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网络时代数字化期刊著作权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永平 殷正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探讨网络时代期刊数字化所带来的著作权问题;概述了数字化期刊的特点与功能;重点讨论了期刊数字化与著作权的关系;提出使用数字化期刊作品时应正确掌握期刊、作品及著作权人的各种权限范围。
关键词 INTERNET 数字化期刊 著作权 网络时代 使用权 获得报酬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不可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2,共3页
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不可分孙鹏(一)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民事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成立终于终止。民事权利必须以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然而,... 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不可分孙鹏(一)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民事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成立终于终止。民事权利必须以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然而,近年出台的有关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 著作财产权 获得报酬权 法律保护 非法人单位 发表权 著作人身权 胎儿继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作财产权转让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成锋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1期34-37,共4页
继承、赠与和转让,作为后继取得财产所有权的民事法律行为,为我国民法所确认。著作财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继承法》和《著作权法》均没有明确规定可以转让。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著作财产权是否可以转... 继承、赠与和转让,作为后继取得财产所有权的民事法律行为,为我国民法所确认。著作财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继承法》和《著作权法》均没有明确规定可以转让。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著作财产权是否可以转让、著作财产权转让的性质、种类、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财产权 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人 获得报酬权 受让人 使用权 许可使用 精神价值 行政许可制度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著作权法中个别条款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景宏 《大学出版》 2007年第4期53-54,共2页
“著作权法”,是指我国政府为维护著作权人的具体权益,所制定的相关法律。 “著作权”,即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作为作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而应享有的专有权利。其主要内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 “著作权法”,是指我国政府为维护著作权人的具体权益,所制定的相关法律。 “著作权”,即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作为作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而应享有的专有权利。其主要内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保护作品完整权 个别 法人单位 获得报酬权 著作权人 专有权利 发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取得国外图书翻译权
5
作者 黄汉兴 《出版科学》 1997年第1期57-57,共1页
张教授从国外带回一部刚出版不久的科技著作,同事们认为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建议他翻译出来,在国内出版。张教授曾听人介绍过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项明确规定: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张教授从国外带回一部刚出版不久的科技著作,同事们认为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建议他翻译出来,在国内出版。张教授曾听人介绍过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项明确规定: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包括“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图书 翻译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著作权人 版税率 作品使用费 外国出版社 获得报酬权 合同条款 代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盼
6
作者 王宏 《律师与法制》 2000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著作权侵权案 发表权 作品完整权 作品修改权 署易权 获得报酬权 民事诉讼 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