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荸荠白禾螟发生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文相
徐瑞琳
张爱芳
朱洪涛
张桂生
-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安庆地区植保站
巢湖市高林乡农技站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467-469,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农科院及无为县蜀山镇政府的资助
-
文摘
研究了荸荠白禾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结果表明该虫以幼虫越冬 1a发生 4代 ,6月份为第 1代 ,7月份第 2代 ,3~ 4代在 8~ 10月份重叠发生。防治该虫的指标和适期为 75 0头 /hm2 蛾日后 3~ 5d。天敌优势种群为稻螟赤眼蜂和螟卵啮小蜂。药剂筛选表明 ,由久效磷、高效氯氰菊酯组成的复配剂 1号 (33 .5 % + 1.5 % )效果最好。采取围歼秧田 ,重治 3代的策略 ,3a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为害率控制在 1%~ 2 % ,并推广该技术 2 0 0 0hm2 以上。
-
关键词
荸荠白禾螟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害虫
-
Keywords
Chinese water chestnut, Mat rush pyralid, Occurrence, Control meth$
-
分类号
S436.4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荸荠白禾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钟慧敏
陆关全
姚全甫
-
机构
浙江省植保总站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29,共2页
-
文摘
荸荠白禾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钟慧敏(浙江省植保总站杭州310004)陆关全,姚全甫(浙江省嘉兴市郊区农林局)荸荠白禾螟[Scirpophagapraelata(Scopoli)]是为害荸荠的主要害虫。受其为害一般减产20%~30%,个别严重田块减产7...
-
关键词
荸荠白禾螟
生物学特性
荸荠害虫
防治
-
分类号
S436.4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几种杀虫剂及其复配防治荸荠白禾螟效果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马爱国
孙俊铭
韦刚
鲍祥胜
-
机构
庐江县白湖镇农技站
庐江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4期200-200,225,共2页
-
文摘
进行了几种杀虫剂及其复配防治荸荠白禾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0%三唑磷乳油复配,均可有效地防治荸荠白禾螟,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750g+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ml/hm2、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750g+20%三唑磷乳油1500ml/hm2对荸荠白禾螟防效均可达91%以上,且对荸荠生长安全。药剂防治适期为各代1hm2荸荠田出现750只蛾子后3d,开展第1次防治,以后间隔7~10d防治1次,每代需防治2~3次。
-
关键词
荸荠白禾螟
杀虫剂
复配
防治效果
-
分类号
S436.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荸荠白禾螟的发生与防治
- 4
-
-
作者
吴国友
-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果蔬办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期67-67,共1页
-
文摘
总结了荸荠白禾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
关键词
荸荠白禾螟
形态
习性
为害
防治
-
分类号
S436.4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