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张霞 吴莹 +3 位作者 张梦丽 梁衡渝 李瑞杰 曾玉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分析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该类手术患者提供压力性损伤的筛查工具。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 目的:分析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该类手术患者提供压力性损伤的筛查工具。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行脊柱后路手术的43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共有66名患者发生IAPI,发生率为15.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2)、糖尿病(OR=3.310)、BMI(OR=2.977)、脊髓损伤(OR=3.106)、手术时长(OR=1.027)、血清白蛋白(OR=0.874)是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IAPI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95%CI:0.820~0.908),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为χ^(2)=3.004,P=0.934,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校准曲线图显示发生IAPI的预测概率与实际的观测概率之间存在良好的校准度。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脊柱后路手术患者IAPI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手术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荣珠 叶和青 +1 位作者 杜李兵 李成太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430,共5页
目的 :构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IAPI发生。方法 :基于指南、专家共识、团体标准推荐意见构建IAPI风险评估及预... 目的 :构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IAPI发生。方法 :基于指南、专家共识、团体标准推荐意见构建IAPI风险评估及预防知识库,并根据知识库构建IAPI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系统于2023年10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应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3月的5 423例患者为系统应用前组,2023年10月—12月的5 515例患者为系统应用后组,比较两组患者IAPI的发生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两组各200例患者进行IAPI风险评估正确率和IAPI预防措施完成率的比较,并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104名手术室护士对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与系统应用前相比,系统应用后手术患者IAPI发生率由0.129%下降至0.018%(P<0.05),IAPI风险评估正确率、术前IAPI低风险及中风险患者预防措施完成率、术中IAPI预防措施完成率均升高(P<0.05),手术室护士对系统使用满意度得分为(96.73±1.96)分。结论 :IAPI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可为IAPI护理提供有效决策,降低IAPI的发生率,促进IAPI护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手术室护理人员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俊杰 辛霞 +2 位作者 张琳娟 梅娜 罗嘉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调查陕西省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6月—8月选取陕西省317家医院的364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调... 目的:调查陕西省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6月—8月选取陕西省317家医院的364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为(44.93±9.07)分、(43.84±7.24)分、(75.88±11.32)分,得分率分别为81.69%、87.68%、89.27%。培训次数、医院等级、科室类别、工作年限正向影响知识维度得分(P<0.05);培训次数、职称、医院等级正向影响态度维度得分(P<0.05);培训次数、医院等级、职称正向影响行为维度得分(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态度和行为较为积极,但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辐射作用,从增加有效培训次数并合理利用护士个人经验着手,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预防 手术室 知信行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海丽 周秀玲 +2 位作者 梁聪颖 胡安琪 于淼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046,共6页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增加医疗成本,延长住院时间。文章从风险预测模型概述,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种类、预测因子、评价标准和验证范围等多角度进行总...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增加医疗成本,延长住院时间。文章从风险预测模型概述,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种类、预测因子、评价标准和验证范围等多角度进行总结,对不同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医护人员识别潜在心血管疾病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手术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病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常丽萍 佟金谕 +2 位作者 郭婷 张颖惠 郭锦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317-4320,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病人发生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61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压力性损伤资料,分析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多发科室及多发部位,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61例病人中死亡21例,占34...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病人发生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61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压力性损伤资料,分析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多发科室及多发部位,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61例病人中死亡21例,占34.43%,其余病人出院前压力性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愈合。61例病人发生了76处压力性损伤,其中多发压力性损伤(≥2处)占22.95%,单发压力性损伤占77.05%;≥2期的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占98.68%,最常见的部位为骶尾部39处,占51.32%;分布部位排序前4位为骶尾部、臀部、枕后、背部;分期以2期、深部组织损伤为主;≥60岁病人占62.30%;科室主要为重症监护室(ICU)、骨科、呼吸科;合并3种及以上疾病者占83.61%;Braden评分≤12分者占78.69%;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者占62.29%;疾病严重程度3分者占55.74%。结论: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营养及疾病严重程度指标是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原因分析 对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8
6
作者 陈哲颖 吴晓蓉 吴梦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 :分析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临床专项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按照斯卡特触发点评估表筛选出610例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高危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API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 目的 :分析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临床专项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按照斯卡特触发点评估表筛选出610例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高危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API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10例IAPI高危患者中121例(19.8%)发生IAPI,其中89例(73.6%)为1期压力性损伤;8例(6.6%)为2期压力性损伤,24例(19.8%)为深部组织损伤。IAPI高危患者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在不同手术时间、不同手术体位、体位是否移动、是否进行体外循环、是否使用变温毯的患者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手术时间长、特殊手术体位、术中调整过手术体位、进行体外循环与使用变温毯的IAPI高危患者,应作为IAPI监控的重点对象,并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专项应对措施,降低IAPI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卡特触发点评估表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量表对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测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冬雪 李钱玲 +2 位作者 向明菊 甘秀妮 唐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版Munro围术期成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对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度及评估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70名,收集一般资料和手... 目的:比较改良版Munro围术期成人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对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度及评估的一致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70名,收集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将确诊已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45名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手术科室采用1∶5配对方法,选取同期进行手术但未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225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改良版Munro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分别评分并记录,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及量表的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κ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Munro量表评分分别为(29.870±3.279)分、(26.460±3.381)分,斯卡特触发点评分分别为(2.361±0.900)分、(1.650±0.989)分。Munro量表的AUC=0.764(95%CI=0.692~0.873),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8.500、0.667、0.720、0.248、0.934;斯卡特触发点AUC=0.691(95%CI=0.610~0.772),最佳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500、0.822、0.502、0.289、0.923。两种评估量表的κ值为0.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版Munro量表与斯卡特触发点均能有效评估患者发生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存在中度一致性。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术前采用改良版斯卡特触发点对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进行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ro量表 斯卡特触发点 手术患者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预测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红 张春瑾 +2 位作者 吴波 邹康 裴宇权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5期713-717,共5页
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IAPI项目HFMEA小组,绘制工作流程图,找出失效模式,分析潜在原因,制定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应用HFMEA进行... 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IAPI项目HFMEA小组,绘制工作流程图,找出失效模式,分析潜在原因,制定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应用HFMEA进行改进后,IAPI风险评估准确率、防压贴使用规范率、体位摆放规范率明显提高(P<0.05),IAPI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HFMEA应用于IAPI的风险管理有利于规范针对IAPI发生的预防工作,可有效降低IAPI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晶 闫秋菊 +2 位作者 姜梅 王炎烔 王云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6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孕产妇520例。根据是否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将其分为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 目的分析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孕产妇520例。根据是否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将其分为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组(20例)和未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组(500例)。收集高危孕产妇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长、合并产科高危因素(贫血、子宫肌瘤、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自然分娩中转剖宫产、局部潮湿、术中低体温、麻醉方式、有无卧床史,调查术后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现状,分析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520例具有产科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后20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单因素分析显示局部潮湿、合并贫血、合并子宫肌瘤、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产后出血、术中低体温、麻醉方式是高危孕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局部潮湿、合并贫血、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产后出血、术中低体温是高危孕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合并有产科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涉及自身和微环境多种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关注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做好术前评估,给予好发部位皮肤有效的保护和预防措施,以减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孕产妇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专家共识 被引量:75
10
作者 高兴莲 郭莉 +13 位作者 何丽 徐梅 常后婵 陈肖敏 李国宏 宋玲 孙育红 李莉 刘春英 刘婷 穆丽 米湘琦 柯稳 方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形成《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专家共识》,为预防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提取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相关的证据和专家推荐意见,形成初稿,通过2轮专家咨询和4次线上会议进行修改和完善。结果术... 目的形成《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专家共识》,为预防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提取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相关的证据和专家推荐意见,形成初稿,通过2轮专家咨询和4次线上会议进行修改和完善。结果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专家共识内容包括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与护理评估、评估工具选择、评估时机选择、风险界定与分级、分级预防措施和管理6个方面。结论该共识基于证据与指南,通过循证方法构建,操作性、实用性强,可为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压力损伤 评估 预防 手术室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应用障碍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维连 韦群梅 +5 位作者 王秀梅 唐燕美 陈娟 廖芯 卢秀英 彭俊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9-61,71,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护士应用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的障碍因素,为实施压力性损伤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西部地区6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1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域框架制定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 目的深入了解护士应用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的障碍因素,为实施压力性损伤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西部地区6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1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域框架制定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应用最佳证据的障碍因素分别为知识(最佳证据相关知识不足);环境因素(特殊手术体位辅助工具不足、医院信息系统智能性欠佳);动力和目标(患者及家属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视度较低,影响手术室护士积极性);行为规范(工作流程有待完善);结果的期望(手术室护士对实施最佳证据的效果缺乏信心)。结论影响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在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较多,需要科室在明确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推进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护士 最佳证据 理论域框架 应用证据 障碍因素 循证护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专案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杜晓亮 余星 +3 位作者 厉春林 陈红 黄丽红 蔡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5-48,共4页
目的降低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将2019年10~12月的13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将2020年10~12月的15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开展多学科协作,实... 目的降低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将2019年10~12月的13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将2020年10~12月的15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开展多学科协作,实施护理专案改善。结果观察组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90%,对照组为2.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关键监测指标落实率较好,除术后规范交接班落实875例(61.40%)外,其他指标均>88.00%。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专案能够有效降低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患者 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手术体位 术中护理 护理专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震 张伟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292-2297,共6页
目的:分析小儿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手术患儿466例,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手术相关资料及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等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术... 目的:分析小儿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手术患儿466例,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手术相关资料及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等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判断模型拟合优度和预测效果。结果:466例手术患儿中共有56例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2.0%;Logistic回归最终纳入风险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为术前Braden⁃Q评分、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P=0.48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1,约登指数为0.509,灵敏度为0.821,特异度为0.688,预测百分比为88.4%。结论:术前Braden⁃Q评分、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是小儿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以为临床筛选高危患儿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震 张伟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727-1731,共5页
综述小儿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量表,旨在帮助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小儿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式传感器预防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婉琳 董旭辉 +1 位作者 李蓓 陈德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02-2605,共4页
对翻身与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研究现状、可穿戴式传感器概况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未来临床护理中可穿戴式传感器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穿戴式传感器 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流行特征和危险评估新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蒋琪霞 苗素琴 +1 位作者 陈文芳(综述) 周济宏(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2-885,共4页
手术获得性压疮,又称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是医院获得性压疮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但直接影响手术后康复,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和增加了相关费用以及隐含的医疗纠纷风险。近年来,全球研究该损伤的高发时段及部位,现患率及发生率,临床特征,危... 手术获得性压疮,又称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是医院获得性压疮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但直接影响手术后康复,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和增加了相关费用以及隐含的医疗纠纷风险。近年来,全球研究该损伤的高发时段及部位,现患率及发生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危险评估的报告逐渐增多,这些研究进展对临床采取针对预防措施大有裨益。文章从上述几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危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所三级医院成人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流行特征及Braden量表预测效能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蒋琪霞 洪艳燕 +6 位作者 彭青 展颖颖 俞萍 解怡洁 孙颖 王祖晶 刘玉秀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研江苏省21所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特征数据,分析基于Braden量表及其不同界值评估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预测作用,为临床准确使用Braden量表提供依据。方法招募入选21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研江苏省21所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特征数据,分析基于Braden量表及其不同界值评估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预测作用,为临床准确使用Braden量表提供依据。方法招募入选21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横断面调研。1012名培训合格的护士采用便利抽样,在统一时间内使用一致的调研工具、方法和流程,对纳入住院≥24h、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检查皮肤发生压力性损伤情况,并采用Braden量表逐项评分获得总分。分析Braden量表及其不同界值预测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效能。结果回收有效资料23850例,压力性损伤总现患率1.79%,其中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现患率0.81%,2期以上PI现患率0.99%,2期以上HAPI现患率0.40%。最常见部位为尾骶部65.11%和足跟8.43%;最常见的分期为1期44.50%和2期29.74%。ICU现患率11.42%,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老年科3.60%。Braden量表预测成人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和0.94,敏感度分别为0.98和0.97,特异度分别为0.86和0.85,约登指数分别为0.84和0.82,所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均为17分。分层分析显示,Braden量表预测不同医院、科室、性别和年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AUC分别0.85~0.98,敏感度0.92~1.00,特异度0.67~0.92,约登指数0.57~0.92,所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4~17分。结论Braden量表评估不同类型三级医院各科系住院患者PI和HAPI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预测界值提升至≤17分,不同人群可调整至14~17分有更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损伤 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危险评估 预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46所三级医院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流行病学特征及Braden量表预测作用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蒋琪霞 周济宏 +6 位作者 陈可塑 洪艳燕 彭青 展颖颖 解怡洁 孙颖 王祖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195-2202,共8页
背景Braden量表是全球公认的有良好信效度的压力性损伤危险预测工具,但因应用人群不同,其最佳预测界值也存有争议。该量表在我国临床应用的预测界值为≤16分,欧美国家多以≤18分为界值,但其在我国住院患者中的预测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 背景Braden量表是全球公认的有良好信效度的压力性损伤危险预测工具,但因应用人群不同,其最佳预测界值也存有争议。该量表在我国临床应用的预测界值为≤16分,欧美国家多以≤18分为界值,但其在我国住院患者中的预测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横断面调研全国13个省/自治区、46所三级医院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Braden量表及其6个分量表预测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效能及其最佳界值。方法由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负责成立多中心合作研究课题组,在全国公开招募≥5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经过资格审查和签订合作研究双向协议后,共纳入13个省/自治区、46所符合条件的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纳入住院时间≥24 h、年龄≥18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护龄≥2年的伤口护理骨干护士作为调研人员,共入选1060名调研护士。在2021-03-30和2021-05-29,使用专用调查记录表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检查全身皮肤,判断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及分期情况;采用Braden量表(从感知觉、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和剪切力6个分量表逐项评分)判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危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raden量表及其6个分量表预测成年住院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效能及其最佳界值。结果本次调研共获得60555例有效数据,其中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67%(1010/60555),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0.74%(448/60555)。男性压力性损伤现患率〔2.08%(677/32518)〕高于女性〔1.19%(333/28037)〕(χ^(2)=73.394,P<0.001)。≥80岁和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现患率最高,分别为5.98%(311/5198)和10.58%(324/30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失禁类型、卧床、Braden量表总分是成年住院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Braden量表预测成年住院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95%CI(0.94,0.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和83%,约登指数为0.79,对应的最佳界值为17.50分。Braden量表预测不同科室和年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AUC为0.78~0.97,灵敏度为83%~97%,特异度为61%~91%,约登指数为0.47~0.88,最佳界值为13.5~18.5分。摩擦和剪切力、移动能力和活动能力3个分量表预测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的AUC分别为0.87、0.84、0.80,约登指数分别为0.56、0.56、0.54,最佳界值分别为1.50、2.50、1.50分。结论本次调研得出我国13个省/自治区、46所三级医院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67%(1010/60555),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0.74%(448/60555)。Braden量表适用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预测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总分≤18分有更好的预测作用,其中摩擦和剪切力、移动能力和活动能力分量表的预测作用最大,在人员紧张或特殊环境下可采用此3个分量表预测压力性损伤危险,最佳界值的预测作用需在应用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损伤 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BRADEN量表 危险评估 预测作用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压力性损伤现患率调研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谢婷 付红英 +1 位作者 税忻颖 乔琳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调查贵州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现患率及院内发生率,了解压力性损伤的特征及流行趋势,为临床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洲压力性损伤专家组设计的微型数据集和美国伤口造口护士协会制定的压力性损... [目的]调查贵州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现患率及院内发生率,了解压力性损伤的特征及流行趋势,为临床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洲压力性损伤专家组设计的微型数据集和美国伤口造口护士协会制定的压力性损伤现患率调查工具,对3 027例住院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06%、院内发生率为0.50%;重症监护病房现患率最高,其次为老年科;好发部位为骶尾部。不同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人压力性损伤现患率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研获得贵州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压力性损伤现患率的基线数据,可为评价护理质量和合理分配预防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现患率 发生率 横断面研究 部位 病区 住院时间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