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特征对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预测作用
1
作者 张治中 攸娜 +3 位作者 刘明航 李泽 孙国臣 赵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5-601,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人眼识别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潜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88例首次确诊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病灶钙化、病灶边界清晰、T2WI信号... 目的 探讨基于人眼识别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潜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88例首次确诊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病灶钙化、病灶边界清晰、T2WI信号均匀性、病灶呈强化改变等9个人眼可识别的术前常规CT或MRI影像学特征,通过焦磷酸测序分析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影像学特征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影像学特征的预测效能。针对预测任务进一步训练并测试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4种机器学习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_(2)WI信号均匀性(OR=2.843,95%CI:1.055~7.658;P=0.039)和病灶呈强化改变(OR=0.146,95%CI:0.069~0.308;P=0.000)是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影像学特征影响因素。T_(2)WI信号均匀性和病灶呈强化改变联合的综合参数较T2WI信号均匀性(Z=3.961,P=0.000)和病灶呈强化改变(Z=2.233,P=0.026)的预测效能更高。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4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0.84、0.76、0.68和0.76,但预测效能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术前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具备无创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磁共振成像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LOGISTIC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艳华 楚建杰 +9 位作者 李子敏 胡娜平 李会会 郑建民 张彩勤 师长宏 杨志福 奚苗苗 文爱东 翁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5-739,共5页
目的应用不同数量U87-MG细胞接种裸鼠脑内,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3.0×10^(10)·L^(-1)、4.0×10^(10)·L^(-1)、5.0×10^(10)·L^(-1)浓度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 目的应用不同数量U87-MG细胞接种裸鼠脑内,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3.0×10^(10)·L^(-1)、4.0×10^(10)·L^(-1)、5.0×10^(10)·L^(-1)浓度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8只♂裸鼠的右侧尾状核区,每只接种体积为5μL,另取6只裸鼠作为对照,接种同体积Hanks液。观察不同接种量实验鼠的生存状态、成瘤情况及脏器转移灶、带瘤生存期,测量肿瘤的最大径,计算肿瘤体积,将获取的全脑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各接种量的实验组成瘤率均为100%,未见颅外转移病灶,3组裸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6.50±3.27)d、(38.50±3.28)d、(30.67±3.51)d;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免疫组化GFAP和S-100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立体定向脑内定量注射U87-MG细胞制备的人脑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高、颅内生长稳定、颅外远隔部位转移率低,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学及形态学特征相似,能为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探寻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原位移植 裸鼠 动物模型 U87-MG细胞 HE染色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胶质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 被引量:9
3
作者 牛朝诗 徐纪文 罗其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建立裸鼠胶质瘤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和瘤组织块接种法制作裸小鼠皮下移植瘤 ,并研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 两种方法所建肿瘤模型其成功率均为 10 0 % ,肿瘤生长状况良好 ,裸鼠无明显恶异质变化 ,肿瘤病... 目的 建立裸鼠胶质瘤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和瘤组织块接种法制作裸小鼠皮下移植瘤 ,并研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 两种方法所建肿瘤模型其成功率均为 10 0 % ,肿瘤生长状况良好 ,裸鼠无明显恶异质变化 ,肿瘤病理形态学检查符合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免疫组化证实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和体内胶质瘤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均高表达。结论 该方法所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能作为研究胶质瘤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疾病模型 裸鼠 病理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建立裸鼠胶质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承科 霍钢 +4 位作者 郑履平 唐文渊 肖刚 兰胡翔 张旭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3-76,81,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建立裸鼠C6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在科研实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C6型鼠胶质瘤细胞悬液分别接种至雌雄裸鼠皮下,或用瘤组织块行异体移植至雌雄裸鼠皮下,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长出时间,并研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及免... 目的:探讨快速建立裸鼠C6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在科研实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C6型鼠胶质瘤细胞悬液分别接种至雌雄裸鼠皮下,或用瘤组织块行异体移植至雌雄裸鼠皮下,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长出时间,并研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1)两种方法所建肿瘤模型其成功率均为100%,肿瘤生长状况良好,肿瘤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符合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2)采用细胞接种法建立裸鼠脑胶质瘤模型所需的时间长,在雌雄裸鼠皮下生长速度不一,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瘤组织块行异体移植法建立的肿瘤模型,其所需时间均较细胞接种法明显缩短,雌雄裸鼠肿瘤组织块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利用肿瘤组织块移植的方法可快速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能作为研究胶质瘤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基因治疗的可靠动物模型;(2)利用肿瘤组织块异体移植的方法,可以缩短肿瘤研究中用于建立动物模型的时间,节约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疾病动物模型 裸小鼠 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华 楚建杰 +3 位作者 杨志福 奚苗苗 文爱东 翁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5-1065,共1页
目的建立成瘤率高、可靠稳定的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人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操作平台。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2.5×105个/5μL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5只雄性... 目的建立成瘤率高、可靠稳定的人U87-MG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人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操作平台。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分别将2.5×105个/5μL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5只雄性裸鼠的右侧尾壳核区,另取6只裸鼠作为对照,接种同体积Hanks液。分别于接种后7,14,21,28 d行活体动物体内荧光成像和核磁共振扫描动态观察肿瘤大小,之后采用心脏灌注技术固定裸鼠脑组织,将获取的全脑标本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接种U87-MG的裸鼠均于造模后14 d开始脑内出现肿瘤,成瘤率100%,直至28 d肿瘤持续增长,35 d内该造模裸鼠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时间(30.67±2.03)d;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接种后14 d左右是利用该模型进行实验的最佳时机。结论立体定向脑内定量注射U87-MG细胞制作的人脑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成瘤率高、重复性好、颅外远隔部位转移率低、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学及形态学特征相似,能为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探寻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原位移植 裸鼠 动物模型 U87-M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HG-5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承平 卞修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 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脑内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 ,将人脑CHG 5胶质瘤细胞接种于裸鼠大脑实质内。分别于接种后 8、14、19、2 4和 3 0d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 目的 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脑内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瘤细胞悬液接种法 ,将人脑CHG 5胶质瘤细胞接种于裸鼠大脑实质内。分别于接种后 8、14、19、2 4和 3 0d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肿瘤移植成瘤率为 10 0 % ,肿瘤生长稳定 ,肿瘤病理学检查符合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论 本移植瘤模型能作为研究胶质瘤发生、生物学特性以及治疗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接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G-5 胶质细胞 原位移植模型 生物学特性 中枢神经系统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皮下脑胶质瘤模型的复制与生长特性的观察
7
作者 潘静坤 赵卉 +2 位作者 田磊 罗芸 薛毅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1期1019-1020,F0003,共3页
目的建立裸鼠皮下C6脑胶质瘤模型,了解其生长特性。方法将C6脑胶质细胞的培养悬液注射于裸鼠左侧腋下区皮下。观察接种区皮下肿瘤的生长状况,测量肿瘤直径并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时间生长曲线。HE染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 目的建立裸鼠皮下C6脑胶质瘤模型,了解其生长特性。方法将C6脑胶质细胞的培养悬液注射于裸鼠左侧腋下区皮下。观察接种区皮下肿瘤的生长状况,测量肿瘤直径并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时间生长曲线。HE染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状况。结果瘤细胞接种后第7天,裸鼠腋下区开始出现肿瘤,并呈加速生长。20d后,皮下肿瘤呈快速的近指数生长。裸鼠生存期为22~48d。光镜下见瘤体边界清晰,瘤内血管丰富,存在大量GFAP阳性细胞。结论将体外培养的C6脑胶质瘤细胞植入裸鼠皮下,可建立重复性好的脑胶质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胶质 皮下接种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神经胶质瘤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8
作者 裘玮 黄倩 +4 位作者 李惠明 王丰 伍瑛 陈霞芳 易苗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可动态观察肿瘤细胞生长的大鼠神经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含有强化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转染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经G418筛选及亚克...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可动态观察肿瘤细胞生长的大鼠神经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含有强化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转染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经G418筛选及亚克隆,获取稳定表达EGFP的细胞系C6-gfp。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C6及C6-gfp细胞增殖情况;将C6-gfp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颅内,通过B超、大体标本、荧光体视镜、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颅内成瘤情况及瘤组织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培养的C6-gfp细胞97.7%产生绿色荧光;C6-gfp细胞与亲代C6细胞相比,生长曲线无明显不同(P>0.05)。C6-gfp接种于颅内3周后成瘤率达70%;利用B超可动态观察肿瘤生长,利用荧光体视镜可见肿瘤组织发出绿色荧光,可与周围正常组织区别。H-E染色可见肿瘤细胞核大,染色深,核分裂明显,瘤内有很多新生血管。免疫组化可见GFP阳性细胞染色深浅不一。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高水平表达EGFP的大鼠神经胶质瘤C6-gfp细胞株,其生物学行为未发生改变,能在同系大鼠颅内成瘤。该模型为神经胶质瘤防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移植模型 C6-gfp细胞系 瞬时转染 稳定转染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大鼠脑内SHG-44人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洪新雨 罗毅男 +3 位作者 崔佳乐 付双林 王占峰 别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4-226,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 SHG- 4 4脑胶质瘤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用雄性 Wistar大鼠 ,接种前连续 3d用地塞米松 1 mg/ 1 0 0 g体重灌胃 ;在立体定向条件下选取大鼠脑右侧尾状核区为靶点 ,接种 2× 1 0 5个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SHG- 4 4细胞 ...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 SHG- 4 4脑胶质瘤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用雄性 Wistar大鼠 ,接种前连续 3d用地塞米松 1 mg/ 1 0 0 g体重灌胃 ;在立体定向条件下选取大鼠脑右侧尾状核区为靶点 ,接种 2× 1 0 5个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SHG- 4 4细胞 ,接种后观察大鼠生长状态 ,分别于第 1、 2周进行核磁共振 (MRI)检查。在实验第 2周时解剖标本 ,行组织病理和 GFA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接种 1周后核磁共振检查 ,脑内形成实体瘤 ;HE染色组织病理证实是胶质瘤 ,GFAP免疫组化阳性 ;成瘤率约 6 0 %。结论 :用预先免疫抑制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疾病模型 动物 SHG-44细胞株 移植 异种 立体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251MG人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和成瘤率测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建军 王振宇 +5 位作者 刘彬 马长城 陈晓东 于涛 杜娟 钟延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脑肿 神经胶质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胶质瘤荧光素酶动物模型建模细胞株C6-Luc的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伟 吕明 +3 位作者 李保卫 王玉丽 邵荣光 高钟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Luc。方法通过浓度梯度法测定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潮霉素最佳筛选浓度。使用FuGENEHD转染试剂将表达荧光素酶的真核质粒pGL4.50转染至C6细胞,应用潮霉素筛选多克隆细胞株,进...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Luc。方法通过浓度梯度法测定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潮霉素最佳筛选浓度。使用FuGENEHD转染试剂将表达荧光素酶的真核质粒pGL4.50转染至C6细胞,应用潮霉素筛选多克隆细胞株,进一步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株。采用报告基因分析对单克隆细胞株进行阳性鉴定,并考察荧光素酶在阳性克隆中表达的稳定性。对阳性克隆进行体外生物发光检测,确定最小细胞检测量,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生物发光强度与细胞数量的相关性。将阳性克隆细胞种植于Wistar大鼠脑部,应用生物发光成像检测系统对肿瘤细胞在脑部的生长进行体内监测。结果 C6细胞的潮霉素最佳筛选浓度为250μg/ml。质粒pGL4.50成功转染至C6细胞,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12个单克隆细胞株。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成功鉴定了荧光素酶表达活性最高的阳性克隆,命名为C6-Luc,连续培养3代后C6-Luc细胞表达荧光素酶的活性无显著差异。体外生物发光检测结果显示C6-Luc细胞的最小检测数量为78个,细胞发光强度(y)与细胞数量(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1.348x-2143.1,相关系数r=0.997。体内生物发光检测结果显示,Wistar大鼠脑部种植C6-Luc细胞后,随肿瘤体积增大,大鼠脑部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L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酶类 萤火虫 生物发光成像 神经胶质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凯 陈绪珠 戴建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4-80,共7页
利用大鼠脑胶质瘤模型能够模拟人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征,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干预治疗研究中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外研究使用的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种类较多,作者就目前常见的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种类及其一般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 利用大鼠脑胶质瘤模型能够模拟人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征,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干预治疗研究中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外研究使用的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种类较多,作者就目前常见的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种类及其一般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模型 动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251胶质瘤荷瘤鼠皮下模型的建立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成员异常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智 康春生 +3 位作者 张志勇 贾志凡 王广秀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荷瘤鼠皮下U251胶质瘤实验动物模型,使其良好地用于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10只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0只实验鼠,观...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荷瘤鼠皮下U251胶质瘤实验动物模型,使其良好地用于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10只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0只实验鼠,观察并记录肿瘤皮下生长情况,于成瘤后第5周处死荷瘤鼠检测是否存在肿瘤远处转移;同时对肿瘤组织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质瘤的病理学特征,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酰肌醇3-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阳性表达率,结果与体外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系的基因异常表达进行比较。结果细胞悬液接种可成功获得皮下U251胶质瘤模型,但潜伏期延长(2-3周),成功率低(6/10);若将其生成的肿瘤组织块再次接种于荷瘤鼠皮下则可获得高效、稳定的成瘤率(20/20)且潜伏期明显缩短(3d-5d)。荷瘤鼠生长状态良好,无恶病质变化,未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大体标本观察显示,肿瘤体积>750mm3时其内部多见坏死伴囊性变,部分肿瘤尚有脂肪浸润或纤维化;肿瘤有假包膜形成,瘤体部分呈鱼肉状,是胶质瘤生发和再移植取材的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荷瘤鼠皮下胶质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酰肌醇3-激酶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通路主要成员的基因表达情况相似。结论将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接种于荷瘤鼠皮下形成的胶质瘤再移植到荷瘤鼠皮下建立U251移植瘤实验模型的方法简便、潜伏期短、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胶质瘤体内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疾病模型 动物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制剂活血益气方抗瘤丸基于裸鼠荷瘤模型的工艺筛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菲 冯英楠 +2 位作者 张鹏 庄伟 林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600-2603,共4页
目的:筛选医疗机构制剂活血益气方抗瘤丸(简称KLW)的制备工艺。方法:将足够量的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注射至裸鼠右侧腋窝,建立裸鼠荷瘤模型,按瘤块体积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等量的不同工艺KLW1~4,以替莫唑胺为阳性对照,以溶媒(去离子... 目的:筛选医疗机构制剂活血益气方抗瘤丸(简称KLW)的制备工艺。方法:将足够量的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注射至裸鼠右侧腋窝,建立裸鼠荷瘤模型,按瘤块体积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等量的不同工艺KLW1~4,以替莫唑胺为阳性对照,以溶媒(去离子水)为模型对照,测量裸鼠体重、瘤体积,并观察给药前后小鼠症状;连续给药15 d后,处死,称量裸鼠瘤重量。结果:KLW-1中、高剂量组裸鼠瘤块重量,KLW-1高剂量组瘤体积,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性对照组瘤块重量及瘤体积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其他处方组裸鼠瘤块重量、体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各待测组(KLW-1~4高、中、低剂量组)裸鼠体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阳性对照组给药后裸鼠体重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各组有少量裸鼠死亡。结论:抗瘤丸在荷瘤裸鼠模型中具有一定抑瘤效果,与待测工艺比较,原制剂工艺抑瘤效果较好,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现代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裸鼠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构建和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颖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是最常见的脑内原发肿瘤之一,早期难以发现,恶性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容易复发,某些类型的胶质瘤对放疗不敏感,对化疗产生耐药现象,恶性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仍短于1年,预后较差。因此,...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是最常见的脑内原发肿瘤之一,早期难以发现,恶性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容易复发,某些类型的胶质瘤对放疗不敏感,对化疗产生耐药现象,恶性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仍短于1年,预后较差。因此,对于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人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构建对探讨脑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和促进临床研究深入发展至关重要,而M砌为脑胶质瘤模型的评价和相关动物实验的定量、定性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神经胶质 实验性 磁共振成像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建立及其MRI特征的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祖晟 吴惺 吴学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观察3种脑干胶质瘤模型的MRI特征,探讨应用1.5 T MRI研究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F98鼠胶质瘤细胞系种植于Fischer344大鼠脑干,U87MG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种植于裸小鼠脑干,1.5 T MRI观察脑干组织肿瘤生长情况.分析MRI... 目的:观察3种脑干胶质瘤模型的MRI特征,探讨应用1.5 T MRI研究脑干胶质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F98鼠胶质瘤细胞系种植于Fischer344大鼠脑干,U87MG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种植于裸小鼠脑干,1.5 T MRI观察脑干组织肿瘤生长情况.分析MRI影像检测的肿瘤体积与实际病理体积的相关性,以及肿瘤病理检测与MRI图像的依从性;观察3种模型下动物存活情况分析模型稳定性。结果:18只种植F98鼠胶质瘤细胞的大鼠形成脑干胶质瘤,成瘤率为94.7%(18/19);12只裸小鼠接种U87MG胶质瘤细胞后形成肿瘤,成瘤率为92.3%(12/13);3只裸小鼠接种U251MG后形成肿瘤,成瘤率为23.1%(3/13)。图像融合分析发现肿瘤病理图像与MRI图像基本一致。大鼠肿瘤MRI检测体积(mm3)比病理肿瘤体积增加约14.7%(95.9±17.8 vs 81.8±20.5.P<0.01).两者相关(r=0.631.P=0.005);U87MG裸鼠MRI肿瘤体积(mm3)比病理肿瘤体积增加约8.0%(9.49±0.91 vs 8.79±1.15,P=0.01).两者亦明显相关(r=0.526,P<0.001)。F98脑干胶质瘤摸型大鼠生存期10~19 d,50%(9/18)大鼠在13~15 d死亡;U87MG脑干胶质瘤模型裸小鼠生存期21~41 d,75%(9/12)裸小鼠在24~31 d死亡。结论:F98鼠胶质瘤细胞系和U87MG人胶质瘤细胞可建立稳定的脑干胶质瘤模型,而U251MG人胶质瘤细胞不适合建立此模型;1.5 T MRI可用于观察脑胶质瘤模型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神经胶质 模型 动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刚 孙国臣 +2 位作者 李美容 李颖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9-330,335,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探索胶质瘤模型建立的实验步骤、方法及关键点。材料与方法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体外培养、传代至对数生长期,离心、计数,调节细胞浓度为1×10^5/μl。应用大鼠立体定位仪,以右侧尾状核头为靶区,注入Wis... 目的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探索胶质瘤模型建立的实验步骤、方法及关键点。材料与方法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体外培养、传代至对数生长期,离心、计数,调节细胞浓度为1×10^5/μl。应用大鼠立体定位仪,以右侧尾状核头为靶区,注入Wistar大鼠脑内,3d后行MRI扫描观察脑内成瘤情况。本实验共接种8批次50只Wistar大鼠。结果第1~5次共接种24只Wistar大鼠,接种后第1、2天意外死亡2只,其余22只大鼠MRI扫描可见肿瘤生长,成瘤率高。第6、7次以同样方法及条件接种20只大鼠,MRI扫描证实仅有5只大鼠成瘤。第8次更换肿瘤细胞后接种6只大鼠,均成瘤。结论肿瘤是否成瘤与细胞选择密切相关,要选择新近诱导出的大鼠胶质瘤细胞,以保证细胞的抗原性,是提高成瘤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神经胶质 实验性 磁共振成像 立体定位技术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髓内胶质瘤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18
作者 曹依群 张煜辉 +5 位作者 李亚楠 陈鑫 吴曦 韩国胜 岳志健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0-964,共5页
目的优化大鼠脊髓髓内胶质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Fischer大鼠髓内注射9L胶质瘤细胞悬液,对肿瘤细胞的植入量、植入部位、植入深度等进行筛选优化,根据筛选好的指标构建大鼠脊髓髓内胶质瘤模型,采用BBB(Basso,Beattie... 目的优化大鼠脊髓髓内胶质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Fischer大鼠髓内注射9L胶质瘤细胞悬液,对肿瘤细胞的植入量、植入部位、植入深度等进行筛选优化,根据筛选好的指标构建大鼠脊髓髓内胶质瘤模型,采用BBB(Basso,Beattie,and Bresnahan)评分量表评估大鼠下肢神经功能,采用高分辨率MRI检查及病理免疫组化方法检查模型大鼠肿瘤形成情况,评估模型构建效果。结果大鼠脊髓内植入9L胶质瘤细胞悬液构建大鼠髓内胶质瘤模型的优化指标为:植入平面在脊柱T10水平,植入量为6μL(1.0×105/mL)细胞悬液,植入位置在硬脊膜平面下3mm。植入9L胶质瘤细胞后2周左右大鼠出现明显的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证实髓内有肿瘤细胞生长。结论成功构建大鼠髓内胶质瘤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 神经胶质 动物模型 9L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模型在体^1H磁共振波谱研究
19
作者 印弘 黄志兰 +1 位作者 高元桂 蔡幼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采用磁共振波谱仪在体观察大鼠C6胶质瘤的代谢及生化改变 ,为1H磁共振波谱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40只Wister大鼠分为正常组 (10只 )和肿瘤组 (30只 ) ,大鼠脑右尾状核接种C6细胞。MRI动态观察瘤组织改变 ,采用点分辨波谱法 (PRESS:pointre... 采用磁共振波谱仪在体观察大鼠C6胶质瘤的代谢及生化改变 ,为1H磁共振波谱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40只Wister大鼠分为正常组 (10只 )和肿瘤组 (30只 ) ,大鼠脑右尾状核接种C6细胞。MRI动态观察瘤组织改变 ,采用点分辨波谱法 (PRESS:pointresolvedspectroscopy)行1H磁共振波谱检测。正常大鼠1H波谱检出N 乙酰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化合物 (Cho)、肌酸和磷酸肌酸 (Cr+PCr)、谷氨酸和谷氨酰胺(Glu+Gln)、脂质 (Lip)、乳酸 (Lac)。C6胶质瘤NAA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NAA/Cho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1) ,NAA/Cr较正常组也明显下降(P <0 0 5 ) ,Cho/Cr明显升高(P <0 0 1) ,Lac升高。表明高场强磁共振波谱仪可以精确观察在体大鼠C6胶质瘤的1H磁共振波谱 ,对肿瘤的代谢及生化改变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神经胶质 胶质 ^1H磁共振波谱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DWI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郝凤玲 吴慧 牛广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DWI)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性能,评价灌注参数与血流量(cerebral bloodflow,CBF)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病例34例,包括低级... 目的探讨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DWI)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性能,评价灌注参数与血流量(cerebral bloodflow,CBF)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病例34例,包括低级别17例,高级别17例。受试者术前均行常规扫描、3D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de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及多b值DWI序列扫描,利用FUNCTIONTOOL后处理软件中的单指数模型计算得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利用双指数模型得到D、D*、f值,利用拉伸指数模型得到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e diffusion coefficient,DDC)、水分子各向异性(alpha,α),利用3D ASL后处理软件得到CBF值。所得各参数利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ADC、D、f、DDC、ɑ值低于低级别胶质瘤,D*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值均<0.05;全部胶质瘤D*与CBF呈正相关(r=0.51,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s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ɑ、D、DDC、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AUC)分别为0.969、0.965、0.961、0.957,其诊断阈值分别为0.88×10^-3mm^2/s、0.86×10^-3mm^2/s、1.10×10^-3mm^2/s、1.11×10^-3mm^2/s。结论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DWI为胶质瘤术前提供更多诊断信息,ɑ、D、DDC、ADC值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均有较高价值,且灌注参数D*与CBF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指数模型 双指数模型 拉伸指数模型 神经胶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