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兼评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被引量:
10
1
作者
贺奉年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7期107-109,共3页
莎士比亚37部剧作中130多位女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广阔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莎剧艺术魅力之所在,正是由于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与典型化、生活化以及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体现现实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
莎士比亚剧本
女性形象
女性观
莎士比亚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凯列班与殖民主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世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4-36,52,共4页
莎剧《暴风雨》中的殖民主义主题是近代制作、表演、评论该剧时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人们对它的认识源于一种道德责任感,而莎界对凯列班的讽刺逐步深化了这一认识。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人们认识它的理论依据。本森、特里两人的表演和米勒...
莎剧《暴风雨》中的殖民主义主题是近代制作、表演、评论该剧时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人们对它的认识源于一种道德责任感,而莎界对凯列班的讽刺逐步深化了这一认识。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人们认识它的理论依据。本森、特里两人的表演和米勒的评论突出了剧中的殖民主义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雨》
凯列班
殖民主义
英国
莎士比亚剧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兼评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被引量:
10
1
作者
贺奉年
机构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7期107-109,共3页
文摘
莎士比亚37部剧作中130多位女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广阔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莎剧艺术魅力之所在,正是由于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与典型化、生活化以及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体现现实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
莎士比亚剧本
女性形象
女性观
莎士比亚
化
分类号
I106.3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凯列班与殖民主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世平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英语系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4-36,52,共4页
文摘
莎剧《暴风雨》中的殖民主义主题是近代制作、表演、评论该剧时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人们对它的认识源于一种道德责任感,而莎界对凯列班的讽刺逐步深化了这一认识。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人们认识它的理论依据。本森、特里两人的表演和米勒的评论突出了剧中的殖民主义主题。
关键词
《暴风雨》
凯列班
殖民主义
英国
莎士比亚剧本
Keywords
The Tempest
Caliban
Colonialism
分类号
I561.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兼评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贺奉年
《湖北社会科学》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凯列班与殖民主义
罗世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