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杆菌介导的药百合鳞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储俊
许娜
张强
王松华
周正义
金光明
-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4-169,共6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研一般项目(KJ2010B052
KJ2010B294)资助
-
文摘
本试验以药百合鳞片高频再生体系为基础,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药百合鳞片遗传转化的几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预培养5d有利于转化;共培养3d并且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并抑制了农杆菌的过度生长;在侵染阶段添加150μmol/L乙酰丁香酮,农杆菌侵染液pH值5.7、光吸收值0.8,侵染时间10min为最佳遗传转化体系。再生植株经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检测及hpt基因PCR检测证明载体已成功整合到药百合基因组中。
-
关键词
药百合
农杆菌
乙酰丁香酮
转化
-
Keywords
lily(Lilium speciosum)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S(acetosyringon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S682.2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中药百合有效部位的药效学筛选
被引量:19
- 2
-
-
作者
李林
张志杰
蔡宝昌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科技专项(2001BA701A55-36)
-
文摘
目的对中药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补益、镇咳和化痰作用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阴虚小鼠耐缺氧、氨水诱导咳嗽反应、气管段酚红排泌3个实验分别对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主要药理学指标进行了考察。结果二氯甲烷部位在滋阴、镇咳、化痰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别在镇咳和化痰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结论百合的主要有效成分可能存在于二氯甲烷部位。
-
关键词
药百合
有效部位
药效学
筛选
提取部位
二氯甲烷
正丁醇部位
化痰作用
乙酸乙酯
有效成分
化痰方
镇咳
耐缺氧
药理学
面具
-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药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储俊
许娜
凤先哲
孙玉军
周正义
-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院
-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
基金
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人才专项"药百合组织培养及脱毒的研究"(ZRC2007143)
-
文摘
对药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选取与比较了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药百合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3)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固液比1∶15、提取时间4h。选择此条件提取药用百合粗多糖,提取率为1.25%。
-
关键词
药百合
多糖
正交试验
-
Keywords
Lilium spp.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rate
-
分类号
S682.290.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湘西野生药百合品种筛选及园林观赏利用前景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兰家泉
向世军
陈继富
-
机构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7期59-59,共1页
-
基金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湖南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6D086)
-
文摘
野生药百合(Lilium specioswn Thunb vat gloriosoids Baker)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儿ium)的一个鹿子百合的变种,分布在我国南部的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一般生长在山坡、灌木林下、路边、溪旁或石缝中。百合的鳞茎含有丰富的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钙、磷和铁等营养成份,可食用,也可药用。
-
关键词
药百合
利用前景
园林观赏
品种筛选
野生
湘西
维生素B
营养成份
-
分类号
S682.290.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湘西野生药百合园林观赏栽培技术研究
- 5
-
-
作者
兰家泉
向世军
陈继富
-
机构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6期35-37,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06D086)
-
文摘
野生药百合可作为园林观赏栽培,药百合叶片常绿不枯叶,叶色翠绿,基生叶蔟生,叶姿娇美,单株花多、花大而娇艳多姿,作为地被植物栽培,叶片能覆盖地表,也可作绿化庭院和道路两旁,既可观叶,又可赏花。
-
关键词
药百合
园林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S682.290.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药百合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6
-
-
作者
吴义姜
-
机构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殷汇木竹检查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119-119,121,共2页
-
文摘
药百合目前规模栽培较少,野生资源被掠夺式采用,因此发展规模人工栽培尤为重要。阐述了药百合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从繁殖方式、圃地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对药百合的发展有所裨益。
-
关键词
药百合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644.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分析的药食兼用百合产地溯源
被引量:16
- 7
-
-
作者
李瑞琴
白滨
于安芬
徐瑞
郭斌
-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兰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出处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12期15-18,共4页
-
基金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项目编号:GJFP2019020)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1102NKDJ031)
+1 种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项目编号:1204FKCA129)
甘肃省农科院创新专项(项目编号:2016GAAS59)
-
文摘
利用iCE-3500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测定来自甘肃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4个省8个市11个县共119份药食兼用百合样品中10种矿物元素(Ca、Mg、Zn、Cu、Fe、Se、K、P、Cd、Pb)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来源药食兼用百合样品中矿物元素含量不但与其产地的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密切相关,此外还受品种和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响;确定Ca、Mg、Zn、Cu、Fe为百合的特征元素;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明显区分各产地及不同品种的百合,为名特优新农产品产地溯源及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药食兼用百合
品种
产地
矿物元素
-
Keywords
medicine and edible Lily
variety
geographical origin
multi-element
-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百合的栽培与管理
被引量:1
- 8
-
-
作者
东方涛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5年第4期12-12,共1页
-
文摘
学名:Lilium.别名:卷帘花。科属:百合科。(一)形态特征百合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花形美大,为主要的观赏植物;地下具鳞茎,地上茎高30—100厘米;叶为平行脉之单叶,广卵形、椭圆形,披针形等均有;有的上部叶腋有珠芽,互生或轮生;夏日茎顶开花,有一朵,或数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6片,排列为两层,长10—15厘米,多为白色或红、黄色,雄蕊6枚。常见栽培者有下列诸种:百合、药百合、卷丹、山丹等。
-
关键词
药百合
形态特征
观赏植物
百合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
百合科
平行脉
栽培者
珠芽
喇叭形
-
分类号
S682.2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