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种选育技术在药用真菌中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阮红 姜宁 刘晓鹏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3期146-150,共5页
药用真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但其工业化生产极不稳定,远不能满足科学研究与商业市场对发酵产物的需求。采用育种技术获得优质性状菌株,经深层发酵培养获得发酵菌丝体及次生代谢产物,对药用真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药用真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但其工业化生产极不稳定,远不能满足科学研究与商业市场对发酵产物的需求。采用育种技术获得优质性状菌株,经深层发酵培养获得发酵菌丝体及次生代谢产物,对药用真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为给药用真菌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促进药用真菌产品在食品、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系统总结育种技术在药用真菌中的应用,包括传统的诱变方法和现代的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并对未来的育种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选育 药用真菌 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育种 现代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来源活性分子的异源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2
作者 强亚雄 杨璟 +2 位作者 应双霞 杜承钟 赵群飞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7-571,共15页
药用真菌因其独特的疗效和深远的历史在中医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野生药用真菌由于对特定生态环境的依赖,资源稀缺,限制了其开发和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活性成分的绿色高效合成,为珍稀药用真菌... 药用真菌因其独特的疗效和深远的历史在中医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野生药用真菌由于对特定生态环境的依赖,资源稀缺,限制了其开发和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活性成分的绿色高效合成,为珍稀药用真菌活性成分的可持续利用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用真菌活性成分异源微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基因组挖掘与异源生物合成技术结合在新药效物质发掘方面的潜力,旨在为药用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活性分子 异源生物合成 基因组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桑黄中多酚类成分药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睿萌 王梦雨 +2 位作者 吕国英 宋婷婷 张作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共11页
桑黄为锈革孔菌科、桑黄孔菌属真菌统称,属多年生大型珍稀药用真菌,因其较强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国际上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黄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主要是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显效成分尤其是多酚类... 桑黄为锈革孔菌科、桑黄孔菌属真菌统称,属多年生大型珍稀药用真菌,因其较强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国际上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黄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主要是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显效成分尤其是多酚类物质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赋予桑黄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增强免疫力及修复损伤等多种重要的药理活性。本文梳理了桑黄种属分类发展进程并总结目前桑黄主要分布地区,整理并归纳了桑黄类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多酚类组分及其生物活性;在目前对桑黄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主要多酚类组分药用功效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多酚类组分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和糖尿病并发症辅助治疗等功效的潜在作用机理;进一步讨论了目前桑黄中多酚类物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桑黄的发展瓶颈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桑黄类真菌多酚类物质的后续研究方向,为提升桑黄多酚类物质治疗效果及作为药物的合理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桑黄多酚类物质在药物方面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桑黄 多酚类物质 生物活性 药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药用真菌——高黎贡牛樟芝
4
作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高黎贡牛樟芝(Taiwanofungus gaoligongensis)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多孔菌类的药用真菌,隶属于台芝属(Taiwanofungus)。台芝属是2004年从薄孔菌属(Antrodia)中独立出来的新属,包含台湾牛樟芝(T.camphoratus)、香杉芝(T.salmoneus)... 高黎贡牛樟芝(Taiwanofungus gaoligongensis)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多孔菌类的药用真菌,隶属于台芝属(Taiwanofungus)。台芝属是2004年从薄孔菌属(Antrodia)中独立出来的新属,包含台湾牛樟芝(T.camphoratus)、香杉芝(T.salmoneus)以及高黎贡牛樟芝。2018年,高黎贡牛樟芝作为台芝属的新种被发现,其分布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高黎贡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担子菌门 多孔菌 云南省西北部 牛樟芝 高黎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桑黄抗氧化物质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吉玲 王伟科 +3 位作者 闫静 陆娜 周祖法 袁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4-154,共11页
【目的】探索杨树桑黄、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3个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为药用真菌桑黄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桑黄孔菌属的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鲍姆桑黄(S.baumii)和桑树桑黄(S.sanghuang)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索杨树桑黄、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3个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为药用真菌桑黄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桑黄孔菌属的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鲍姆桑黄(S.baumii)和桑树桑黄(S.sanghuang)为研究对象,液体培养21 d,每隔3 d测定菌丝生长量及发酵液中多糖、多酚、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并分析发酵上清液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析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3个桑黄菌株发酵液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但不同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强弱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杨树桑黄的DPPH、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及SOD活性更强,鲍姆桑黄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更强,桑树桑黄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更强,杨树桑黄的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铁离子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抗坏血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杨树桑黄、鲍姆桑黄和桑树桑黄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杨树桑黄表现更好。多酚、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均可作为评价桑黄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桑黄 鲍姆桑黄 桑树桑黄 药用真菌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药用真菌液态发酵甘薯渣获得膳食纤维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邬建国 周帅 +1 位作者 张晓昱 王宏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44,共3页
对以甘薯渣为原料,采用药用真菌液态发酵甘薯渣制取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发酵培养基,并在发酵罐水平进行了放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摇床水平,采用甘薯渣9%,麸皮0·8%的培养基,发酵4d后发酵液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可达到29&... 对以甘薯渣为原料,采用药用真菌液态发酵甘薯渣制取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发酵培养基,并在发酵罐水平进行了放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摇床水平,采用甘薯渣9%,麸皮0·8%的培养基,发酵4d后发酵液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可达到29·63g/L;而在10L发酵罐中,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发酵4d后发酵液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可达到25·81g/L,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10·01g/L,可溶性膳食纤维15·80g/L。采用优化条件,膳食纤维产量得到较大提高,并且改善了膳食纤维中可溶膳食纤维与不溶膳食纤维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渣 药用真菌 膳食纤维 发酵 不溶性膳食纤维 液态发酵 工艺研究 可溶性膳食纤维 发酵培养基 纤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4
7
作者 秦俊哲 陈明 +1 位作者 陈合 吕嘉枥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共4页
食药用真菌多糖由于其独特的生理活性 ,目前正成为国内国际众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食药用真菌多糖的制备和纯化、生物功效、结构与构效关系、现阶段的开发利用以及研究展望等几个方面做出了阐述 ,旨在为真菌多糖的深入研究... 食药用真菌多糖由于其独特的生理活性 ,目前正成为国内国际众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食药用真菌多糖的制备和纯化、生物功效、结构与构效关系、现阶段的开发利用以及研究展望等几个方面做出了阐述 ,旨在为真菌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多糖 制备 纯化 生物功效 构效关系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药用真菌概述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林玉 金航 +1 位作者 张金渝 李荣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57-61,共5页
药用真菌是具有保健和治疗疾病作用的一类真菌,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而且是利用真菌治病最早的国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用真菌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报道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 药用真菌是具有保健和治疗疾病作用的一类真菌,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而且是利用真菌治病最早的国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用真菌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报道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概述了药用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生物功效,并展望今后我国药用真菌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化学成分 生物功效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桑黄种类研究 被引量:103
9
作者 戴玉成 崔宝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桑黄作为著名传统药用真菌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个真菌种类曾经被误认为裂蹄纤孔菌和鲍姆纤孔菌多年,直到2012年才发现该种实际应为一个新种,即桑黄纤孔菌(简称桑黄)。目前中国有桑黄类群的种类7种,但只有生长在桑树树木... 桑黄作为著名传统药用真菌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个真菌种类曾经被误认为裂蹄纤孔菌和鲍姆纤孔菌多年,直到2012年才发现该种实际应为一个新种,即桑黄纤孔菌(简称桑黄)。目前中国有桑黄类群的种类7种,但只有生长在桑树树木上的多年生、木栓质的纤孔菌才是真正的桑黄,本文提供了这7个种的主要特性和生境照片。在热带美洲有裂蹄纤孔菌类群5个种,这5个种和亚洲的种类不重复。火木层孔菌类群作为另外一个类群的药用真菌也曾经广泛被报道为所谓的"桑黄",但是该类群的种类具有无色的担孢子,而桑黄类群的担孢子为黄褐色。另外这2个类群在系统发育上不相关。本文也提供了美洲裂蹄纤孔菌类群和中国火木层孔菌类群种类的生境照片。此外,基于ITS序列对中国桑黄类群和中国火木层孔菌类群所有种类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桑黄 裂蹄纤孔菌 药用真菌 火木层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皮药用真菌发酵综合利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帅 王宏勋 +1 位作者 吴疆鄂 张晓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4,共3页
将玉米皮与水混合蒸煮,对所产生的滤渣、滤液分别接入药用真菌进行固体、液体发酵,结果表明,不同蒸煮比例对发酵有明显的影响,在25%蒸煮比例下,液体发酵生物量可达到13.07g/L,滤渣固体发酵产物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可达90%以上,其中可溶性... 将玉米皮与水混合蒸煮,对所产生的滤渣、滤液分别接入药用真菌进行固体、液体发酵,结果表明,不同蒸煮比例对发酵有明显的影响,在25%蒸煮比例下,液体发酵生物量可达到13.07g/L,滤渣固体发酵产物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可达90%以上,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1%以上。研究为玉米皮提供新的深加工途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 药用真菌 膳食纤维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斌 连宾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100,共5页
论述了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阐述了食药用真菌多糖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并对食药用真菌多糖的药理作用、生物学效应以及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食用真菌 药用真菌 多糖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氮源对山药-食药用真菌“双向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彬 尹圣化 +3 位作者 王振泉 李慧星 李斌 郭书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3,共6页
以含有活性成分的山药为培养基质,接种食药用真菌菌种(灵芝、蛹虫草、银耳和香菇)进行“双向发酵”,使山药原有成分转化形成新成分。以菌丝布满基质时间、基质消耗率、菌质折干率、菌质的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有机氮源(黄豆... 以含有活性成分的山药为培养基质,接种食药用真菌菌种(灵芝、蛹虫草、银耳和香菇)进行“双向发酵”,使山药原有成分转化形成新成分。以菌丝布满基质时间、基质消耗率、菌质折干率、菌质的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有机氮源(黄豆粉、玉米蛋白粉、花生蛋白粉、谷朊粉和酵母浸粉)对各山药-食药用真菌“双向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氮源对菌丝布满基质的时间、菌质折干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基质消耗率和自由基清除率影响均显著(P<0.05)。添加酵母浸粉对山药-灵芝适应性提高最多(11.02分);蛹虫草和银耳添加有机氮源后适应性分别降低为18.81分和16.45分;添加有机氮源对山药-香菇适应性均可提高,玉米蛋白粉提高最多(28.6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山药基质 有机氮源 双向发酵 加权评分法 基质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粗多糖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帅 唐庆九 +6 位作者 杨焱 贾薇 刘艳芳 唐传红 冯娜 刘方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药用真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水提多糖为材料,采用二喹林甲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 以药用真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水提多糖为材料,采用二喹林甲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和传统凯氏定氮法对其中的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测定方法获得的蛋白含量测定值有差异;笔者推荐使用离子色谱法进行精确蛋白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进行快速趋势比较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多糖 蛋白含量 福林-酚法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翁梁 温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文章综述国内外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药用真菌多糖的化学组成、多级结构、构效关系、检测方法及生理功能,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多糖 化学组成 多级结构 检测方法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概述 被引量:43
15
作者 崔宝凯 戴玉成 杨宏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共2页
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部地区,是一种木腐菌。通过对该菌的分类地位、形态学特征、分布范围、寄主树木、药用价值和栽培情况进行概述,并对该菌与其它称为"桑黄"的药用真菌的区别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多孔菌 粗毛纤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灵山地区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谦 刘会欣 +5 位作者 张俊刚 卢婕 刘玉霞 杨立华 冀宏 陈文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3-525,共3页
通过对河北省雾灵山地区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报道了野生食药用真菌72种,其中食用或食药兼用菌60种.
关键词 雾灵山地区 野生食药用真菌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用真菌粗提物对多种人体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劲松 樊华 +2 位作者 李玉详 潘迎杰 Werner Reutter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项研究直接采用各种人体肿瘤细胞株作为供试体 ,检测了几种药用真菌粗提物在体外对不同人体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套筛选抗肿瘤药物的体外检测系统。检测样品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比利时 Biosource公司的 AlamarBl... 本项研究直接采用各种人体肿瘤细胞株作为供试体 ,检测了几种药用真菌粗提物在体外对不同人体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套筛选抗肿瘤药物的体外检测系统。检测样品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比利时 Biosource公司的 AlamarBlue Assay试剂盒。本项研究检测了云芝、灵芝、猴头和灰树花四种药用真菌的粗提物( YZ、LZ、HT和 HSH)对五种人体肿瘤细胞株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株 ( K562 )、大肠腺癌细胞株 ( SW62 0 )、乳腺腺癌细胞株 ( MCF7)、急性 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 ( Jurkat)和大肠腺癌细胞株 ( L S180 )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 ,四种药用真菌粗提物对 K562、SW62 0和 Jurkat的增殖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相比之下 ,YZ对 K562和 SW62 0的抑制作用最强。而 HT对 Jurkat的抑制作用最强 ,只有 YZ和 L Z对 L S180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 Z在高浓度下不仅对 K562、SW62 0和 Jurkat,而且对 L S180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四种药用真菌粗提物对 MCF7都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项研究表明 ,不同的药用真菌粗提物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显示出抗肿瘤真菌具有一定的专效性。这对有目的地进行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抗肿瘤真菌的药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粗提物 抗肿瘤药物 抑制 肿瘤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药用真菌深层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海龙 唐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8-131,共4页
选择适当的中药加入药用真菌深层发酵基质,通过中药中的成分与药用真菌生长代谢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成为药用真菌发酵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综述了中药对药用真菌深层发酵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药 药用真菌 深层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真菌生物转化液中微量斑蝥素的含量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高强 王林祥 章克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0,共3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药用真菌培养液中斑蝥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PB-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40℃;柱温:120℃(5 min)→8℃/min→240℃(2min);检测器为FID,检测温度240℃。载气:99.999%高纯氮气,流量1.5 mL/m...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药用真菌培养液中斑蝥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PB-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40℃;柱温:120℃(5 min)→8℃/min→240℃(2min);检测器为FID,检测温度240℃。载气:99.999%高纯氮气,流量1.5 mL/min;尾吹气:99.999%高纯氮气,流量25 mL/min。以香兰素作为内标,采用内标法定量。斑蝥素在1-2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药用真菌 灵芝 姬松茸 毛细管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用真菌粗提物免疫调节和肿瘤抑制作用的筛选 被引量:12
20
作者 唐庆九 张劲松 +2 位作者 潘迎捷 Werner Reutter 樊华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检测了几种药用真菌粗提物对人体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并与粗提物透析袋外的小分子成分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灵芝、猴头、云芝和灰树花粗提物对人肠腺癌细胞株SW620有很明显的抑... 运用高通量筛选技术检测了几种药用真菌粗提物对人体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并与粗提物透析袋外的小分子成分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灵芝、猴头、云芝和灰树花粗提物对人肠腺癌细胞株SW620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显著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粗提物经过透析后,透析袋外的小分子成分对SW620的抑制作用与粗提物相似,但对小鼠巨噬细胞没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本研究所采用的高通量筛选技术为进一步筛选药用真菌的有效成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粗提物 免疫调节 肿瘤 抑制作用 筛选技术 云芝 灵芝 猴头 灰树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