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荷载传递法计算降水引起的基桩沉降 被引量:26
1
作者 贾煜 宋福贵 +1 位作者 王炳龙 杨龙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82,共8页
现有研究采用荷载传递法时均未计算桩体自重,若直接应用于国内软土地区超长桩基的沉降计算,其精度难以满足高速铁路线下工程严格的沉降控制要求。基于佐藤·悟双折线模型提出侧阻荷载传递函数的假定模式,引入桩体自重并对荷载传递... 现有研究采用荷载传递法时均未计算桩体自重,若直接应用于国内软土地区超长桩基的沉降计算,其精度难以满足高速铁路线下工程严格的沉降控制要求。基于佐藤·悟双折线模型提出侧阻荷载传递函数的假定模式,引入桩体自重并对荷载传递法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行修正和求解,结合降水引起的桩周土体沉降计算和基于端阻弹性模型的桩端土体沉降计算,获得地下水位变化诱发的基桩沉降计算方法;采用理论推导的基桩沉降解析解,并借助嵌入荷载传递函数的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单纯桩顶荷载作用和桩顶荷载与降水共同作用两种工况下的桩侧摩阻力、桩体轴力和基桩沉降进行算例对比分析;有限元计算因考虑了由桩体沉降产生的桩周土体附加竖向位移而与理论计算略有偏差,但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降水引起的基桩沉降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降水 负摩阻力 基桩沉降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被引量:55
2
作者 赵明华 何腊平 张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9-844,共6页
深入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针对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特点,基于荷载传递法,通过简化桩土单元体竖向相对位移分布模式,引入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并考虑桩体的上刺与下刺变形,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 深入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针对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特点,基于荷载传递法,通过简化桩土单元体竖向相对位移分布模式,引入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并考虑桩体的上刺与下刺变形,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考虑桩-土-垫层体系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采用该沉降计算方法对某试验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该方法计算工作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复合地基 沉降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注浆桩荷载沉降关系预测 被引量:8
3
作者 房凯 张忠苗 +1 位作者 刘志军 刘兴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99,共5页
为了预测竖向荷载下后注浆桩的荷载变形特性,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的荷载传递函数,推导了后注浆桩桩身荷载和沉降关系的迭代模型,给出了成层地基中后注浆单桩的迭代求解方法.为了考虑注浆对桩端桩侧阻力的影响,引入了后注浆... 为了预测竖向荷载下后注浆桩的荷载变形特性,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的荷载传递函数,推导了后注浆桩桩身荷载和沉降关系的迭代模型,给出了成层地基中后注浆单桩的迭代求解方法.为了考虑注浆对桩端桩侧阻力的影响,引入了后注浆荷载传递参数提高因子,在统计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因子的经验取值范围,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评估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地给出后注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范围,可以保守地将预测的下限用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注浆桩 荷载传递法 提高因子 荷载沉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嵌岩桩承载特性及其荷载传递法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龚成中 何春林 龚维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8,共5页
为了弥补大直径深嵌岩桩(嵌岩比hr/b≥5)承载特性研究领域的不足,利用青岛海湾大桥试桩zh12的自平衡测试结果,对大直径深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深嵌岩桩嵌岩段实测的桩侧摩阻力与位移关系以及桩端阻力与位移关系,并与采用... 为了弥补大直径深嵌岩桩(嵌岩比hr/b≥5)承载特性研究领域的不足,利用青岛海湾大桥试桩zh12的自平衡测试结果,对大直径深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深嵌岩桩嵌岩段实测的桩侧摩阻力与位移关系以及桩端阻力与位移关系,并与采用双曲线分布模式的荷载传递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基桩顶处的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近似为直线分布形态。从实测曲线的拟合结果来看,岩层处的侧摩阻力与位移关系采用双曲线拟合是可行的,参数1/b也能反映出桩侧极限摩阻力的数值;桩端岩层实测的荷载位移曲线也与双曲线形态比较相似;利用拟合曲线所得到的参数a、b反演计算所得到桩顶荷载位移曲线也与自平衡测试方法的实测结果接近。最后,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在不同单轴抗压强度状态下,桩侧极限摩阻力经验公式中参数α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深嵌岩桩 荷载传递法 承载特性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锚杆锚固段荷载变形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锡宾 刘涛 褚广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19,293,共5页
基于荷载传递法,推导了锚固段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结合Kelvin问题的位移解,得到锚固段的应力分布的解析表达式,认为锚杆体的直径、外荷载及锚杆体弹性模量与岩体剪切模量的比值等因素影响着锚固段的应力水平。计算结果表明:锚杆体... 基于荷载传递法,推导了锚固段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结合Kelvin问题的位移解,得到锚固段的应力分布的解析表达式,认为锚杆体的直径、外荷载及锚杆体弹性模量与岩体剪切模量的比值等因素影响着锚固段的应力水平。计算结果表明:锚杆体直径增加到一定程度会使锚杆所受的最大剪应力快速增加;在较高的初始力条件下,锚固段前端应力集中现象明显;较小的锚杆体弹性模量与岩体剪切模量比值有利于锚固段应力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段 荷载传递法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传递法在群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美存 徐永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2-66,共5页
用叠加力的方法,把荷载传递法应用于群桩,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的途径,它可以考虑成层地基和土的非线性以及桩与土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群桩 荷载传递法 相互作用 桩基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的荷载传递法解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奚笑舟 陈龙珠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87,共4页
本文采用荷载传递法,假定桩侧土荷载传递函数符合弹性—应变硬化—理想塑性三折线模型,考虑桩身自重的影响,推导出抗拔桩桩顶上拔荷载—位移曲线的解析算式,适用于多层地基中的抗拔桩。应用本文方法,同时可以得到抗拔桩桩身轴力和桩侧... 本文采用荷载传递法,假定桩侧土荷载传递函数符合弹性—应变硬化—理想塑性三折线模型,考虑桩身自重的影响,推导出抗拔桩桩顶上拔荷载—位移曲线的解析算式,适用于多层地基中的抗拔桩。应用本文方法,同时可以得到抗拔桩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沿桩长的分布。通过对实例的拟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为抗拔桩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并可用于指导抗拔桩的设计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荷载—位移曲线 荷载传递法 解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模型的能源桩热-力耦合荷载传递法 被引量:9
8
作者 黄胤培 蒋刚 +3 位作者 路宏伟 宋著 徐新丽 洪鑫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3,共8页
能源桩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能源桩分析理论的发展,但现有能源桩热-力耦合荷载传递法的研究尚不够完善。基于桩侧-土荷载传递的指数模型,改进了温度效应下能源桩热效应中性面确定条件,在荷载传递分析中叠加温度效应引起的桩身位移,建立... 能源桩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能源桩分析理论的发展,但现有能源桩热-力耦合荷载传递法的研究尚不够完善。基于桩侧-土荷载传递的指数模型,改进了温度效应下能源桩热效应中性面确定条件,在荷载传递分析中叠加温度效应引起的桩身位移,建立了基于指数函数模型的能源桩热-力耦合荷载传递分析方法。结合能源桩的现场测试案例,利用本文方法进行了模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温度效应引起了能源桩的桩身轴力及侧阻力的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荷载传递法 热力耦合 指数模型 热效应中性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桩试验的桩侧注浆抗拔桩承载变形特性的荷载传递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向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21-326,共6页
依托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4组桩侧注浆抗拔桩的现场试桩试验,得到了各试桩各土层的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曲线(τ-w曲线)。首先,对前述现场试桩试验得到的τ-w曲线以及文献[1]中通过桩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得到的τ-w... 依托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展了4组桩侧注浆抗拔桩的现场试桩试验,得到了各试桩各土层的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曲线(τ-w曲线)。首先,对前述现场试桩试验得到的τ-w曲线以及文献[1]中通过桩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得到的τ-w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参数为各土层极限侧摩阻力τult及其相应的临界桩土相对位移wult;然后采用双曲线函数拟合归一化后的各土层τ/τult-w/wult曲线,得到一个统一的τ/τult-w/wult函数关系式;最后,将该双曲线函数应用到荷载传递法中,用于分析预测桩侧注浆抗拔桩的承载变形特性,可求得桩侧注浆抗拔桩桩身各处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曲线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曲线。通过工程案例的验证表明,其计算结果与工程案例实测值较接近,在上海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τ-w曲线 归一化 桩侧注浆抗拔桩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测试中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应用程序开发
10
作者 陈广晴 陈广峰 陈建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结合自平衡加载试验,研究了荷载传递法求解桩在各个土层界面处的轴力和各个分单元的侧摩阻力,根据荷载传递解析法的假定得到试验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桩顶的沉降;同时,基于荷载传递法的解析原理,开发出专用于自平衡加载试验计算的应用程序.
关键词 荷载传递法 自平衡加载 侧摩阻力 单桩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承载性状分析的有限元-荷载传递联合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鹏 龚维明 梁书亭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3,1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将有限元法和荷载传递法结合起来的桩基分析方法—有限元—荷载传递联合法。该法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实现了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的计算分析。该法能非常简单地变化材料的本构关系和桩侧荷载传递函数。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结... 提出了一种将有限元法和荷载传递法结合起来的桩基分析方法—有限元—荷载传递联合法。该法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实现了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的计算分析。该法能非常简单地变化材料的本构关系和桩侧荷载传递函数。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可靠。对做过单桩静载试验得出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群桩,采用本文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承载性状 计算方 有限元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锚固界面荷载传递参数P-S曲线反演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明 蒋宏伟 杨瑞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67,共6页
在锚杆受力机理研究中,常采用锚杆拉拔试验所得荷载位移曲线(P-S曲线)进行反演,以确定锚杆界面荷载传递模型的合理性、求得模型的参数。对于自由段不为零的锚杆拉拔试验,锚杆杆体的材料变异性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且影响随自由段长度... 在锚杆受力机理研究中,常采用锚杆拉拔试验所得荷载位移曲线(P-S曲线)进行反演,以确定锚杆界面荷载传递模型的合理性、求得模型的参数。对于自由段不为零的锚杆拉拔试验,锚杆杆体的材料变异性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且影响随自由段长度增大而变得显著,现有研究从未考虑过。本文根据荷载传递法,推导了荷载位移关系理论模型,然后考虑杆体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异性,分析了评价自由段长度对于锚固体顶部位移计算结果影响的方法。最后,基于既有实例,分别研究了土层锚杆和岩层锚杆P-S曲线反演结果受自由段长度影响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P-S曲线反演方法适用于自由段长度小于5 m的土层锚杆,不适用于岩层锚杆。成果可供基于P-S曲线反演方法对锚杆荷载传递特性进行的理论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位移曲线(P-S) 荷载传递法 变异系数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桩荷载传递修正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争光 高广运 曹喜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对M ind lin公式进行积分的荷载传递修正方法,使基桩沉降计算更加符合实际.同时,该修正方法可应用到钻孔灌注桩及桩侧负摩阻力引起的基桩沉降计算中.
关键词 荷载传递法 基桩沉降 修正 单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块位移法大桩帽刚性短桩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14
作者 陈昌富 赵湘龙 吴燕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10-3418,共9页
通过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成果发现,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大桩帽刚性短桩桩帽下地基土体最终发生侧向整体剪切滑移破坏,而下部桩体则发生向下刺入破坏。据此,提出了一种滑块位移法分析桩帽下地基土体的荷载-位移关系,而下部桩体的... 通过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成果发现,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大桩帽刚性短桩桩帽下地基土体最终发生侧向整体剪切滑移破坏,而下部桩体则发生向下刺入破坏。据此,提出了一种滑块位移法分析桩帽下地基土体的荷载-位移关系,而下部桩体的荷载-位移关系则采用荷载传递法进行分析。然后,基于上、下两部分的位移协调条件,叠加得到大桩帽刚性短桩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P-s曲线)。同时,采用模型试验结果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得到的P-s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最后,利用本文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的帽桩直径比D/d以及桩长与桩帽直径比L/D对大桩帽刚性短桩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基中宜采用帽桩直径比D/d>2和桩长与桩帽直径比L/D<10的带帽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滑块位移 带帽桩 P-S曲线 荷载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径向温度效应的能源桩荷载传递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宗宸锋 邵东 +3 位作者 黄胤培 吴倩 蒋刚 宋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8-664,共7页
针对能源桩受温度作用影响时的承载特性难以量化,提出考虑径向温度效应的荷载传递法对能源桩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进行研究,评估温度变化对能源桩的影响,研究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状态,并以昆山能源桩的现场测试为依托,验证... 针对能源桩受温度作用影响时的承载特性难以量化,提出考虑径向温度效应的荷载传递法对能源桩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进行研究,评估温度变化对能源桩的影响,研究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状态,并以昆山能源桩的现场测试为依托,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温度作用对能源桩桩身应力应变状态有显著影响,当桩体受极限荷载与温度作用时,侧阻力发挥的作用几乎不大,在降温作用下能源桩桩顶会产生残余变形,因此在能源桩设计时应以降温作用时的沉降值为标准进行折减,考虑能源桩的设计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径向温度效应 荷载传递法 热效应中性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土地基预制管桩荷载传递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郭志广 魏丽敏 +2 位作者 何群 付贵海 冯胜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89-3595,共7页
以杭甬(浙江杭州—宁波)铁路客运专线深厚软土地基超长预制管桩现场静载试验为基础,结合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对其承载机理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探讨采用反分析技术确定荷载传递法中传递函数参数的适用性。针对静载试验中有、无桩身轴力测试... 以杭甬(浙江杭州—宁波)铁路客运专线深厚软土地基超长预制管桩现场静载试验为基础,结合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对其承载机理和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探讨采用反分析技术确定荷载传递法中传递函数参数的适用性。针对静载试验中有、无桩身轴力测试2种情况,分别给出目标函数的确定方法;采用复合形法优化确定双曲线传递函数的参数,将其应用于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和桩身轴力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荷载-沉降曲线或桩身轴力实测数据反分析确定传递函数参数的方法能方便地获得桩侧各土层计算参数,这2种情况下桩身轴力和桩顶位移计算值与测试值吻合较好。此方法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桩基的承载特性和桩土作用机理,为估算基桩沉降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荷载传递法 双曲线模型 复合形 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厚细砂地层大直径后压浆桩荷载传递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万志辉 戴国亮 龚维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6-1394,共9页
为了研究超厚细砂地层大直径后压浆桩的荷载变形特性,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8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分析大直径后压浆桩的荷载传递特性,采用BoxLucas1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 为了研究超厚细砂地层大直径后压浆桩的荷载变形特性,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8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分析大直径后压浆桩的荷载传递特性,采用BoxLucas1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不同土层桩侧、桩端增强因子经验取值范围,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基于实际工程通过改变桩长及桩径,进一步计算分析超厚细砂地层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给出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范围,可采用计算结果的下限作为工程设计使用;大直径桩承载性能随着桩长或桩径增加逐渐提高,桩径一定时,大直径桩的承载性能提高幅度随着桩长增加而逐渐趋于缓慢,且桩长达到一定值时,端阻所占比例几乎为0,表明通过增加桩长来提升大直径桩的承载性能受到有效桩长的影响;而桩端、桩侧组合后压浆技术能改善大直径桩的有效桩长问题,并能显著地提高大直径桩的极限承载力和端阻力所占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厚细砂地层 大直径后压浆桩 荷载传递法 Box Lucas1模型 增强因子 荷载-沉降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曲线模型的增强型桩荷载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志广 魏丽敏 +1 位作者 何群 冯胜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4,共7页
通过现场实测的增强型桩和光圆型桩静压试验和桩身内力测试数据,探讨了增强型桩的荷载传递规律。为研究增强型管桩竖向承载特性,将增强型管桩纵向凸肋按截面积计入桩体刚度,而环向凸肋对桩侧土的作用通过桩侧摩阻提高系数来反映;以荷载... 通过现场实测的增强型桩和光圆型桩静压试验和桩身内力测试数据,探讨了增强型桩的荷载传递规律。为研究增强型管桩竖向承载特性,将增强型管桩纵向凸肋按截面积计入桩体刚度,而环向凸肋对桩侧土的作用通过桩侧摩阻提高系数来反映;以荷载传递函数的双曲线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增强型桩的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迭代模型。结合现场静载试验获得的荷载-沉降曲线和桩身轴力分布曲线,反分析确定传递函数的计算参数。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确定的荷载-沉降曲线和桩身内力分布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桩 荷载传递法 双曲线模型 荷载-沉降关系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水泥土桩的荷载传递特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忠贤 杨志红 +1 位作者 宋杰 康晓明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3期284-288,共5页
运用荷载传递法结合Geddes公式计算夯实水泥土单桩的荷载 (Q) 位移 (s)曲线 ,分析单桩Q s曲线随桩长l、桩体极限强度 qu、桩端土压缩模量Es 的变化规律 ,并研究桩身压缩。
关键词 夯实水泥土桩 荷载传递法 Q-S曲线 桩身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沉降的一种计算方法
20
作者 闫纲丽 黄志全 +2 位作者 刘玲霞 陈贤挺 田俊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56-59,共4页
针对桩基设计理论中群桩基础沉降计算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群桩沉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荷载传递法计算自身桩顶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根据剪切位移理论考虑群桩之间的相互影响,对群桩位移影响系数进行了修正,进而求得了邻桩桩顶荷载作用下... 针对桩基设计理论中群桩基础沉降计算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群桩沉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荷载传递法计算自身桩顶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根据剪切位移理论考虑群桩之间的相互影响,对群桩位移影响系数进行了修正,进而求得了邻桩桩顶荷载作用下对其产生的沉降,在考虑各桩的存在引起位移折减后将其迭加,得出了一种群桩沉降的计算方法.通过与已有模型桩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基础 沉降计算 荷载传递法 剪切位移理论 位移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