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平板法在菌悬液计数及食品和化妆品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彬 黄晓蓉 +4 位作者 郑晶 邵碧英 吴谦 汤敏英 黄嫦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56-358,共3页
应用螺旋平板法和国标方法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培养菌悬液以及食品、化妆品样品161份进行菌落总数检测,国标法培养48h后进行手工计数,螺旋平板法自动接种培养48h后进行仪器自动计数,将两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 应用螺旋平板法和国标方法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培养菌悬液以及食品、化妆品样品161份进行菌落总数检测,国标法培养48h后进行手工计数,螺旋平板法自动接种培养48h后进行仪器自动计数,将两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螺旋平板法适用于菌悬液计数及食品和化妆品菌落总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平板法 菌悬液 食品 化妆品 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悬液定量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金丹 张怡鸣 +2 位作者 冯素梅 高盛 姚艳春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19期207-211,共5页
对菌悬液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依据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对菌悬液进行菌落计数,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该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建立数学模... 对菌悬液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依据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对菌悬液进行菌落计数,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该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建立数学模型。本文从稀释过程、加样体积以及样品重复测定3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终合成菌落总数测定的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为0.05。通过对菌悬液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以期为抗菌、除菌、消毒检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悬液 落总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菌悬液培养方式对纺织品抗菌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红利 刘会 蒋芳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1,共2页
探讨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中接种菌悬液的培养方式对抗菌试验的影响。分析了接种菌悬液浓度与试验有效性的关系,分别采用振荡培养和静止培养方式制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悬液,通过对比所制得接种菌悬液的浓度,认为在接种量相同的情况... 探讨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中接种菌悬液的培养方式对抗菌试验的影响。分析了接种菌悬液浓度与试验有效性的关系,分别采用振荡培养和静止培养方式制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悬液,通过对比所制得接种菌悬液的浓度,认为在接种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静置培养所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接种菌悬液浓度符合标准要求,而采用振荡培养所得的大肠杆菌的接种菌悬液符合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置培养 振荡培养 接种菌悬液 有效性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查法菌悬液保存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彭会娟 《现代食品》 201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食品微生物检查法菌悬液保存时间进行研究,结合微生物菌悬液具体检查方式,首先介绍食品微生物,然后对具体的实验材料及设备等进行介绍,紧接着对食品微生物检查法菌悬液保存时间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展开实验讨论。获... 本文主要针对食品微生物检查法菌悬液保存时间进行研究,结合微生物菌悬液具体检查方式,首先介绍食品微生物,然后对具体的实验材料及设备等进行介绍,紧接着对食品微生物检查法菌悬液保存时间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展开实验讨论。获得相关实验研究启示,目的在于更好地控制菌悬液保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查法 菌悬液 保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细菌PP19和SI17菌悬液对荔枝霜疫病的防病作用初探
5
作者 郑丽 张海鹏 +1 位作者 喻国辉 黄石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93-100,共8页
【目的】筛选新型高效的生防有益细菌防治果树病害如采后荔枝霜疫病,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延缓褐变;揭示生防菌发挥防病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前期优选的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P19和生防乙酰微小杆菌... 【目的】筛选新型高效的生防有益细菌防治果树病害如采后荔枝霜疫病,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延缓褐变;揭示生防菌发挥防病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前期优选的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P19和生防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SI17,分别制备其菌体悬浮液,喷雾预处理采后荔枝果实,24 h后喷雾接种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SC18,随后观察果实病害严重度,检测不同时间点果皮对应的酶活性或物质含量。【结果】生防菌PP19和SI17菌悬液均显著降低采后荔枝霜疫病的发生,防效分别达到39.59%~88.76%和18.08%~91.01%;菌悬液提高果皮CAT、SOD、GLU、PAL、PPO活性,增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同时,降低果皮花色素苷酶活性、H2O2含量及总酚含量。SI17比PP19更能提高植物几丁质酶活性。【结论】通过上述结果,推测两个生防菌发挥生防效果可能与改变了果皮抗病相关酶活性或物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霜疫病 荔枝霜疫霉 菌悬液 生防效果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炎合剂体内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冯平安 王静 +1 位作者 黄顺旺 刘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 :观察盆腔炎合剂的动物体内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细菌悬液制作感染动物模型 ,以动物的死亡率和存活率作为指标。结果 :盆腔炎合剂 2 9.3g/kg、5 8.5g/kg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脆弱类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 ... 目的 :观察盆腔炎合剂的动物体内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细菌悬液制作感染动物模型 ,以动物的死亡率和存活率作为指标。结果 :盆腔炎合剂 2 9.3g/kg、5 8.5g/kg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脆弱类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 ,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感染作用 ,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动物体内 合剂 感染 死亡率 实验 脆弱类杆 量效关系 菌悬液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琼 杨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6-28,共3页
以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C5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将照射时间3min作为紫外诱变剂量,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1株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A.xylinumC544,该突变株的产量是原始菌株的1.5倍。
关键词 纤维素 木醋杆 紫外诱变 菌悬液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菌种TR-1的筛选与破乳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黄翔峰 闻岳 +2 位作者 杨葆华 陆丽君 刘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39,165,共5页
从克拉玛依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原油破乳菌TR-1。介绍了筛选方法。筛选时使用含水原油静置分层产生的油、水相等体积混合制备的W/O乳状液.35℃、50天自发脱水率〈5%;细菌全培养液加量为100mL/L。培养温度35℃,最佳培养pH... 从克拉玛依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原油破乳菌TR-1。介绍了筛选方法。筛选时使用含水原油静置分层产生的油、水相等体积混合制备的W/O乳状液.35℃、50天自发脱水率〈5%;细菌全培养液加量为100mL/L。培养温度35℃,最佳培养pH值7~9.时间5~6天。所得培养液含菌1.1×100个/mL.含干菌体~8.68g/L,35℃、150min脱水率〉90%;2.0g/L干菌体水悬液相同加量时脱水率为80.0%;现用聚醚破乳剂加量100mg/L时脱水率~55%。TR-1菌主要以菌细胞破乳,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也起一定破乳作用。TR-1菌破乳性能稳定,第1、5、25代全培养液的脱水率分别为88.3%、91.7%、80.0%。2.0g/L干菌体水悬液用于克拉玛依采油一厂、二厂含水50.0%、66.7%的稀油破乳(50℃),加量100mL/L时脱水率为66.7%、88.2%.高于现用聚醚破乳剂的脱水率,但对二、三区混合稠油无破乳效果。50℃、150min自发脱水率为16.5%的含水50.0%的稀油,加入5、20、40mg/L聚合物PAM后自发脱水率变为2.0%、4.0%、43.9%,再加入100mL/L干菌体水悬液时脱水率分别为96.5%、80.5%、76.5%.均高于加入100mg/L。化学破乳剂时的相应值。图3表4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破乳剂 破乳 种筛选 破乳性能 培养 体水 原油脱水 轻质原油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及其快速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覃宇 向丽萍 +3 位作者 吴金春 王奥 任道援 张祖文 《现代食品》 2022年第3期141-143,147,共4页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包装饮用水中的自然生长发育情况及菌落数值与吸光度值的关系,实现快速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菌落数的目的,向包装饮用水中接种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每间隔一段时间从被污染水中吸取1 mL接种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选择性培养...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包装饮用水中的自然生长发育情况及菌落数值与吸光度值的关系,实现快速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菌落数的目的,向包装饮用水中接种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每间隔一段时间从被污染水中吸取1 mL接种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选择性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培养后记录其菌落数量,绘制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同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快速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的浓度,确定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R^(2)=0.9978)。此次研究为铜绿假单胞菌在包装饮用水中的生长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菌落数的方法,缩短了试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菌悬液浓度 生长曲线 线性关系 吸光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菌种方法怎样?
10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9年第3期49-49,共1页
通常可用pH6.0的0.1mol/L磷酸缓冲液制成菌悬液,加入浓度为100×10^-6的亚硝基胍,在37℃下处理30min,再经一级培养后,进行单菌落分离,按常规方法进行筛选。
关键词 亚硝基胍 诱变处理 磷酸缓冲 一级培养 菌悬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 20150:2019鞋类抗真菌检测国际标准解读
11
作者 畅文凯 《中外鞋业》 2019年第4期33-35,共3页
鞋是源于人类本能地保护双脚免受外部伤害而出现的,是人类智慧适应环境的产物。鞋作为每个人都要穿着的生活用品,其在满足人们的生理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服装,鞋的密闭性最大。而足部是人体汗腺高度集中... 鞋是源于人类本能地保护双脚免受外部伤害而出现的,是人类智慧适应环境的产物。鞋作为每个人都要穿着的生活用品,其在满足人们的生理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服装,鞋的密闭性最大。而足部是人体汗腺高度集中的部位,排汗量很大,鞋腔非常容易形成高湿度和高温度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悬液 试验方法 ISO 20150 抗真 鞋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培养法稳定出芽短梗霉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12
作者 刘畅 童群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65,共5页
以出芽短梗霉色素低产株G58-2为生产菌株,研究了其透析培养下的菌体形态,及普鲁兰多糖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通过透析培养制备的发酵接种液优于普通培养,在其OD600为0.442,接种龄36h,初始pH7.0,装液量50 mL/250 mL,摇床转速200 ... 以出芽短梗霉色素低产株G58-2为生产菌株,研究了其透析培养下的菌体形态,及普鲁兰多糖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通过透析培养制备的发酵接种液优于普通培养,在其OD600为0.442,接种龄36h,初始pH7.0,装液量50 mL/250 mL,摇床转速200 r/min条件下培养84 h出芽短梗霉G58-2不仅色素含量低,粗多糖产量可达到4.84 g/100 mL,并且实验稳定性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培养 菌悬液 出芽短梗霉 短梗霉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材密封性微生物挑战法实验方案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春辉 尹翔 +4 位作者 张肖宁 王威 于嘉伟 姚尚辰 许明哲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1期1181-1185,共5页
目的 探讨包材密封性微生物挑战法的实验方案,为保证无菌药品在其全生命周期范围内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微生物菌悬液浸泡法,选用不同的包装系统、不同的浸泡菌株、不同的浸泡条件等关键性因素进行相应试验,对微生物挑战法的具... 目的 探讨包材密封性微生物挑战法的实验方案,为保证无菌药品在其全生命周期范围内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微生物菌悬液浸泡法,选用不同的包装系统、不同的浸泡菌株、不同的浸泡条件等关键性因素进行相应试验,对微生物挑战法的具体细节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 本研究确定了微生物侵入实验的阳性样品制备、样品数量选择、挑战微生物选择、侵入浓度及微生物侵入条件的选择等关键参数,并选取合适方案对不同包装系统进行微生物挑战实验,结果均符合各法规相应要求。微生物侵入的关键孔径集中在3~5μm,此孔径包装系统在日常储存和运输中存在污染的风险。结论 制药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将物理法和微生物挑战法进行有效关联,以保证药品在全生命周期的无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材 密封性 微生物菌悬液浸泡法 微生物侵入关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温病热盛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同海妮 杨彦平 +2 位作者 毕冠华 张学燕 刘艳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6-80,共5页
筛选猪温病发热模型的造模方法并确定临床症状评定标准。以呋塞米注射液、脂多糖(LPS)、大肠杆菌菌悬液为致模因素,采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造模,即猪耳缘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0.05 mL/kg BW),再以LPS(0.5μg/kg BW、1.5μg/kg BW)耳缘静... 筛选猪温病发热模型的造模方法并确定临床症状评定标准。以呋塞米注射液、脂多糖(LPS)、大肠杆菌菌悬液为致模因素,采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造模,即猪耳缘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0.05 mL/kg BW),再以LPS(0.5μg/kg BW、1.5μg/kg BW)耳缘静脉注射攻毒;猪耳缘静脉注射LPS(1.5μg/kg BW),再以大肠杆菌菌悬液(0.3 mL/kg BW、0.5 mL/kg BW)耳缘静脉注射攻毒;猪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菌悬液(0.3 mL/kg BW、0.2 mL/kg BW)进行攻毒。观测猪直肠温度、呼吸、饮食、精神、呕吐等情况。结果显示,注射呋塞米注射液与不同剂量LPS未制造出猪温病的全部临床症状;同时注射LPS与不同剂量大肠杆菌菌悬液能复制出猪温病模型,但大肠杆菌菌悬液0.5 mL/kg BW剂量组动物存在死亡,且LPS与大肠杆菌菌悬液均有致热之效;注射不同剂量的大肠杆菌菌悬液,剂量为0.3 mL/kg的大肠杆菌菌悬液即能有效复制出猪温病模型。结果提示,猪按0.3 mL/kg BW的剂量,经耳缘静脉单次注射浓度为2×10^(9)cfu/mL的大肠杆菌菌悬液即可复制出猪温病热盛证模型;可将“发热,精神萎靡,饮食欲下降,不愿走动,呼吸加深加粗或喘,粪便变软或稀,耳部、鼻盘、蹄部、臀部出现出血斑,舌象深红或绛紫等临床症状”作为猪温病热盛证临床症状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塞米注射 脂多糖(LPS) 大肠杆菌悬液 温病热盛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法检测婴幼儿奶粉中游离生物素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靖欣 梁梅娟 +1 位作者 苏佩冰 殷欢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5期224-225,共2页
为了解决微生物法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生物素含量常遇到的问题,重点关注了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曲线、培养基和接种液制备的操作细节。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检测奶粉中的生物素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可达0.999 8,有较大的提高;平行测试的... 为了解决微生物法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生物素含量常遇到的问题,重点关注了试验过程中的标准曲线、培养基和接种液制备的操作细节。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检测奶粉中的生物素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可达0.999 8,有较大的提高;平行测试的RSD为0.75%~2.14%,加标试验回收率在96.08%~98.2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7.54%。通过本方法,优化了菌种活化、菌悬液制备及标准溶液配制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生物素 微生物法 菌悬液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瑞动物保健公司新近推出长效抗生素
16
《中国动物保健》 2005年第2期56-56,共1页
辉瑞动物保健公司新近推出长效抗生素用于控制和预防牛的呼吸道疾病。ExcedeTM(头孢噻呋)无菌悬液是头孢噻呋缓释剂,注射一针可以提供连续7天的免疫保护力。
关键词 抗生素 菌悬液 长效 注射 呼吸道疾病 预防 动物保健 头孢噻呋 免疫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快速检测法的应用分析
17
作者 陈荣楦 《食品安全导刊》 2015年第7X期114-,共1页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主要菌种,是革兰氏阴性菌,它主要分布于动物的肠道中,可以中毒致病。一般的动物性食品尤其是肉类制品可以引起人或动物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沙门氏菌胶体金的染色沙门氏菌胶体金染色试验在试验中,选择大肠杆...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主要菌种,是革兰氏阴性菌,它主要分布于动物的肠道中,可以中毒致病。一般的动物性食品尤其是肉类制品可以引起人或动物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沙门氏菌胶体金的染色沙门氏菌胶体金染色试验在试验中,选择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两种菌种,并取氯金酸、营养琼脂、沙门氏菌抗体、氯化钠、LB培养基等17种试验试剂备用。试验方法首先制备菌悬液,它的制备要按照传统常规方法,即培养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动物性食品 快速检测法 微生物检测 肠杆 肉类制品 氯金酸 试验试剂 菌悬液 金标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