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食同源中药治疗胃癌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红瑶 杨仁义 +1 位作者 郜文辉 曾普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55,共6页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数据挖掘,初步探讨干预胃癌癌因性疲乏(CRF)的药食同源中药用药规律,并结合CRF中医病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筛选自建立数据库开始至2022年4...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数据挖掘,初步探讨干预胃癌癌因性疲乏(CRF)的药食同源中药用药规律,并结合CRF中医病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筛选自建立数据库开始至2022年4月10日期间治疗胃癌CRF的临床文献,借助Microsoft Excel 2021及SPSS Modeler 26.0统计软件,以2018年卫健委公布的110种药食同源中药为参考,对收集文献所涉及的药食同源中药进行频数频率、性味归经、药效分类、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探讨药食同源中药干预胃癌CRF的用药规律。结果:收集文献中共有药食同源中药43味(占2018年卫健委所公布110种药食同源中药的39.09%),出现频数376次(占文献全部165味中药出现频数的49.41%);频数≥10次的药食同源中药共14味,按频数降序排列依次为黄芪、茯苓、当归、甘草、党参等;干预胃癌CRF的药食同源中药四气以平、温为主,五味以甘味药为主,归经以归脾经最多;发掘出21组治疗胃癌CRF的药食同源中药组合,支持度最高的组合是黄芪-当归;聚类分析提取获得3个核心聚类群。结论:药食同源中药干预胃癌CRF以健脾和胃为基本治则,辅以补肺滋肾,养血生津,理气燥湿为法,常用药食同源中药为黄芪、茯苓、当归等,可将这些药食同源中药用于胃癌CRF的治疗及保健食品的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虚劳 胃癌 药食同源中药 数据挖掘 规律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技术在药食同源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昭宁 罗舒 +5 位作者 宋怡 贺黎铭 李芳 周州 蔡凌 罗霞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部分药食同源中药的提取物或化学成分存在稳定性差、溶解性能差、生物利用度低、易挥发、刺激性强、不良气味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利用和发展,但通过包合、微胶囊、脂质体、纳米胶囊等包裹技术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包裹技术在... 部分药食同源中药的提取物或化学成分存在稳定性差、溶解性能差、生物利用度低、易挥发、刺激性强、不良气味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利用和发展,但通过包合、微胶囊、脂质体、纳米胶囊等包裹技术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包裹技术在药食同源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中药 提取物 化学成分 包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中药固体饮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魏飞 罗舒 +4 位作者 宋怡 周州 贺黎铭 李芳 罗霞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12期83-85,共3页
药食同源中药材中含有苷类、三萜和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且已有大量产品上市,备受消费者青睐。结合近年国内的研究,未发现有关药食同源中药固体饮料的系统报道。因此,文章对药食同... 药食同源中药材中含有苷类、三萜和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且已有大量产品上市,备受消费者青睐。结合近年国内的研究,未发现有关药食同源中药固体饮料的系统报道。因此,文章对药食同源中药固体饮料的发展历程和加工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旨在为药食同源中药固体饮料的深入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中药固体饮料 发展历程 加工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中药联合抑菌作用及抑菌喷雾剂的研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小凤 刘东玲 +4 位作者 侯雯倩 海洋 苏敬 董劲曲 徐兰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20,共6页
探讨7味药食同源中药水提取物及其联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将其应用于抑菌喷雾剂。采用水提法提取药液,用纸片扩散法测得单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同时以“棋盘法+中药互配”筛... 探讨7味药食同源中药水提取物及其联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将其应用于抑菌喷雾剂。采用水提法提取药液,用纸片扩散法测得单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同时以“棋盘法+中药互配”筛选对上述致病菌具有较强协同抑制作用的药物组合,并确定适宜的药物配伍制备抑菌喷雾剂。结果显示,7味药食同源中药对3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五味子、金银花、牡丹皮、肉桂、白芍和山楂的抑菌作用较强,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2.50~26.50 mm,最低抑菌浓度(MIC)<250.00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0.00 mg/mL;其中,五味子的抑菌作用最显著,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31.25 mg/mL、15.62 mg/mL、250.00 mg/mL。互配试验结果表明,10种不同的药物组合对3种供试菌的联合抑菌作用各不相同,牡丹皮和肉桂的配伍组合对大肠杆菌以及肉桂和五味子的配伍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均≤0.50,表现为协同作用,其中肉桂和白芍、牡丹皮和白芍的配伍组合对致病菌也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因此,选择牡丹皮、肉桂、五味子、白芍4味药食同源中药制备抑菌喷雾剂。同时初步确定药食同源中药抑菌喷雾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在40℃水浴中,向中药提取液中依次搅拌加入0.2%苯甲酸、1.0%吐温-80和5.0%1,2-丙二醇。多种药食同源中药具有抗菌作用,且合理的配伍可以产生协同增效的效果,为无毒副作用抗菌喷雾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中药 体外抑菌作用 物联合 棋盘法 喷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同源中药制剂对乳酸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燕 钟武杰 林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9-222,共4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琼脂点扩散交叉拮抗法,分析了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片、归脾丸和健胃消食片四种食药同源类中药制剂对嗜热链球菌、屎肠球菌、肠链球菌、瑞士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五种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中药水提...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琼脂点扩散交叉拮抗法,分析了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片、归脾丸和健胃消食片四种食药同源类中药制剂对嗜热链球菌、屎肠球菌、肠链球菌、瑞士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五种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中药水提液对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参苓白术片浓度在6.25~100.0mg/mL时增菌作用最突出;四种中药水提液均抑制屎肠球菌和肠链球菌两种肠球菌的生长;浓度为6.25mg/mL的补中益气丸和12.5mg/mL的归脾丸分别对瑞士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有促进作用,其它浓度的中药水提液都抑制两种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中药制剂 乳酸菌 体外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单味中药及其组方体外抑菌效果及复方溶液脱色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小凤 侯雯倩 +4 位作者 刘东玲 海洋 苏敬 董劲曲 徐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1-791,共1页
目的探究五倍子、黄芩、金银花、板蓝根、连翘、薄荷和山楂7味“药食同源”中药及其组方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中的抑菌作用,筛选“药食同源”中药组方的最佳配比并初步确定该中药组方的脱色方法。方法使用水煎煮法提... 目的探究五倍子、黄芩、金银花、板蓝根、连翘、薄荷和山楂7味“药食同源”中药及其组方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中的抑菌作用,筛选“药食同源”中药组方的最佳配比并初步确定该中药组方的脱色方法。方法使用水煎煮法提取各单味中药及其组方的活性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纸片扩散法和平板培养法测定其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设计7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抑菌圈的直径作为评判指标初步确定最优抑菌配比。以最佳配方水提液为原料,用活性炭吸附法、大孔树脂脱色法、H2O2氧化脱色法及水提醇沉法4种方法对其脱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脱色后药液的气味及颜色变化,以3种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和MIC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7味中药对3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五倍子、黄芩、金银花和山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4.5~30.3 mm,MIC<250 g·L^(-1),MBC<500 g·L^(-1),且对白色念珠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板蓝根、连翘和薄荷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效抑菌活性很弱甚至无抑菌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7味不同配比的中药组合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抑菌作用具有协同作用。由连翘、山楂、板蓝根、五倍子、金银花、黄芩和薄荷的质量比为2∶1∶2∶2∶1∶2∶1组成的中药组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95和3.90 g·L^(-1);MBC为7.81和31.25 g·L^(-1),在增强抑菌效果的同时又降低了MIC和MBC;脱色结果表明75%水提醇沉法对药液的脱色效果最佳。结论多种“药食同源”中药具有抗菌作用,且其合理的配伍可以产生协同增效的效果,这将为无毒副作用和无刺激性抗菌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中药 抗菌 正交试验 最佳组方配比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葛栽培技术
7
作者 许毅戈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9期24-24,共1页
食用葛的块根又被称为葛根,是广为人知的药食同源中药材。食用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旱耐寒,适合生长在排灌环境良好、土层较深、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及含有腐殖质的壤土中。食用葛的适宜生长气温为14~30℃,生长极限低温为-8℃,极限高温... 食用葛的块根又被称为葛根,是广为人知的药食同源中药材。食用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旱耐寒,适合生长在排灌环境良好、土层较深、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及含有腐殖质的壤土中。食用葛的适宜生长气温为14~30℃,生长极限低温为-8℃,极限高温为40℃。气温在40℃以上时,食用葛容易出现灼伤;在-8℃以下时, 食用葛容易出现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葛 栽培技术 腐殖质 药食同源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9
8
作者 曾立 向荣 +3 位作者 张运良 傅春燕 李庚喜 李成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89-2994,共6页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黄精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给药28 d后记录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和饮水量,试剂盒检测血糖,血...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黄精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给药28 d后记录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和饮水量,试剂盒检测血糖,血清TC、TG、INS水平,肝组织肝糖原(HG)、MDA水平和SOD、GSH-Px活性,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蛋白激酶B(Akt)、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磷脂酰肌醇1,2,3,4,5,-五磷酸(PIP5K)、糖原合酶(GSY)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精多糖各剂量组在第7~28天血糖均降低(P<0.05,P<0.01),给药28 d后血清TC、TG和肝组织MDA水平均降低(P<0.05,P<0.01),血清INS和肝组织HG水平,SOD、GSH-Px活性均升高(P<0.05,P<0.01);黄精多糖各剂量组均能上调小鼠肝组织中Akt、PI3K、IRS1、PDK1、GLUT2、PIP5K、GSY 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下调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黄精多糖能通过降低肝脏中SOD、GSH-Px活性和MDA水平缓解机体氧化应激造成的糖代谢紊乱,能通过激活肝脏中IRS1-PI3K-PDK1-Akt、PI3K-Akt-GSK-3β-GYS、PI3K-Akt-PIP5K-GLUT2信号通路改善机体血糖水平,具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糖尿病 药食同源中药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脂营养保健油的研制
9
作者 宋光森 何东平 +2 位作者 冯旭升 余炯 舒锡钧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7-79,共3页
简述了保健油脂的基本功能和概念 ,并对降脂营养保健油的制备工艺、所选药食同源中药材的药理功效及最终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保健油脂 降脂 功能 药食同源中药 生产工艺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