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杀菌剂处理对菊花锈病防治效果的观察初报
1
作者 张巧英 孙守恭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0期60-61,共2页
采用波尔多液、晶体石硫合剂、粉锈宁对菊花锈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菊花锈病均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其中波尔多液效果最佳,在控制病菌侵染方面有特效。
关键词 菊花锈病 波尔多液 晶体石硫合剂 粉锈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菌冬孢子萌发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394,共4页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horiana : the teliospores were germinated between 4 ℃ and 32 ℃,while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range was 15 ℃ to 24 ℃,especially between 18 ℃ and 21 ℃.Water was necessary for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on.Without free water,it couldn’t germinate in 24 h,even with 100 % R.H.The propriety of pH for germination was pH 4 to 6.5, while pH 6 was the most favorite.2 % glucose solution promoted the germination of the teliospores evidently,whereas the fresh juice of chrysanthemum foliages restrained it prominently.Light didn’t influence on the ger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锈病 堀柄锈菌 冬孢子 萌发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循环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祝朋芳 齐丹 +4 位作者 段玉玺 毛洪玉 付印东 杨迎东 屈连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研究了光学显微镜下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菊花的过程。结果表明:病原菌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上发育成2~4个担孢子。担孢子圆肾形,飞落到菊花叶表皮后萌发成菌丝,造成新的侵染点,菌丝成熟后发育成新的冬孢子,完成1个侵染循环... 研究了光学显微镜下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菊花的过程。结果表明:病原菌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上发育成2~4个担孢子。担孢子圆肾形,飞落到菊花叶表皮后萌发成菌丝,造成新的侵染点,菌丝成熟后发育成新的冬孢子,完成1个侵染循环。未见夏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锈病 病原菌 侵染 显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19,136,共5页
菊花白锈病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世界检疫性病害。针对菊花白锈病选取10种保护性药剂和13种治疗性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了效果好、成本低的粉锈宁1000倍液和甲壳素+冰醋酸1000倍液作为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腈菌唑8000倍+代森锰... 菊花白锈病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世界检疫性病害。针对菊花白锈病选取10种保护性药剂和13种治疗性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了效果好、成本低的粉锈宁1000倍液和甲壳素+冰醋酸1000倍液作为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腈菌唑8000倍+代森锰锌1200倍液和黑杀3000倍液作为治疗性药剂交替使用。还针对带菌插穗进行药剂处理,提出先蘸世高4000倍液再蘸生根粉,为从种苗切断传染源提供了依据。这些结果为有效控制菊花白锈病的传播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菊花锈病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WRKY15-1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5
作者 付雨涵 张新 +1 位作者 金芮冰 毛洪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50,共8页
由堀氏菊柄锈菌(Puccinia horiana Henn.)引起的菊花白色锈病,对菊花的栽培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抗病品种培育是解决白色锈病对菊花产业造成巨大危害的重要尝试,通过分析CmWRKY15-1启动子的活性和功能,为抗病基因的发掘和抗病品... 由堀氏菊柄锈菌(Puccinia horiana Henn.)引起的菊花白色锈病,对菊花的栽培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抗病品种培育是解决白色锈病对菊花产业造成巨大危害的重要尝试,通过分析CmWRKY15-1启动子的活性和功能,为抗病基因的发掘和抗病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利用HiTAIL-PCR技术,从菊花C029中克隆CmWRKY15-1的启动子序列,将获得的启动子序列通过PlantCARE和PLACE软件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启动子的功能,构建CmWRKY15-1启动子控制GU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菊花C029,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验证CmWRKY15-1启动子的活性。并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探究NPR1与CmWRKY15-1启动子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克隆出1485bp的CmWRKY15-1启动子序列,软件分析表明其含有病原菌诱导元件W-box和GT1-motif、防御应激元件TC-rich repeats、SA诱导元件As1/ocs等。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当堀氏菊柄锈菌诱导48h时,叶片上的蓝色面积最大且颜色深,说明CmWRKY15-1启动子具有很强的病原菌诱导活性。此外,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证明了NPR1可以结合CmWRKY15-1启动子序列,参与防御菊花白色锈病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色锈病 CmWRKY15-1 HiTAIL-PCR GUS 酵母单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