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可动态观察肿瘤细胞生长的大鼠神经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含有强化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转染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经G418筛选及亚克...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可动态观察肿瘤细胞生长的大鼠神经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含有强化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转染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经G418筛选及亚克隆,获取稳定表达EGFP的细胞系C6-gfp。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C6及C6-gfp细胞增殖情况;将C6-gfp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颅内,通过B超、大体标本、荧光体视镜、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颅内成瘤情况及瘤组织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培养的C6-gfp细胞97.7%产生绿色荧光;C6-gfp细胞与亲代C6细胞相比,生长曲线无明显不同(P>0.05)。C6-gfp接种于颅内3周后成瘤率达70%;利用B超可动态观察肿瘤生长,利用荧光体视镜可见肿瘤组织发出绿色荧光,可与周围正常组织区别。H-E染色可见肿瘤细胞核大,染色深,核分裂明显,瘤内有很多新生血管。免疫组化可见GFP阳性细胞染色深浅不一。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高水平表达EGFP的大鼠神经胶质瘤C6-gfp细胞株,其生物学行为未发生改变,能在同系大鼠颅内成瘤。该模型为神经胶质瘤防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3种脑干胶质瘤模型的MRI特征,探讨应用1.5 T MRI研究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F98鼠胶质瘤细胞系种植于Fischer344大鼠脑干,U87MG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种植于裸小鼠脑干,1.5 T MRI观察脑干组织肿瘤生长情况.分析MRI...目的:观察3种脑干胶质瘤模型的MRI特征,探讨应用1.5 T MRI研究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F98鼠胶质瘤细胞系种植于Fischer344大鼠脑干,U87MG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种植于裸小鼠脑干,1.5 T MRI观察脑干组织肿瘤生长情况.分析MRI影像检测的肿瘤体积与实际病理体积的相关性,以及肿瘤病理检测与MRI图像的依从性;观察3种模型下动物存活情况分析模型稳定性。结果:18只种植F98鼠胶质瘤细胞的大鼠形成脑干胶质瘤,成瘤率为94.7%(18/19);12只裸小鼠接种U87MG胶质瘤细胞后形成肿瘤,成瘤率为92.3%(12/13);3只裸小鼠接种U251MG后形成肿瘤,成瘤率为23.1%(3/13)。图像融合分析发现肿瘤病理图像与MRI图像基本一致。大鼠肿瘤MRI检测体积(mm3)比病理肿瘤体积增加约14.7%(95.9±17.8 vs 81.8±20.5.P<0.01).两者相关(r=0.631.P=0.005);U87MG裸鼠MRI肿瘤体积(mm3)比病理肿瘤体积增加约8.0%(9.49±0.91 vs 8.79±1.15,P=0.01).两者亦明显相关(r=0.526,P<0.001)。F98脑干胶质瘤摸型大鼠生存期10~19 d,50%(9/18)大鼠在13~15 d死亡;U87MG脑干胶质瘤模型裸小鼠生存期21~41 d,75%(9/12)裸小鼠在24~31 d死亡。结论:F98鼠胶质瘤细胞系和U87MG人胶质瘤细胞可建立稳定的脑干胶质瘤模型,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不适合建立此模型;1.5 T MRI可用于观察脑胶质瘤模型肿瘤的生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可动态观察肿瘤细胞生长的大鼠神经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含有强化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转染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经G418筛选及亚克隆,获取稳定表达EGFP的细胞系C6-gfp。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C6及C6-gfp细胞增殖情况;将C6-gfp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颅内,通过B超、大体标本、荧光体视镜、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颅内成瘤情况及瘤组织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培养的C6-gfp细胞97.7%产生绿色荧光;C6-gfp细胞与亲代C6细胞相比,生长曲线无明显不同(P>0.05)。C6-gfp接种于颅内3周后成瘤率达70%;利用B超可动态观察肿瘤生长,利用荧光体视镜可见肿瘤组织发出绿色荧光,可与周围正常组织区别。H-E染色可见肿瘤细胞核大,染色深,核分裂明显,瘤内有很多新生血管。免疫组化可见GFP阳性细胞染色深浅不一。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高水平表达EGFP的大鼠神经胶质瘤C6-gfp细胞株,其生物学行为未发生改变,能在同系大鼠颅内成瘤。该模型为神经胶质瘤防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文摘目的:观察3种脑干胶质瘤模型的MRI特征,探讨应用1.5 T MRI研究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F98鼠胶质瘤细胞系种植于Fischer344大鼠脑干,U87MG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种植于裸小鼠脑干,1.5 T MRI观察脑干组织肿瘤生长情况.分析MRI影像检测的肿瘤体积与实际病理体积的相关性,以及肿瘤病理检测与MRI图像的依从性;观察3种模型下动物存活情况分析模型稳定性。结果:18只种植F98鼠胶质瘤细胞的大鼠形成脑干胶质瘤,成瘤率为94.7%(18/19);12只裸小鼠接种U87MG胶质瘤细胞后形成肿瘤,成瘤率为92.3%(12/13);3只裸小鼠接种U251MG后形成肿瘤,成瘤率为23.1%(3/13)。图像融合分析发现肿瘤病理图像与MRI图像基本一致。大鼠肿瘤MRI检测体积(mm3)比病理肿瘤体积增加约14.7%(95.9±17.8 vs 81.8±20.5.P<0.01).两者相关(r=0.631.P=0.005);U87MG裸鼠MRI肿瘤体积(mm3)比病理肿瘤体积增加约8.0%(9.49±0.91 vs 8.79±1.15,P=0.01).两者亦明显相关(r=0.526,P<0.001)。F98脑干胶质瘤摸型大鼠生存期10~19 d,50%(9/18)大鼠在13~15 d死亡;U87MG脑干胶质瘤模型裸小鼠生存期21~41 d,75%(9/12)裸小鼠在24~31 d死亡。结论:F98鼠胶质瘤细胞系和U87MG人胶质瘤细胞可建立稳定的脑干胶质瘤模型,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不适合建立此模型;1.5 T MRI可用于观察脑胶质瘤模型肿瘤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