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高寒山区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江华明 刘松青 +2 位作者 李仁全 彭万仁 张小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68-2275,共8页
【目的】揭示川西高寒山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为优质菌株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从该地区10种野生药用黄芪植物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用BOXAIR、16S r DNA-RFLP及PCA(Principal C... 【目的】揭示川西高寒山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为优质菌株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从该地区10种野生药用黄芪植物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菌,用BOXAIR、16S r DNA-RFLP及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分析药用黄芪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确定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测定菌株的耐盐性、初始pH生长范围及生长温度范围分析药用黄芪根瘤菌的抗逆性。【结果】从7个县11个采样点采集到的10种药用黄芪植物的根瘤中共分离纯化出35株根瘤菌。BOXAIR-PCR分析表明,在84. 6%的相似性水平处,供试菌株聚成了6个遗传群; 16S r DNA 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除SCAU549、SCAU568和SCAU596单独成群外,其余菌株聚成了4个遗传群(相似系数83%);BOXAIR-PCR药用黄芪根瘤菌16S r DNA 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0. 916。35个菌株分别属于Rhizobium (20/35株)、Ochrobactrum(3/35株)、Rhizobium-Agrobacterium(12/35株) 3个系统发育分支。生理性状测定试验表明,27/35的菌株能在4~45℃的温度范围下生长,8/35的菌株能在10~37℃的范围生长,所有菌株经60℃处理10 min,28℃仍能正常生长; 28/35的菌株能在pH 4~10的培养基上生长,5/35的菌株能在pH 4~8的培养基上生长,而SCAU533、SCAU536仅能在pH6~8的范围内正常生长。除12/35的菌株不能在1%Na 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外,18/35菌株能在2%~7%Na 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而SCAU542、SCAU543、SCAU544、SCAU545和SCAU546等5个菌株能在8%Na Cl的培养基上生长。【结论】川西高寒山区野生药用黄芪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数菌株对高盐、高温、低温及酸碱环境有较强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寒山区 药用黄芪 根瘤菌 遗传专样性 主成分分析(PCA)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bA-trnH序列对药用黄芪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6
2
作者 耿雅萍 马艳珠 +3 位作者 王芳 解潇冬 张鹏飞 刘亚令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664-668,共5页
试验以道地产区的药用黄芪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为研究对象,利用psbA-trnH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和测序,其结果序列经人工拼接校对获得黄芪完整的psbA-trnH序列,分析统计序列长度及G+C含量;利用MEGA 7软件计算药用黄芪种内、居群间遗传距离以... 试验以道地产区的药用黄芪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为研究对象,利用psbA-trnH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和测序,其结果序列经人工拼接校对获得黄芪完整的psbA-trnH序列,分析统计序列长度及G+C含量;利用MEGA 7软件计算药用黄芪种内、居群间遗传距离以及分析各序列的变异程度;并从GenBank上下载黄芪混伪品蜀葵、紫花苜蓿、锦鸡儿的psbA-trnH序列作为对照,基于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药用黄芪G+C含量为26.10%~27.88%,psbA-trnH序列总长度为345~378 bp;药用黄芪有337个保守位点,保守率为95.74%,有13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3.69%;药用黄芪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23,各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09;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来看,药用黄芪聚为一大支,其他混伪品聚为另一大支。试验说明可以利用psbA-trnH序列鉴别药用黄芪及其混伪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黄芪 psbA-trnH序列 混伪品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