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内部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凯
陈天宁
王小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9,44,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颗粒的耗散特性。研究表明:实验设计参数下的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激振强度Γ=3.3,f=21 Hz),其内部出现稳定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这种状态下的NOPD最优阻尼效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通过颗粒间或颗粒与容器壁间发生的碰撞和摩擦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直接耗散;另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转化为浮动颗粒的势能以维持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稳定,这可看作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间接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最优阻尼
颗粒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顿弗罗斯特水滴振荡模式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探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子豪
任宁
俞熹
《物理实验》
2018年第3期32-37,共6页
探讨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下水滴振荡的二维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可求解液滴的本征频率.将振荡归结为由表面波叠加形成的驻波,并引入参量共振描述振荡的物理机制.探究了一定温度下振荡模式的演化规律,给出了振荡模式随半径的分布及振荡频...
探讨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下水滴振荡的二维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可求解液滴的本征频率.将振荡归结为由表面波叠加形成的驻波,并引入参量共振描述振荡的物理机制.探究了一定温度下振荡模式的演化规律,给出了振荡模式随半径的分布及振荡频率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热对流为液滴与表面间主要的传热方式,并对真实液滴的几何形状做了定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本征频率
参量振动
振荡模式
热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卵母细胞载体降温速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维杰
王利红
+3 位作者
刘宝林
周新丽
楼伟
吴国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降温速率是决定细胞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而冷冻载体的形式和使用方式对细胞的降温速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字示波器、线径80μm的T型热电偶建立高速测温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封闭式卵母细胞冷冻载体以不同的方式从空气插入液氮的降温...
降温速率是决定细胞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而冷冻载体的形式和使用方式对细胞的降温速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字示波器、线径80μm的T型热电偶建立高速测温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封闭式卵母细胞冷冻载体以不同的方式从空气插入液氮的降温速率,结果发现载体的降温主要通过对流换热实现;载体横卧时,载体的气孔方向与液氮垂直时降温速率高于气孔与液氮相切时的降温速率;将载体直接插入液氮时的降温速度大于插入后左右摆动的操作方法的降温速率;当采用载体倒置插入时,降温速度高于采用载体正置和横卧的降温速率。当采用载体倒置直接插入时,降温速率最高,可以达到54572±1338 K/min,有利于卵母细胞的玻璃化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载体
降温速率
液氮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振荡“星形”水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陈玥
周子淇
+3 位作者
林美妤
黄敏
马宇翰
赵芸赫
《物理实验》
2017年第11期36-40,共5页
对2017年IYPT题目"莱顿弗罗斯特星星"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外加周期性激励下,温度超过液体莱顿弗罗斯特点的热表面可以让其上的水滴振荡出不同模式的星形图样.根据实验结果,在理论上给出了星形的棱角数与振荡频率的线性近似...
对2017年IYPT题目"莱顿弗罗斯特星星"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外加周期性激励下,温度超过液体莱顿弗罗斯特点的热表面可以让其上的水滴振荡出不同模式的星形图样.根据实验结果,在理论上给出了星形的棱角数与振荡频率的线性近似公式,直观地反映出在激励频率一定时,水滴振荡的棱角数与水滴半径的线性关系.实验还发现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并非是形成振荡星形的必要条件,利用常温的疏水表面也实现了不同振荡模式的星星,而且疏水程度越高的表面激发出星星的棱角越尖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振荡模式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氏悬浮液滴振动模式及形状阈值探讨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宇波
孙文杰
+3 位作者
姜赢华
董睿歌
王文悦
杨文龙
《大学物理》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针对液滴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在研究悬浮液滴振动模式基础上,探讨了星星状液滴各发展阶段的阈值半径,发现了悬浮水滴各振动模式与半径区间的对应规律.理论和实验指出悬浮液滴被两个阈值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半径小于下阈值,悬...
针对液滴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在研究悬浮液滴振动模式基础上,探讨了星星状液滴各发展阶段的阈值半径,发现了悬浮水滴各振动模式与半径区间的对应规律.理论和实验指出悬浮液滴被两个阈值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半径小于下阈值,悬浮液滴因表面张力缩成水珠状;半径大于上阈值,液滴内外气压差过零,破坏原有振动,表现为液滴底部产生大气泡的现象.悬浮液滴处于两模式间时,形成"莱顿弗罗斯特星",星星角数随半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多角数星星随蒸发进行转变为少角数星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阈值半径
表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内部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凯
陈天宁
王小鹏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9,44,共6页
基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新基金资助项目(J20141109)
文摘
为了更好地揭示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NOPD)的减振机理,基于振动颗粒物质的流变特性,研究了NOPD的阻尼效果和其内部阻尼颗粒运动形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确定了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其内部颗粒的运动形态,使用离散元仿真分析了最优阻尼颗粒的耗散特性。研究表明:实验设计参数下的NOPD发挥最优阻尼效果时(激振强度Γ=3.3,f=21 Hz),其内部出现稳定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这种状态下的NOPD最优阻尼效果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通过颗粒间或颗粒与容器壁间发生的碰撞和摩擦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直接耗散;另一方面是主系统的部分振动动能转化为浮动颗粒的势能以维持颗粒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稳定,这可看作是颗粒对主系统振动能量的间接耗散。
关键词
颗粒阻尼器
最优阻尼
颗粒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能量耗散
Keywords
particle damper
optimal damping
granular Leidenfrost effect
energy dissipation
分类号
TH703.62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顿弗罗斯特水滴振荡模式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探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子豪
任宁
俞熹
机构
复旦大学物理系
出处
《物理实验》
2018年第3期32-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No.J0730310)
文摘
探讨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下水滴振荡的二维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可求解液滴的本征频率.将振荡归结为由表面波叠加形成的驻波,并引入参量共振描述振荡的物理机制.探究了一定温度下振荡模式的演化规律,给出了振荡模式随半径的分布及振荡频率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热对流为液滴与表面间主要的传热方式,并对真实液滴的几何形状做了定性探讨.
关键词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本征频率
参量振动
振荡模式
热对流
Keywords
Leidenfrost effect
eigen frequency
parametric vibration
oscillatory mode
convection
分类号
O647.9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卵母细胞载体降温速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维杰
王利红
刘宝林
周新丽
楼伟
吴国荣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热科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安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554)资助项目~~
文摘
降温速率是决定细胞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而冷冻载体的形式和使用方式对细胞的降温速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数字示波器、线径80μm的T型热电偶建立高速测温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封闭式卵母细胞冷冻载体以不同的方式从空气插入液氮的降温速率,结果发现载体的降温主要通过对流换热实现;载体横卧时,载体的气孔方向与液氮垂直时降温速率高于气孔与液氮相切时的降温速率;将载体直接插入液氮时的降温速度大于插入后左右摆动的操作方法的降温速率;当采用载体倒置插入时,降温速度高于采用载体正置和横卧的降温速率。当采用载体倒置直接插入时,降温速率最高,可以达到54572±1338 K/min,有利于卵母细胞的玻璃化保存。
关键词
冷冻载体
降温速率
液氮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Keywords
freezing carrier
cooling rate
liquid nitrogen
Leidenfrost effect
分类号
TB61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R318.52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振荡“星形”水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陈玥
周子淇
林美妤
黄敏
马宇翰
赵芸赫
机构
新都一中铭章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出处
《物理实验》
2017年第11期36-4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No.BHA160158)
文摘
对2017年IYPT题目"莱顿弗罗斯特星星"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外加周期性激励下,温度超过液体莱顿弗罗斯特点的热表面可以让其上的水滴振荡出不同模式的星形图样.根据实验结果,在理论上给出了星形的棱角数与振荡频率的线性近似公式,直观地反映出在激励频率一定时,水滴振荡的棱角数与水滴半径的线性关系.实验还发现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并非是形成振荡星形的必要条件,利用常温的疏水表面也实现了不同振荡模式的星星,而且疏水程度越高的表面激发出星星的棱角越尖锐.
关键词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振荡模式
疏水性
Keywords
Leidenfrost effect
oscillation mode
hydrophobicity
分类号
O647.9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氏悬浮液滴振动模式及形状阈值探讨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宇波
孙文杰
姜赢华
董睿歌
王文悦
杨文龙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大学物理》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QC2015062)资助
文摘
针对液滴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在研究悬浮液滴振动模式基础上,探讨了星星状液滴各发展阶段的阈值半径,发现了悬浮水滴各振动模式与半径区间的对应规律.理论和实验指出悬浮液滴被两个阈值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半径小于下阈值,悬浮液滴因表面张力缩成水珠状;半径大于上阈值,液滴内外气压差过零,破坏原有振动,表现为液滴底部产生大气泡的现象.悬浮液滴处于两模式间时,形成"莱顿弗罗斯特星",星星角数随半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多角数星星随蒸发进行转变为少角数星星.
关键词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阈值半径
表现模式
Keywords
Leidenfrost effect
threshold radius
presentation modes
分类号
O414.1 [理学—理论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内部的颗粒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张凯
陈天宁
王小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莱顿弗罗斯特水滴振荡模式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探究
胡子豪
任宁
俞熹
《物理实验》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卵母细胞载体降温速率的实验研究
李维杰
王利红
刘宝林
周新丽
楼伟
吴国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振荡“星形”水滴的实验研究
陈玥
周子淇
林美妤
黄敏
马宇翰
赵芸赫
《物理实验》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莱氏悬浮液滴振动模式及形状阈值探讨
张宇波
孙文杰
姜赢华
董睿歌
王文悦
杨文龙
《大学物理》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