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载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下粘钢加固RC梁的耐久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姚国文 刘宇森 陈雪松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粘贴钢板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关于加固结构耐久性的研究较少涉及,尤其是荷载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研究。为探究粘钢加固RC梁在湿热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与损伤机理,开展了空载、静载和交变荷... 粘贴钢板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关于加固结构耐久性的研究较少涉及,尤其是荷载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研究。为探究粘钢加固RC梁在湿热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与损伤机理,开展了空载、静载和交变荷载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下7片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15、30 d高温高湿老化试验,最后进行了加固梁的三点弯曲试验,获取了不同荷载与环境工况耦合作用下加固梁的破坏形态、挠度、钢板与钢筋应变等力学参数,进一步分析了荷载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对加固RC梁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5、30 d的湿热老化后,粘贴钢板加固RC梁的力学性能有所退化,耦合静载作用的加固梁力学性能退化更加明显,耦合交变荷载作用的加固梁力学性能退化最为显著;交变荷载与湿热环境作用下加固梁的极限强度、弯曲性能、钢板极限应变较对比梁分别下降17.26%、17.21%、41.92%;荷载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对梁体受力性能影响较大,对破坏模式影响较小,加固梁在荷载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分为混凝土开裂、裂缝发展、钢板剥离破坏3个阶段;湿热腐蚀介质渗透入钢筋混凝土梁及粘结界面,对加固结构耐久性造成了损伤,荷载耦合作用进一步加剧了损伤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贴钢板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荷载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气候条件下土壤冻融过程中湿热耦合作用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存牛 张会云 杨富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9-363,共5页
基于Harlan模型和Darcy定律,综合考虑环境气候因素和水热特征参数对湿热迁移影响,建立了环境气候条件下季节性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中湿热耦合作用模型。根据地表能量交换平衡原理推导出边界条件。依据实测数据回归分析出土壤湿热特征参... 基于Harlan模型和Darcy定律,综合考虑环境气候因素和水热特征参数对湿热迁移影响,建立了环境气候条件下季节性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中湿热耦合作用模型。根据地表能量交换平衡原理推导出边界条件。依据实测数据回归分析出土壤湿热特征参数表达式。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和TDMA迭代法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冻结期间土壤湿热迁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温度计算值和实测值比较一致,最大误差不超过2.5℃,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仅通过气象资料和湿热特征参数就可预测季冻区土壤冻胀和田间湿热分布状况并能够用来指导农田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区 环境气候条件 湿特征参数 土壤冻融 湿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干湿交替-硫酸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过程 被引量:37
3
作者 余振新 高建明 +3 位作者 宋鲁光 汪廷秀 薛宝法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7-491,共5页
研究了弯曲荷载-干湿交替-硫酸盐三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与单一硫酸盐侵蚀相比,弯曲荷载和干湿循环都加剧了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的损伤程度... 研究了弯曲荷载-干湿交替-硫酸盐三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劣化过程,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与单一硫酸盐侵蚀相比,弯曲荷载和干湿循环都加剧了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的损伤程度,但干湿循环的加速损伤作用更加明显.三因素耦合作用时,当荷载率低于40%时,干湿循环是加速混凝土损伤劣化的主要因素;而当荷载率达到60%时,荷载引起的力学损伤是导致混凝土劣化的主要因素.试验还表明,在荷载-干湿交替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越强,硫酸盐浓度越大混凝土损伤越明显,粉煤灰和矿粉等矿物掺合料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荷载 湿交替 硫酸盐 耦合作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侵蚀环境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盾构管片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计 被引量:9
4
作者 雷明锋 彭立敏 施成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92-3099,共8页
基于荷载作用下管片混凝土内部孔隙率的变化特征,提出荷载作用对氯离子扩散影响的理论分析模型,并根据Fick第一定律,推导得荷载作用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方程。在参考既有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拟合和参数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侵... 基于荷载作用下管片混凝土内部孔隙率的变化特征,提出荷载作用对氯离子扩散影响的理论分析模型,并根据Fick第一定律,推导得荷载作用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方程。在参考既有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拟合和参数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侵蚀环境氯离子质量分数、荷载水平以及侵蚀时间3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扩散系数与表面氯离子质量分数的数学表征模型,进一步结合Fick第二定律提出了氯盐侵蚀环境及结构荷载耦合作用下的盾构隧道管片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模型及寿命预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氯盐侵蚀环境 结构荷载 耦合作用 耐久性评价 寿命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层热—湿—力耦合作用研究简介 被引量:4
5
作者 沈珍瑶 李国鼎 李书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8-83,共6页
介绍了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热—湿—力耦合作用,着重给出了国际高压实缓冲层热—湿—力耦合作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与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有关的热—湿—力耦合过程研究是核废物地质处置提出的新课题,涉及多学科。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 处置库 缓冲层 -湿-力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作用下红黏土路基的湿热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谈云志 郑爱 +2 位作者 吴翩 王南京 丁品良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7,59,共7页
针对红黏土路基边坡受大气和车载耦合作用极易发生浅层滑塌等病害问题,以厦成高速湖南郴州段的红黏土路基为背景,利用湿热耦合数学模型,结合郴州地区实测的气象数据,采用多场耦合软件模拟了环境因素作用下路基的温度场、水分场的演化规... 针对红黏土路基边坡受大气和车载耦合作用极易发生浅层滑塌等病害问题,以厦成高速湖南郴州段的红黏土路基为背景,利用湿热耦合数学模型,结合郴州地区实测的气象数据,采用多场耦合软件模拟了环境因素作用下路基的温度场、水分场的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大气温度的年平均影响深度约为3 m,日影响深度约为0.5 m;路基边坡水分部分受降雨和蒸发影响,路基底部水分受地下水毛细上升控制,路基内部水分受温度和湿度的耦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路基 湿耦合 大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红黏土胀缩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开圣 李振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4,共9页
为获取符合工程设计的实际参数,对常规固结仪进行了改造,提出了一种模拟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干湿循环试验方法,对红黏土进行了有荷载条件模拟干湿循环过程的试验研究,得到其胀缩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不拆卸试样干湿... 为获取符合工程设计的实际参数,对常规固结仪进行了改造,提出了一种模拟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干湿循环试验方法,对红黏土进行了有荷载条件模拟干湿循环过程的试验研究,得到其胀缩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不拆卸试样干湿循环试验,克服了以前荷载为0的土体干湿循环试验的缺陷,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加合理的技术指标;干湿循环下红黏土的胀缩变形不可完全恢复,上覆荷载可以抑制其膨胀性,增强其收缩性;荷载小于50kPa时,试样膨胀,且压实度越大和初始含水率越小,膨胀性越强;荷载大于100kPa时,试样收缩,压实度越小和初始含水率越大,收缩性越强;第1次干湿循环对红黏土胀缩性能影响最为显著,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胀缩率曲线越来越平缓,胀缩性能趋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循环 荷载 红黏土 胀缩特性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下压实粉质黏土电阻率演化规律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智 艾聘博 +2 位作者 李志超 马强 李丽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22-2732,共11页
路基土体在干湿循环、动荷载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演化规律对于路基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采用交流二极法,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动荷载条件的压实粉质黏土试样开展了电阻率测试,研究了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对试样电阻率的影响规... 路基土体在干湿循环、动荷载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演化规律对于路基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采用交流二极法,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动荷载条件的压实粉质黏土试样开展了电阻率测试,研究了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对试样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电阻率的试样动力性能定量表征数学关系,最后探讨了电阻率法用于压实土体状态评价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压实土试样在干湿循环−动荷载耦合作用下,经历干湿循环次数越多、干湿循环幅度越大,试样电阻率下降幅度越大,但动荷载作用引起的下降幅度逐渐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电阻率法评价干湿循环−动荷载耦合作用下路基土体状态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湿循环 荷载 贯序耦合作用 路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耦合环境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界面耐久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宇森 姚国文 +1 位作者 向文 刘菊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66-271,共6页
为研究碳纤维补强聚合物加固混凝土结构在湿热环境下的耐久性能,通过对不同湿热耦合作用下36个CFRP-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别进行5 d、10 d、15 d的加速湿热老化,并对其进行双剪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湿度的耦合作用下CFRP-混凝土... 为研究碳纤维补强聚合物加固混凝土结构在湿热环境下的耐久性能,通过对不同湿热耦合作用下36个CFRP-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别进行5 d、10 d、15 d的加速湿热老化,并对其进行双剪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湿度的耦合作用下CFRP-混凝土界面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应变分布及相对位移等力学参数,进而分析湿热耦合环境对界面力学性能及黏结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老化作用后,CFRP-混凝土界面的界面力学性能有所退化;高温高湿耦合作用对界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15 d湿热腐蚀后,极限荷载、极限位移、CFRP应变较室温组试件分别下降26. 11%、25. 77%、40. 33%;湿热腐蚀介质渗入黏结界面,引起应变传递及位移发展更为迅速,对加固结构耐久性造成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湿耦合环境 混凝土结构 黏结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的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下压实粉质黏土细观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智 李志超 +2 位作者 李丽华 严鑫 詹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60-2870,共11页
为进一步揭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服役期路基土体性能劣化机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CT扫描技术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动荷载条件的压实粉质黏土试样细观结构特征开展研究,分析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对试样孔隙三维空间分布、孔隙体... 为进一步揭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服役期路基土体性能劣化机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CT扫描技术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动荷载条件的压实粉质黏土试样细观结构特征开展研究,分析干湿循环-动荷载贯序耦合作用对试样孔隙三维空间分布、孔隙体积统计分布、图像灰度统计指标的影响规律,分析试样宏观性能与细观结构特征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会导致试样产生更多大孔隙和贯通裂隙,动荷载作用可以使因干湿循环产生的部分孔隙或裂隙闭合;随着干湿循环和动荷载的贯序耦合作用,试样中的小孔隙数量呈增多趋势;干湿循环作用均会导致孔隙总体积增加,动荷载作用则会使孔隙总体积减小;试样细观结构特征参数可以用于解释试样宏观性能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湿循环 荷载 贯序耦合作用 路基土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场湿热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平台设计
11
作者 王万嘉 钱小东 卢立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60-1462,共3页
为了确定消防员在火场中的耐热极限,建立火场湿热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平台。该平台由智能控制柜、实验舱、气体储存罐三部分组成,可以进行消防员在湿热耦合环境下受到的热伤害实验、水喷淋系统灭火有效性实验等多种实验。通过调节火焰喷头... 为了确定消防员在火场中的耐热极限,建立火场湿热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平台。该平台由智能控制柜、实验舱、气体储存罐三部分组成,可以进行消防员在湿热耦合环境下受到的热伤害实验、水喷淋系统灭火有效性实验等多种实验。通过调节火焰喷头、水喷淋系统可模拟不同火场环境。利用温度计、热流计等测量火场温度、消防服内部温度、热辐射强度等数据,建立湿热耦合环境下消防员安全预测模型,可预测湿热耦合环境对消防员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场 湿耦合环境 防护服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服装、环境系统动态热湿传递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迎曦 李凤志 +1 位作者 罗钟铉 李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建立了人体 -服装 -环境系统的动态热湿传递模型。对Stolwijk人体热调节模型进行了改进 ,考虑到了汗水的积聚过程 ,并结合织物热湿耦合模型 ,用于人、服装、环境系统的瞬态热湿传递过程的数值模拟。在模型中 ,考虑了纤维对湿的吸附与解... 建立了人体 -服装 -环境系统的动态热湿传递模型。对Stolwijk人体热调节模型进行了改进 ,考虑到了汗水的积聚过程 ,并结合织物热湿耦合模型 ,用于人、服装、环境系统的瞬态热湿传递过程的数值模拟。在模型中 ,考虑了纤维对湿的吸附与解吸过程及其对热传导率、热容的影响 ,以及相变导致的热生成及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调节 湿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服装 环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预应力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的耐久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洪雷 马腾龙 王苏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1,共7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湿度为98%,温度分别为20℃,40℃,60℃的湿热环境下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承载性能,分析了预应力等级、温度、环境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加固试件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湿热环境作用... 通过试验研究了湿度为98%,温度分别为20℃,40℃,60℃的湿热环境下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承载性能,分析了预应力等级、温度、环境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加固试件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湿热环境作用后,施加预应力等级为CFRP极限抗拉强度30%的预应力加固试件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加固试件的破坏形态逐渐由弯剪破坏转变为弯曲破坏;湿热环境作用对预应力CFRP加固试件的整体不利影响大于非预应力试件,并且随着预应力增加,不利影响会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高强混凝土 耐久性 湿环境 预应力 开裂荷载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预应力CFRP加固RC梁疲劳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毅 张翔 郭馨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0-77,共8页
我国南方大都处在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环境会降低预应力CFRP加固RC结构的性能。为了探究湿热环境对预应力CFRP加固RC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文中依据湿热环境和疲劳荷载共同作用下加固梁主筋失效和CFRP-混凝土界面脱粘剥离两种破坏模式,分别... 我国南方大都处在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环境会降低预应力CFRP加固RC结构的性能。为了探究湿热环境对预应力CFRP加固RC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文中依据湿热环境和疲劳荷载共同作用下加固梁主筋失效和CFRP-混凝土界面脱粘剥离两种破坏模式,分别建立了主筋失效和CFRP-混凝土界面脱粘剥离破坏准则,对湿热环境下预应力CFRP加固RC梁的疲劳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湿热环境会降低加固梁的疲劳性能,提高CFRP的预应力度对梁预测寿命的影响呈现两种情况,当RC梁是因主筋失效破坏时,预应力的增大可以显著提高RC梁预测寿命;而当RC梁是因界面剥离破坏时,过高的预应力度反而会降低RC梁的预测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环境 预应力CFRP 疲劳荷载 RC梁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密闭性功能敷料护理伤口对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文智 李亚洁 +3 位作者 蔡保塔 曾灿辉 王影 罗炳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目的观察湿热环境下的伤口经密闭性功能敷料处理后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方法模拟湿热环境,建立猪创伤模型,以密闭性功能敷料处理后,测定各时间段血浆β-EP含量、呼吸频率及心率值并与未采用敷料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 目的观察湿热环境下的伤口经密闭性功能敷料处理后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方法模拟湿热环境,建立猪创伤模型,以密闭性功能敷料处理后,测定各时间段血浆β-EP含量、呼吸频率及心率值并与未采用敷料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浆β-E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热暴露8 h和损伤后24 h与伤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暴露时,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值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敷料具有抑制血浆β-EP的高峰值及呼吸和心率的增加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环境 密闭性功能敷料 护理 伤口 β—内啡肽 镇痛药 创伤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及荷载共同作用下CFRP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苏岩 张红涛 +1 位作者 朱方芳 刘振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62,共9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湿热环境、持续荷载等因素共同作用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的影响,制作了15根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对荷载和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 为研究冻融循环、湿热环境、持续荷载等因素共同作用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高强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的影响,制作了15根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对荷载和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湿热环境和冻融循环都会对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试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将增加试件刚度,但环境作用使得黏结界面劣化,从而使加固试件刚度降低,变形增大;持续荷载会加速环境对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试件的劣化速度,并且随着荷载等级的增大,影响越来越明显;相同环境作用下,持续荷载使得试件极限承载力降低,并且随着持续荷载的增加,试件承载力降低加快;经受150次冻融循环、湿热1 000h作用时,持续荷载等级为30%,60%试件的承载能力分别下降2.5%,10.2%,持续荷载会加速劣化加固混凝土试件的抗弯性能;温度40°、湿度98%的湿热环境下500h比冻融循环150次对试件劣化程度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冻融循环 湿环境 持续荷载 钢筋混凝土梁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静力荷载对速生杉木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
17
作者 王志强 王转转 +3 位作者 唐岳磊 董惟群 魏鹏 卢晓宁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6年第11期34-37,42,共5页
研究不同湿热环境中,在湿、热荷载、静力荷载作用下速生杉木的顺纹抗压强度,并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静力荷载和保载时间4个因素对速生杉木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速生杉木顺纹抗压强度随环境温、湿度增高而降低,环境温度... 研究不同湿热环境中,在湿、热荷载、静力荷载作用下速生杉木的顺纹抗压强度,并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静力荷载和保载时间4个因素对速生杉木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速生杉木顺纹抗压强度随环境温、湿度增高而降低,环境温度对速生杉木顺纹抗压强度影响非常显著;在相同的静力荷载条件下,有湿、热荷载同时作用的速生杉木顺纹抗压强度降低,平均降低幅度为20.10%;湿、热、静力荷载共同作用对速生杉木顺纹抗压强度存在耦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静力荷载 耦合作用 顺纹抗压强度 速生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动态/稳态热环境下外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兵 曹双华 +1 位作者 余奉卓 吕静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78,88,共6页
通过WUFI系列软件对上海某典型房间进行建模,比较了室内动态热环境和稳态热环境下的空调负荷;并利用模拟计算的室内温湿度数据,对外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动态热环境下通过墙体的湿流量比稳态工况小,空调负荷更低。
关键词 动态环境 空调负荷 湿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湿影响的氯盐侵蚀下混凝土中多相传输与相变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荣涛 Christopher Y.TUAN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043-3049,共7页
在富含氯化物的环境中,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预测氯离子侵蚀过程以及提高结构抗侵蚀能力是混凝土结构工程师所必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为此,本实验建立了一个用于数值分析混凝土中氯离... 在富含氯化物的环境中,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预测氯离子侵蚀过程以及提高结构抗侵蚀能力是混凝土结构工程师所必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为此,本实验建立了一个用于数值分析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过程的计算模型。为能再现混凝土结构在非饱和、非等温条件下的真实状况,模型控制方程中考虑了氯离子、湿分、空气、热量在混凝土中的耦合传输过程,以及相互间的耦合作用。控制方程中所涉及的耦合系数均来自已有的材料模型和实验数据,而方程的数值求解使用了有限单元法。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吻合度,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结构的减防腐蚀灾害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传输 混凝土 湿耦合作用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铁路隧道施工期围岩热流密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国会 李兆星 +1 位作者 孙佳琳 黄凯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459-6465,共7页
冷负荷预测是隧道施工的重要任务,目前传统隧道冷负荷预测方法无法满足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为高海拔铁路隧道的冷负荷预测提供准确方法,建立一个热湿耦合多孔介质模型,考虑围岩孔隙率和低压环境对隧道围岩热流密度的影响。建立高... 冷负荷预测是隧道施工的重要任务,目前传统隧道冷负荷预测方法无法满足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为高海拔铁路隧道的冷负荷预测提供准确方法,建立一个热湿耦合多孔介质模型,考虑围岩孔隙率和低压环境对隧道围岩热流密度的影响。建立高海拔铁路隧道围岩热流密度预测模型,分析渗流水和衬砌的存在对围岩热流密度的影响,对比不同环境参数对围岩热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的冷负荷取决于围岩的热流密度。预测模型可以准确计算隧道围岩热流密度,其均方根误差为0.573 W/m^(2)。围岩渗流水和衬砌对隧道热湿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压力对围岩热流密度的影响最小。围岩温度每升高10℃时,围岩初始热流密度增加了58.74 W/m^(2)。此外,每当隧道目标温度增加4℃或孔隙率增加0.1,分别导致围岩初始热流密度减少了23.5、0.14 W/m^(2)。研究结果可以为实际高海拔铁路隧道工程的冷负荷预测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环境 湿耦合 多孔介质 流密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