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公办与民办差异视角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园 董晶晶 +1 位作者 连楠楠 刘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2-828,共7页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陕西省西安市、湖北省宜昌市、浙江省绍兴市共4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选取25家养老机构老年人1106名。通过SERVQUAL模型构建包含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规范性、移情性5个维度和15项二级指标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值分别为41.66、38.82分,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5项二级指标评分均在40.00分以上,民办养老机构13项二级指标评分在40.00分以下。结论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规范性、移情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大,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小,这为发现不同维度下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卫生保健差异 卫生系统机构 医养结合服务 公办机构 民办机构 卫生设施 私立 SERVQUAL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室间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
2
作者 宋媛媛 夏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59-565,共7页
目的:通过开展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室间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发现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改进工作质量。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设计并下发线上调查问卷至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人... 目的:通过开展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室间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发现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改进工作质量。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设计并下发线上调查问卷至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人员,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对问卷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对2019年和2021年两年结果做统计分析,同时对2019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级问卷响应人员对各问题满意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别有1615名、30名及314名受调查者反馈问卷。2021年25个问题中,仅精神压力满意度(79.0%,248/314)低于80%。2019年4个问题(共计26个问题)满意度低于80%,分别为对工作负担影响的满意度(69.3%,1120/1615)、对经济负担影响的满意度(76.3%,1232/1615)、对精神压力的满意度(66.1%,1067/1615)和对菌株运输准运证办理工作的满意度(75.4%,724/960)。2019年和2021年的24个共有问题中,除结果报告时间要求的2个问题外,其余22个问题2021年满意度(79.0%~97.4%)均明显高于2019年(66.1%~97.0%)。结论:问卷响应人员对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中涉及的大部分问题满意度是可接受的,且经过实施改进措施,大部分问题满意度得到提升,但一些环节如结果报告形式和菌株运输等仍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实验室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用户满意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的基层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锦丹 陈小帆 +4 位作者 毛秀华 王晨曦 梁欣婷 张璐 陈爱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391-2398,共8页
背景当前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持续升高,提供慢性病防治服务成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长期的重要工作。但基层卫生服务的提供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居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服务感知。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为提升基层慢... 背景当前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持续升高,提供慢性病防治服务成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长期的重要工作。但基层卫生服务的提供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居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服务感知。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为提升基层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广东省潮州市选取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慢性病患者630例。采用初级保健评估工具-成人简易版(PCAT-AS)调查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情况,包括首诊可及性、连续性、持续性、综合性及面向社区等10个维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慢性病患者PCAT-AS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5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8%。慢性病患者PCAT-AS的平均得分为(95.88±13.44)分。其中,标准化得分较高的3个维度分别为综合性(服务需求)(7.89分)、首诊可及性(7.72分)、首诊利用(7.58分),标准化得分较低的3个维度分别为连续性(转诊)(5.61分)、面向社区(6.11分)、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6.4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类别〔农村低于城市,b(95%CI)=-6.983(-10.598,-3.368)〕、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高于初中及以下,b(95%CI)=4.046(0.966,7.125)〕、户籍〔本地低于常住,b(95%CI)=-5.360(-9.517,-1.202)〕、自评健康状况〔较差低于好,b(95%CI)=-4.962(-8.438,-1.486);差低于好,b(95%CI)=-7.787(-12.789,-2.786)〕、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已签约高于未签约,b(95%CI)=4.686(2.508,6.865)〕、患常见病时首选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于村卫生室,b(95%CI)=-5.865(-9.951,-1.77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于区(县)级及以上医院,b(95%CI)=-6.061(-11.330,-0.792)〕、近一年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次数〔4~6次高于1~3次,b(95%CI)=5.876(3.367,8.384);≥7次高于1~3次,b(95%CI)=9.045(6.512,11.579)〕、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满意高于一般,b(95%CI)=-2.844(-4.817,-0.870);满意高于不满意,b(95%CI)=-10.418(-17.050,-3.786)〕是慢性病患者PCAT-AS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广东省潮州市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整体良好,对服务的综合性、首诊可及性及首诊利用维度评价较高,但对面向社区、信息系统和转诊服务连续性维度评价较低。城市地区总体水平高于农村地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初级卫生保健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评价研究 初级保健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全科医生对上门医疗服务评价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春艳 刘英杰 +2 位作者 邵爽 王美荣 杜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3453-3458,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上门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2017年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中抽取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在东城、西城、石景山区各抽取1家,在海淀、朝阳、丰台区... 目的了解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的开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上门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2017年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中抽取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在东城、西城、石景山区各抽取1家,在海淀、朝阳、丰台区各抽取3家),在4个郊区中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在昌平区抽取4家,在通州、顺义、房山区各抽取2家)。从以上2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各抽取1名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市区组(12名)和郊区组(10名)分别进行访谈。采用专题小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上门医疗服务在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家庭访视和家庭健康咨询4个方面均有涉及。作为上门医疗服务的主体,全科医生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上门医疗服务质量;因居民对家庭护理需求量大,上门医疗服务中社区护士工作量最大。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共提炼出5个主题:(1)上门医疗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对居家医疗与护理的迫切需求;(2)上门医疗服务存在潜在的医患纠纷和医疗风险;(3)上门医疗服务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4)医护人员上门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5)目前上门医疗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水平城乡之间存在差别。结论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满足了失能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但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配套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上门医疗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提供 全科医生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模型的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长明 廖晓阳 陈华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15-2818,共4页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科诊室衍生的新概念,是全科医学团队服务签约居民的平台和载体,但我国家庭医生工作室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随着医防融合概念的不断深入,也为了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急迫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科诊室衍生的新概念,是全科医学团队服务签约居民的平台和载体,但我国家庭医生工作室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随着医防融合概念的不断深入,也为了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急迫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的评价体系。基于此,本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综述国内外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结构、过程及结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保健机构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家庭医生工作室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内容差异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倩倩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8,共9页
背景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目的通过对国... 背景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在评价视角、内容上的共性与差异,以期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建库至2020年10月15日发表于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的关于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分析纳入的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在评价视角、内容上的共性与差异,采用描述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英文研究62项,中文研究16项。分别有10项英文研究、7项中文研究,从社区卫生服务特征的主要维度(首诊、人性化、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出发,对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国外研究多以服务的协调性(7/10)、人性化(6/10)和可及性(5/10)作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国内研究则侧重于从服务的人性化(6/7)、综合性(4/7)和可及性(4/7)角度对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分别有52项英文研究、9项中文研究对具体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国外研究多将慢性病管理〔2型糖尿病(12/52)、心脑血管系统疾病(11/52)、高血压(7/52)、呼吸系统疾病(7/52)、慢性肾脏病(5/52)〕作为评价内容,其他常见评价内容还包括抗菌药物使用(5/52)、肿瘤筛查(5/52)、安全用药(5/52)、儿童保健(5/52)及老年照护(5/52)等;国内研究则多将慢性病管理〔糖尿病(3/9)、高血压(3/9)〕、孕产妇保健管理(3/9)等作为评价内容。结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已愈发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充分重视。与国外研究相比,从涉及的社区卫生服务特征维度来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存在对首诊、协调性服务质量评价关注度不足的问题;从涉及的具体社区卫生服务内容来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缺乏对常见病与多发病诊疗质量的评价。下一步,需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作的突破口,通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健全并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管理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英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框架及“两病”质量指标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艳丽 叶静雪 刘鸿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3929-3941,共13页
背景为实现整合式医疗服务,中国所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是如何改善卫生服务质量,什么是质量及如何衡量质量是我国和国际上正在辩论的主题。质量监测框架是帮助基层医疗服务评估质量状态、制定改进计划和激发对质量更广泛思考的系统工具。... 背景为实现整合式医疗服务,中国所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是如何改善卫生服务质量,什么是质量及如何衡量质量是我国和国际上正在辩论的主题。质量监测框架是帮助基层医疗服务评估质量状态、制定改进计划和激发对质量更广泛思考的系统工具。国内对基层医疗服务和质量的研究较少,尚未发现针对多个国家相关质量监测体系、疾病具体指标的横向对比案例研究报道。目的通过整体分析中、英、美三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考核或认证指标体系,以及其中涉及的具体病种指标,理解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内涵,分析质量指标体系对服务质量改进的作用方式。方法以Donabedian经典的基于系统的结构、过程和结果框架的质量框架为对比基线,检索案例国家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文献。分析各案例国家在体现各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内涵上的相关投入、过程和结果关注,以及质量考核方式对质量绩效结果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指标的横向对比,寻找政策关注差距。结果三国人力资源结构和服务负荷不同,英、美平均每个全科医生团队服务1200人(全人群)左右,而中国达到了4632人。三国都将“两病”纳入基层医疗主流的考核范围。在质量监测结构上,中、英采用了类似的以病种或重点人群分类的临床循证指标监测方式,美国采用了以服务实践过程监测为主的方式;英、美都纳入了质量改进的监测领域。在质量指标上,英、美都采用了通过“例外报告”的方式考虑人群考核指标要求与患者个性化特征的平衡,中国主要采用了相对单一的抽样到个体来代表人群质量结果的方式。在评估结果反馈上,英、美都反馈到被评估对象和公众,中国主要在行政和考核体系内反馈。在信息化对考核和监测的支持上,英、美都配套了专业的数据抓取计划,最大限度规避了考核中用简单的个体抽样结果代替人群整体管理结果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反馈、面向社会公布、分析研究、开发患者健康类应用的重要数据基础。结论3个国家根据需求和资源不同,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不同,但一直都随着供需和资源变化不断改进,并且呈现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鼓励“以人为中心”和“质量持续改进”的趋势。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较好的服务质量效果。在下一步质量指标完善过程中,必须与其他宏观意义上的体制机制改革配合才能有效实施,比如基层人力资源培养和结构调整、医疗和公共卫生真正结合的签约服务考核方式、基于基层“守门”的医联体运行管理模式和医保支付机制、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数字化转型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改进 糖尿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疗护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艺帆 荆丽梅 +7 位作者 王丽丽 王昭林 李宇涵 陆雯源 张琴华 王浩燃 景笳恒 李水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793-2799,共7页
背景 在全国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初期阶段,亟须综合评价试点机构的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和效果。目的 探索构建一套适用于中观机构层面的安宁疗护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各试点机构的安宁疗护服务评价和比较提供科学工具。方法 于2021年4... 背景 在全国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初期阶段,亟须综合评价试点机构的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和效果。目的 探索构建一套适用于中观机构层面的安宁疗护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各试点机构的安宁疗护服务评价和比较提供科学工具。方法 于2021年4—5月,通过文献评阅和小范围专家访谈初步构建安宁疗护服务综合评价指标池;于2021年6—7月,采用兰德(RAND)/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咨询,从相关性、可测量性、可行性3个维度对指标进行1~9级评价。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完善,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结构、过程、结果)、9个二级指标(政策保障、服务提供、患者负担等)、25个三级指标(机构制度保障、服务数量、次均费用等)和81个四级指标(纳入机构发展规划、出院人数及人均医药费用等)。第一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为93.3%,权威系数为0.900,3个一级指标的肯德尔(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194、0.115、0.126;第二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为92.9%,权威系数为0.900,3个一级指标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417、0.241、0.322。结论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框架构建的包含四级指标的安宁疗护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够作为量化评价和比较不同试点机构、不同区域间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和效果的科学工具,有助于促进试点地区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化、同质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护理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诊断质量现状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二勇 王前 +9 位作者 周林 张国钦 张修磊 马永成 杨枢敏 王毳 孟庆琳 陈明亭 林明贵 屠德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916-920,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现状,为完善和改进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各省自愿的原则,收集山东、青海、甘肃和辽宁4个省的8个县(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登记报... 目的分析我国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现状,为完善和改进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各省自愿的原则,收集山东、青海、甘肃和辽宁4个省的8个县(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登记报告并完成治疗的1761例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患者,现场复核患者的病案资料、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CT)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分析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患者接受病原学检查、肺结核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情况,了解其诊断现状。结果1761例患者中,有2.3%(40/1761)的患者未开展痰涂片检查,4.9%(87/1761)的患者仅开展了1次或2次痰涂片检查。开展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患者分别占27.1%(478/1761)和24.5%(431/1761)。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40.2%,708/1761)、γ干扰素释放试验(34.8%,612/1761)和结核抗体检测(44.5%,784/1761)的患者均未超过50%。53.5%(942/1761)的患者仅依靠胸部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未开展任何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16.8%(296/1761)的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存储图片质量不合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影像模糊、摄影时曝光电压不合适、存储图片保存不当造成损坏等。经复核诊断,9.7%(170/1761)的患者为误诊或过诊。在过诊和误诊的患者中,88.3%(150/170)为陈旧性肺结核,其余11.7%(20/170)为肺部或胸部炎症、肿瘤和其他病变。结论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初诊患者查痰的规范性有待提高,需加强对患者病原学检查的力度,提高肺结核与炎症和肿瘤的鉴别能力;规范对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病原学诊断 诊断显像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效应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沈世勇 吴忠 +4 位作者 张健明 范君辉 罗娟 徐佳 魏晓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动机、需求、行为及结果评价情况,为上海市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完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闵行区、...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动机、需求、行为及结果评价情况,为上海市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完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闵行区、松江区、宝山区、浦东区8个区,在每个区随机选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选取4个站点,最终共选取了21个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社区居民844人作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7月上旬,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从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动机、需求、行为、结果评价5个方面,了解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效应。结果本次发放问卷844份,有效回收问卷84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1)对于签约家庭医生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有85.1%(718/844)的居民表示了解,其中非签约居民为58.7%(74/126),签约居民为89.7%(633/706),另有问卷空白缺失11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4,P=0.000)。签约居民了解家庭医生服务信息的来源:53.4%(377/706)为通过医务人员推介,21.0%(148/706)为居民区宣传栏。对于家庭医生应该提供的服务内容,69.3%(585/844)的居民认为应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52.7%(445/844)的居民认为应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2)844名社区居民中,有83.6%(706/844)为签约居民。85.7%(605/706)的签约居民是为了方便,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家庭医生求助。对于不签约的原因:31.0%(39/126)认为家人健康而没有必要签约,27.8%(35/126)不知道怎么签约,27.0%(34/126)对家庭医生政策不了解。(3)58.8%(496/844)的居民看重签约医生的服务态度,46.8%(395/844)看重技术水平。63.2%(533/844)的居民希望得到家庭医生提供的门诊就诊服务,59.7%(504/844)希望获得上门就诊服务,50.6%(427/844)希望得到电话咨询服务。(4)有82.4%(570/692)的签约居民找过家庭医生就诊,有46.3%(327/706)表示只要生病首先找家庭医生。有33.0%(188/570)进行过预约服务,其中55.9%(105/188)认为预约服务很方便,29.8%(56/188)认为比较方便。有75.4%(430/570)接受过转诊服务,其中56.3%(242/430)认为转诊服务很方便,29.8%(128/430)认为比较方便。(5)有68.9%(427/620)的居民认为费用有所减少;有93.5%(533/570)的居民认为医患关系有所改善。结论上海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效果评价较好;但还需引进家庭医生,并进行激励和培训,推广家庭医生制度,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契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佩 骆达 +2 位作者 韩超 王璟 杨文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契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天津市契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和平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河东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名医务人员以及在这13... 目的了解天津市契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天津市契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和平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河东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名医务人员以及在这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就诊的485名患者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7—8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其就天津市和平区、河东区契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医务人员问卷有效回收196份,患者问卷有效回收482份。结果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时长为5~10 min的医务人员为89人(占45.4%),认为就诊时长为11~20 min的患者为190人(占39.4%)。有150名医务人员(占76.5%)和356名患者(占73.9%)认为话家常的方式是增进医患沟通和情感的一个有效途径。有115名医务人员(占58.7%)和457名患者(占94.8%)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费用不高。有341名患者(占80.6%)认为签约家庭责任医生有利于自身的健康,310人(占73.3%)认为家庭责任医生服务态度好。有166名医务人员(占84.7%)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不足是制约患者与家庭责任医生签约的最主要原因。有128名医务人员(占65.3%)认为应将基本医疗作为首要改进的方面,有92名医务人员(占46.9%)认为医患间的沟通亟须加强。结论目前天津市契约式家庭责任医生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服务内容不均衡、功能定位不全面,建议创新契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的服务内容、树立家庭责任医生的新型服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责任医生制度 契约式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TOPSIS模型的我国各省份医疗水平评价研究
12
作者 周洁 胡凌娟 怀晴雨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4254-4260,4268,共8页
背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全国流行期间,我国医疗资源的空间集聚效应凸显,各省份医疗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内学者多运用定量方法对当前全国各省份医疗水平进行评价,应用综合方法评价全国各省份医疗水平者较少。目的了... 背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全国流行期间,我国医疗资源的空间集聚效应凸显,各省份医疗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内学者多运用定量方法对当前全国各省份医疗水平进行评价,应用综合方法评价全国各省份医疗水平者较少。目的了解我国各省份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期为医疗卫生事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11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有关医疗水平评价的文献。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为数据源,提取/计算各评价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TOPSIS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未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纳入统计范畴)的医疗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检索出合格文献6篇,从医疗资源、医疗服务、医疗保障3个方面选取13个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构建评价体系。KMO值为0.733,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显示,χ^(2)=346.908、P<0.001,提示数据适用于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1.000的标准可提取4个主成分,分别为医疗资源规模和医疗服务质量(F1)、医疗机构工作效率(F2)、传染病控制能力(F3)、其他因素(F4),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012%。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建立各主成分线性模型后,基于4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得到可用于评价医疗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Y=0.43985×Y1+0.15854×Y2+0.15440×Y3+0.08734×Y4。医疗水平综合得分位列前3位的省份分别为北京市(151.908分)、上海市(124.379分)、天津市(78.673分)。TOPSIS贴近度排名结果显示,北京市和上海市处于靠前水平(贴近度分别为0.767、0.646),以贴近度0.400和0.201为节点,可以将31个省份分为3个梯队,第1梯队有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3个省份,第2梯队有浙江省、四川省等25个省份,第3梯队包括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3个省份。结论中国的医疗水平存在明显的省际发展不平衡问题,31个省份医疗水平分布整体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特征。政府应加大对河北省等医疗水平排名靠后省份的政策倾斜力度,发挥区域卫生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利用远程医疗和医疗大数据实行定点帮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水平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TOPSIS模型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建设为例 被引量:25
13
作者 金花 易春涛 +4 位作者 史玲 宋徽江 陈宇革 潘莹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4,42,共7页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诊疗活动中,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对于保障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基...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诊疗活动中,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对于保障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提升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简称“质控中心”)为例,从实践角度出发,对2018—2020年“质控中心”开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回顾。2018—2020年,“质控中心”在明确组织目标和任务,设置组织架构,配置组织人员,建立上海市市、区两级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组织网络和运行体系,并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督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每年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了调研、指导、督查等。“质控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及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进行的有益实践与探索,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需从完善全科临床质控网络体系建设、构建科学化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动态开展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强化对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的监管力度四方面出发,不断巩固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管理 质量改进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量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金花 易春涛 +4 位作者 倪衡如 顾雯烨 顾江涛 陈宇革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2,共8页
背景加强临床质控督查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可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发现问题。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上海... 背景加强临床质控督查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可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发现问题。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合理化的改进建议。方法2019、2020年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由上海市市、区两级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专家采用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督查标准(基层医疗机构版)》,对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工作。于2021年5月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比较和分析2019、2020年上海市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并对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9、2020年,上海市分别有243家和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全科临床质控督查。2019、2020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平均标准总得分分别为(87.32±5.97)、(86.67±5.36)分。相较于2019年,2020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本条件(99.80%比99.93%)、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91.90%比93.44%)、全科医生诊疗能力(85.72%比85.82%)、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与处置能力(80.95%比81.07%)、全科医学教学与科研(28.87%比29.99%)6个维度上的得分率升高,在全科医疗质量管理维度上的得分率降低(86.36%比85.76%)。从内容上看,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人员配备〔提及176次(22.03%)〕、全科医生应诊能力〔提及154次(19.27%)〕、住院病史质量〔提及92次(11.51%)〕、家庭病床病史质量〔提及91次(11.39%)〕、硬件配置〔提及91次(11.39%)〕5个方面。问题被提及率方面,排在前5位的问题顺次为:全科高级职称人数占注册全科医生人数比未达标〔提及84次(10.51%)〕、科研薄弱〔提及66次(8.26%)〕、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不足3.5名〔提及61次(7.63%)〕、基本临床操作技能欠佳〔提及40次(5.01%)〕和家庭病床数量不足〔提及36次(4.51%)〕。结论以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提升初见成效。下一步,可通过深化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内涵、提升全科医生诊疗能力、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管理 质量改进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以人为本的基层卫生服务量表的信效度验证 被引量:8
15
作者 闫温馨 刘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3135-3142,共8页
背景以人为本的基层卫生服务量表(PCPCM)已在国外研究中被证明能够用于全面、准确、快速地评估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目前,PCPCM已被我国香港学者汉化和修订成中文版,但中文版PCPCM在内地文化背景和医疗环境下的适用性与测量学性能尚未见... 背景以人为本的基层卫生服务量表(PCPCM)已在国外研究中被证明能够用于全面、准确、快速地评估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目前,PCPCM已被我国香港学者汉化和修订成中文版,但中文版PCPCM在内地文化背景和医疗环境下的适用性与测量学性能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评价中文版PCPCM的信效度,旨在为内地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提供可靠的工具。方法于2021年12月8—20日,采用方便抽样法,连续选取至河南省、上海市、黑龙江省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PCPCM对其进行调查,并邀请10名相关领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全科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专家对量表进行评价。对中文版PCPCM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683份。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43~0.923(P均<0.001);各条目的临界值(CR值)为28.270~36.055(P均<0.001);逐一剔除各条目后,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0~0.973(<0.974)。信度方面,中文版PCPCM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4,Guttman折半系数为0.952,各条目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667~0.913,重测信度系数为0.874,各条目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724~0.886。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00~1.000,全体一致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818,平均S-CVI为0.973,K^(*)为0.79~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60,Bartlett's球形检验χ^(2)=4538.461、P<0.001,表明数据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根>1.000的标准可提取1个公因子,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8.715%,各条目在公因子上的载荷值为0.826~0.925。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初始模型拟合指标不理想。根据指标提示添加误差变量e1和e2、e3和e9、e10和e11间的相关关系后,修正模型各拟合指标处于可接受范围〔χ^(2)/df=2.983,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34,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89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81,规范拟合指数(NFI)为0.966,相对适配指数(RFI)为0.954,增值拟合指数(IFI)为0.977,非归准适配指数(TLI)为0.969,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77,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790~0.900〕。已知族群效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户口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省份的患者PCPCM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我国香港学者汉化的中文版PCPCM在内地文化背景和医疗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测量学性能,但该工具的跨文化适用性,以及居民将量表内容概念化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服务 以人为本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社区卫生服务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中的“以患者为中心”: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了吗?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东旭 苏敏 +2 位作者 刘斌 张天娇 张苇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47-3855,共9页
背景“以患者为中心”对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的医患沟通方式和医患关系重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为促进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某市主城区内所... 背景“以患者为中心”对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的医患沟通方式和医患关系重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为促进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某市主城区内所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于2021年采用标准化病人法开展了现场调查。本次调查包括由来自26家医疗机构的59名医生和12名标准化病人产生的118条医患沟通数据。本研究选择感冒、哮喘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标准化病人所要扮演的疾病类型。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评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由118条医患沟通数据得出的结果显示,中位推荐问诊条目依从性为17.6%(14.6%),中位推荐检查条目依从性为25.0%(40.0%);其中75条(63.6%)诊断正确,59条(50.0%)治疗正确;中位总费用为84.84(130.44)元,中位药物费用为37.62(47.38)元;其中66条(55.9%)有不必要药物,71条(60.2%)有不必要检查;中位就诊时间为13.625(10.850)min;“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均得分为(26.712±10.658)分,第一维度得分为(12.915±5.355)分,第二维度得分为(7.492±2.867)分,第三维度得分为(6.305±3.465)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结果显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总得分每增加1分,推荐问诊条目依从性提高0.001个百分点,推荐检查依从性增加0.001个百分点,诊断正确率平均上升4.6个百分点,治疗正确率上升4.2个百分点,总费用提高1.993元,药物费用提高0.517元,不必要药物比例下降3.4个百分点,不必要检查比例增加0.2个百分点,就诊时间减少0.291 min。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也提高了医疗费用。需要从资源禀赋、薪资激励、医患关系、协同服务四方面促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改进 以患者为中心 医患沟通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标准化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Q-5D-3L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培雯 贺嘉慧 +1 位作者 马喜民 乔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361-2368,共8页
背景探讨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对于优化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作为主观评价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并影响其求医行为。目前,国内关于HRQoL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影响的... 背景探讨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对于优化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作为主观评价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并影响其求医行为。目前,国内关于HRQoL对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索HRQoL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为政策/计划的制定、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化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于2019年7—8月,采用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样本县(海原、彭阳、西吉、盐池县)“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19年数据,选取年龄≥15周岁且重要信息(如性别、年龄、HRQoL指标、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等)完整的931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调查对象社会经济学与人口学特征、卫生服务可及性、慢性病患病情况、HRQoL、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五方面的资料,基于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EQ-5D-3L)测量调查对象HRQoL,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健康效用值及直观式测量表(VAS)评分对其门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的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率为10.85%(1010/9310),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率为18.86%(1756/9310);健康效用值的均值为(0.965±0.090),VAS评分的均值为(69.97±17.84)分。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健康描述系统自我照顾能力维度上存在问题者与在其他维度上存在问题者相比,利用门诊卫生服务、住院卫生服务的可能性更高[OR(95%CI)分别为3.197(2.633,3.883)、4.802(4.059,5.681),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矫正各项混杂因素后,健康效用值和VAS评分均是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门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此外,是否患有慢性病亦对农村居民门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HRQoL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主导因素。HRQoL作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独立预测因素,可以用来辅助评估与监测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果,并可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农村居民 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 健康公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