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菌丝生长温度评价64种金针菇的适温条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珣 肇莹 +3 位作者 龚娜 刘国丽 马晓颖 肖军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6期48-55,共8页
以64株金针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菌丝在不同培养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生长速度,探讨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高温型菌株、低温型菌株和广温型菌株。同时利用聚类热图划分类群,探明不同类群金针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试验结果... 以64株金针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菌丝在不同培养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生长速度,探讨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高温型菌株、低温型菌株和广温型菌株。同时利用聚类热图划分类群,探明不同类群金针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株生长情况与生长速度相关性较小,初步筛选出低温型菌株白金,高温型、广温型菌株白金针2号。64株金针菇菌株通过聚类热图划分为5大类,白金针2号与其他菌株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以优先选为金针菇杂交育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培养温度 菌丝生长势 菌丝生长速度 聚类热图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龙 石文平 +3 位作者 王承禄 胡树贵 邓玉侠 胡俊芹 《辽宁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46-47,共2页
采用优良黑木耳(长白7号)母种,根据菌丝生长速度以及菌丝生长势,测试其一级种和二级种菌丝生长状况,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一级培养基中,胡萝卜培养基(配方3)为最适一级种培养,菌丝生长速度以及生长势均居各培养基... 采用优良黑木耳(长白7号)母种,根据菌丝生长速度以及菌丝生长势,测试其一级种和二级种菌丝生长状况,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一级培养基中,胡萝卜培养基(配方3)为最适一级种培养,菌丝生长速度以及生长势均居各培养基配方之首。在二级种测试中,主料为小麦的培养基(配方1)为最适二级种培养,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可达到3.36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培养基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培养料培养白灵菇菌丝生长及产量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文隽 雷萍 孙悦迎 《食用菌》 2010年第3期32-33,共2页
研究了白灵菇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等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①培养料(棉子壳80%,麸皮13%,玉米面4%,石灰1.5%,蔗糖1.5%),生物效率可达58.... 研究了白灵菇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等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①培养料(棉子壳80%,麸皮13%,玉米面4%,石灰1.5%,蔗糖1.5%),生物效率可达5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培养料配方 菌丝生长势 子实体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粉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敏 《食用菌》 2014年第5期30-32,共3页
采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小麦秸秆粉对香菇菌丝培养中各指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小麦秸秆在试验所选的浓度范围内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特别是添加30 g/L小麦秸秆粉效果最明显。
关键词 香菇 小麦 秸秆 培养基 菌丝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色离褶伞基内菌丝生长规律及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晓 李玉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19,共2页
烟色离褶伞基内菌丝自接种点向PDA培养基内延伸的生长距离最长为1.5cm,但足以布满18mm×180mmPDA斜面试管基内各个角落。基内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菌丝较气生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生长快、菌丝茁壮,但在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基内... 烟色离褶伞基内菌丝自接种点向PDA培养基内延伸的生长距离最长为1.5cm,但足以布满18mm×180mmPDA斜面试管基内各个角落。基内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菌丝较气生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生长快、菌丝茁壮,但在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基内菌丝生长规律的观察,发现了食用菌母种再生千倍转接技术,使其扩展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为进一步改进食用菌生产程序、缩短生产时间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色离褶伞 基内菌丝 母种再 菌丝 千倍转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As2796菌株气生与贴生菌丝遗传差异的转录组分析
6
作者 戴建清 陈文智 +2 位作者 曾志恒 蔡志欣 陈美元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3-1034,共12页
【目的】挖掘双孢蘑菌落形态变化可能涉及的重要基因,为双孢蘑菇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双孢蘑菇主栽品种As2796为试验菌株,收集同一平板上生长的贴生与气生菌丝,提取样品的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 【目的】挖掘双孢蘑菌落形态变化可能涉及的重要基因,为双孢蘑菇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双孢蘑菇主栽品种As2796为试验菌株,收集同一平板上生长的贴生与气生菌丝,提取样品的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通过转录组分析,A601(As2796气生组)与A602(As2796贴生组)共鉴定出96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真菌细胞壁组成方面有疏水蛋白相关的DEGs富集,其中AGABI2DRAFT_13655、AGABI2DRAFT_136569、AGABI2DRAFT_193057属于ABH3蛋白基因家族,在气生菌丝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贴生菌丝,可能与气生菌丝的产生有关。研究还发现了疏水表面结合蛋白A(HsbA)相关基因AGABI2DRAFT_194662在气生菌丝中FPKM表达水平为0,在贴生菌丝中为10.24。通过对DEGs进一步分析,富集到8个可能与脂酶同工酶相关的DEGs,气生菌丝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贴生菌丝。SNP/InDel分析结果表明,As2796气生组SNP数为110601,贴生组SNP数为111188,单核苷酸变异中,C:G>T:A的变异次数较多,共筛选出2374个共同InDel。【结论】成功获得双孢蘑菇不同形态菌丝的转录组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潜在的相关基因和SNP位点,为双孢蘑菇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AS2796 菌丝 菌丝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妍 冯景刚 +2 位作者 于雷 金鑫 赵继梅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5期33-34,56,共3页
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金针菇生长的培养基配方,试验表明,金针菇一级种培养基以配方5最好,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配方5由马铃薯、白糖、KH2PO4、硫酸镁、蛋白胨另加琼脂、水按一定比例混... 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金针菇生长的培养基配方,试验表明,金针菇一级种培养基以配方5最好,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配方5由马铃薯、白糖、KH2PO4、硫酸镁、蛋白胨另加琼脂、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金针菇二级种培养基以麦粒为主料的配方1最好,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配方 金针菇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气生菌丝缺陷型突变株疏水蛋白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千慧 姚森 +4 位作者 魏仲阳 仝宗军 张烨琳 邓优锦 谢宝贵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采用自动荧光体式显微镜观察3个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气生菌丝缺陷型突变株(UV-70、UV-104和UV-128)的表型,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突变株疏水蛋白基因进行鉴定,并采用转录组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疏水蛋白基因在野生型菌株WT583... 采用自动荧光体式显微镜观察3个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气生菌丝缺陷型突变株(UV-70、UV-104和UV-128)的表型,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突变株疏水蛋白基因进行鉴定,并采用转录组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疏水蛋白基因在野生型菌株WT583与突变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WT583相比,突变株的气生菌丝非常少,基内菌丝致密度无明显差别;表达下调的5个疏水蛋白均属典型Class I疏水蛋白。与WT583相比,转录本MSTRG.8862.1、MSTRG.6832.1、MSTRG.7580.1、MSTRG.8706.1和MSTRG.4710.1在突变株中表达水平极显著或显著下调,这可能是造成气生菌丝缺陷的原因。尤其是MSTRG.8862.1,在3个突变株中表达量仅为在WT583中的4.8、24.0、6.6,推测其为主效疏水蛋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疏水蛋白 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光照培养条件下3种食用菌菌丝的菌落及菌丝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勇 叶小金 +1 位作者 甘炳成 彭卫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01-2306,共6页
食用菌菌丝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生长状态不同,其菌丝生长速度、长势、色泽等菌落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同时菌丝显微结构也会发生一些细微变化。通过对凤尾菇、姬菇和灵芝3个菌株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菌丝的菌落形态特征... 食用菌菌丝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生长状态不同,其菌丝生长速度、长势、色泽等菌落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同时菌丝显微结构也会发生一些细微变化。通过对凤尾菇、姬菇和灵芝3个菌株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菌丝的菌落形态特征及菌丝显微结构形态的特征并分析其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当外界条件适宜菌丝生长时,菌丝表现为生长速度快、长势好,其显微形态结构表现为菌丝间横隔长,锁状联合有但不密集,且液泡和细胞核不易明显观察到。当外界条件不适宜菌丝生长时,菌丝表现为生长速度慢、长势差,其显微形态结构表现为菌丝间横隔短,锁状联合多且密集,且液泡和细胞核容易明显观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落形态 菌丝形态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膨胀珍珠岩生产平菇菌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进文 冯雅岚 +2 位作者 王振河 王斌 赵现方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8,共2页
研究了利用膨胀珍珠岩和麸皮为主要原料生产平菇原种和栽培种技术。结果表明:在不含麸皮的膨胀珍珠岩培养基上,菌丝不能生长,在添加不同比例麸皮的膨胀珍珠岩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但是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有明显差异。膨胀珍珠岩可以用于... 研究了利用膨胀珍珠岩和麸皮为主要原料生产平菇原种和栽培种技术。结果表明:在不含麸皮的膨胀珍珠岩培养基上,菌丝不能生长,在添加不同比例麸皮的膨胀珍珠岩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但是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有明显差异。膨胀珍珠岩可以用于平菇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利用膨胀珍珠岩生产平菇原种和栽培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膨胀珍珠岩45%,麸皮50%,CaSO44%,CaCO31%,含水量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珍珠岩 平菇菌种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桑树的粗毛纤孔菌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筛选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洪燕 郭光 +2 位作者 任鹏飞 韩建东 宫志远 《中国蚕业》 2022年第1期1-3,8,共4页
以7日菌落生长面积为测量指标,菌丝生长势为参考项,分别进行了以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等5种物质作为碳源和以蛋白胨、酵母浸粉、牛肉粉、硫酸铵、大豆粉等5种物质作为氮源制作的培养基对1株寄生于桑树的粗毛纤孔菌菌丝... 以7日菌落生长面积为测量指标,菌丝生长势为参考项,分别进行了以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等5种物质作为碳源和以蛋白胨、酵母浸粉、牛肉粉、硫酸铵、大豆粉等5种物质作为氮源制作的培养基对1株寄生于桑树的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粗毛纤孔菌在供试的5种碳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在以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供试粗毛纤孔菌除在以大豆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外,在其余4种氮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在以酵母浸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粗毛纤孔菌 碳源 氮源 培养基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生轮枝菌的分离鉴定及有效杀菌剂的筛选
12
作者 武模戈 刘明久 +1 位作者 王振河 付青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82,共4页
分离鉴定了引起双孢菇干泡病的病原菌菌生轮枝菌(Vercitillium fungicola),并采用生长速度法测定了不同的杀菌剂对轮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菌生轮枝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500~2000倍的施保功或500... 分离鉴定了引起双孢菇干泡病的病原菌菌生轮枝菌(Vercitillium fungicola),并采用生长速度法测定了不同的杀菌剂对轮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菌生轮枝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500~2000倍的施保功或500~1500倍的使百功能够完全抑制菌生轮枝菌菌丝生长。建议防治菌生轮枝菌干泡病的适宜杀菌剂为1500倍的使百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枝菌 杀菌剂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胺素对凤尾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李端 殷红 +1 位作者 彭辉 刘芸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0,共2页
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量硫胺素(VB1),观察其对凤尾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凤尾菇菌丝生长的硫胺素浓度范围为0.1~10mg/L;适宜其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硫胺素浓度为1.0mg/L.
关键词 凤尾菇 硫胺素 菌丝生长子 实体 长发育 子实体发育 菌丝生 浓度范围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庞茂旺 赵淑芳 +2 位作者 万鲁长 高霞 田召玲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比较研究了13株双孢蘑菇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出菇性状、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等。结果表明,13个菌株中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性,部分菌株为同物异名。Ag-004菌株菌丝生长势最强,日平均生长速度0.54 cm·d^(-1),23d长满试管;出... 比较研究了13株双孢蘑菇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出菇性状、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等。结果表明,13个菌株中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性,部分菌株为同物异名。Ag-004菌株菌丝生长势最强,日平均生长速度0.54 cm·d^(-1),23d长满试管;出菇试验表明棕色蘑菇品种表现出比白色蘑菇品种产量高、较耐低温和抗逆性强的特性。大多数菌株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拮抗反应,少部分菌株间拮抗现象不明显。酯酶同工酶酶谱出现3个区域,Rf=0.1758、0.2424、0.7697为所有菌株共有,可能为双孢蘑菇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Rf=0.8060为白色蘑菇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的特征条带,而Rf=0.7151为2个棕色蘑菇菌株所有,在所有的白色品种中几乎没有,Rf=0.7151可能为棕色蘑菇菌株的特征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菌丝生长势 拮抗试验 酯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球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江晓凌 马璐 +1 位作者 应正河 林衍铨 《食药用菌》 2012年第6期341-343,共3页
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的4个绣球菌菌株为材料,进行绣球菌生物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培养料的最适石灰添加量为3%;最适培养料含水量菌株A为75%,其他3个菌株为65%。4... 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的4个绣球菌菌株为材料,进行绣球菌生物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培养料的最适石灰添加量为3%;最适培养料含水量菌株A为75%,其他3个菌株为65%。4个菌株中,以菌株C的菌丝生长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菌丝生长势 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灰离褶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泽平 阮瑞国 +1 位作者 丁李春 方巧玉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1期27-28,共2页
实验结果表明,配方1(松杉木屑87%、麦麸10%、石膏2%、蔗糖1%),为最适灰离褶伞培养料配方。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形态最佳,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67.74%,与供试其余配方培养料相比,差异显著。
关键词 灰离褶伞 培养料配方 菌丝生长势 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赤星病菌的不同菌株在11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和产孢能力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汉松 王智发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1989年第4期1-9,共9页
本文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18个菌株、茄子和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的各1个菌株、黄瓜的1个分离物(Alternaria sp.),共21个菌株在11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与产孢能力。有16个菌株分别在8种培养基上产生同心轮纹... 本文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18个菌株、茄子和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的各1个菌株、黄瓜的1个分离物(Alternaria sp.),共21个菌株在11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与产孢能力。有16个菌株分别在8种培养基上产生同心轮纹状菌落。在25℃下培养5天后,菌落面积在菌株间和培养基间的差异都很大,从5~15到5~50平方厘米不等;低温(15C)下继续培养7天后,菌落面积增量为5~50倍不等,气生菌丝高度依培养基和菌株的不同从1到10毫米不等。由色差目测,建立了产孢量从0到4.0的9个等级,显微镜计数表明,能准确反映产孢能力的量和梯度关系。比较指出,产孢量在培养基间的差异大于菌株间的差异。据综合分析,供试的11种培养基可被分为:宜于产孢型、宜于生长菌丝型、中间型和不适型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产孢 番茄早疫病菌 菌丝 Alternaria 轮纹状 分离物 琼脂粉 理学特性 显微镜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个平菇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18
作者 唐英腊 陈国平 顾昌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4-96,共3页
近几年来,武汉地区平菇生产迅速发展,从各地引进了许多品种或菌株。为了选择适于本地区冬春栽培的品种,特进行本试验。供试验品种和试验方法从各地引进8个品种,用菌种瓶(750ml)扩大培养后,采用中棚低畦压块栽培。培养料组成和配方:100... 近几年来,武汉地区平菇生产迅速发展,从各地引进了许多品种或菌株。为了选择适于本地区冬春栽培的品种,特进行本试验。供试验品种和试验方法从各地引进8个品种,用菌种瓶(750ml)扩大培养后,采用中棚低畦压块栽培。培养料组成和配方:100公斤棉子壳加入生石灰、石膏、过磷酸钙和多菌灵的量分别为:1.0公斤、1.0公斤、1.0公斤和0.2公斤,加水拌匀(含水量约60%)后压块。按10公斤培养料压成0.75×0.55×0.12米的砖块,将砖块放置于宽1.2米、深为0.14米的畦中,而后采用穴播和围播结合的方法接种,每块接两瓶。播后盖地膜。每一品种接3个菌块,随机排列。播种后,中棚上加盖一层黑色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菌丝生长势 子实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
19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枯草杆菌素 突变株 葡糖激酶 链霉菌 接种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霉菌属 菌丝 亚硝基 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茭白叶栽培大球盖菇的配方筛选与菌株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祖法 闫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为发展大球盖菇生产,合理利用茭白叶这一农业废弃物资源,解决茭白叶随处堆放造成的污染问题,本试验以纯稻草配方为对照,添加不同比例茭白叶的7个配方栽培大球盖菇3个不同菌株,进行配方和菌株双因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个供试菌株中菌... 为发展大球盖菇生产,合理利用茭白叶这一农业废弃物资源,解决茭白叶随处堆放造成的污染问题,本试验以纯稻草配方为对照,添加不同比例茭白叶的7个配方栽培大球盖菇3个不同菌株,进行配方和菌株双因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个供试菌株中菌株A1菌丝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最好,其次是A2,A3;添加茭白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球盖菇的生长,特别是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不利。但是,添加茭白叶不超过60%,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在P<0.01和P<0.05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利用茭白叶栽培大球盖菇最好选择A1菌株,并且添加茭白叶的量不宜超过60%,这样既不影响大球盖菇的产量,也可以充分利用茭白叶资源。对大球盖菇而言茭白叶虽然不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原料来源,但是利用茭白叶栽培大球盖菇可以作为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方式加以利用,从而减少茭白产区茭白叶到处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叶 大球盖菇 菌株 菌丝生长势 菌丝生长速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