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井冈霉素A AS(菌刀)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罗定荣 周爱萍 余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6期53-53,122,共2页
鉴于近年来宿松县水稻纹枯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为筛选防治纹枯病的新型环保高效药剂,对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4%井冈霉素A AS(菌刀)防治效果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4%井冈霉素A AS(菌刀)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用... 鉴于近年来宿松县水稻纹枯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为筛选防治纹枯病的新型环保高效药剂,对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4%井冈霉素A AS(菌刀)防治效果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4%井冈霉素A AS(菌刀)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用量450g/hm2处理药后15d防效达71.94%,防效较高,且对稻曲病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对稻田天敌无不良影响,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井冈霉素A AS(菌刀) 水稻纹枯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寄生真菌刀孢蜡蚧菌对烟草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德鑫 许家来 +3 位作者 曹君正 武侠 林北森 孔凡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4期65-69,共5页
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真菌对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卵寄生真菌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CGMCC5329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寄生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该菌的生物菌剂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害进行了... 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真菌对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卵寄生真菌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CGMCC5329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雌虫的寄生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该菌的生物菌剂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害进行了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能寄生根结线虫的卵和雌虫。其中,培养5 d对卵寄生率为83.29%;培养15 d对卵块相对孵化抑制率为91.41%。刀孢蜡蚧菌菌剂在田间施用15 kg/667m2时,相对防效达80%以上,刀孢蜡蚧菌CGMCC5329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蜡蚧 根结线虫 寄生性 烟草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菌刀”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施用方法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建华 宋献策 +1 位作者 蔡红玲 张伟大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微生物菌剂“菌刀”具有抑菌、防病、改良土壤、增强作物免疫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诸多功效。为观测“菌刀”在葡萄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效果,特进行了“菌刀”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光玫瑰”葡... 微生物菌剂“菌刀”具有抑菌、防病、改良土壤、增强作物免疫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诸多功效。为观测“菌刀”在葡萄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效果,特进行了“菌刀”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光玫瑰”葡萄上施用“菌刀”,能促进新叶迅速转色、叶片增厚,增加叶面积,提高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其中以“菌刀”灌根处理加叶面喷施处理的施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菌刀 葡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孢蜡蚧菌ZJLP09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对柑橘木虱的防效
4
作者 鹿连明 杜丹超 +5 位作者 苏光浪 刘顺民 吴仁超 瞿思民 安宝聚 陈国庆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6-807,共12页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ZJLP09对柑橘木虱具有强致病性,为进一步提升该菌株在柑橘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从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对载体和助剂进行了筛选,明确了刀孢蜡蚧菌ZJLP09可湿性粉剂的配方:10%菌株ZJLP09分生...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ZJLP09对柑橘木虱具有强致病性,为进一步提升该菌株在柑橘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从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对载体和助剂进行了筛选,明确了刀孢蜡蚧菌ZJLP09可湿性粉剂的配方:10%菌株ZJLP09分生孢子粉、1%润湿剂W-2002、1%分散剂Dispwet WP-410、0.3%紫外保护剂抗坏血酸、0.1%孢子萌发促进剂氯化钙、0.05%粘着剂黄原胶、87.55%载体凹凸棒土。所研制的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指标符合相关生防菌制剂的行业标准,以1.0×10^(8)个孢子/mL浓度处理5 d,制剂在室内条件下对柑橘木虱的校正死亡率可达92.50%,在田间大棚条件下也达80.55%。相较纯孢子悬浮液,刀孢蜡蚧菌ZJLP09可湿性粉剂对柑橘木虱的致死效果显著提升,有望用于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蜡蚧 可湿性粉剂 柑橘木虱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分离自番茄叶片的刀孢蜡蚧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戌清 田忠玲 +2 位作者 李红斌 吕晓菡 郑积荣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9,共8页
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番茄种植基地番茄叶片中分离获得菌株HZ911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该菌株菌丝在20-30℃均能正常生长,35℃停止生长,最适温度为25℃;光周期12L:12D及培养基pH 6.0的环... 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番茄种植基地番茄叶片中分离获得菌株HZ911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该菌株菌丝在20-30℃均能正常生长,35℃停止生长,最适温度为25℃;光周期12L:12D及培养基pH 6.0的环境条件利于菌体生长。该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氮源营养,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蔗糖和牛肉浸膏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日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5.02和5.81mm/d),在半乳糖和硝酸钾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分别为2.36和4.27 mm/d)。菌株对14种常见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00 g/L氰霜唑悬浮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菌株HZ911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毒力较小,且中间三者在低浓度时可促进菌丝生长。本研究将为今后该菌的大规模生产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蜡蚧 形态特征 分子特征 生物学特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孢蜡蚧菌ZJLP09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鹿连明 杜丹超 +4 位作者 胡秀荣 蒲占湑 张利平 黄振东 陈国庆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974-978,共5页
为明确刀孢蜡蚧菌ZJLP09的最佳产孢条件,测定了培养基、初始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震荡转速和培养时间对菌株产孢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刀孢蜡蚧菌ZJLP09液体发酵工艺,具体为初始接种量5%、摇瓶装液量40%~60%,初始pH值5.0~7.0、震荡转速1... 为明确刀孢蜡蚧菌ZJLP09的最佳产孢条件,测定了培养基、初始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震荡转速和培养时间对菌株产孢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刀孢蜡蚧菌ZJLP09液体发酵工艺,具体为初始接种量5%、摇瓶装液量40%~60%,初始pH值5.0~7.0、震荡转速180~220 r·min^(-1)、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5 d。为进一步开发孢蜡蚧菌ZJLP09分生孢子制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孢蜡蚧ZJLP09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镰刀菌与人类关系
7
作者 鲁红学 阮华芳 《湖北植保》 1997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危害性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孢轮枝菌产红色素条件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博 徐龙光 +2 位作者 余仲东 唐光辉 陈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分离了一株在PDA上强烈产生红色素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内生菌,ITS-nrDNA序列分析及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刀孢轮枝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其产红色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在513nm处有强吸收峰,该色素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 分离了一株在PDA上强烈产生红色素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内生菌,ITS-nrDNA序列分析及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刀孢轮枝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其产红色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在513nm处有强吸收峰,该色素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培养至23d色素达到最大的浓度2.73mg·mL-1,随后浓度逐渐下降。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a2SO3浓度逐步增大对色素有减色反应,色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红色加深,紫外光下长时间放置无大变化,但在紫外光照射3h时色素达到最大色度,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金属离子Ca2+、Fe2+、Cu2+和Zn2+对色素影响较大,能改变色素颜色。该色素浓度为2.11mg·mL-1时,对Escherichia coli和Pseudomonas syringa pv.actinidia拮抗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轮枝 红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孢蜡蚧菌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邵云飞 谭家玙 +6 位作者 李成军 刘苏 李世广 朱丞宇 江连强 张鑫 李茂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09,352,共6页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是为害我国苹果、海棠和红叶石楠等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本研究测定了本实验室研发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YJ007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是为害我国苹果、海棠和红叶石楠等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本研究测定了本实验室研发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YJ007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4.0×10^(5)孢子/mL)处理2、3龄和4龄若虫,药后7 d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17%、92.94%和97.04%。4龄若虫在处理后2 d行动迟缓,处理后3 d,足和头部出现白色菌丝且大量幼虫死亡,最后菌丝布满试虫体表并产出大量孢子。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对苹果黄蚜7 d的田间校正防治效果为86.78%。因此,YJ007油剂在苹果黄蚜生物防治中具有极大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黄蚜 孢蜡蚧 油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毒力刀孢蜡蚧菌最适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岩 李茂业 +7 位作者 刘苏 刘明科 丁朝阳 齐禹哲 闫雪梨 钱逸彬 徐逸凡 闫芳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9-355,共7页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为明确刀孢蜡蚧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条件,本文对一株刀孢蜡蚧菌HFLP006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种类、初始接菌量、培养温...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为明确刀孢蜡蚧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条件,本文对一株刀孢蜡蚧菌HFLP006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种类、初始接菌量、培养温度、供试碳源和氮源对该菌株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DAY液体培养基中,以8%接菌量培养8 d能够获得最大产孢量2.83×109个孢子/mL。菌株HFLP006最适产孢温度为26℃。以甘露醇和葡萄糖为碳源能够获得最大产孢量,分别为1.28×109和1.25×109个孢子/mL,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以酵母浸粉为氮源获得的产孢量(9.48×108个孢子/mL)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氮源处理组。使用1×10^(7)个孢子/mL的菌悬液对桃蚜进行毒力测定,处理后第7 d试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80.73%。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对菌株HFLP006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生物防治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蜡蚧 初始接 温度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驳骨锈病的重寄生现象及重寄生菌鉴定(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咏梅 熊英 +3 位作者 罗荡平 王忠文 袁高庆 周传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5-89,共5页
在小驳骨锈病的冬孢子堆上发现一种重寄生菌。被重寄生菌寄生的病斑表面可见到一层白色菌丝体。光学显微镜下发现,被寄生的柄锈菌菌丝和冬孢子断裂、变形和退色。18S rDNA 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重寄生菌为刀孢轮枝菌(Lecanicillium ps... 在小驳骨锈病的冬孢子堆上发现一种重寄生菌。被重寄生菌寄生的病斑表面可见到一层白色菌丝体。光学显微镜下发现,被寄生的柄锈菌菌丝和冬孢子断裂、变形和退色。18S rDNA 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重寄生菌为刀孢轮枝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本文首次报道刀孢轮枝菌寄生柄锈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寄生现象 柄锈 孢轮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桃蚜高毒力的蜡蚧菌菌株筛选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明科 闫芳芳 +4 位作者 齐禹哲 黄岩 闫雪梨 钱逸彬 李茂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1-758,共8页
【目的】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作物害虫,近年来已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本研究旨在筛选对桃蚜具有高毒力且培养性状优良的蜡蚧菌菌株。【方法】选用蜡蚧菌属Lecanicillium 2个种的7个菌株,即刀孢蜡蚧菌L.psallio... 【目的】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作物害虫,近年来已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本研究旨在筛选对桃蚜具有高毒力且培养性状优良的蜡蚧菌菌株。【方法】选用蜡蚧菌属Lecanicillium 2个种的7个菌株,即刀孢蜡蚧菌L.psalliotae 3个菌株(HFLP006,HFLP021和HFLP025)和渐狭蜡蚧菌L.attenuatum 4个菌株(HFLA032,HFLA041,HFLA064和HFLA066),接种在SDAY平板上培养并观察菌落生长与产孢性状;以2.0×107孢子/mL悬浮液用浸渍法测定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率和致死中时(LT 50);进而用系列浓度(1.0×104-1.0×108孢子/mL)HFLP006和HFLA032菌株孢子悬浮液测定其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中浓度(LC 50);利用体视显微镜逐日观察1.0×108孢子/mL HFLP006菌株孢子悬浮液侵染后无翅成蚜的染病症状变化。【结果】在SDAY平板上7个蜡蚧菌菌株的菌落形态基本相似,其中HFLP006和HFLA032菌株的生长与产孢性状较好,接种后15 d的菌落直径分别为50.75 mm和51.13 mm,产孢量分别为13.90×107和11.50×107孢子/cm 2;各菌株的孢子萌发率均超过了96.00%,其中HFLP006菌株的萌发率达到99.28%。对桃蚜无翅成蚜致病力最高的是HFLP006菌株,处理后7 d引起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6%,显著高于其他菌株,LT 50为3.74 d,小于其他菌株;其次为HFLA032,处理后7 d引起的桃蚜无翅成蚜累计校正死亡率为63.01%,LT 50为5.75 d。毒力测定发现,处理后7 d菌株HFLP006和HFLA032对桃蚜无翅成蚜的LC 50值分别为0.21×106和1.86×106孢子/mL。在接种1.0×108孢子/mL HFLP006菌株孢子悬浮液后,第2天桃蚜成蚜活力减弱,虫体腹部开始出现褐斑,之后胸腹部逐渐变褐,足和触角变白,全身干瘪,体表长出大量白色丝状菌丝。【结论】HFLP006菌株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率远高于其他菌株且致死时间最短,因此具有应用于桃蚜生物防治的潜力。此外,HFLP006菌株在SDAY培养基上表现出良好的培养性状。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进一步规模化发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蜡蚧 孢蜡蚧 渐狭蜡蚧 落形态 致病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里白粉病菌重寄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宁宁 王正贤 +1 位作者 黄奕蔓 廖咏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7-303,共7页
为了解桑里白粉病菌的重寄生真菌种类,通过分离和寄生性验证,获得2个桑里白粉病菌重寄生真菌菌株HP8和HP9,这两个菌株寄生闭囊壳后,子囊及子囊孢子溃解。菌株HP8菌落绿色,菌丝体无色至褐色,菌丝有隔膜,分生孢子梗结节状膨大,分生孢子椭... 为了解桑里白粉病菌的重寄生真菌种类,通过分离和寄生性验证,获得2个桑里白粉病菌重寄生真菌菌株HP8和HP9,这两个菌株寄生闭囊壳后,子囊及子囊孢子溃解。菌株HP8菌落绿色,菌丝体无色至褐色,菌丝有隔膜,分生孢子梗结节状膨大,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褐色或无色,ITS序列(MT463536)与尖孢枝孢Cladosporium oxysporum(MF135506)同源性为100%,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菌株HP8与尖孢枝孢(MF135506)聚在一起;菌株HP9菌落白色,菌丝无色,分生孢子月牙形、单胞、无色,ITS序列(MT463537)与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KC881072)同源性为99%,在系统进化树中,菌株HP9与刀孢蜡蚧菌(KC881072)聚在一起。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出菌株HP8和HP9分别为尖孢枝孢和刀孢蜡蚧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病桑叶在室内保存4个月后,桑里白粉病菌的重寄生真菌为刀孢蜡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里白粉病 重寄生真 尖孢枝孢 孢蜡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土壤真菌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古开平 吴伟 胡琼波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0-1018,共9页
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重大入侵害虫,发展生物防治技术控制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了9种20株土壤真菌对B型烟粉虱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B型烟粉虱都有一定致病活性,1.0±108孢子/mL的分生孢子悬浮... 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重大入侵害虫,发展生物防治技术控制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了9种20株土壤真菌对B型烟粉虱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B型烟粉虱都有一定致病活性,1.0±108孢子/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10 d后,烟粉虱2龄若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53%~93%,其中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 PITS01、PlMS-12和PlMS-15菌株,以及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LpTS01菌株引起B型烟粉虱91%以上的死亡率。进一步测定了PITS01和LpTS01菌株对烟粉虱的毒力,结果表明PITS01和LpTS01对烟粉虱2龄若虫在处理第4天的LC_(50)分别为2.8×10^(7)孢子/mL和3.6×10^(7)孢子/mL,第6天分别为1.7×10^(6)孢子/mL和3.6×10^(5)孢子/mL;当孢子浓度为1.0×10^(7)孢子/mL时,PITS01和LpTS01菌株LT_(50)值分别为4.4 d和4.2 d。菌株PITS01和LpTS01对烟粉虱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 淡紫紫孢 孢蜡蚧 烟粉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