发酵剂发酵传统奶豆腐,发现理化指标水分含量、脂肪和蛋白质均低于对照组,灰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奶豆腐共检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7.85 mg/100 g,比对照组高0.4 mg/100 g。从2种奶豆腐中均检测出35种脂肪酸,辅助发酵的奶豆腐中饱和脂肪酸比传统奶豆腐的饱和脂肪酸高出3.77%,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传统奶豆腐。在4℃贮藏期间,如豆腐随时间延长水分含量降低,灰分增加,脂肪、蛋白质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豆腐
乳酸
菌
菌株配比
品质特性
贮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菌株配伍摇瓶发酵蛋白酶的初探
被引量:
5
1
作者
孙晓鸣
宋德平
王萍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40,共4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赣教高字[2007]6号)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YC08A053)
文摘
探索产蛋白酶不同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的协同作用以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采取酪素平板初筛的方法,从分离的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产蛋白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再通过菌株两两配伍发酵和三者配伍摇瓶发酵培养,采用Folin-酚法分别检测不同菌株配伍发酵产物的蛋白酶活性。酪素平板初筛结果表明,SH、TCP和B13株纳豆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活力高,SH和B1配伍发酵培养48 h后,酶活力比单菌株发酵分别提高了37.69%和59.23%。菌株之间的科学配伍在摇瓶发酵中能显著提高蛋白酶的活性。
关键词
芽孢杆
菌
蛋白酶
菌
株
配
伍
发酵工艺
Keywords
Bacillus
protease
strain compatibility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Q925.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饲用活菌制剂配伍菌株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左勇
刘清斌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0-12,共3页
文摘
以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及其复合菌为试验菌株,对影响菌株稳定性的因素——pH值、温度、盐浓度、抗生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配伍菌株XN-1在35~40℃、pH值为5.5~7.0、NaCl浓度为0.4%~0.7%时生长良好,并对所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关键词
活
菌
制剂
饲料添加剂
复合
配
伍
菌
株
稳定性
Keywords
active bacterial preparation
feed additive
combinative strains
stability
分类号
S816.79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降解玉米和水稻秸秆菌株配伍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辛银川
张一折
周小龙
任玉霞
张亚捷
杨琦
陈继峰
机构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129,共5页
文摘
为了解决大田秸秆直接降解困难以及市售菌剂田间直接降解秸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从森林土壤、农田土壤、腐烂秸秆中通过平板筛选和酶活性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滤纸酶活性测定)得到多株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且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一组(含有菌株51、R19、P11、104、R18)协同作用能力强的产纤维素酶霉菌组合。用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作为材料,利用这个组合复配一些细菌、酵母菌对其进行降解试验。30 d后,秸秆明显失重、体积变小、颜色变黑,有酱色液体渗出。通过测定,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失重率分别达到59%和52%,明显优于市售菌剂(37%,20%)。并对评价菌株产酶能力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秸秆降解
纤维素酶
菌
株
筛选
菌
株
配
伍
Keywords
Straw degradation
Cellulose
Screening screening
Strain combination
分类号
Q503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芽孢杆菌配伍发酵菜籽粕产中性蛋白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温拥军
游玟娟
郭浪
机构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6-169,176,共5页
基金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Hnhy2012A003)
文摘
为了提高中性蛋白酶的产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微生物配伍发酵菜籽粕产中性蛋白酶的条件。确定了微生物配伍菌种为Bacillus subtilis UV-7+UN-11(1∶1);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中性蛋白酶活力为指标,进行BoxBehnken设计,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7℃,转速193r/min,接种量为7.58%,该条件下中性蛋白酶活力的理论值为2709.9U/m L,在最佳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中性蛋白酶活力为(2714.5±2.4)U/m L,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比未优化前的2602.7U/m L提高了4.3%。
关键词
芽孢杆
菌
菌
株
配
伍
菜籽粕
中性蛋白酶
发酵条件
Keywords
Bacillus
strain compatibility
rapeseed meal
neutral proteas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辅助发酵剂制备传统奶豆腐的风味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洋洋
策里格尔
张志刚
孙立山
双全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蓝旗长虹乳制品厂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101,共9页
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MS03059)
锡林郭勒盟科技计划项目(202117)。
文摘
以奶豆腐中分离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产酸能力强、风味良好、发酵时间短的乳酸菌,并对其发酵酸度、发酵终点时间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确定传统奶豆腐辅助发酵剂菌株的配比组合。再通过辅助发酵剂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传统奶豆腐的最优生产工艺,分析成品风味特性的研究。研究筛选出产酸能力强、风味良好、发酵时间短的乳酸菌4株,菌株D655、686、NDF9-3和MN1-7。经16S rDNA序列检测分析,上述菌株分别被鉴定为泡菜乳球菌(Lactococcus kimchii)、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2种最优组合的3株菌配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组合为D655∶686∶NDF9-3=5∶2∶3。将该组合作为辅助发酵剂,并以产品弹性、酸度与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工艺优化,最佳辅助发酵剂的添加量3%、发酵温度25℃、排乳清温度65℃,此时的奶豆腐弹性(0.92±0.05)g、酸度(70±1.2)°T、感官评分为(83±0.2)分。试验组的风味物质均高于对照组,酸类物质在风味中占主体地位,其次为醇类、脂类、烷烃类、醛类以及其他。综上所述,试验组风味较好,具有浓郁的奶香味,呈现传统乳制品特色。
关键词
奶豆腐
菌株配比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风味特性
Keywords
Hurood
strain ratio
single factor test
orthogonal test
flavor profile
分类号
TS25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处理番茄酱废水用污泥培养的人工干预研究
6
作者
许述
童延斌
李春
曹鹏
机构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87-3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68024)
文摘
目前的番茄酱废水处理设施,由于频繁驯化污泥,存在耗时较长、处理能力较差和不受控制等缺点,造成了较大的二次污染。本文针对前期筛选获得的番茄酱加工废水处理菌群,研究了人工构建菌群生成污泥时的初始菌株配比及营养条件对污泥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的初始比例对污泥的形成和处理能力有较大影响,但并不是去除能力越强的菌株越多形成的污泥效果越好;降解菌株和沉降菌株初始重量比例1∶1时,污泥生长最快(从1000mg/L增至6000mg/L耗时4d)、污泥处理能力最强(TOC去除率超过96%)、污泥结构最好(粒径正态分布且集中于30μm)。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控制菌株比例可以有效的缩短污泥培养时间和提高处理能力,既节约了处理成本,又提高了出水水质。
关键词
菌株配比
污泥生长
营养梯度
Keywords
complex strains
sludge growth
nutrit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辅助发酵剂对传统奶豆腐品质特性影响
7
作者
策力格尔
洋洋
张志刚
双全
刘琴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2025年第9期32-38,共7页
基金
锡林郭勒科技计划项目(202117)。
文摘
文章以传统奶豆腐中分离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对发酵酸度、发酵终点时间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选出优势乳酸菌,再确定传统奶豆腐辅助发酵剂菌株的配比组合,制作传统奶豆腐,并解析辅助发酵剂制备奶豆腐的品质变化。结果显示,菌株配比最佳组合为D655∶686∶NDF9-3=5∶2∶3,将该组合作为发酵剂发酵传统奶豆腐,发现理化指标水分含量、脂肪和蛋白质均低于对照组,灰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奶豆腐共检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27.85 mg/100 g,比对照组高0.4 mg/100 g。从2种奶豆腐中均检测出35种脂肪酸,辅助发酵的奶豆腐中饱和脂肪酸比传统奶豆腐的饱和脂肪酸高出3.77%,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传统奶豆腐。在4℃贮藏期间,如豆腐随时间延长水分含量降低,灰分增加,脂肪、蛋白质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
奶豆腐
乳酸
菌
菌株配比
品质特性
贮藏特性
Keywords
milk curd
lactic acid bacteria
strain ratio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storage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S252.56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菌株配伍摇瓶发酵蛋白酶的初探
孙晓鸣
宋德平
王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饲用活菌制剂配伍菌株稳定性研究
左勇
刘清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效降解玉米和水稻秸秆菌株配伍研究
辛银川
张一折
周小龙
任玉霞
张亚捷
杨琦
陈继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芽孢杆菌配伍发酵菜籽粕产中性蛋白酶条件研究
温拥军
游玟娟
郭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辅助发酵剂制备传统奶豆腐的风味特性研究
洋洋
策里格尔
张志刚
孙立山
双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处理番茄酱废水用污泥培养的人工干预研究
许述
童延斌
李春
曹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辅助发酵剂对传统奶豆腐品质特性影响
策力格尔
洋洋
张志刚
双全
刘琴
《中国乳品工业》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