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63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1
-
-
作者
蒋本华
林颖
许磊波
李珏菁
丘小红
-
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OPO维护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中心办公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移植科
-
出处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4,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3229)。
-
文摘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特征,分析ICU综合治疗对器官功能维护及捐献效率的影响,为优化器官捐献管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内263例经过积极治疗无效后进行器官捐献的捐献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ICU内主要治疗措施及捐献器官情况。结果 263例器官捐献者外院住院时间2(1,5)d,本院住院时间为4(3,6)d,入院时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为(21±5)分。有心肺复苏史的器官捐献者占16.7%,有高血压病史的占30.4%,有颅脑手术史的占48.7%。ICU内给予肠内营养的时长为18(8,32)h,每日肠内营养提供能量160(0,320)kcal;肠外营养每日提供非蛋白热量877(710,1 058)kcal。每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0.25(0,0.50)次。90.1%进行了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日均时间为10(6,16)h。每日人血白蛋白使用量为40(30,50)g,每日甲泼尼龙使用量为120(80,160)mg。最常用的经验性抗感染方案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59例(22.4%)、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31例(11.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9例(11.0%)。最常用的目标导向抗感染调整方案为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21例(8.0%)。经过ICU的综合治疗后,心功能、部分肝功能、部分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感染指标改善。263例器官捐献者共捐献器官981个,废弃器官23个,平均器官产出率为3.64,获取器官利用率为97.7%。结论 ICU综合治疗显著改善了器官捐献者的心功能、部分肝功能、凝血功能及感染指标,提升了器官功能维护效果,为优化ICU内器官捐献管理和提高器官利用率提供了有效保障。
-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重症监护室
器官功能维护
器官产出率
获取器官利用率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Keywords
Organ donation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Organ function maintenance
Organ yield rate
Organ utilization rate
Enteral nutrition
Parenteral nutrition
-
分类号
R617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