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莪术油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常宏 伍倩 宋丹妮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莪术油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00例,b组100例,c组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是莪术油葡萄糖加利巴韦林静脉点滴,b组是莪术油葡萄糖静脉点滴,c组是10%葡萄糖加利... 目的观察莪术油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00例,b组100例,c组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是莪术油葡萄糖加利巴韦林静脉点滴,b组是莪术油葡萄糖静脉点滴,c组是10%葡萄糖加利巴韦林静脉点滴.疗程5~7天.结果治愈率a组为96%,b组为91%,c组为70%.在控制主要症状、体征、治愈天数上,a组、b组均明显短于c组,治疗效果a组优于b组.结论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莪术油加利巴韦林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 莪术油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法筛选莪术油微球制备工艺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兴德 郁红礼 +1 位作者 周玲玲 刘汉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法筛选出制备符合肝动脉栓塞要求的莪术油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微球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等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按优化工艺参数制备的微球外观形态良好,粒径符合肝动脉栓塞的要...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法筛选出制备符合肝动脉栓塞要求的莪术油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微球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等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按优化工艺参数制备的微球外观形态良好,粒径符合肝动脉栓塞的要求,平均载药量为9.45%,包封率为32.34%,平均收率为85.19%,重现性良好。结论确立的莪术油微球的制备工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微球制备工艺 正交法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莪术油明胶微球对荷瘤大鼠的抗癌活性 被引量:30
3
作者 邓嵘 陈济民 吴万垠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7-199,共3页
建立了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对肝动脉栓塞用莪术油明胶微球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莪术油明胶微球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 ,大鼠平均肿瘤生长抑制率为 94 5 % ,平均生命延长率为 117 9% ,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性... 建立了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 ,对肝动脉栓塞用莪术油明胶微球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莪术油明胶微球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 ,大鼠平均肿瘤生长抑制率为 94 5 % ,平均生命延长率为 117 9% ,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性抑制肿瘤生长 (P <0 0 1)和延长大鼠生存时间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明胶微球 肝动脉栓塞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美春 方刚 +4 位作者 李林 覃振林 钟振国 杨思源 汤红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34-35,80,共3页
目的观察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指数及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术油注射液致人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莪术油注射液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变化、透射电镜计算细胞胀亡指数... 目的观察莪术油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指数及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术油注射液致人卵巢癌SKOV3细胞胀亡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莪术油注射液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变化、透射电镜计算细胞胀亡指数、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断裂情况、免疫组化观察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人卵巢癌SKOV3细胞经莪术油注射液作用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胀亡细胞出现细胞肿胀,体积增大,胞膜面积缩小,核染色质分散扩大;细胞胀亡指数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量效关系;电泳观察DNA呈弥漫型;Bcl-2基因表达下调。结论莪术油注射液可使人卵巢癌SKOV3细胞随浓度的增加而胀亡指数增大,并可下调Bcl-2基因表达,提示下调Bcl-2基因表达可能是莪术油注射液致SKOV3细胞胀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注射液 人卵巢癌SKOV3细胞 胀亡指数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莪术油溶液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亚东 李燕梅 +4 位作者 项琪 苏志坚 王林川 李校堃 黄志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对复方莪术油溶液在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上和在非免疫鸡内抗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试验和MTT测定法,研究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在MDCK细胞上对H5N1病毒的灭活作... 目的:对复方莪术油溶液在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上和在非免疫鸡内抗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试验和MTT测定法,研究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在MDCK细胞上对H5N1病毒的灭活作用,对病毒感染的阻滞作用,对病毒吸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被病毒入侵的细胞的治疗作用;另外,用复方莪术油溶液对14日龄非免疫试验鸡连续经口喂药1周,采用禽流感病毒H5N1攻击鸡群,攻毒的同时开始给药,观察药物对鸡的保护作用。同时与单方莪术油溶液、贯叶连翘水提取液和阳性对照药奥司他韦以及金刚烷胺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体外实验中,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通过灭活病毒,阻滞病毒感染,抑制病毒吸附和治疗病毒引起的损伤而发挥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作用;在体内实验中它们对染毒鸡具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可延长染毒鸡的平均存活天数,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奥司他韦与金刚烷也具有相似的抑制病毒的作用。结论:复方给药的效果优于单方,并且主要在预防病毒感染环节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禽流感病毒 MDCK细胞 非免疫鸡 H5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玲玲 袁冬平 +5 位作者 张良 张兴德 许立 陈长华 方泰惠 梁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微球组、莪术油微球组、丝裂霉素微球组、复方莪术油微球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灌注相应药物,比较各组大鼠肿瘤生长... 目的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微球组、莪术油微球组、丝裂霉素微球组、复方莪术油微球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灌注相应药物,比较各组大鼠肿瘤生长情况,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对移植性肝癌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血清分泌IL-1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单用莪术油和丝裂霉素比较,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明显减小灌注后肝肿瘤体积,抑制肿瘤生长;与丝裂霉素微球比较,复方莪术油微球明显升高大鼠ConA和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血清IL-1的水平。结论复方莪术油微球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较之单用莪术油微球和丝裂霉素微球抑瘤作用更明显,同时复方莪术油微球可明显减轻丝裂霉素微球单用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较之单用有明显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莪术油微球 肝动脉栓塞 移植性肝癌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I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顺启 陈力 +3 位作者 倪虹 穆亚丽 刘玮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40-243,共4页
目的:检测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及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检测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利用以肝癌cDNA抑制性消减文库构建的肝癌相关基因微阵列,检测莪术油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36h后基因... 目的:检测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及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检测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利用以肝癌cDNA抑制性消减文库构建的肝癌相关基因微阵列,检测莪术油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36h后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莪术油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36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观察到有23个基因表达下调,3个基因表达上调。结论:莪术油对肝癌肿瘤细胞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多基因的表达改变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肝癌细胞SMMC-7721 MTT比色法 微阵列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莪术醇等3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春芹 姚庆 +3 位作者 谈瑄忠 陆兔林 苏桃 顾福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莪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ODS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莪术二酮、莪术醇和吉马酮分别...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莪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ODS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莪术二酮、莪术醇和吉马酮分别在0.015 84~0.158 4 mg/mL(r=0.999 8),0.019 49~0.194 9 mg/mL(r=0.999 7),0.019 11~0.191 1 mg/mL(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68%(RSD=0.49%),102.55%(RSD=2.03%),104.38%(RSD=1.66%)。结论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为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包合物 莪术二酮 莪术 吉马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纳米乳剂的制备及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海冰 唐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4-167,186,共5页
目的制备莪术油纳米乳剂,详细评价制备工艺中影响莪术油纳米乳剂质量的因素,并考察纳米乳剂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药物释放。方法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莪术油纳米乳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法考察制备工艺中影响莪术油纳米乳剂质量的因素;采... 目的制备莪术油纳米乳剂,详细评价制备工艺中影响莪术油纳米乳剂质量的因素,并考察纳米乳剂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药物释放。方法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莪术油纳米乳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法考察制备工艺中影响莪术油纳米乳剂质量的因素;采用动力光散射法测定其粒径及粒径分布;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其形态;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测定包封率。结果所制备的纳米乳剂为类球状,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 76 5±10 1)nm ,纳米乳剂中吉马酮的质量浓度为( 1 76±0 0 9)g·L-1,吉马酮的包封率为( 84 4±1 0 ) %。结论高压乳匀法可用于莪术油纳米乳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乳匀法 纳米乳剂 莪术油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乐平 沈健 晏婷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8-310,共3页
对1994-2009年国内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莪术油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生不良反应以儿童为主,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30 min内,超剂量使用、与其他药物配伍是诱发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是过敏反应,尤以严重的过... 对1994-2009年国内医药学期刊中有关莪术油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生不良反应以儿童为主,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30 min内,超剂量使用、与其他药物配伍是诱发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是过敏反应,尤以严重的过敏性休克为多,经积极处理大多预后良好。针对以上因素,只有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注射液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的肠吸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冲 杜丽媛 +1 位作者 林东海 孙秀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23-829,共7页
目的研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情况。方法选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以莪术油为对照组,采用HPLC法,以莪术油中主要活性成分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为检测指标,同时测定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结果莪术... 目的研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情况。方法选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以莪术油为对照组,采用HPLC法,以莪术油中主要活性成分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为检测指标,同时测定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结果莪术油磷脂复合物中的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分别约为6×10-5 cm.s-1和1×10-4 cm.s-1,莪术油中的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的有效渗透系数分别约为1×10-5 cm.s-1和2×10-5 cm.s-1,说明莪术油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比莪术油提高了5倍。结论应用磷脂复合物技术可显著改善莪术油的两亲性,提高莪术油在大鼠肠内的吸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的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在肠黏膜的转运为被动扩散过程;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均无特殊的吸收窗;在各个肠段均属于高渗透性药物。本实验为莪术油口服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磷脂复合物 在体单向灌流模型 渗透性 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52例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晓蓉 林唐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肺炎 莪术油注射液 治疗 肺炎患儿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液配伍磷霉素钠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18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秀梅 刘同菊 张秀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莪术油 磷霉素钠 治疗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波 牛建昭 +4 位作者 崔巍 刘飒 杨长福 赵丕文 唐炳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MTT比色法测定莪术油对A549细胞作用24、48、72 h后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莪术油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莪术油对...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MTT比色法测定莪术油对A549细胞作用24、48、72 h后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莪术油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莪术油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与坏死情况。结果莪术油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莪术油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阻止其进入S期;细胞的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坏死比例随着莪术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坏死细胞的比例高于凋亡细胞。结论莪术油对A54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浓度依赖,其作用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和坏死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人肺腺癌细胞A549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线全二维逆流色谱-液相色谱分离莪术油成分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新 金洋 +3 位作者 金晶 刘萍 吴春艳 童胜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5-1120,共6页
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一维色谱分离由于有限的峰容量难以完全分离中药挥发油成分,全二维气相色谱为分离挥发油成分提供了有力的方法,然而气相色谱一般无法用于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为建立挥发油成分全二维色谱分析新方法,研究建立以液相... 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一维色谱分离由于有限的峰容量难以完全分离中药挥发油成分,全二维气相色谱为分离挥发油成分提供了有力的方法,然而气相色谱一般无法用于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为建立挥发油成分全二维色谱分析新方法,研究建立以液相色谱为基础的全二维色谱分离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全二维逆流色谱-液相色谱分离莪术油成分的方法,并探讨两种色谱技术之间的正交性,为活性成分筛选提供新的技术支持。通过优化离线全二维逆流色谱-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对全二维色谱峰容量、正交性和空间覆盖率进行度量。优化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并筛选逆流色谱分离两相溶剂体系,通过比色法筛选了逆流色谱两相溶剂体系并采用下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90~375 min采用推挤洗脱,莪术油在第一维逆流色谱分离中达到了良好的分离。第二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组成为乙腈(A)和水(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 min,50%A~65%A;10~14 min,65%A;14~21 min,65%A~85%A;21~25 min,85%A~95%A;25~30 min,95%A~55%A;30~40 min,55%A。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全二维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全二维分离体系总峰容量达954个,理论峰容量达到一维色谱的10倍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正交性(线性相关性r=0.17)和空间覆盖率(68.1%)。以上结果表明,离线全二维逆流色谱-液相色谱分离莪术油具有良好的正交性,能显著提高复杂样品的分离效果,为挥发油物质基础研究和活性成分筛选以及二维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色谱 液相色谱 全二维色谱 正交性 莪术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焕新 薛海荣 李德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Z期146-146,共1页
目的:观察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莪术油注射液10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7~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咳嗽、热退时间... 目的:观察莪术油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莪术油注射液10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7~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咳嗽、热退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莪术油针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对高糖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虹 彭辉灿 +1 位作者 程启琳 向文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268-227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莪术油对高糖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umanretinalcapillaryendothelialcells,HRCECs)增殖、调亡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从角膜移...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莪术油对高糖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umanretinalcapillaryendothelialcells,HRCECs)增殖、调亡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从角膜移植术后新鲜人眼球提取的HRCECs。取生长良好的第3~4代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分为低糖对照组、高糖对照组、高糖+(60,80,100,120μg/mL)不同浓度莪术油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RCECs的增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各分组HRCECs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高糖对照组与低糖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用60,80,100,120μg/mL的莪术油处理高糖下HRCECs作用24h高糖+不同浓度莪术油组与高糖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糖+不同浓度莪术油组之间呈时间和浓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对照组VEGF表达明显(P<0.05),用80,100,120μg/mL的莪术油处理高糖下HRCECs24h,高糖+不同浓度莪术油组与高糖对照组相比VEGF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糖+不同浓度莪术油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莪术油可抑制高糖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调亡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小肠吸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荣霞 陈燕 +1 位作者 林东海 孙秀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1-916,共6页
目的制备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zedoary turmeric oil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ZTOSEDDS)并进行评价。方法以总油相质量分数(X2)、磷脂与脱氧胆酸钠的质量比(墨)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质量比(X3)为考察... 目的制备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zedoary turmeric oil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ZTOSEDDS)并进行评价。方法以总油相质量分数(X2)、磷脂与脱氧胆酸钠的质量比(墨)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质量比(X3)为考察对象,自乳化液粒径(Y1)和自乳化时间(y2)作为质量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ZTO SEDDS的最佳处方。以温莪术油为对照,呋喃二烯和栊牛儿酮为检测指标,采用大鼠离体非翻转肠囊法对优化处方的小肠吸收进行评价。结果ZTO SEDDS的载药量质量分数为32.9%。乳化后平均粒径为(212.4±3.5)Nm,自乳化1min内达到平衡。大鼠离体小肠吸收实验表明,ZTOSEDDS中呋喃二烯和栊牛儿酮的表观渗透系数(P)约为1.3×10-6cm·s-1和6.4×10~cm·s-1,比温莪术油提高了3.2—4.0倍。结论ZTO SEDDS能显著改善温莪术油的小肠吸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自乳化释药系统 Box—Behnken效应面法 小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冉萍 刘彬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 儿科 抑制作用 莪术 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病毒A RSV 直接 抗菌 消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方刚 肖夏清 +3 位作者 韩丽娟 李静 冯里 杨美春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莪术油 抗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