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土牛膝的药用历史及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28
1
作者 梅全喜 吴惠妃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1期1995-1997,共3页
本文对广东土牛膝治疗咽喉疾病的起源及药用历史进行了分析探讨,对近年来在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鉴别与制剂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广东土牛膝 华泽兰 药用历史 现代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之“森林黄金”——桑黄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心果 徐瑛 《湖南农业》 2020年第12期39-39,共1页
桑黄是生长在桑树上的一种真菌,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药用历史。桑黄古称桑耳、桑臣、树鸡、胡孙眼等,最早的药用记载是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而"桑黄"两字首次出现是在唐代的《药性论》中:&qu... 桑黄是生长在桑树上的一种真菌,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药用历史。桑黄古称桑耳、桑臣、树鸡、胡孙眼等,最早的药用记载是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而"桑黄"两字首次出现是在唐代的《药性论》中:"桑耳使,一名桑臣,又名桑黄。"中国传统中医药所记载的正宗桑黄,指的是桑黄纤孔菌。桑黄作为珍稀药用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其外观颜色金黄,野外资源稀缺且价值不菲,因此被赋予"森林黄金"的美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医药 药用记载 药性论 药用真菌 药用历史 资源稀缺 《神农本草经》 桑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当归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国业 龙倩 +1 位作者 张小玉 王义存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期33-36,50,共5页
当归以其根入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栽培当归已成为药用当归的主要来源。介绍了当归药用历史、植物学特征,从当归育苗(生地育苗、熟地育苗、设施育苗)、栽植(直播、覆膜... 当归以其根入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栽培当归已成为药用当归的主要来源。介绍了当归药用历史、植物学特征,从当归育苗(生地育苗、熟地育苗、设施育苗)、栽植(直播、覆膜移栽、露地移栽)、施肥、防早抽薹、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综述了当归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当归 药用历史 植物学特征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中药辣木叶的药性与功用再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明 费文婷 +6 位作者 刘金莲 陈亮 杜军 王林元 王淳 高学敏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0-1554,1562,共6页
辣木叶(Moringa spp.)是印度传统草药,因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利尿、改善睡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辣木叶目前合法引入中国,并因其确切的药理活性与安全无毒的药物属性,应用与研... 辣木叶(Moringa spp.)是印度传统草药,因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利尿、改善睡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辣木叶目前合法引入中国,并因其确切的药理活性与安全无毒的药物属性,应用与研究日益增多。但当前其暂无中药标准,仅有少量药性记载。辣木叶的中药药性亟待完善,以有利于辣木叶与中药合理配伍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以“文献研究→理论探讨→药性验证→临床实践”为路径构建新外来药物“中药化”的研究策略与范式,以临床应用为依据、实验研究为参考,进行外来中药辣木叶的药性与功用的深入探讨,对规范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外来中药 药性理论 功能主治 应用 性味归经 药用历史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香蜂草的药性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洋 王林元 +7 位作者 王淳 张建军 费文婷 叶丹妮 赵尹铭 李爱民 赵明明 陈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1598,共8页
香蜂草为唇形科植物Melissa officinalis L.的叶。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欧洲、北美、亚洲各大洲均有分布,我国的中南、西南部以及台湾也有野生种分布。香蜂草在国外有长久的应用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 香蜂草为唇形科植物Melissa officinalis L.的叶。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欧洲、北美、亚洲各大洲均有分布,我国的中南、西南部以及台湾也有野生种分布。香蜂草在国外有长久的应用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也作为抗焦虑药、睡眠辅助剂以及解毒剂。目前香蜂草在我国作为香料使用,并有多种以香蜂草为原料的专利。中医药学自古就广泛吸收外来药物不断扩大我国中药资源,如藿香、丁香、木香等源自域外的“香药”至今也是我国的常用中药。将香蜂草列入中药潜在的引入对象进行研究,以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文献为基础,结合中医药理论对香蜂草的中药药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果为香蜂草药性辛、凉,归心、肝经,具有宁心安神益智、疏肝解郁、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健忘,心悸;情志抑郁,烦躁多虑;腹痛、牙痛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蜂草 外来中药 中药药性 新中药 药用植物 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药用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外来中药非洲马铃果皮的药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姜砚馨 张惠 +8 位作者 费文婷 王淳 裴欢 刘曦 郭宝林 王林元 奥恰·巴尔纳巴斯 夏立营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7-1543,共7页
目的:分析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为促进非洲马铃果作为外来中药引入中国,实现其与传统中药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纳入、排除、分类及统计。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非洲马铃果皮的中... 目的:分析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为促进非洲马铃果作为外来中药引入中国,实现其与传统中药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纳入、排除、分类及统计。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总结分析相关历史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研究。结果:非洲马铃果皮为夹竹桃科马铃果属植物非洲马铃果(Voacanga africana Stapf)的根皮和树皮,中药药性为味苦、甘,性凉,归脾、胃、心、肝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痢、镇惊安神、止痉止痛之功。可用于热毒血痢、休息痢,呆钝健忘,胃脘痛、睾丸肿痛、痛经、跌打伤痛、惊厥等。水煎服,10~25 g/d,无毒。结论:研究赋予非洲马铃果皮中药药性,可为其引入中医临床并进一步与中药配伍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对丰富我国中药资源、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铃果 中药药性 外来中药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药用历史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柴胡本草考证
7
作者 李振凯 王英华 +7 位作者 彭励 王红 冯璐 李海姗 牛丕莲 唐静荣 武瑞瑞 马素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53-3058,共6页
银柴胡与柴胡有着紧密且极易混淆的历史渊源。本文以银柴胡为考证主体,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和时间线索为依据,结合植物学、中药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对银柴胡的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等进行系统考证。... 银柴胡与柴胡有着紧密且极易混淆的历史渊源。本文以银柴胡为考证主体,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和时间线索为依据,结合植物学、中药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对银柴胡的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等进行系统考证。经考证,银柴胡的发展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分别为唐代至元代、明清、民国至近现代,对应银柴胡与柴胡混用期、逐渐区分期、独立成熟期。随历史发展“银柴胡”一名逐渐由“银州产柴胡”发展为独立的药材名,银柴胡药材、功效和基原植物也与柴胡逐渐区分。此外,结合地方志和现代资源调查,对银柴胡在宁夏的道地产区分布进行考证,进一步明确了银柴胡的历史道地产区为陕西-内蒙古-宁夏毗邻区域,以及宁夏中部风沙干旱带及以北地区。为银柴胡正本清源、澄清混乱、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了有效依据,对宁夏银柴胡产业发展和道地产区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柴胡 名称 功效 药用历史 基原 道地产区 品质评价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山区黄精人工种植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怡利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7期20-20,共1页
黄精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是中医常用的名贵滋补药物,可滋补气血、延年益寿。黄精种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而且生长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出苗率低,种植技术有一定难度。一、环境条件黄精喜欢阴凉、湿润、七分阴三分阳的环境,畏... 黄精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是中医常用的名贵滋补药物,可滋补气血、延年益寿。黄精种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而且生长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出苗率低,种植技术有一定难度。一、环境条件黄精喜欢阴凉、湿润、七分阴三分阳的环境,畏炎热、怕干燥、忌强光、耐寒冷、易涝(渍)害,对生长环境尤其是对温度、光照、湿度、土壤等条件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山区 药用历史 黄精 生长周期 人工种植技术 生长环境要求 投入成本 耐寒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育苗与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燕丽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5期93-94,共2页
酸枣属于落叶灌木植物,根茎、叶片、果实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子可以镇静安神,而果实食用后则会对脾胃起到良好作用。酸枣果仁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在中国现如今已经有了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主要针对河北省酸枣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分... 酸枣属于落叶灌木植物,根茎、叶片、果实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子可以镇静安神,而果实食用后则会对脾胃起到良好作用。酸枣果仁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在中国现如今已经有了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主要针对河北省酸枣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酸枣育苗与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镇静安神 育苗与栽培 中药材 落叶灌木 药用历史 药用价值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郑赵情 张莉 +3 位作者 沈凯凯 蔡双璠 谭红胜 徐宏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180-1188,共9页
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hanburyi Hook.f.)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区,目前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被广泛引种栽培。该植物分泌的干燥树脂被称为藤黄(Gamboge),作为传统的民间用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外... 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hanburyi Hook.f.)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区,目前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被广泛引种栽培。该植物分泌的干燥树脂被称为藤黄(Gamboge),作为传统的民间用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外用对于痈疽、肿毒、溃疡、湿疮、烫伤和跌打肿痛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藤黄及其活性成分藤黄酸等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对藤黄的传统药用历史及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 药用历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纪彦鸿 杨志宏 王春龙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第5期42-43,共2页
附子俗称乌药,又名乌头、川乌,属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药用部分是乌药的侧生块根。我国已有2000多年药用历史,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被列为攻治疾病的重要药物。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云南,甘肃、... 附子俗称乌药,又名乌头、川乌,属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中药,药用部分是乌药的侧生块根。我国已有2000多年药用历史,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被列为攻治疾病的重要药物。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云南,甘肃、湖北等省近年也引种成功。以四川江油、陕西汉中种植历史悠久。汉中市为全国附子生产的重要基地,产量大,质量好,最高年收购量450万kg,产品畅销国内外,享有盛誉,为当地中药材的生产骨干品种之一。一般亩产鲜药1000 kg左右,高产田可达1500 kg,干鲜比为1∶3,每亩可收干品300~500 kg,扣除生产成本1500元,纯收入可达3000~5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药 药用历史 《神农本草经》 干鲜比 附子 四川江油 陕西汉中 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苦参提取物及苦参方剂在猪病防治上的应用
12
作者 曹映菡 李克鑫 +7 位作者 李克钦 王振峰 李开凯 赵斌 李倩 杨桂花 王金纪 刘建柱 《猪业科学》 2022年第9期90-92,共3页
苦参,豆科槐属植物,《神农本草经》最先记载,并称之为水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苦参在我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其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除虫利尿、抗炎抑菌等多种效果,可以治疗痢疾、皮肤瘙痒、炎症等多种疾病。随着国内外对苦... 苦参,豆科槐属植物,《神农本草经》最先记载,并称之为水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苦参在我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其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除虫利尿、抗炎抑菌等多种效果,可以治疗痢疾、皮肤瘙痒、炎症等多种疾病。随着国内外对苦参的不断研究,人们发现苦参对肿瘤细胞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抑菌 药用历史 皮肤瘙痒 猪病防治 《神农本草经》 苦参 传统中药 清热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