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式细胞技术对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i)配子形成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旌旌
张利华
王隆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2-96,共5页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不同光暗交替周期对莱哈衣藻的配子形成过程影响 ,并采用核酸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 ,观察其配子配对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诱导条件下 ,前期的光照对配子分化形成十分重要 ,而先黑暗后光照或连续黑暗诱导时 ,...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不同光暗交替周期对莱哈衣藻的配子形成过程影响 ,并采用核酸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 ,观察其配子配对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诱导条件下 ,前期的光照对配子分化形成十分重要 ,而先黑暗后光照或连续黑暗诱导时 ,细胞或配子的分裂缺乏规律性。光暗周期处理有利于配子的同步发育 ,光照期对雄性配子发育特别重要。同在缺氮条件下 ,不同的光暗周期处理的配子配对状况不同 ,在正常光暗交替周期处理时 ,配对的百分率高 ,而连续光照或先黑暗再光照则配对率低 ,连续黑暗时配对率为 0。当用核酸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时 ,配对率显著降低。其中核酸抑制剂的作用主要在前期 ,而蛋白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哈衣藻
配子发生
流式细胞术
光暗交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Dangeard)细胞核仁纤维区的超微结构及三维重建
2
作者
唐丹玲
齐雨藻
罗宇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3-66,共4页
用改进的Ag—I法染示核仁纤维区,并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分裂间期时莱哈衣藻核仁纤维区为由细线样结构组成的索状结构;用电子计算机对衣藻核仁纤维区的超薄连续切片进行三维重组,其结果进一步显示核仁纤维区的索状结构是扭曲旋...
用改进的Ag—I法染示核仁纤维区,并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分裂间期时莱哈衣藻核仁纤维区为由细线样结构组成的索状结构;用电子计算机对衣藻核仁纤维区的超薄连续切片进行三维重组,其结果进一步显示核仁纤维区的索状结构是扭曲旋转绕成一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纤维区
超微结构
莱哈衣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式细胞技术对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i)配子形成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旌旌
张利华
王隆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2-96,共5页
文摘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不同光暗交替周期对莱哈衣藻的配子形成过程影响 ,并采用核酸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 ,观察其配子配对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诱导条件下 ,前期的光照对配子分化形成十分重要 ,而先黑暗后光照或连续黑暗诱导时 ,细胞或配子的分裂缺乏规律性。光暗周期处理有利于配子的同步发育 ,光照期对雄性配子发育特别重要。同在缺氮条件下 ,不同的光暗周期处理的配子配对状况不同 ,在正常光暗交替周期处理时 ,配对的百分率高 ,而连续光照或先黑暗再光照则配对率低 ,连续黑暗时配对率为 0。当用核酸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时 ,配对率显著降低。其中核酸抑制剂的作用主要在前期 ,而蛋白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时间更长。
关键词
莱哈衣藻
配子发生
流式细胞术
光暗交替周期
Keywords
C. reinhari
gamatogenesis
5FU
CHM
flow cytometry alternating light/dark cycles
分类号
Q949.21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Dangeard)细胞核仁纤维区的超微结构及三维重建
2
作者
唐丹玲
齐雨藻
罗宇华
机构
暨南大学生物学系
暨南大学水生生态研究所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3-66,共4页
文摘
用改进的Ag—I法染示核仁纤维区,并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分裂间期时莱哈衣藻核仁纤维区为由细线样结构组成的索状结构;用电子计算机对衣藻核仁纤维区的超薄连续切片进行三维重组,其结果进一步显示核仁纤维区的索状结构是扭曲旋转绕成一团的。
关键词
核仁纤维区
超微结构
莱哈衣藻
Keywords
nuclcolar fibrous core
threc-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ultrastrure
分类号
Q949.2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式细胞技术对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i)配子形成过程的观察
赵旌旌
张利华
王隆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Dangeard)细胞核仁纤维区的超微结构及三维重建
唐丹玲
齐雨藻
罗宇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