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材线虫病疫木在药用石斛人工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慧玲 张玲 +5 位作者 马林江 彭婵 李振芳 刘彥 王文武 丰文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通过比较不同基质中药用石斛生长量和有效成份质量分数,探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人工栽培中作为配方基质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人工种植中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 通过比较不同基质中药用石斛生长量和有效成份质量分数,探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人工栽培中作为配方基质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人工种植中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松材线虫病疫木作为栽培基质切实可行。不同栽培方式适用的松材线虫病疫木替代基质的比例不同。以盆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时,1号基质(V(粒径9~12 mm疫木颗粒)∶V(新鲜树皮)∶V(饼肥)=1∶1∶1)充分发酵后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替代常规栽培基质使用;以盘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时,3号基质(V(疫木锯末)∶V(新鲜树皮)∶V(饼肥)=1∶1∶1)充分发酵后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替代常规栽培基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疫木 药用石斛 生长量 有效成份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与ICH Q3C协调实施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旻 伍伟聪 +4 位作者 宋郁 王彩媚 郭雅娟 陈英 陈蕾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中残留溶剂控制与ICH Q3C协调实施的思路。方法梳理《中国药典》现行药用辅料标准残留溶剂控制的相关情况,结合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残留溶剂指导原则(ICH Q3C)和...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中残留溶剂控制与ICH Q3C协调实施的思路。方法梳理《中国药典》现行药用辅料标准残留溶剂控制的相关情况,结合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残留溶剂指导原则(ICH Q3C)和国外主流药典的协调进展,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关联审评机制下《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与ICH Q3C的协调和实施策略。结论提出的协调实施方案有助于完善我国药用辅料标准体系的国际接轨,提升监管部门和制药工业对药用辅料残留溶剂控制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推进ICH Q3C指导原则在我国药用辅料标准的转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ICH Q3C 残留溶剂 药用辅料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怀药非药用部位现代研究特点分析
3
作者 谢海生 周欣欣 +1 位作者 刘茜茜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0,共7页
四大怀药用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又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品种,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广阔。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大量四大怀药非药用部位被忽略或丢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中药材非药用部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同一... 四大怀药用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又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品种,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广阔。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大量四大怀药非药用部位被忽略或丢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中药材非药用部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同一种药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常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非药用部位某些化学成分含量甚至高于药用部位。基于公开发表文献,对“四大怀药”的非药用部位的功能主治、古今药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资源利用途径等归纳分析,旨在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推动中药产业发展,中药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提升及通过生态功能助力经济功能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大多数非药用部位使用历史悠久,化学成分丰富,药理作用显著,可应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畜牧业和化学等行业。未来可在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四大怀药的非药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怀药 山药 地黄 牛膝 菊花 古今药用 药用部位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生态学课程执行大纲设计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邸鹏 闫艳 +1 位作者 程林 孙杨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251-254,共4页
随着高等学校课程不断改革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校课程执行大纲设计已经成为课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药用植物生态学课程出发,从课程总体目标设定有进阶,教学设计环节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设计分目标可测量,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随着高等学校课程不断改革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校课程执行大纲设计已经成为课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药用植物生态学课程出发,从课程总体目标设定有进阶,教学设计环节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设计分目标可测量,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精确化等几个方面对以往的教学大纲进行细致的优化与改进。通过课程执行大纲的设计,使药用植物生态学课程能有效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为课堂教学提供最直接有效的理论依据,并能在完成课程教学之后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为药用植物生态学以及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生态学 课程执行大纲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灵芝大棚菌包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霞 杨豫龙 +2 位作者 刘点 周敏 王明瑞 《河南农业》 2025年第3期49-51,共3页
灵芝别名赤芝、红芝、木灵芝等,隶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非褶菌目,是灵芝科灵芝属的代表种,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药用真菌,对防癌、治癌有一定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利用灵芝的国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灵芝被视为“灵丹... 灵芝别名赤芝、红芝、木灵芝等,隶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非褶菌目,是灵芝科灵芝属的代表种,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效果的药用真菌,对防癌、治癌有一定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利用灵芝的国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灵芝被视为“灵丹妙药”,有关记载见于历代本草药籍中,其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现代研究表明,灵芝含有多糖类、多肽类、甾醇类、三萜类等有机化合物,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抗衰老、降血糖血脂、保肝护肝、镇咳平喘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咳平喘 保健效果 担子菌纲 灵芝属 真菌界 药用真菌 甾醇类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彦灵 王意驰 +4 位作者 郝芙琪 侯乃贝 周怡汝 王滢滢 钱慧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49-53,共5页
为探究药用植物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文在分析其药用、经济和生态价值基础上,对其景观设计方案中株高和颜色层次设计、季节性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应用实践。分析表明,根据黄河流域河南段气候、温度和湿度等自然条件因素... 为探究药用植物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文在分析其药用、经济和生态价值基础上,对其景观设计方案中株高和颜色层次设计、季节性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应用实践。分析表明,根据黄河流域河南段气候、温度和湿度等自然条件因素,筛选出棕榈、商陆、马鞭草等适合构建黄河流域植物园林生态带和湿地带的植物,具有独特的药用、观赏、经济与生态价值。在充分挖掘药用植物的多元价值基础上,运用远志、忍冬和夹竹桃等植物递进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增强景观立体感;结合季相变化,运用马鞭草、柴胡和忍冬等进行植物配置,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生态景观带。规划“月季花海区”“金秋银杏展”等,可在植物的特定花期和叶色期形成优质景观。注重休闲空间的设计,在主要游览动线节点设置休憩亭,为游客提供休闲空间。将黄河生态保护与药用植物有机结合,构建药用植物生态景观带,为打造黄河流域药用植物生态景观长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药用植物 景观效果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智能识别虚拟仿真交互系统的《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谢海龙 高鑫 +3 位作者 王雪婷 谭思然 王莹 佟大鹏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244-250,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设计并应用了AR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设计并应用了AR智能识别虚拟仿真交互系统,以探索其在《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通过构建三维虚拟植物模型、模拟野外实习场景、提供互动式学习模块等功能,实现了植物形态解剖与系统分类知识的可视化与动态交互。选取中药学专业三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学习、多维考核评价等方式,结合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实验报告质量明显改善,考核成绩优异(80分以上占比达85%以上),且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对平台内容和功能的认可度均超过90%。本研究为《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A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拓展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药用植物学 虚拟仿真 理论与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及应用进展
8
作者 陈虞超 施文韬 +3 位作者 李莹 郭生虎 袁媛 杨建国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31-44,50,共15页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用历史悠久,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全基因组测序(WGS)是揭示生物体基因组特征的主要研究手段,在药用植物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并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促进该领域研究创新发展的关键...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用历史悠久,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全基因组测序(WGS)是揭示生物体基因组特征的主要研究手段,在药用植物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并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促进该领域研究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介绍了WGS基本原理及其测序技术更新迭代过程,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2010—2023年完成的WGS药用植物种类,归纳出药用植物WGS发展历程;概述了WGS在揭示药用植物进化与驯化、有效成分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分子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探讨了药用植物WGS研究及应用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开展药用植物全基因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全基因组测序 泛基因组 种质资源鉴定 分子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的西藏药用麻黄品种研究
9
作者 张勇仓 白玛卓玛 +2 位作者 强巴 旦增尼玛 刘兰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2期72-81,共10页
目的:基于HPLC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对西藏药用麻黄品种进行研究。方法:HPLC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磷酸(0.05%)-三乙胺(0.05%)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 目的:基于HPLC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对西藏药用麻黄品种进行研究。方法:HPLC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磷酸(0.05%)-三乙胺(0.05%)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0 nm。选取各批次麻黄药材色谱图中的主要共有峰作为变量,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药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12批西藏药用麻黄H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546~0.922之间;12批样品聚类分为4大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现出明显的按生境聚类的特征。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西藏药用麻黄品种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药用麻黄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品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用复合膜及袋相关内容解析
10
作者 常亮 汪元亮 +3 位作者 熊马剑 付辉政 陆维怡 饶艳春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065,共5页
该文结合药用复合膜及袋的产业和标准现状,对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导原则中药用复合膜、袋有关内容进行梳理,解析其生产要求、使用要求、关键质量属性和控制要求改进细节,为协助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典指导原则提供参考... 该文结合药用复合膜及袋的产业和标准现状,对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指导原则中药用复合膜、袋有关内容进行梳理,解析其生产要求、使用要求、关键质量属性和控制要求改进细节,为协助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典指导原则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行业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指导原则 药用复合膜 药用复合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非药用部位活性成分和综合利用途径
11
作者 王小国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85-89,共5页
丹参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常以根和根茎入药。丹参的非药用部位包括茎、叶、花和花序、种子等,通常也含有与药用部位相同的或新的活性成分,但却多作废弃物处理,未能被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归纳总结... 丹参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常以根和根茎入药。丹参的非药用部位包括茎、叶、花和花序、种子等,通常也含有与药用部位相同的或新的活性成分,但却多作废弃物处理,未能被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归纳总结丹参非药用部位的活性成分,提出可行的综合利用策略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药用部位 活性成分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12
作者 刘云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43-148,共6页
课程思政是任课教师实施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研究“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挖掘思政元素,理清思政元素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探索思政元素落地的有效路径。此研究侧重落地实操,给同行以实践参考。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有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丹参根内生细菌对宿主生长及药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召 李晓帆 +5 位作者 孙莉琼 黄智 许垒 鲁霆 唐晓清 王康才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8,共1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株内生细菌对丹参生长、生理及药用品质的影响,为丹参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备选菌种资源。将从丹参根部分离出的3株内生菌(Mesorhizobium amorphae B546、Bacillus thuringiensis NB49、B.thuringiensis Bt12)对其幼...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株内生细菌对丹参生长、生理及药用品质的影响,为丹参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备选菌种资源。将从丹参根部分离出的3株内生菌(Mesorhizobium amorphae B546、Bacillus thuringiensis NB49、B.thuringiensis Bt12)对其幼苗进行灌根处理,测定处理后不同时间(7、14、28、42、56 d)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于采收期测定其根内8种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3株内生菌均可显著促进丹参生物量的积累,处理56 d后,主根直径、地上及地下部分干重均较对照(CK)显著增加(P<0.05),为CK的1.21~2.49倍。内生菌处理对丹参的生理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B.thuringiensis Bt12的促进效果最佳,在处理42 d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玉米素(ZT)、6-苄氨基嘌呤(6-BA)和生长素(IAA)为CK的1.36~2.18倍。3株内生菌对丹参活性成分的积累有不同影响,其中B.thuringiensis Bt12可显著促进总丹参酮及总丹酚酸的积累,含量分别为CK的2.10和1.37倍;M.amorphae B546与B.thuringiensis NB49能促进总丹参酮的积累,含量分别为CK的1.08和1.34倍,但抑制了酚酸类物质的合成,总酚酸含量分别为CK的92.21%和69.29%。因此,供试的3株丹参内生菌对丹参的生长、生理代谢和活性成分的积累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B.thuringiensis Bt12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可作为丹参专用微生物肥料开发的备选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内生菌 微生物肥料 促生长 药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槟榔与药用槟榔消食化积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扬 李明 +2 位作者 王秦晋 蔡鹏 曾建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6,共6页
试验旨在比较嫩槟榔(拟命名Arecae Semen Viride,ASV)与药用槟榔(AS)的消食化积功能。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诱导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7 d。观察ASV和AS对FD大鼠状态、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消化酶活性、血清... 试验旨在比较嫩槟榔(拟命名Arecae Semen Viride,ASV)与药用槟榔(AS)的消食化积功能。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诱导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7 d。观察ASV和AS对FD大鼠状态、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消化酶活性、血清和十二指肠胃动素(MTL)及胃窦组织和下丘脑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观察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胃窦组织及十二指肠中5-HT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显示,ASV与AS均可在一定程度改善FD大鼠状态,极显著升高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P<0.01),极显著增强消化酶活性(P<0.01),极显著升高血清和十二指肠MTL、胃窦组织和下丘脑5-HT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胃窦组织及十二指肠5-HT阳性细胞数量(P<0.01)。与AS组相比,ASV组血清MTL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5-H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ASV和AS均具有消食化积功能,且二者功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槟榔 药用槟榔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 胃肠激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分析
15
作者 金宏荣 韩雅茹 +4 位作者 赵蕾 刘文静 田彦龙 刘云霞 李光文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15-24,共10页
采用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制作、物种鉴定、种质入库保存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保存现状、种质圃在地保存现状、标本库保存现状及药用部位和药效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采用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制作、物种鉴定、种质入库保存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保存现状、种质圃在地保存现状、标本库保存现状及药用部位和药效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共计保存种质资源312种5664份,药用植物在地物种保护129种,药用植物蜡叶标本保存119科422属747种1808份,其中菊科、唇形科、伞形科植物种类较多,在甘肃各市区分布广泛且药用部位多样,药效以清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 药用植物 种质资源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16
作者 罗开金 余海燕 李庆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70-75,92,共7页
为掌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研究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类群、生活型、区系分布、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5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统... 为掌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研究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类群、生活型、区系分布、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5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该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12种,隶属于78科251属,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占总种数的95.63%;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数量最多,占总种数的81.07%;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布以温带性质为主,尤以北温带分布型占绝对优势,热带分布较少;药用部位以全草或全株类为主,其次为根及根茎类;药用功效以清热类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54.37%。研究表明,该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多样性特征明显,建议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多样性 物种组成 生活型 药用功效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对不同药用部位中草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怀竹 梁金玲 +1 位作者 许天阳 于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0,共5页
中药材趁鲜加工较传统加工具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和便于仓储运输等优势。产地加工是中药材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环节,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中药材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干燥是中药材和饮片加工... 中药材趁鲜加工较传统加工具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和便于仓储运输等优势。产地加工是中药材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环节,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中药材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干燥是中药材和饮片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产地加工干燥方法及干燥工艺参数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同药用部位之间有着干燥方式与干燥温度之间的差异。按照药用部位进行分类,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一般在60℃左右的低温下干燥,叶类和全草类及花类中药材不宜高温干燥,因会采用阴干传统加工方法或采用低温干燥,部分皮类中药材多富含挥发油主要干燥方法为低温干燥和冷冻干燥等,种子与果实类中药材一般为低温干燥。通过对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进行梳理和梳理,总结了干燥对中药“一体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影响,亟须寻求科学合理的产地加工方法,为后续研究产地加工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法 不同药用部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美国日本药典药用辅料元素杂质检查的变革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立荣 陈蕾 +2 位作者 李昌亮 郑金凤 刘雁鸣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欧洲药典(EP)、美国药典(USP)和日本药典(JP)中药用辅料品种正文中重金属及特定元素检查项的收载历史及现状,探讨其设置的特点,为《中国药典》药用辅料品种中元素杂质检查的收载策略提供参考,为行业加强药品和药用辅料元素... 目的通过分析欧洲药典(EP)、美国药典(USP)和日本药典(JP)中药用辅料品种正文中重金属及特定元素检查项的收载历史及现状,探讨其设置的特点,为《中国药典》药用辅料品种中元素杂质检查的收载策略提供参考,为行业加强药品和药用辅料元素杂质控制提供借鉴。方法梳理EP、USP和JP中药用辅料品种及其重金属和特定元素检查项的收载及修订过程,主要从品种数目、重金属设置比例、专业类别、处理情况等方面与《中国药典》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差异的原因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结果USP收载的药用辅料品种最多,EP对药用辅料元素杂质评估进度最快,JP药用辅料中湿化学方法比例最多。结论可借鉴EP、USP和JP的处理方式制定《中国药典》药用辅料元素杂质收载策略,按照药用辅料类别进行风险等级分类,对于风险较低的品种可以考虑直接删除重金属,风险较高的矿物类药用辅料逐一进行元素杂质风险评估,特定元素杂质的检查项按类别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药典中特定元素的收载形式,必要时按类或按品种制定元素杂质单独限度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辅料 美国药典 欧洲药典 日本药典 元素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用辅料相关标准中元素杂质与ICH Q3D协调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立荣 陈蕾 +2 位作者 李昌亮 郑金凤 刘雁鸣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目前收载的药用辅料元素杂质与ICH Q3D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策略。方法总结并梳理《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其第一增补本中通则及药用辅料品种正文与ICHQ3D的主要... 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目前收载的药用辅料元素杂质与ICH Q3D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策略。方法总结并梳理《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其第一增补本中通则及药用辅料品种正文与ICHQ3D的主要差异。结果结合国外药典元素杂质的协调策略以及药用辅料品种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中国药典》药用辅料标准的协调策略和路径。结论应结合药用辅料品种的风险等级,对《中国药典》药用辅料品种进行系统的元素杂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修订方式并持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用辅料 ICH Q3D 元素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菌中天然活性成分调控尿酸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文静 殷朝敏 +4 位作者 范秀芝 史德芳 姚芬 于巍 高虹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8-336,共9页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由于人体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近年研究发现,食药用菌中一些天然活性成分在改善高尿...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由于人体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近年研究发现,食药用菌中一些天然活性成分在改善高尿酸血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以尿酸代谢过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机制为基础,对食药用菌中主要活性成分调控尿酸代谢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食药用菌中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尿酸代谢 药用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